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之前的商朝有“妃”的品阶,后来的朝代也广泛沿用,但周朝官方的称呼是“夫人、嫔、世妇、御女”,也统称“妃嫔”。本来想为了方便都用“妃、嫔”的,但是想想还是不妥,就把之前的“德妃”、“惠妃”、“太妃”都改成了“德夫人”、“惠夫人”、“太夫人”。“申后”不称为“皇后”、“王后”是因为史书上就是这么称呼的。“娘娘”仍用作后宫妃嫔的通用称呼。为避免大家不适应,特意说明一下。
第155章 褒姒之妃倾天下(二十)
人可能会预测到现实的残忍,但真的面临现实的残忍的时候,还是不一定能够痛快地接受。
周王的拳头松了又紧,紧了又松,垂眸掩饰着眼中的阴翳。一只白皙柔弱的小手从旁边探了过来,轻轻覆在他的手上,让他觉得分外温暖。
周王反手抓住了褒姒的手,紧紧攥在自己的掌心。他不会承认,自己会真的爱上什么女人。他只是需要一点点精神上的支撑而已。他接手的国家是个烂摊子,没有任何人帮他分担一点点压力。
所有人只看到这个国家的强大,谁会知道他一个不小心,这个强大的帝国就会万劫不复?他只是在这一刻,需要那么一点点鼓励。
“都会过去的!”褒姒觉得自己的手被握疼了,可是她还是温柔地安慰周王。
清泉般的声音瞬间就融化了周王所有的傲娇。周王一把把面前的佳人搂在怀里,覆上了眼前嫣红如最艳丽的牡丹般的唇瓣。
伍医官被从内殿抬出去的时候,唇角挂着一抹殷红的血迹。荣和在门口刚好看到里面的两人搭着手并肩而立的侧面剪影,赶紧关上了殿门,悄没声息地守在外面。
王宫里的人都在说伍医官畏罪自杀了。申后虽然对父亲的筹划的事情很有信心,不认为这件事就能够打倒她,但是伍医官当日在临华殿的内殿中招供的时候只有周王和褒姒在,谁也不知道他是怎么说的,心中不免还是忐忑不安。
如此这般等了数天,周王果然派人来问她了。但是也只是问问而已,申后死不承认,周王也没有拿她怎么样。
倒是申后的儿子宜臼听说周王因为伍医官的事情派人去调查申后,赶紧派人去给申侯送信。然后跑到周王的处理政事的宫殿中大闹了一场。非说这是周王宠信的褒女(就是褒姚、褒姒)给申后下的圈套。
周王正在召见两个朝臣议事,见宜臼这么不管不顾地冲了进来闹事,脸色立马就阴沉了下来。
“你们俩先走吧!”周王对那两人道。
“是!”那俩人不意竟会撞到这种场面,恨不得自己变成个隐形人儿才好。如今周王发话,自然是赶紧应了声就跑了。
周王不发一声,只是阴翳地盯着宜臼看。
宜臼被看得浑身发毛,但是想想周王一心宠爱那两个褒女,还袒护着那个还没出生的庶子,心中就觉得非常不快。反正有外公做靠山,他与蛮夷打仗,将要得胜回朝了。他手里握着大周三分之一的兵马,都是自己的支持力量,信心就回了来。
“此事是伍医官亲口所说,你休得满口胡言乱语。你是太子,不懂得怎么处事吗?”周王最后还是强压下心头的怒火,好言说道。
他平时确实对太子疏于管教,让这孩子受她母后影响较深。但最近真的事情很多,压力太大,他不想花费这个精力再来对付自己的儿子。周王不求太子能帮他什么,毕竟他身上流着两家的血脉,注定会左右为难。况且宜臼作为自己目前唯一安全长大的儿子,周王虽然对他不满,但还是想让这个儿子从这件事情中摘出来的。
然而宜臼不知是太过担心申后的安危,还是害怕周王责备自己,竟然咕咕哝哝来了一句“我只知道父王不该宠信褒女。伍医官说的话谁知道真假?我已经让人告诉外公了”。
“啪”!周王顺手抄起案子上的一卷书简就砸了下来。他可以容忍太子的不懂事,但是不能容忍他的心向着一个外人。这样怎么保证大周江山的稳固?
“来人!太子言行无状,以后就禁足在东宫思过,无诏不得出来!”周王说完就气冲冲地拂袖离去了。
“太子,请吧!”荣和轻蔑地看着宜臼,让两个内监前来拉他。这么大的人了,即便看不清申家的野心,也当懂点事,至少不拖自己亲爹的后腿才行啊!这蠢得!要是让他继承了大周江山,还不得拱手送到申侯手上?
