而冷子兴,也与当日在顺天府大堂上侃侃而谈的古董商人判若两人。他抬起头的那一刻,石咏吃惊不小。数年过去,冷子兴却与老了十几岁似的,一张面皮又红又黑,嘴角一抬一笑,脸上便是无数皱纹,早已不复当初那副白皙的儒商模样。更可怕的是此人右眼眼珠浑浊不堪,毫无神采,应当已是盲了。
“石大人一路财源广进,官运亨通,一定与草民当初在贵府上见到的那几件宝扇也不无关系!”冷子兴笑笑。
石咏双眼一眯,心道:好巧!
早先九阿哥怀疑他有什么不正当的财源。冷子兴就突然现身上前行礼,言语里提到他家的扇子。他本人从来没有将扇子给冷子兴亲眼看过,只可能是他家老爹还在世的时候误信他人,结交了冷子兴这样的人物。
八和九这两位倒是交换了个眼神,八阿哥当即笑道:“没想到茂行家中还藏有这等令人心动的珍藏!原来是宝扇啊……”
石咏略略思量片刻,登时使茶楼的伙计叫来李寿,吩咐几句。李寿立时领命而去,不多时回转,手中提着一只长方形的樟木匣。
石咏坦然接过,伸手扭开樟木匣上的铜扣,将匣子打开,里面赫然露出十几枚折扇,各种质料都有,扇面纸色泛黄,显然是已经有些年头了。
这些年他见过的人多了,见过的金贵物件儿也多,那些动辄上万两的古董也经手过不少,自然知道物件儿在不同人的眼里,价值是不同的。此刻冷子兴就跪在地面上,依旧跃跃欲试,探头探脑地想要看一看,唯一有神的左眼中闪着贪婪的光。
九阿哥却无动于衷,瞥了一眼匣子里的东西,随即手一叉,眼一抬,撇着嘴望着石咏,仿佛在说:爷的胃口全给吊起来了你竟然就给看这个。
倒是八阿哥眼中带着欣赏与赞叹,征得石咏的同意之后,伸手取了一柄折扇,举在手中打开了细细欣赏。底下冷子兴也伸长了脖颈,试图看个清楚。
“是,就是这宝扇,石家当年的……宝扇!”冷子兴兴奋得声音也在打颤。
可是在八阿哥眼中,这扇子终究只是扇子,价值有限。
“冷先生口中的‘所谓’宝扇,就是先父留下这二十把旧折扇。”石咏开口解释,“当年先父早亡,曾有遗命令子弟好好保存这祖上留下的旧扇子,不到山穷水尽,不得发卖。家母昔年曾经为卑职举债治病,亦未敢有违先父意愿。只不过么……”
说着,石咏将那樟木匣子往九阿哥面前一推,道:“若是九爷喜爱,全部取去也无妨!”
九阿哥当场“啐”了一口:“呸,你这是当面损爷么?你家中所谓的珍藏之物,在爷眼里,不过是个屁。”
八阿哥满脸尴尬抬起头,似乎想为兄弟的这种粗俗言语道歉。可是九阿哥还未说完:“你道我真就都斗不赢你么?你就等着看吧!爷可不管你背后有什么明的暗的财源,什么人在捧着你,回头爷只要你在生意场上输得一败涂地,输回你当初那个穷光蛋!捧着这几把扇子来求爷,‘九爷,求求您,求您把这扇子取了去吧,九爷,赏个脸吧,小的甘愿鞍前马后……’”
九阿哥说得刻薄,石咏脸色却一点儿也未变,适才他那话其实说得傲岸,什么“取去也无妨”,便是故意激这心头有一份傲性儿的九阿哥自己放弃,不来找他的麻烦。
“九爷……其实卑职还是那句话,卑职从未盼您输,一直是盼着您能赢的。”等九阿哥发完脾气,石咏这才小声开口。九阿哥一怔,陡然记起上回石咏在他贝子府说过那“双赢”的话,脸色又变,这回怄得更加厉害,偏生又碍着八阿哥的面子发作不出,只得双手一撑,对八阿哥说:“八哥,弟弟不想您为弟弟费心,亦不想勉强自己陪这等无赖之人瞎聊,所以……先告辞了。”
待九阿哥一阵风似的离去,席间只剩八阿哥与石咏,外加一个伏在地上、仰头望着八阿哥手中扇子发呆的冷子兴。
八阿哥将手中的折扇一合,小心翼翼地放回那樟木匣之中,见到石咏探寻的目光转过来,当即温和一笑,对石咏说:“别说了,茂行便一定要赠我,我也是不会收的。既是令尊有遗命在,为人子女的自当好生遵从。老九那等性子,茂行激一激也可,到我这里,着实不用了吧!”
石咏一颗心当即放下,感激地笑了起来,赶紧拱一拱手。八阿哥扭头看着伏在地上的冷子兴,随口问:“需不需要我来帮茂行一个忙?”
