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折着手里的一张红纸,眉眼安祥。若不是穿着一身华服,旁人只会把她当成邻居家的婆婆。
淳亲王站在一旁,看着太后手上转转叠叠的红纸,唇边挂着往常的微笑,不发一言,只是陪着太后。
几番折叠,太后手上便多了一只红色的纸鹤。太后捏起纸鹤来,轻摇鹤尾,红鹤的头便朝着淳亲王点了点。
“你小时候最喜欢哀家折的仙鹤,每每看到仙鹤点头,你都要哈哈大笑。”太后说着,抬眼看向淳亲王,“只这一晃,你就长大了,再不是在我身边缠着我折仙鹤的孩子了。”
淳亲王已经听出了弦外之音,他忙垂头,“在祖母面前,孙儿永远是个孩子。”
太后把纸鹤放到一旁,似疲惫一样,靠在身后的大引枕上,慵懒的问道,“我听说你和叶二小姐走得很近?”
淳亲王忙答道,“孙儿和叶二小姐的弟弟是好友,她弟弟求到孙儿这里,孙儿便去相送,没想到遇到了叶二小姐被劫杀,帮了她一把。”
太后点头,“重义固然好,只是你也要记得分寸。”
淳亲王低头道是,“其实孙儿也有些自己的私心。”
太后抬起眼来,敢当着她的面承认自己有私心,太后真是觉得淳亲王的胆子够大。她看向玉树临风的淳亲王,半真半假着,“孩子大了,有心事了?”
淳亲王许久不见太后和他开玩笑,他却半点不敢放松,面上依然如常,薄唇微扬,“孙儿想将来讨她做侧妃。”
太后沉默了。
淳亲王不由得偷眼看去,太后似乎对手上的纸鹤产生了深厚的兴趣,不停的摇弄着它的鹤尾。鹤尾动时,鹤头如认可是太后的话,不住的点头。
殿内再没有一点声响,只是这份安静却令人窒息。
过了很久,太后把手上的纸鹤放在一旁的小几上,“好了,我也乏了,你跪安罢。”
淳亲王跪下给太后磕了一个头,才退出去。
从慈安殿里退出来的淳亲王,一路上再没有一丝笑意。今日太后相召,绝非是要和他拉家常。
才转出慈安殿,一个宫女上前来,“王爷,贤妃娘娘请您去南华殿。”
淳亲王点头,自己确实很久没再见到母妃了。
于是他问向一旁的宫女,“母妃不再抄经了么?”
贤妃虔诚,才抄过了一本经,现在又抄起一本来。
宫女一笑,“娘娘这几日身子有些乏,所以没再抄经。”
淳亲王笑着点头,跟着宫女去了南华殿。
进了南华殿的侧殿,淳亲王见贤妃正手执着木鱼,闭目念佛。
淳亲王也不打扰,站在一旁,望着那一下下敲打的木鱼,心神已飞远。
自己的母妃,是宫里最安静的一个嫔妃。她从不与人争抢,性子最为平和。从入宫以来,母妃没和任何一个人红过脸。当年最受父皇宠爱的瑞嫔,因无子而嫉妒贤妃,当着贤妃的面说她没自己的主意,将来早晚被人踩死。
而他的母妃听了这话,只是低头不语,连反驳都没有反驳一句。后来不知道父皇是怎么知晓此事,故意不去瑞嫔那里,只来南华殿,生生的打了瑞嫔的脸。瑞嫔再见母妃时,不敢再胡言乱语。
这样恬静的母妃,就算父皇不来,母妃依然如朵默默盛开的花儿,开落安静自如,也难怪父皇会对她与众不同。
第二百二十章 暗示
可是,天下间的女子并非都如自己母贤一样。那叶雪兰就和母妃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
叶雪兰嘛……淳亲王翘起了嘴角,她有点闹……
“想什么呢?”不知何时,贤妃已经放下了木鱼,望着淳亲王,笑问道,“笑容都多了。”
淳亲王忙敛了心思,给贤妃施礼。
贤妃坐在一旁的座位上,问起淳亲王府里的事来。淳亲王一一作答。
问过琐事之后,贤妃话锋一转,“太后叫你去可是有什么事么?”