“滚开,我自己走!”宜臼甩了甩袖子,怒气冲冲地离开了。
褒姒听说了太子的事情,简直不知说什么好,只是忍不住同情周王。
伍医官的事情最后的结局是褒姒名正言顺地应姜太夫人的要求到她的披香殿养胎,申后只是受到了一顿训斥,被周王责怪管理不力。揭发了伍医官的褒姚的收获是最大的,得到了帮助申后协理后宫部分事物的权力。
虽然这个“协理部分事物”是什么周王也没有明说,只是交代了申后一句,褒姚手下没啥亲信,申后也不可能真的让她管理什么,但是这个名头一出来,褒姚在这后宫中一时之间风头无两。因为以前从未出现过这种事,褒姚的风头甚至盖过了之前怀孕的褒姒。
太子宜臼被惩处的事情,简直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就算是申后也没想到,这件事受到惩罚最严重的竟然会是太子。她去找周王求情,周王根本就不见她。刚刚出了伍医官的事情,申后也不敢再乱闹,只好给申侯传信让他快点回来。
周王为什么没有重惩申后呢?为了避免引起申侯的警惕性,打草惊蛇。如今他手握重兵,只有让他回到镐京,交出兵权后,才好处理他。否则若是他直接举兵叛乱,虽然那些兵士不见得会全部听他的,但是也是一场不小的祸乱。
之所以要让伍医官的事情爆发,主要是为了名正言顺地把褒姒送到姜太夫人那里养胎,保住这个孩子。周王必须有除了宜臼以外的继承人,否则他跟申侯之间的斗争就是一场笑话,大周早晚还是要落入申家手里。想到宜臼白天的表现,周王就觉得一阵头疼。
好在姒家的人也成长起来了。趁着申侯亲自离京带兵的机会,周王让姒伯接手了镐京的城防和禁卫工作。姒伯在周王的属意下,把自己封地的精锐士兵悄悄渗入了镐京。
申侯在镐京经营了几十年,申家子弟大多身居要职。周王对着那一长串名单犯愁。如果直接罢免了他们,或者大规模贬官,一定会引起申侯的警惕。若是他带兵屯聚在外不回京,风险就太大了。毕竟虎符在他手里,他有统调那些兵马的权利。
当今之计,是要让申侯心甘情愿地回京。周王也要在申侯回京前布置好一切,顺利把他处理掉。否则错过这个时机,以后就很难再会有这种机会了。
然而申侯手握大周三分之一的军权,怎么可能心甘情愿地再交回来呢?
周王眉头深锁,在案几边上坐了快一个时辰了,一动不动地。
褒姒在披香殿住得又滋润又舒服,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周王经常去姜太夫人住的地方不合适,所以褒姒就常被姜太夫人耳提面命地教导怎么抓住君王的心、怎么让他在自己怀孕期间不会冷落自己什么的。今天她又被姜太夫人赶到了周王处理政务的宫室内来送吃的。
周王操心了一个早上,早已是饥肠辘辘了。只是心中想着事情,没有感觉到饥饿。下人们看他面色不好,也不敢打扰。此时突然闻到鼻端一股清香,不由得馋涎欲滴。抬头一看,果然是褒姒来了。
“太夫人今天又让你来送什么好吃的了?”周王面含戏谑的笑意道。
“一份戎菽牛肉羹,一份淳熬,一份羊捣珍。”其实就是胡豆炖牛肉羹、肉酱浇米饭、羊里脊。褒姒回答边把食物从饭盒里拿出来,放到旁边专门吃东西的一张小几上。
“很香!太夫人有心了!”周王移身到饭桌边,拿起了筷子。
姜太夫人每天怂恿褒姒做这些事情,两人都心知肚明,还常常拿来笑哈哈地说笑。这也算是他们之间的一项乐事吧!只是姜太夫人不知情,还是经常赶褒姒来送“惊喜”。
“听荣和说陛下发愁一早上了,是什么事情让陛下这么费心呢?”褒姒等周王吃完了,才和他开始聊天。走到周王放奏章的案几旁边,看到了那一张长长的名单。
“这是什么?都是申家人?”
“是的。本王正在想怎么才能处理了他们,但又不会惊动申侯,让他产生警惕。”
周王和褒姒私下里随意自在地相处惯了,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而且褒姒很聪明,经常能冷不丁地给他一个惊才绝艳的主意。
褒姒拿着那个名单看了一会儿,就跟周王说道:“妾身听说过一句话,不知道对不对。”
“说来听听!”