石咏转脸,见到冷子兴仅剩的一只好眼只管贪婪地盯着两人桌上放着的那只樟木匣子。
还未等他开口,八阿哥已经冲旁边候着的从人一点头,立即有人上前,扭着冷子兴的双臂,押他直接离开此地。即便被人扭着离开,冷子兴依旧别过头,紧紧盯着桌上那只樟木匣,视线始终不离。突然他一声大吼,奋力甩开八贝勒府的随从,飞快地朝八阿哥与石咏扑过来,双臂张开,似要飞身直上,将那只匣子抢下。
八阿哥一惊之下,缩得远远的。石咏倒是很镇定,伸手一摁盒盖,将匣子往怀中一抱,旁边李寿也拦了上来。
八贝勒府的随从反应并不慢,立即赶上来扭住冷子兴,将他从两人跟前带走,少时上来回报说,已经将此人驱逐。
石咏凝神沉思:当初冷子兴被判流配三千里,效力西北军前,拘役期为三年。三年拘役期已满,难为他竟独自一人,眇了一目,千里迢迢捱回了京,唯一念念不忘的,竟然是他石家这二十把旧扇子?当年也没见这人对他家扇子有多么上心啊,若干年之后,竟发生如此改变。
“距离当初那桩叩阍案过去,已经这么些年了。”八阿哥坐在石咏对面,也出声感慨。
“说实话,当初茂行帮忙解决那桩案子的时候,我就想过,若是你愿来刑部,我应当一力保你,不必从笔帖式坐起,进部便是主事。当时若是真开了口,以你的才具与勤奋,到如今,也不会比你现在的品级差……”
石咏可从来都不知道八阿哥曾经有过招揽自己的想法,这会儿听傻了:这是……当面招揽,拉他入伙了?
“这是这念头一起,便教旁的事给耽搁了。这两年看你在内务府当差,一桩桩差事都做得风生水起,而我又渐落到这副境地,眼下再想对你有所承诺,便是我自己,也绝无颜面开口……”
八阿哥越说声音越是低沉,仿佛这话他并不是说与石咏听,而只是到了这深秋时节,偶尔感慨草木凋零、美人迟暮、古今皆同。四五年前坐在的顺天府大堂上的他,与如今也早已是彻底换了心境。
“对了,茂行,早几个月你成亲之时福晋还提过你媳妇。她前日曾说起,有空带你媳妇到我们府上来坐坐。”八阿哥一面说,一面扶着桌面缓缓起身,“无须拘谨,你媳妇是十三福晋的侄女,也是我们福晋看到大的……”
宗室里很少有双生孩儿,再加上八福晋喜欢孩子,因此双胞胎当年随姑母一道住在金鱼胡同的时候,八福晋没少稀罕。只是当年的亭亭少女已经嫁做人妇,他与福晋依旧膝下荒凉,八阿哥一时记起,心头只有无奈二字。
“对了,刚才我见那冷子兴对你颇有怨怼之情,对你家传之物又有觊觎之意,茂行不可不防着一二。”
片刻后八阿哥告辞,自带人离开,而石咏还抱着自家那只盛着扇子的樟木匣,坐在茶楼之上发怔——他需要缓一缓,想想清楚,今日到底发生了什么?
原本八阿哥想要询问内务府人参拍卖款的来源,后来被九阿哥打断了;九阿哥怀疑石家有不可告人的财路,又被冷子兴打断了;冷子兴出言相激,逼他将自家的扇子取出来供人观看,却又被八阿哥给“帮忙”处置了。
事情绕了一大圈又回到最初,石咏却“不得不”对八阿哥表示感激。这一位,口中明说有招徕拉拢之意,却只是追忆,而不是明着招徕。可是此刻石咏再细细想来,这般关怀之意背后,又何尝不是刻意拉拢?
八阿哥似乎就有这种魔力,他能在举手投足之间,令人不知不觉地靠向他,他那和煦的态度,温雅的言谈,以及有意无意流露出来的那种忧伤气质,很容易令石咏忽视了他与这位皇子贝勒之间天差地远的距离,唯觉能与此人坦诚相交,足够亲近……如果石咏不曾被剧透了这一场史上最混乱夺嫡的结果,他恐怕很难不被八阿哥打动。
石咏低着头,望着手中那只樟木匣子。石咏知道里面盛着的二十把旧扇子,贾赦曾出价出到五百两,而石呆子本人则是一千两一把也不愿卖的。可就算是这扇子值一千两一把,总价也不过两万两,算不上是什么天价奇珍。连八、九那两位也不过是看过就算了。可唯有冷子兴自三千里外流配归来,却盯上了这些,以前口口声声只管叫“旧扇子”的,如今改了口叫做“宝扇”。
石咏将樟木匣扣上,自己抱着,叫上李寿,回归椿树胡同的小院儿。
这只匣子原本一直收在石大娘处,早年间一直是压箱底的,后来特地打制了可以驱虫祛湿的樟木匣盛着。今日李寿依命从石大娘处取了出来,石咏便顺手将其带入东厢。在那里他拧亮煤油灯,从匣子里取了一枚扇子出来,小心翼翼地打开,细细地看。
“咦?”身后突然响起一声惊叹,“好像见过的,眼熟唉!”