淳亲王抬起头来,望着贤妃微蹙动着的眉头,心中暗叹。到底是自己的母妃,时时惦记着他。
淳亲王便把太后问他的话一一学给了贤妃听。
贤妃半晌不语。
“禧儿,”过了许久,贤妃才轻唤淳亲王的名字。淳亲王抬头望向贤妃时,贤妃的面色如常,而手上的帕子却被她紧紧的捏了住,“你再好好想想罢,侧妃虽不如正妃那般体面,到底也是你府里的正经主子。依我看……”贤妃望着淳亲王蹙了下眉头,“太后并不喜欢叶二小姐。”
淳亲王点头,“儿臣会回去仔细考虑的。”
贤妃见该说的话自己已经全说了,也不再留淳亲王,淳亲王迈步出了南华殿。
淳亲王坐马车到了宫门口,他把车帘挑起一条缝来向外看去。就见得一队人马站立于宫门口。打头的一人金盔金甲,英姿飒爽,压得整整一队人都黯然失色,那样的相貌,那样的风姿,似乎满皇城的男人都成了他的陪衬。
淳亲王暗叹,盛信廷这样的人物,到哪里都不能让人忽略了他。
淳亲王放下了车帘,低声对车夫吩咐道,“回府罢。”
淳亲王回到了王府,才换去了衣服,就随从来报,“王爷,叶府给您送来封信。”
“哦?”淳亲王想到了叶建彰,可是叶建彰是从来不给他送信的,“是谁送来的?”
“是跟在叶三爷身边的小厮岁兴送来的。”
淳亲王最近和叶建彰走得近,自然知晓他的贴身小厮就是岁兴,他从随从手上接过信笺,展开来细瞧才发现,信上的字迹娟秀,关非叶建彰的笔迹。淳亲王再仔细看落款,竟然是叶二小姐的名讳。
淳亲王一挑眉,细看信的内容。
淳亲王站在一旁,看着太后手上转转叠叠的红纸,唇边挂着往常的微笑,不发一言,只是陪着太后。
几番折叠,太后手上便多了一只红色的纸鹤。太后捏起纸鹤来,轻摇鹤尾,红鹤的头便朝着淳亲王点了点。
“你小时候最喜欢哀家折的仙鹤,每每看到仙鹤点头,你都要哈哈大笑。”太后说着,抬眼看向淳亲王,“只这一晃,你就长大了,再不是在我身边缠着我折仙鹤的孩子了。”
淳亲王已经听出了弦外之音,他忙垂头,“在祖母面前,孙儿永远是个孩子。”
太后把纸鹤放到一旁,似疲惫一样,靠在身后的大引枕上,慵懒的问道,“我听说你和叶二小姐走得很近?”
淳亲王忙答道,“孙儿和叶二小姐的弟弟是好友,她弟弟求到孙儿这里,孙儿便去相送,没想到遇到了叶二小姐被劫杀,帮了她一把。”
太后点头,“重义固然好,只是你也要记得分寸。”
淳亲王低头道是,“其实孙儿也有些自己的私心。”
太后抬起眼来,敢当着她的面承认自己有私心,太后真是觉得淳亲王的胆子够大。她看向玉树临风的淳亲王,半真半假着,“孩子大了,有心事了?”
淳亲王许久不见太后和他开玩笑,他却半点不敢放松,面上依然如常,薄唇微扬,“孙儿想将来讨她做侧妃。”
太后沉默了。
淳亲王不由得偷眼看去,太后似乎对手上的纸鹤产生了深厚的兴趣,不停的摇弄着它的鹤尾。鹤尾动时,鹤头如认可是太后的话,不住的点头。
殿内再没有一点声响,只是这份安静却令人窒息。
过了很久,太后把手上的纸鹤放在一旁的小几上,“好了,我也乏了,你跪安罢。”
淳亲王跪下给太后磕了一个头,才退出去。
从慈安殿里退出来的淳亲王,一路上再没有一丝笑意。今日太后相召,绝非是要和他拉家常。
才转出慈安殿,一个宫女上前来,“王爷,贤妃娘娘请您去南华殿。”
淳亲王点头,自己确实很久没再见到母妃了。
于是他问向一旁的宫女,“母妃不再抄经了么?”