“天欲使其亡,必先使其狂。陛下何不把他们都提拔到别的位置上去呢!”这就是明提暗降的意思了。褒姒眨巴着美丽的大眼睛,颇有深意地看着周王道。
周王一听就明白她的意思了,不由得击掌赞道:“好主意!真不愧是我的夫人!”
回头他就把申家的那些在官场的人都提拔了一两级,送到了“休闲养老”的岗位上。
申家的那些子弟们还以为周王这是感念申侯的功劳,给他们家的恩惠呢!所以就放松了对周王囚禁太子一事的警惕。
与此同时,周王在褒姒的建议下在非正式场合放出了打算给申侯封王的消息。
作者有话要说: 朝谈天下读者qq群:511184684,验证问题的答案是本作者的笔名“朝谈天下”,欢迎大家前来卖萌打滚玩^_^~
第156章 褒姒之妃倾天下(二十一)
“陛下,妾身听说申侯以前从未带过兵,这次出征戎狄竟然一场败战都没有!戎狄的兵士向来骁勇善战,在他所到之处都溃败而逃。就算申侯再能干,刚接手军队也应该有个磨合期,刚开始打仗也当有个小胜小败才是,怎会逢战必胜呢?”褒姒趁聊天的机会,和周王剖析申侯的事情。
“夫人的意思是……”周王一听褒姒的话,也觉得很有道理。就算申侯厉害,但也不应当第一次打仗厉害到比常年驻守边关的将领强那么多才是啊!
“妾身觉得,申侯极有可能和戎狄有勾结。所谓胜利,不过是他们做出来的假象。用来迷惑陛下和百姓,成就申侯的功名的。”
前世里申侯就是勾结了戎狄、东夷的人灭了西周,宜臼带忠于大周的人东迁,保存了名义上的东周。其实也只剩一个名义,失去了对大小诸侯的任何约束力。周朝名存实亡。所以褒姒想要提醒周王,申侯很可能和戎狄等周边的少数民族国家已经勾结起来了。
周王猛地转过头看着褒姒的眼睛,简直如醍醐灌顶。他一直想要除去申侯的势力,却不得不受他的胁迫,心中对他虽然厌恶,但对他的能力也不是不钦佩的。
尤其这一次,周王以大周三分之一的兵马为诱饵,把申侯引到边关,远离镐京,以便自己腾出手来在京中好好布置。等到布置得差不多的时候,再把他调回去。
按照周王的想法,申侯之前从未与敌国打过仗,肯定会不适应,做不了多好的。他是绝对没有想到申侯竟然会如同战神一般,逢战必胜,一举解决了数十年来戎狄屡屡进犯大周边境、大周却毫无办法的困境。这使得周王之前的行为,完全成了申侯的助力。
据送回来的战报,申侯歼灭了戎狄三十万人,几乎是他们所有的主力,他们从此至少要消停二十年了。申侯在老百姓心里的威望一涨再涨,几乎相当于大周的保护神了。而他之前虽然颇有权势,但绝没有这个威望。就算他自己,之前都在心里认可了申侯的能力。周王嘴上不说,心里的压力是非常大的。有时候也会想,难道自己真的比不上他?
如今被褒姒一剖析,周王觉得申侯就没有那么可怕了。
“夫人说得有道理。只是申侯若是真的和戎狄有勾结,大周岂不是腹背受敌?也不知他们是什么时候勾结上的。”
“也不一定只有戎狄,说不定还有东夷。利益之交,当以利益破之。依妾身之见,陛下可以一边派人去与戎狄、东夷谈判,许一些听着很好听但不太实际的利益,不求有什么实际效果,只要暂时稳住他们就好。
另一方面,可以让人假扮戎狄、东夷的使者接触申侯,以帮他为由,狮子大开口,漫天要价。不管他答应不答应,只要让他觉得很难办到,减少他现在直接反叛的可能,促使他作出回京接受封王的决定。只要他回到京中,我们就成功了一半了。”
在后世里看过各种宫斗剧的菡若,也就是现在的褒姒,说起这种事情来简直是口若悬河。
周王看着双眼炯炯有神、说得意气风发的褒姒,不自觉地被她深深吸引住了双眸。他曾经宠爱过很多女人,但是这一刻却觉得,只要有她一人,其实自己都可以觉得很满足的。
想到身上曾发生过“神迹”的姜太夫人亲手把褒姒送到自己身边,想方设法地撮合两人。姜太夫人以前从不过问这种事情的,她这么做,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原因?难道褒姒是上天特意派来帮助自己的吗?