石咏扭过头,望着他身旁架上的玉碗“一捧雪”。
第254章
石咏未及细问, 那边石大娘已经着人前来,请石咏过去, 问明今日扇子的情形。毕竟石家的扇子由石大娘亲自保管了这么多年, 从未轻易示人, 今日却被石咏命人带了出去。若不是李寿已经石大娘当了好几年的差, 忠心耿耿,否则石大娘也未必愿把东西交给他的。
石咏自己也知他这次是冒了极大的风险。早年间武皇的宝镜就指点过他,说是“身怀重宝, 不宜轻易现与人前”。然而今日他却反其道行之, 冷子兴指他家中藏着掖着宝扇,他就偏偏拿出来坦然递给八阿哥九阿哥看, 甚至还故意开口, 要将扇子赠给九阿哥。
此时回想起来,石咏心底兀自有一丝丝的后怕。
但是他并不后悔这种做法, 有冷子兴在外散布传言, 石家有扇子的事本就瞒不住外人, 倒不如坦坦荡荡地示人。而且以八阿哥九阿哥等人的眼界与自尊,扇子虽好,他们却未必会强人所难, 夺人所爱。
石大娘问起, 石咏只说是内务府几名上司听说了,想要鉴赏一番。石大娘听说是儿子的上司,便不说什么。反倒是石咏问起母亲:“娘,关于这扇子, 父亲有没有交代过什么?”
石大娘一头雾水:“你爹不过是交代妥善收着,从未提过别的。”
“这扇子从何而来,父亲也没提过么?”石咏追问。
石大娘茫然摇头。这东西在她嫁入石家之前,就已经是石家之物,石大娘便对此茫然无知。
石咏当即不再询问,只与如英一起,侍奉母亲与婶娘用过晚饭。此后他才再度回到东厢,拧亮了灯,重新打开桌面上的樟木匣,从中取出一柄折扇,小心翼翼地打开,问搁在架子上的“一捧雪”:“你……真的认得?”
一捧雪如今已经习惯了石咏给他搭的修复支撑架,声音懒懒的似乎觉得十分舒服,直接说:“这是宋人所绘的《西湖春晓图》扇面,扇柄是金镶玉。”
石咏对自家二十柄折扇的情形早已烂熟于心,知道这幅扇面上的确绘着西湖春晓,而扇骨则是一种名叫“金镶玉”的竹子制成,金黄色与碧绿相间,但是年深日久,扇骨这种鲜明的色差已经黯淡。石咏单凭肉眼,绝对无法直接判断出这就是宋代所留下的文物。
“你咋知道得这么清楚?”石咏忍不住开口询问。
“开玩笑,《天水冰山录》上所载的物件儿,我全部都认得!”一捧雪极为自负地回应。
“真的?《天水冰山录》六万多字,记述的物件儿无数,上面的物件儿你全认得?”石咏觉得一捧雪有些胡吹大气,一只玉杯,焉有此能耐。
《天水冰山录》的确是一本奇书,这本抄家清单问世之后,曾被人争相传抄。世人都想知道,像严嵩这样的奸相,到底私藏了多少旷世奇珍在家中。待抄本一出,世人曾将严家所抄出的黄白财物与江彬、钱宁之流相比较,的确稍逊一筹,但是严家所藏的古籍珍本,却是经史子集样样俱全,版本不仅有官刻本,还有罕见手抄本,各朝史书除极少元版本,其余全是宋版。
除此之外,《天水冰山录》上还记载着由古至今名家名画共三千二百零一轴卷册、古今名琴五十四张、包括汉未央宫瓦砚在内的古代名砚十六方……
也因为这个,时人的评价是,严氏父子的书画古玩珍藏,“出其一可以当百”,钱宁、江彬等“不敢望也”。
所以说,奸臣不可怕,就怕奸臣有文化。
也就因为这个,石咏对一捧雪的话不大相信。《天水冰山录》中详细记载的都是书画,对于扇子,却只是以材质论:金绞川扇、银绞川扇、金绞墩扇、银绞墩扇……总共有两万七千多把扇子。这么多扇子,这“一捧雪”竟也能全部都认得?
他的话音刚落,支撑着一捧雪的整只玻璃罩瞬间晃了晃,若非当初石咏将这罩子和里面的支撑架做得精巧,各处力道互抵,此刻这一捧雪定会再次散为二十七片。
“咏哥儿,你竟然不信?你怎么能不信?”这一捧雪除了怕累之外,还特别怕石咏不相信它,这时候提高了声音,登时将一直在旁边默不作声的红娘吵到了。
“这么吵做什么?”待红娘问明了原委,当即道,“有理不在声高,你既然那么有把握,就引述给咏哥儿知道,这些扇子都记在书上哪儿了,他要是再不信,你就把那……什么什么录背给他听,看他还敢不信?”
红娘与一捧雪相处的时日渐长,日常护着一捧雪。
“……咏哥儿说得没错,”一捧雪垂头丧气地道,“这二十把扇子,的确不在《天水冰山录》那六万多字里。”
红娘:这个……
石咏这时候突然福至心灵,有些理解了“一捧雪”这点小小的心思,也大致猜到了前后因果,于是温言问:“一捧雪,你的意思是说,这二十把扇子,其实与你一样,原本都是严嵩严世蕃父子的私藏。但是却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被记入被公诸于世的抄家清单中?”
“一捧雪”因为一段传奇,几乎可以说是明代最为知名的玉杯,但是却始终不曾有幸载入《天水冰山录》,为此它一直耿耿于怀。石咏虽然认为这是一种任性无意义的虚荣心,但是他却在一定程度上能理解。
“嗯呢!”