贤妃虔诚,才抄过了一本经,现在又抄起一本来。
宫女一笑,“娘娘这几日身子有些乏,所以没再抄经。”
淳亲王笑着点头,跟着宫女去了南华殿。
进了南华殿的侧殿,淳亲王见贤妃正手执着木鱼,闭目念佛。
淳亲王也不打扰,站在一旁,望着那一下下敲打的木鱼,心神已飞远。
自己的母妃,是宫里最安静的一个嫔妃。她从不与人争抢,性子最为平和。从入宫以来,母妃没和任何一个人红过脸。当年最受父皇宠爱的瑞嫔,因无子而嫉妒贤妃,当着贤妃的面说她没自己的主意,将来早晚被人踩死。
而他的母妃听了这话,只是低头不语,连反驳都没有反驳一句。后来不知道父皇是怎么知晓此事,故意不去瑞嫔那里,只来南华殿,生生的打了瑞嫔的脸。瑞嫔再见母妃时,不敢再胡言乱语。
这样恬静的母妃,就算父皇不来,母妃依然如朵默默盛开的花儿,开落安静自如,也难怪父皇会对她与众不同。
第二百二十章 暗示
可是,天下间的女子并非都如自己母贤一样。那叶雪兰就和母妃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
叶雪兰嘛……淳亲王翘起了嘴角,她有点闹……
“想什么呢?”不知何时,贤妃已经放下了木鱼,望着淳亲王,笑问道,“笑容都多了。”
淳亲王忙敛了心思,给贤妃施礼。
贤妃坐在一旁的座位上,问起淳亲王府里的事来。淳亲王一一作答。
问过琐事之后,贤妃话锋一转,“太后叫你去可是有什么事么?”
淳亲王抬起头来,望着贤妃微蹙动着的眉头,心中暗叹。到底是自己的母妃,时时惦记着他。
淳亲王便把太后问他的话一一学给了贤妃听。
贤妃半晌不语。
“禧儿,”过了许久,贤妃才轻唤淳亲王的名字。淳亲王抬头望向贤妃时,贤妃的面色如常,而手上的帕子却被她紧紧的捏了住,“你再好好想想罢,侧妃虽不如正妃那般体面,到底也是你府里的正经主子。依我看……”贤妃望着淳亲王蹙了下眉头,“太后并不喜欢叶二小姐。”
淳亲王点头,“儿臣会回去仔细考虑的。”
贤妃见该说的话自己已经全说了,也不再留淳亲王,淳亲王迈步出了南华殿。
淳亲王坐马车到了宫门口,他把车帘挑起一条缝来向外看去。就见得一队人马站立于宫门口。打头的一人金盔金甲,英姿飒爽,压得整整一队人都黯然失色,那样的相貌,那样的风姿,似乎满皇城的男人都成了他的陪衬。
淳亲王暗叹,盛信廷这样的人物,到哪里都不能让人忽略了他。
淳亲王放下了车帘,低声对车夫吩咐道,“回府罢。”
淳亲王回到了王府,才换去了衣服,就随从来报,“王爷,叶府给您送来封信。”
“哦?”淳亲王想到了叶建彰,可是叶建彰是从来不给他送信的,“是谁送来的?”
“是跟在叶三爷身边的小厮岁兴送来的。”
淳亲王最近和叶建彰走得近,自然知晓他的贴身小厮就是岁兴,他从随从手上接过信笺,展开来细瞧才发现,信上的字迹娟秀,关非叶建彰的笔迹。淳亲王再仔细看落款,竟然是叶二小姐的名讳。
淳亲王一挑眉,细看信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