周王想到这里,默默地脱下了自己的披风,披在了褒姒的身上,把她楼的紧紧的。
封诸侯王自然是为了吊申侯的胃口,让他先稍安勿躁,别急着反叛,乖乖地回来把兵权先交了再说。之所以是在非正式场合放出消息,是因为君主一言九鼎,而这只是个烟幕弹。
诸侯王与君王不同,但在自己的封地内就相当于一个小“君王”了。大周除了开国功臣和皇子们分封过诸侯王的爵位,其他时候都很少封王。诸侯王降等而袭,到这一代周王这里,已经没有诸侯王了。
申侯听到家中子弟送去的周王打算封他为诸侯王的消息后,展开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好不容易拿到这么大的兵权,要他交出去真舍不得。但是不交的话,就等同于反叛了。经营数十年,好不容易拿到这么大的一张馅饼,岂能说放过就放过?
但是现在他还没有完全做好准备。尤其是东夷、戎狄那边,本来都说好了,等他的消息一起开战,共掌大周天下的。现在他们又重新派了使臣来,跟自己提出了新的条件,要在开战前把三分天下的疆土在地图上划出来。
“共掌天下”和“共分天下”是完全不一样的好不好!明明之前都说好了,不知他们怎么回事,在这个关头又提出了新的条件。自己答应也不是,不答应也不是。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做出决定。只能跟他们慢慢再谈了。
单凭申侯手中的这只军队,攻陷镐京倒是可以,但是占领天下就不容易了,其他的小诸侯联合起来对他群起而攻之,最后的胜利者还不一定是谁呢!
既然没有把握叛乱成功,申侯自然而然地做出了回京封王这个稳妥的决定。封王之后,他的权势比以前还要大的多,声望会更上一层楼。至于纂国的事,可以徐徐图之嘛!这是个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事情。
这样想着,申侯回京的速度就加快了一倍。
周王率领文武百官亲自迎接申侯,给他准备了盛大的庆功宴。申侯没觉得有任何不妥,心安理得地接受了,也乖乖地交出了调兵的虎符。
大军都留在镐京之外,除了主要将领和限定数量的亲兵外,其他士兵不能进京。既然回了京,申侯再把虎符在自己手中多攥两天、少攥两天的意义就不大了。还不如先乖乖交出来,把封王的事情搞定了再说。
周王没有在朝堂上说封王的事,也没有在庆功宴上说。而是在庆功宴之后单独把申侯和几个跟他亲近的大臣叫到了内殿,说了这事。
“封王不是小事,申侯身为国丈,功盖天下,我们大周也许久未封王了,要好好操办才是。这段时间你就在家好好筹备这件事吧!别的事情先交给其他人,我就不给你安排别的事情了。”
周王满面和煦之色,对申侯体贴地道。
“陛下,微臣不敢偷懒,愿意为国效力……”申侯并不想卸担子,卸担子就意味着权力的减少。
“爱卿不必多说了,我意已决。封王之后,你肩上的担子就更重了,大周需要仰仗你的地方就更多了。到时候你可不要嫌麻烦才是!”周王看起来对申侯这个老臣心疼不已。
“那好吧!微臣听从陛下的安排。”申侯听周王当着几个大臣的面说还要重用他,也就放下了担心被趁机架空的心。毕竟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周王都还不知道他的真正心思。
“申侯与王后很久没有见面了吧?她在西宫设了宴席,你去看看她吧!”
周王真是无比地体贴,知道他们父女该见面了,就让他们光明正大地见面。
“老臣谢陛□□贴!”申侯乐滋滋地跟着内监去了西宫。
申侯沐浴斋戒了三十日,除了悄悄与东夷、戎狄的使者谈判外,明面上没有再参与什么政事。东夷、戎狄的使者在到达镐京之后反而变得好说话了起来,很快就与他签订了事成之后共掌天下的协议,只要了边境的部分比较贫瘠的领土。
申侯心情愉悦,整天在家数着日子等封王典礼那天的到来。未料就在封王的前一天,传出了伍医官自称被申侯指使,给德夫人下药,意图除掉周王的子嗣的事。此案由大司寇、小司寇共同审理,王室宗族旁听,外廷官也查出了伍医官的家人在申家手里的事实。可以说证据清楚,不由得人不信服。