一捧雪小声小声地回应了一声。旁边红娘叹了口气,没说话。
石咏这边却觉得信息量巨大,需要消化——早年间他为了了解明中期主流手工艺品的门类和发展水平,曾经详细读过《天水冰山录》,也了解过不少轶事,自然知道,严嵩父子的财产,应当数倍或数十倍于《天水冰山录》中记载的水平。眼下他就遇见了这些“漏网之鱼”:一捧雪和他家祖上传下来的二十把旧扇子。那么,剩下的,价值成百上千万两白银的珍宝,又到哪里去了?
“我认得你家的这二十柄扇子,是因为徐阶一件件看过。据说……据说这二十柄扇子,是要好好收着,有它们,才能找到严家余下的家产!”
一捧雪说完,石咏登时懵了。
严嵩父子是奸相巨贪,《天水冰山录》中所载抄家所得家财价值两百多万两白银令世人难以相信。很多像“一捧雪”这样价值连城的宝物并未记入《天水冰山录》。
可是,若说他家祖传的旧扇子,竟是指向这个宝藏的钥匙?
石咏原待不信,可是他如今再回想今日冷子兴的态度,觉得其中可见一二端倪:
冷子兴原本是金陵人士,三千里流配,在拘役期间受尽了苦楚,更眇了一目,待到刑满,多数人会想着叶落归根,回到故土。冷子兴却寻来了京城,而他口中石家这二十柄“旧扇子”,已经变成了“宝扇”……这不由得石咏不猜测,这冷子兴是不是在西北的时候,无意中打听到了什么,才对这些扇子生了兴趣,而且当着八阿哥九阿哥的面叫破,令石咏不得不主动将东西取出来……
回想起冷子兴望向扇子那贪婪的眼神,石咏背后禁不住微微出汗:他这可真是如武皇的宝镜所言,身怀重宝,轻易示人……而且,若真如世人所猜测的那样,严家未被发现的宝藏数倍于《天水冰山录》所载,那他岂不是真成了,身怀重宝的三岁小儿?
“不管这些,”石咏牙一咬,伸手取了一柄放大镜,仔仔细细地将手上一柄折扇对着研究起来。这二十把旧扇子,对于石家而言是珍藏,所以一直由石大娘保管,压着箱底儿,连石咏也只是曾欣赏过一两回,从未仔细检查过。
这时他听了一捧雪的话,干脆为这扇子周身上下做一个全面的检查:扇面,自然是精美极了,西湖春晓图,蔼蔼雾气之中,春堤杨柳,轻舟一叶,若隐若现;扇骨,亦是珍品,“金镶玉”竹与“湘妃”竹一样名贵,而这竹制的扇骨历经无数摩挲,竟隐隐生出一层“包浆”,当真有如金玉质地,以手轻叩,似乎能听见“锵锵”的声音。
可若说哪里能藏着什么秘密,石咏就真看不出来了。
“咏哥儿,咏哥儿,你去瞅瞅那扇上的‘小骨’。”一捧雪在旁插嘴。
扇骨分为“大骨”与“小骨”。“大骨”是扇子两端两幅扁平的扇骨,而“小骨”则是中间的若干薄骨。石咏依言,用手中的放大镜去瞧,果然,只见在一幅细细的竹片削成的“小骨”上,发现了一些细细的小字。石咏连忙换了高倍的放大镜细看,一面看,一面随手将见到的小字一个个都记下。可是扇骨上的文字有一部分是隐藏在扇面背后的,也就是说,除非命裱糊匠人将这扇面拆下,将扇骨取出来,否则无法看清扇骨上记述的所有文字。
石咏放开这一面“西湖春晓图”扇,又取了一柄出来,这一柄的扇骨的材质是棕竹,扇骨颜色深沉。石咏细细寻去,果然又在其中一柄扇骨上,找到了细如米粒的文字,如非他有高倍的放大镜,决计看不清楚。但这一柄的情形与上一柄完全一样,部分文字隐在扇面之后,不将扇面取下,完全不可能读出所有文字——而已经能读出的文字,却只是无意义的文字组合。
这时候夜已深沉,石家各处已经熄了灯。上房那里,如英给他留了一盏煤油灯,灯火旋得暗暗的,待石咏回去的时候,自可再旋亮。小院外,万籁俱寂,唯有夜风吹动胡同里几株椿树槐树,枝枝叶叶发出如波涛般的声响。
石咏则透过玻璃窗,望着外面的沉沉黑夜,忍不住心潮起伏。
谁能想到,这二十柄旧扇子之中,竟还隐藏着巨大的秘密,涉及巨额财产珍宝?只是这些字迹究竟是什么人刻在扇骨上的,又是怎样用名家手笔的扇面字画做掩饰?到底是已经意识到穷途末路的严嵩父子,还是老奸巨猾,暗中留了一手的继任者徐阶?
只是要读出这个秘密,可能就会损坏这些具备极高艺术价值的扇面。对于石咏而言,无论这不见天日的财富有多么庞大,石咏都下不了这个手,去动这二十柄扇子:舍不得啊!
正想着,忽然听见胡同口传来一阵犬吠声。
石咏推开门,侧耳细听,那犬吠声却转了做“呜呜”细细的叫声。
石咏心头一惊,突然记起了今日八阿哥说过的话:“我见那冷子兴对你颇有怨怼之情,对你家传之物又有觊觎之意,不可不防着一二。”
石咏吓了一大跳,匆匆出门,随手将东厢锁上,赶回上房去照看媳妇儿去。
那只盛放着扇子的樟木匣子,就放在石家东厢的桌面上。更有甚者,石咏匆匆离去,忘了旋灭桌上放着的煤油灯。灯火明亮而稳定,将桌面上的匣子照亮,即便透过石家的玻璃窗,也能看得一清二楚。
一夜无话。
“石大人一路财源广进,官运亨通,一定与草民当初在贵府上见到的那几件宝扇也不无关系!”冷子兴笑笑。
石咏双眼一眯,心道:好巧!