此案一出,朝堂上下尽皆哗然,申侯封王的事情不得不搁置了。虽说此案的证据链很完善,但是毕竟没有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申侯这些年的经营也不是白说的。
缓过几天之后,有另外一种说法渐渐抬头了,那就是周王因为忌讳申侯功高盖主,才搞出了这件事情来想处理掉他。申侯又成了一个悲情英雄的形象,周王成了一个嫉贤妒能的小人。这个说法出来以后,很多大臣都委婉地劝解周王放过申侯,让周王觉得无比憋屈。
周王虽说早有心理准备,但这种事情真的发生还是让他感觉很愤怒。大周建立七百多年以来,积弊已久,各诸侯权力太大,如今已经严重威胁到君主的政权。申侯敢对他下手,却能反咬他一口,让他一个君王处理一个臣子都掣手掣脚的,真是不能忍受。
还好他手里还有另一个更有力的证据。
第155章 褒姒之妃倾天下(二十)
人可能会预测到现实的残忍,但真的面临现实的残忍的时候,还是不一定能够痛快地接受。
周王的拳头松了又紧,紧了又松,垂眸掩饰着眼中的阴翳。一只白皙柔弱的小手从旁边探了过来,轻轻覆在他的手上,让他觉得分外温暖。
周王反手抓住了褒姒的手,紧紧攥在自己的掌心。他不会承认,自己会真的爱上什么女人。他只是需要一点点精神上的支撑而已。他接手的国家是个烂摊子,没有任何人帮他分担一点点压力。
所有人只看到这个国家的强大,谁会知道他一个不小心,这个强大的帝国就会万劫不复?他只是在这一刻,需要那么一点点鼓励。
“都会过去的!”褒姒觉得自己的手被握疼了,可是她还是温柔地安慰周王。
清泉般的声音瞬间就融化了周王所有的傲娇。周王一把把面前的佳人搂在怀里,覆上了眼前嫣红如最艳丽的牡丹般的唇瓣。
伍医官被从内殿抬出去的时候,唇角挂着一抹殷红的血迹。荣和在门口刚好看到里面的两人搭着手并肩而立的侧面剪影,赶紧关上了殿门,悄没声息地守在外面。
王宫里的人都在说伍医官畏罪自杀了。申后虽然对父亲的筹划的事情很有信心,不认为这件事就能够打倒她,但是伍医官当日在临华殿的内殿中招供的时候只有周王和褒姒在,谁也不知道他是怎么说的,心中不免还是忐忑不安。
如此这般等了数天,周王果然派人来问她了。但是也只是问问而已,申后死不承认,周王也没有拿她怎么样。
倒是申后的儿子宜臼听说周王因为伍医官的事情派人去调查申后,赶紧派人去给申侯送信。然后跑到周王的处理政事的宫殿中大闹了一场。非说这是周王宠信的褒女(就是褒姚、褒姒)给申后下的圈套。
周王正在召见两个朝臣议事,见宜臼这么不管不顾地冲了进来闹事,脸色立马就阴沉了下来。
“你们俩先走吧!”周王对那两人道。
“是!”那俩人不意竟会撞到这种场面,恨不得自己变成个隐形人儿才好。如今周王发话,自然是赶紧应了声就跑了。
周王不发一声,只是阴翳地盯着宜臼看。
宜臼被看得浑身发毛,但是想想周王一心宠爱那两个褒女,还袒护着那个还没出生的庶子,心中就觉得非常不快。反正有外公做靠山,他与蛮夷打仗,将要得胜回朝了。他手里握着大周三分之一的兵马,都是自己的支持力量,信心就回了来。
“此事是伍医官亲口所说,你休得满口胡言乱语。你是太子,不懂得怎么处事吗?”周王最后还是强压下心头的怒火,好言说道。
他平时确实对太子疏于管教,让这孩子受她母后影响较深。但最近真的事情很多,压力太大,他不想花费这个精力再来对付自己的儿子。周王不求太子能帮他什么,毕竟他身上流着两家的血脉,注定会左右为难。况且宜臼作为自己目前唯一安全长大的儿子,周王虽然对他不满,但还是想让这个儿子从这件事情中摘出来的。
然而宜臼不知是太过担心申后的安危,还是害怕周王责备自己,竟然咕咕哝哝来了一句“我只知道父王不该宠信褒女。伍医官说的话谁知道真假?我已经让人告诉外公了”。
“啪”!周王顺手抄起案子上的一卷书简就砸了下来。他可以容忍太子的不懂事,但是不能容忍他的心向着一个外人。这样怎么保证大周江山的稳固?
“来人!太子言行无状,以后就禁足在东宫思过,无诏不得出来!”周王说完就气冲冲地拂袖离去了。
“太子,请吧!”荣和轻蔑地看着宜臼,让两个内监前来拉他。这么大的人了,即便看不清申家的野心,也当懂点事,至少不拖自己亲爹的后腿才行啊!这蠢得!要是让他继承了大周江山,还不得拱手送到申侯手上?