早先九阿哥怀疑他有什么不正当的财源。冷子兴就突然现身上前行礼,言语里提到他家的扇子。他本人从来没有将扇子给冷子兴亲眼看过,只可能是他家老爹还在世的时候误信他人,结交了冷子兴这样的人物。
八和九这两位倒是交换了个眼神,八阿哥当即笑道:“没想到茂行家中还藏有这等令人心动的珍藏!原来是宝扇啊……”
石咏略略思量片刻,登时使茶楼的伙计叫来李寿,吩咐几句。李寿立时领命而去,不多时回转,手中提着一只长方形的樟木匣。
石咏坦然接过,伸手扭开樟木匣上的铜扣,将匣子打开,里面赫然露出十几枚折扇,各种质料都有,扇面纸色泛黄,显然是已经有些年头了。
这些年他见过的人多了,见过的金贵物件儿也多,那些动辄上万两的古董也经手过不少,自然知道物件儿在不同人的眼里,价值是不同的。此刻冷子兴就跪在地面上,依旧跃跃欲试,探头探脑地想要看一看,唯一有神的左眼中闪着贪婪的光。
九阿哥却无动于衷,瞥了一眼匣子里的东西,随即手一叉,眼一抬,撇着嘴望着石咏,仿佛在说:爷的胃口全给吊起来了你竟然就给看这个。
倒是八阿哥眼中带着欣赏与赞叹,征得石咏的同意之后,伸手取了一柄折扇,举在手中打开了细细欣赏。底下冷子兴也伸长了脖颈,试图看个清楚。
“是,就是这宝扇,石家当年的……宝扇!”冷子兴兴奋得声音也在打颤。
可是在八阿哥眼中,这扇子终究只是扇子,价值有限。
“冷先生口中的‘所谓’宝扇,就是先父留下这二十把旧折扇。”石咏开口解释,“当年先父早亡,曾有遗命令子弟好好保存这祖上留下的旧扇子,不到山穷水尽,不得发卖。家母昔年曾经为卑职举债治病,亦未敢有违先父意愿。只不过么……”
说着,石咏将那樟木匣子往九阿哥面前一推,道:“若是九爷喜爱,全部取去也无妨!”
九阿哥当场“啐”了一口:“呸,你这是当面损爷么?你家中所谓的珍藏之物,在爷眼里,不过是个屁。”
八阿哥满脸尴尬抬起头,似乎想为兄弟的这种粗俗言语道歉。可是九阿哥还未说完:“你道我真就都斗不赢你么?你就等着看吧!爷可不管你背后有什么明的暗的财源,什么人在捧着你,回头爷只要你在生意场上输得一败涂地,输回你当初那个穷光蛋!捧着这几把扇子来求爷,‘九爷,求求您,求您把这扇子取了去吧,九爷,赏个脸吧,小的甘愿鞍前马后……’”
九阿哥说得刻薄,石咏脸色却一点儿也未变,适才他那话其实说得傲岸,什么“取去也无妨”,便是故意激这心头有一份傲性儿的九阿哥自己放弃,不来找他的麻烦。
“九爷……其实卑职还是那句话,卑职从未盼您输,一直是盼着您能赢的。”等九阿哥发完脾气,石咏这才小声开口。九阿哥一怔,陡然记起上回石咏在他贝子府说过那“双赢”的话,脸色又变,这回怄得更加厉害,偏生又碍着八阿哥的面子发作不出,只得双手一撑,对八阿哥说:“八哥,弟弟不想您为弟弟费心,亦不想勉强自己陪这等无赖之人瞎聊,所以……先告辞了。”
待九阿哥一阵风似的离去,席间只剩八阿哥与石咏,外加一个伏在地上、仰头望着八阿哥手中扇子发呆的冷子兴。
八阿哥将手中的折扇一合,小心翼翼地放回那樟木匣之中,见到石咏探寻的目光转过来,当即温和一笑,对石咏说:“别说了,茂行便一定要赠我,我也是不会收的。既是令尊有遗命在,为人子女的自当好生遵从。老九那等性子,茂行激一激也可,到我这里,着实不用了吧!”
石咏一颗心当即放下,感激地笑了起来,赶紧拱一拱手。八阿哥扭头看着伏在地上的冷子兴,随口问:“需不需要我来帮茂行一个忙?”