“滚开,我自己走!”宜臼甩了甩袖子,怒气冲冲地离开了。
褒姒听说了太子的事情,简直不知说什么好,只是忍不住同情周王。
伍医官的事情最后的结局是褒姒名正言顺地应姜太夫人的要求到她的披香殿养胎,申后只是受到了一顿训斥,被周王责怪管理不力。揭发了伍医官的褒姚的收获是最大的,得到了帮助申后协理后宫部分事物的权力。
虽然这个“协理部分事物”是什么周王也没有明说,只是交代了申后一句,褒姚手下没啥亲信,申后也不可能真的让她管理什么,但是这个名头一出来,褒姚在这后宫中一时之间风头无两。因为以前从未出现过这种事,褒姚的风头甚至盖过了之前怀孕的褒姒。
太子宜臼被惩处的事情,简直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就算是申后也没想到,这件事受到惩罚最严重的竟然会是太子。她去找周王求情,周王根本就不见她。刚刚出了伍医官的事情,申后也不敢再乱闹,只好给申侯传信让他快点回来。
周王为什么没有重惩申后呢?为了避免引起申侯的警惕性,打草惊蛇。如今他手握重兵,只有让他回到镐京,交出兵权后,才好处理他。否则若是他直接举兵叛乱,虽然那些兵士不见得会全部听他的,但是也是一场不小的祸乱。
之所以要让伍医官的事情爆发,主要是为了名正言顺地把褒姒送到姜太夫人那里养胎,保住这个孩子。周王必须有除了宜臼以外的继承人,否则他跟申侯之间的斗争就是一场笑话,大周早晚还是要落入申家手里。想到宜臼白天的表现,周王就觉得一阵头疼。
好在姒家的人也成长起来了。趁着申侯亲自离京带兵的机会,周王让姒伯接手了镐京的城防和禁卫工作。姒伯在周王的属意下,把自己封地的精锐士兵悄悄渗入了镐京。
申侯在镐京经营了几十年,申家子弟大多身居要职。周王对着那一长串名单犯愁。如果直接罢免了他们,或者大规模贬官,一定会引起申侯的警惕。若是他带兵屯聚在外不回京,风险就太大了。毕竟虎符在他手里,他有统调那些兵马的权利。
当今之计,是要让申侯心甘情愿地回京。周王也要在申侯回京前布置好一切,顺利把他处理掉。否则错过这个时机,以后就很难再会有这种机会了。
然而申侯手握大周三分之一的军权,怎么可能心甘情愿地再交回来呢?
周王眉头深锁,在案几边上坐了快一个时辰了,一动不动地。
褒姒在披香殿住得又滋润又舒服,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周王经常去姜太夫人住的地方不合适,所以褒姒就常被姜太夫人耳提面命地教导怎么抓住君王的心、怎么让他在自己怀孕期间不会冷落自己什么的。今天她又被姜太夫人赶到了周王处理政务的宫室内来送吃的。
周王操心了一个早上,早已是饥肠辘辘了。只是心中想着事情,没有感觉到饥饿。下人们看他面色不好,也不敢打扰。此时突然闻到鼻端一股清香,不由得馋涎欲滴。抬头一看,果然是褒姒来了。
“太夫人今天又让你来送什么好吃的了?”周王面含戏谑的笑意道。
“一份戎菽牛肉羹,一份淳熬,一份羊捣珍。”其实就是胡豆炖牛肉羹、肉酱浇米饭、羊里脊。褒姒回答边把食物从饭盒里拿出来,放到旁边专门吃东西的一张小几上。
“很香!太夫人有心了!”周王移身到饭桌边,拿起了筷子。
姜太夫人每天怂恿褒姒做这些事情,两人都心知肚明,还常常拿来笑哈哈地说笑。这也算是他们之间的一项乐事吧!只是姜太夫人不知情,还是经常赶褒姒来送“惊喜”。
“听荣和说陛下发愁一早上了,是什么事情让陛下这么费心呢?”褒姒等周王吃完了,才和他开始聊天。走到周王放奏章的案几旁边,看到了那一张长长的名单。
“这是什么?都是申家人?”
“是的。本王正在想怎么才能处理了他们,但又不会惊动申侯,让他产生警惕。”
周王和褒姒私下里随意自在地相处惯了,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而且褒姒很聪明,经常能冷不丁地给他一个惊才绝艳的主意。
褒姒拿着那个名单看了一会儿,就跟周王说道:“妾身听说过一句话,不知道对不对。”
“说来听听!”
“天欲使其亡,必先使其狂。陛下何不把他们都提拔到别的位置上去呢!”这就是明提暗降的意思了。褒姒眨巴着美丽的大眼睛,颇有深意地看着周王道。
周王一听就明白她的意思了,不由得击掌赞道:“好主意!真不愧是我的夫人!”
回头他就把申家的那些在官场的人都提拔了一两级,送到了“休闲养老”的岗位上。
申家的那些子弟们还以为周王这是感念申侯的功劳,给他们家的恩惠呢!所以就放松了对周王囚禁太子一事的警惕。
与此同时,周王在褒姒的建议下在非正式场合放出了打算给申侯封王的消息。
作者有话要说: 朝谈天下读者qq群:511184684,验证问题的答案是本作者的笔名“朝谈天下”,欢迎大家前来卖萌打滚玩^_^~
第156章 褒姒之妃倾天下(二十一)
“陛下,妾身听说申侯以前从未带过兵,这次出征戎狄竟然一场败战都没有!戎狄的兵士向来骁勇善战,在他所到之处都溃败而逃。就算申侯再能干,刚接手军队也应该有个磨合期,刚开始打仗也当有个小胜小败才是,怎会逢战必胜呢?”褒姒趁聊天的机会,和周王剖析申侯的事情。
“夫人的意思是……”周王一听褒姒的话,也觉得很有道理。就算申侯厉害,但也不应当第一次打仗厉害到比常年驻守边关的将领强那么多才是啊!
“妾身觉得,申侯极有可能和戎狄有勾结。所谓胜利,不过是他们做出来的假象。用来迷惑陛下和百姓,成就申侯的功名的。”
前世里申侯就是勾结了戎狄、东夷的人灭了西周,宜臼带忠于大周的人东迁,保存了名义上的东周。其实也只剩一个名义,失去了对大小诸侯的任何约束力。周朝名存实亡。所以褒姒想要提醒周王,申侯很可能和戎狄等周边的少数民族国家已经勾结起来了。
周王猛地转过头看着褒姒的眼睛,简直如醍醐灌顶。他一直想要除去申侯的势力,却不得不受他的胁迫,心中对他虽然厌恶,但对他的能力也不是不钦佩的。
尤其这一次,周王以大周三分之一的兵马为诱饵,把申侯引到边关,远离镐京,以便自己腾出手来在京中好好布置。等到布置得差不多的时候,再把他调回去。
按照周王的想法,申侯之前从未与敌国打过仗,肯定会不适应,做不了多好的。他是绝对没有想到申侯竟然会如同战神一般,逢战必胜,一举解决了数十年来戎狄屡屡进犯大周边境、大周却毫无办法的困境。这使得周王之前的行为,完全成了申侯的助力。
据送回来的战报,申侯歼灭了戎狄三十万人,几乎是他们所有的主力,他们从此至少要消停二十年了。申侯在老百姓心里的威望一涨再涨,几乎相当于大周的保护神了。而他之前虽然颇有权势,但绝没有这个威望。就算他自己,之前都在心里认可了申侯的能力。周王嘴上不说,心里的压力是非常大的。有时候也会想,难道自己真的比不上他?
如今被褒姒一剖析,周王觉得申侯就没有那么可怕了。
“夫人说得有道理。只是申侯若是真的和戎狄有勾结,大周岂不是腹背受敌?也不知他们是什么时候勾结上的。”
“也不一定只有戎狄,说不定还有东夷。利益之交,当以利益破之。依妾身之见,陛下可以一边派人去与戎狄、东夷谈判,许一些听着很好听但不太实际的利益,不求有什么实际效果,只要暂时稳住他们就好。
另一方面,可以让人假扮戎狄、东夷的使者接触申侯,以帮他为由,狮子大开口,漫天要价。不管他答应不答应,只要让他觉得很难办到,减少他现在直接反叛的可能,促使他作出回京接受封王的决定。只要他回到京中,我们就成功了一半了。”
在后世里看过各种宫斗剧的菡若,也就是现在的褒姒,说起这种事情来简直是口若悬河。
周王看着双眼炯炯有神、说得意气风发的褒姒,不自觉地被她深深吸引住了双眸。他曾经宠爱过很多女人,但是这一刻却觉得,只要有她一人,其实自己都可以觉得很满足的。
想到身上曾发生过“神迹”的姜太夫人亲手把褒姒送到自己身边,想方设法地撮合两人。姜太夫人以前从不过问这种事情的,她这么做,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原因?难道褒姒是上天特意派来帮助自己的吗?
周王想到这里,默默地脱下了自己的披风,披在了褒姒的身上,把她楼的紧紧的。
封诸侯王自然是为了吊申侯的胃口,让他先稍安勿躁,别急着反叛,乖乖地回来把兵权先交了再说。之所以是在非正式场合放出消息,是因为君主一言九鼎,而这只是个烟幕弹。
诸侯王与君王不同,但在自己的封地内就相当于一个小“君王”了。大周除了开国功臣和皇子们分封过诸侯王的爵位,其他时候都很少封王。诸侯王降等而袭,到这一代周王这里,已经没有诸侯王了。
申侯听到家中子弟送去的周王打算封他为诸侯王的消息后,展开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好不容易拿到这么大的兵权,要他交出去真舍不得。但是不交的话,就等同于反叛了。经营数十年,好不容易拿到这么大的一张馅饼,岂能说放过就放过?