石咏转脸,见到冷子兴仅剩的一只好眼只管贪婪地盯着两人桌上放着的那只樟木匣子。
还未等他开口,八阿哥已经冲旁边候着的从人一点头,立即有人上前,扭着冷子兴的双臂,押他直接离开此地。即便被人扭着离开,冷子兴依旧别过头,紧紧盯着桌上那只樟木匣,视线始终不离。突然他一声大吼,奋力甩开八贝勒府的随从,飞快地朝八阿哥与石咏扑过来,双臂张开,似要飞身直上,将那只匣子抢下。
八阿哥一惊之下,缩得远远的。石咏倒是很镇定,伸手一摁盒盖,将匣子往怀中一抱,旁边李寿也拦了上来。
八贝勒府的随从反应并不慢,立即赶上来扭住冷子兴,将他从两人跟前带走,少时上来回报说,已经将此人驱逐。
石咏凝神沉思:当初冷子兴被判流配三千里,效力西北军前,拘役期为三年。三年拘役期已满,难为他竟独自一人,眇了一目,千里迢迢捱回了京,唯一念念不忘的,竟然是他石家这二十把旧扇子?当年也没见这人对他家扇子有多么上心啊,若干年之后,竟发生如此改变。
“距离当初那桩叩阍案过去,已经这么些年了。”八阿哥坐在石咏对面,也出声感慨。
“说实话,当初茂行帮忙解决那桩案子的时候,我就想过,若是你愿来刑部,我应当一力保你,不必从笔帖式坐起,进部便是主事。当时若是真开了口,以你的才具与勤奋,到如今,也不会比你现在的品级差……”
石咏可从来都不知道八阿哥曾经有过招揽自己的想法,这会儿听傻了:这是……当面招揽,拉他入伙了?
“这是这念头一起,便教旁的事给耽搁了。这两年看你在内务府当差,一桩桩差事都做得风生水起,而我又渐落到这副境地,眼下再想对你有所承诺,便是我自己,也绝无颜面开口……”
八阿哥越说声音越是低沉,仿佛这话他并不是说与石咏听,而只是到了这深秋时节,偶尔感慨草木凋零、美人迟暮、古今皆同。四五年前坐在的顺天府大堂上的他,与如今也早已是彻底换了心境。
“对了,茂行,早几个月你成亲之时福晋还提过你媳妇。她前日曾说起,有空带你媳妇到我们府上来坐坐。”八阿哥一面说,一面扶着桌面缓缓起身,“无须拘谨,你媳妇是十三福晋的侄女,也是我们福晋看到大的……”
宗室里很少有双生孩儿,再加上八福晋喜欢孩子,因此双胞胎当年随姑母一道住在金鱼胡同的时候,八福晋没少稀罕。只是当年的亭亭少女已经嫁做人妇,他与福晋依旧膝下荒凉,八阿哥一时记起,心头只有无奈二字。
“对了,刚才我见那冷子兴对你颇有怨怼之情,对你家传之物又有觊觎之意,茂行不可不防着一二。”
片刻后八阿哥告辞,自带人离开,而石咏还抱着自家那只盛着扇子的樟木匣,坐在茶楼之上发怔——他需要缓一缓,想想清楚,今日到底发生了什么?
原本八阿哥想要询问内务府人参拍卖款的来源,后来被九阿哥打断了;九阿哥怀疑石家有不可告人的财路,又被冷子兴打断了;冷子兴出言相激,逼他将自家的扇子取出来供人观看,却又被八阿哥给“帮忙”处置了。
事情绕了一大圈又回到最初,石咏却“不得不”对八阿哥表示感激。这一位,口中明说有招徕拉拢之意,却只是追忆,而不是明着招徕。可是此刻石咏再细细想来,这般关怀之意背后,又何尝不是刻意拉拢?
八阿哥似乎就有这种魔力,他能在举手投足之间,令人不知不觉地靠向他,他那和煦的态度,温雅的言谈,以及有意无意流露出来的那种忧伤气质,很容易令石咏忽视了他与这位皇子贝勒之间天差地远的距离,唯觉能与此人坦诚相交,足够亲近……如果石咏不曾被剧透了这一场史上最混乱夺嫡的结果,他恐怕很难不被八阿哥打动。
石咏低着头,望着手中那只樟木匣子。石咏知道里面盛着的二十把旧扇子,贾赦曾出价出到五百两,而石呆子本人则是一千两一把也不愿卖的。可就算是这扇子值一千两一把,总价也不过两万两,算不上是什么天价奇珍。连八、九那两位也不过是看过就算了。可唯有冷子兴自三千里外流配归来,却盯上了这些,以前口口声声只管叫“旧扇子”的,如今改了口叫做“宝扇”。
石咏将樟木匣扣上,自己抱着,叫上李寿,回归椿树胡同的小院儿。
这只匣子原本一直收在石大娘处,早年间一直是压箱底的,后来特地打制了可以驱虫祛湿的樟木匣盛着。今日李寿依命从石大娘处取了出来,石咏便顺手将其带入东厢。在那里他拧亮煤油灯,从匣子里取了一枚扇子出来,小心翼翼地打开,细细地看。
“咦?”身后突然响起一声惊叹,“好像见过的,眼熟唉!”
石咏扭过头,望着他身旁架上的玉碗“一捧雪”。
第254章
石咏未及细问, 那边石大娘已经着人前来,请石咏过去, 问明今日扇子的情形。毕竟石家的扇子由石大娘亲自保管了这么多年, 从未轻易示人, 今日却被石咏命人带了出去。若不是李寿已经石大娘当了好几年的差, 忠心耿耿,否则石大娘也未必愿把东西交给他的。
石咏自己也知他这次是冒了极大的风险。早年间武皇的宝镜就指点过他,说是“身怀重宝, 不宜轻易现与人前”。然而今日他却反其道行之, 冷子兴指他家中藏着掖着宝扇,他就偏偏拿出来坦然递给八阿哥九阿哥看, 甚至还故意开口, 要将扇子赠给九阿哥。
此时回想起来,石咏心底兀自有一丝丝的后怕。
但是他并不后悔这种做法, 有冷子兴在外散布传言, 石家有扇子的事本就瞒不住外人, 倒不如坦坦荡荡地示人。而且以八阿哥九阿哥等人的眼界与自尊,扇子虽好,他们却未必会强人所难, 夺人所爱。
石大娘问起, 石咏只说是内务府几名上司听说了,想要鉴赏一番。石大娘听说是儿子的上司,便不说什么。反倒是石咏问起母亲:“娘,关于这扇子, 父亲有没有交代过什么?”