但是现在他还没有完全做好准备。尤其是东夷、戎狄那边,本来都说好了,等他的消息一起开战,共掌大周天下的。现在他们又重新派了使臣来,跟自己提出了新的条件,要在开战前把三分天下的疆土在地图上划出来。
“共掌天下”和“共分天下”是完全不一样的好不好!明明之前都说好了,不知他们怎么回事,在这个关头又提出了新的条件。自己答应也不是,不答应也不是。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做出决定。只能跟他们慢慢再谈了。
单凭申侯手中的这只军队,攻陷镐京倒是可以,但是占领天下就不容易了,其他的小诸侯联合起来对他群起而攻之,最后的胜利者还不一定是谁呢!
既然没有把握叛乱成功,申侯自然而然地做出了回京封王这个稳妥的决定。封王之后,他的权势比以前还要大的多,声望会更上一层楼。至于纂国的事,可以徐徐图之嘛!这是个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事情。
这样想着,申侯回京的速度就加快了一倍。
周王率领文武百官亲自迎接申侯,给他准备了盛大的庆功宴。申侯没觉得有任何不妥,心安理得地接受了,也乖乖地交出了调兵的虎符。
大军都留在镐京之外,除了主要将领和限定数量的亲兵外,其他士兵不能进京。既然回了京,申侯再把虎符在自己手中多攥两天、少攥两天的意义就不大了。还不如先乖乖交出来,把封王的事情搞定了再说。
周王没有在朝堂上说封王的事,也没有在庆功宴上说。而是在庆功宴之后单独把申侯和几个跟他亲近的大臣叫到了内殿,说了这事。
“封王不是小事,申侯身为国丈,功盖天下,我们大周也许久未封王了,要好好操办才是。这段时间你就在家好好筹备这件事吧!别的事情先交给其他人,我就不给你安排别的事情了。”
周王满面和煦之色,对申侯体贴地道。
“陛下,微臣不敢偷懒,愿意为国效力……”申侯并不想卸担子,卸担子就意味着权力的减少。
“爱卿不必多说了,我意已决。封王之后,你肩上的担子就更重了,大周需要仰仗你的地方就更多了。到时候你可不要嫌麻烦才是!”周王看起来对申侯这个老臣心疼不已。
“那好吧!微臣听从陛下的安排。”申侯听周王当着几个大臣的面说还要重用他,也就放下了担心被趁机架空的心。毕竟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周王都还不知道他的真正心思。
“申侯与王后很久没有见面了吧?她在西宫设了宴席,你去看看她吧!”
周王真是无比地体贴,知道他们父女该见面了,就让他们光明正大地见面。
“老臣谢陛□□贴!”申侯乐滋滋地跟着内监去了西宫。
申侯沐浴斋戒了三十日,除了悄悄与东夷、戎狄的使者谈判外,明面上没有再参与什么政事。东夷、戎狄的使者在到达镐京之后反而变得好说话了起来,很快就与他签订了事成之后共掌天下的协议,只要了边境的部分比较贫瘠的领土。
申侯心情愉悦,整天在家数着日子等封王典礼那天的到来。未料就在封王的前一天,传出了伍医官自称被申侯指使,给德夫人下药,意图除掉周王的子嗣的事。此案由大司寇、小司寇共同审理,王室宗族旁听,外廷官也查出了伍医官的家人在申家手里的事实。可以说证据清楚,不由得人不信服。
此案一出,朝堂上下尽皆哗然,申侯封王的事情不得不搁置了。虽说此案的证据链很完善,但是毕竟没有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申侯这些年的经营也不是白说的。
缓过几天之后,有另外一种说法渐渐抬头了,那就是周王因为忌讳申侯功高盖主,才搞出了这件事情来想处理掉他。申侯又成了一个悲情英雄的形象,周王成了一个嫉贤妒能的小人。这个说法出来以后,很多大臣都委婉地劝解周王放过申侯,让周王觉得无比憋屈。
周王虽说早有心理准备,但这种事情真的发生还是让他感觉很愤怒。大周建立七百多年以来,积弊已久,各诸侯权力太大,如今已经严重威胁到君主的政权。申侯敢对他下手,却能反咬他一口,让他一个君王处理一个臣子都掣手掣脚的,真是不能忍受。
还好他手里还有另一个更有力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