石大娘一头雾水:“你爹不过是交代妥善收着,从未提过别的。”
“这扇子从何而来,父亲也没提过么?”石咏追问。
石大娘茫然摇头。这东西在她嫁入石家之前,就已经是石家之物,石大娘便对此茫然无知。
石咏当即不再询问,只与如英一起,侍奉母亲与婶娘用过晚饭。此后他才再度回到东厢,拧亮了灯,重新打开桌面上的樟木匣,从中取出一柄折扇,小心翼翼地打开,问搁在架子上的“一捧雪”:“你……真的认得?”
一捧雪如今已经习惯了石咏给他搭的修复支撑架,声音懒懒的似乎觉得十分舒服,直接说:“这是宋人所绘的《西湖春晓图》扇面,扇柄是金镶玉。”
石咏对自家二十柄折扇的情形早已烂熟于心,知道这幅扇面上的确绘着西湖春晓,而扇骨则是一种名叫“金镶玉”的竹子制成,金黄色与碧绿相间,但是年深日久,扇骨这种鲜明的色差已经黯淡。石咏单凭肉眼,绝对无法直接判断出这就是宋代所留下的文物。
“你咋知道得这么清楚?”石咏忍不住开口询问。
“开玩笑,《天水冰山录》上所载的物件儿,我全部都认得!”一捧雪极为自负地回应。
“真的?《天水冰山录》六万多字,记述的物件儿无数,上面的物件儿你全认得?”石咏觉得一捧雪有些胡吹大气,一只玉杯,焉有此能耐。
《天水冰山录》的确是一本奇书,这本抄家清单问世之后,曾被人争相传抄。世人都想知道,像严嵩这样的奸相,到底私藏了多少旷世奇珍在家中。待抄本一出,世人曾将严家所抄出的黄白财物与江彬、钱宁之流相比较,的确稍逊一筹,但是严家所藏的古籍珍本,却是经史子集样样俱全,版本不仅有官刻本,还有罕见手抄本,各朝史书除极少元版本,其余全是宋版。
除此之外,《天水冰山录》上还记载着由古至今名家名画共三千二百零一轴卷册、古今名琴五十四张、包括汉未央宫瓦砚在内的古代名砚十六方……
也因为这个,时人的评价是,严氏父子的书画古玩珍藏,“出其一可以当百”,钱宁、江彬等“不敢望也”。
所以说,奸臣不可怕,就怕奸臣有文化。
也就因为这个,石咏对一捧雪的话不大相信。《天水冰山录》中详细记载的都是书画,对于扇子,却只是以材质论:金绞川扇、银绞川扇、金绞墩扇、银绞墩扇……总共有两万七千多把扇子。这么多扇子,这“一捧雪”竟也能全部都认得?
他的话音刚落,支撑着一捧雪的整只玻璃罩瞬间晃了晃,若非当初石咏将这罩子和里面的支撑架做得精巧,各处力道互抵,此刻这一捧雪定会再次散为二十七片。
“咏哥儿,你竟然不信?你怎么能不信?”这一捧雪除了怕累之外,还特别怕石咏不相信它,这时候提高了声音,登时将一直在旁边默不作声的红娘吵到了。
“这么吵做什么?”待红娘问明了原委,当即道,“有理不在声高,你既然那么有把握,就引述给咏哥儿知道,这些扇子都记在书上哪儿了,他要是再不信,你就把那……什么什么录背给他听,看他还敢不信?”
红娘与一捧雪相处的时日渐长,日常护着一捧雪。
“……咏哥儿说得没错,”一捧雪垂头丧气地道,“这二十把扇子,的确不在《天水冰山录》那六万多字里。”
红娘:这个……
石咏这时候突然福至心灵,有些理解了“一捧雪”这点小小的心思,也大致猜到了前后因果,于是温言问:“一捧雪,你的意思是说,这二十把扇子,其实与你一样,原本都是严嵩严世蕃父子的私藏。但是却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被记入被公诸于世的抄家清单中?”
“一捧雪”因为一段传奇,几乎可以说是明代最为知名的玉杯,但是却始终不曾有幸载入《天水冰山录》,为此它一直耿耿于怀。石咏虽然认为这是一种任性无意义的虚荣心,但是他却在一定程度上能理解。
“嗯呢!”
一捧雪小声小声地回应了一声。旁边红娘叹了口气,没说话。
石咏这边却觉得信息量巨大,需要消化——早年间他为了了解明中期主流手工艺品的门类和发展水平,曾经详细读过《天水冰山录》,也了解过不少轶事,自然知道,严嵩父子的财产,应当数倍或数十倍于《天水冰山录》中记载的水平。眼下他就遇见了这些“漏网之鱼”:一捧雪和他家祖上传下来的二十把旧扇子。那么,剩下的,价值成百上千万两白银的珍宝,又到哪里去了?
“我认得你家的这二十柄扇子,是因为徐阶一件件看过。据说……据说这二十柄扇子,是要好好收着,有它们,才能找到严家余下的家产!”
一捧雪说完,石咏登时懵了。
严嵩父子是奸相巨贪,《天水冰山录》中所载抄家所得家财价值两百多万两白银令世人难以相信。很多像“一捧雪”这样价值连城的宝物并未记入《天水冰山录》。
可是,若说他家祖传的旧扇子,竟是指向这个宝藏的钥匙?
石咏原待不信,可是他如今再回想今日冷子兴的态度,觉得其中可见一二端倪:
冷子兴原本是金陵人士,三千里流配,在拘役期间受尽了苦楚,更眇了一目,待到刑满,多数人会想着叶落归根,回到故土。冷子兴却寻来了京城,而他口中石家这二十柄“旧扇子”,已经变成了“宝扇”……这不由得石咏不猜测,这冷子兴是不是在西北的时候,无意中打听到了什么,才对这些扇子生了兴趣,而且当着八阿哥九阿哥的面叫破,令石咏不得不主动将东西取出来……
回想起冷子兴望向扇子那贪婪的眼神,石咏背后禁不住微微出汗:他这可真是如武皇的宝镜所言,身怀重宝,轻易示人……而且,若真如世人所猜测的那样,严家未被发现的宝藏数倍于《天水冰山录》所载,那他岂不是真成了,身怀重宝的三岁小儿?
“不管这些,”石咏牙一咬,伸手取了一柄放大镜,仔仔细细地将手上一柄折扇对着研究起来。这二十把旧扇子,对于石家而言是珍藏,所以一直由石大娘保管,压着箱底儿,连石咏也只是曾欣赏过一两回,从未仔细检查过。
这时他听了一捧雪的话,干脆为这扇子周身上下做一个全面的检查:扇面,自然是精美极了,西湖春晓图,蔼蔼雾气之中,春堤杨柳,轻舟一叶,若隐若现;扇骨,亦是珍品,“金镶玉”竹与“湘妃”竹一样名贵,而这竹制的扇骨历经无数摩挲,竟隐隐生出一层“包浆”,当真有如金玉质地,以手轻叩,似乎能听见“锵锵”的声音。
可若说哪里能藏着什么秘密,石咏就真看不出来了。
“咏哥儿,咏哥儿,你去瞅瞅那扇上的‘小骨’。”一捧雪在旁插嘴。
扇骨分为“大骨”与“小骨”。“大骨”是扇子两端两幅扁平的扇骨,而“小骨”则是中间的若干薄骨。石咏依言,用手中的放大镜去瞧,果然,只见在一幅细细的竹片削成的“小骨”上,发现了一些细细的小字。石咏连忙换了高倍的放大镜细看,一面看,一面随手将见到的小字一个个都记下。可是扇骨上的文字有一部分是隐藏在扇面背后的,也就是说,除非命裱糊匠人将这扇面拆下,将扇骨取出来,否则无法看清扇骨上记述的所有文字。
石咏放开这一面“西湖春晓图”扇,又取了一柄出来,这一柄的扇骨的材质是棕竹,扇骨颜色深沉。石咏细细寻去,果然又在其中一柄扇骨上,找到了细如米粒的文字,如非他有高倍的放大镜,决计看不清楚。但这一柄的情形与上一柄完全一样,部分文字隐在扇面之后,不将扇面取下,完全不可能读出所有文字——而已经能读出的文字,却只是无意义的文字组合。
这时候夜已深沉,石家各处已经熄了灯。上房那里,如英给他留了一盏煤油灯,灯火旋得暗暗的,待石咏回去的时候,自可再旋亮。小院外,万籁俱寂,唯有夜风吹动胡同里几株椿树槐树,枝枝叶叶发出如波涛般的声响。
石咏则透过玻璃窗,望着外面的沉沉黑夜,忍不住心潮起伏。
谁能想到,这二十柄旧扇子之中,竟还隐藏着巨大的秘密,涉及巨额财产珍宝?只是这些字迹究竟是什么人刻在扇骨上的,又是怎样用名家手笔的扇面字画做掩饰?到底是已经意识到穷途末路的严嵩父子,还是老奸巨猾,暗中留了一手的继任者徐阶?
只是要读出这个秘密,可能就会损坏这些具备极高艺术价值的扇面。对于石咏而言,无论这不见天日的财富有多么庞大,石咏都下不了这个手,去动这二十柄扇子:舍不得啊!
正想着,忽然听见胡同口传来一阵犬吠声。
石咏推开门,侧耳细听,那犬吠声却转了做“呜呜”细细的叫声。
石咏心头一惊,突然记起了今日八阿哥说过的话:“我见那冷子兴对你颇有怨怼之情,对你家传之物又有觊觎之意,不可不防着一二。”
石咏吓了一大跳,匆匆出门,随手将东厢锁上,赶回上房去照看媳妇儿去。
那只盛放着扇子的樟木匣子,就放在石家东厢的桌面上。更有甚者,石咏匆匆离去,忘了旋灭桌上放着的煤油灯。灯火明亮而稳定,将桌面上的匣子照亮,即便透过石家的玻璃窗,也能看得一清二楚。
一夜无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