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俊张了张口,最终摇摇头笑了,端起旁边的茶碗想要再喝一口,却才想起茶碗刚才就空了,他有些尴尬地轻咳一声道:“李公子你误会了……”
“误会?”
“我们今日来,不是和李公子你说昨日的事情的,而是我想要邀李公子你去一个地方。”
“地方?”李吟商狐疑地看了江俊一眼,本能地拒绝:“江公子,在下琐事缠身,只怕没空同你去游山玩水。”
江俊了然地点点头,投给了卫五一个“你看、果然如此”的表情。
卫五撇了撇嘴,没说什么。
“李公子,我们来,当然不是邀你去游山玩水的。而这个地方,你——一定会去,也必须要去。”
江俊一边说着,一边站起身来,手却放在桌上的茶碗上,宽大的袖子挡住、不知他做了什么。李吟商闻言挑了挑眉,也饶有兴味地站起身来“哦?”了一声:
“那倒奇了,究竟是什么地方?”
江俊眨了眨眼睛:“你跟我去就知道了。”
李吟商:“……”
江俊带李吟商去的地方,是兰阳的一个郊邑。路途也不远,至多有二三里地。
附近多半是农人聚居的村落,还有万亩碧绿的农田,此刻正是农人上田的时间,江俊和卫五下马,带着李吟商从田埂上穿过,绕过低矮的村舍,到达一个白墙青瓦的小院前。
才靠近了院子,就听见里头传来了朗朗书声,夏日蝉唱格外饶人,可那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却让李吟商听得很清晰:
“这是……?”
江俊抿嘴摇摇头,示意李吟商继续往里看。
小院内种植有两棵高大的槐树,树下摆放着整整齐齐的几张桌案,案几之后坐着一群捧着书本在认真读的小孩,而靠近门口的地方、则站着一位教书先生,正面带微笑看着这帮孩子们读书。
这群小孩身上的衣衫都是粗布麻制,有的上面还打着补丁,一张张小脸虽然脏兮兮的,可是眼睛却亮亮的看着书,像是捧着什么爱不释手的宝藏。
“这里的孩子们寅时三刻便要起来帮大人做些简单的农活,有的可能是要上山给家里的猪打些猪草,有的可能是要帮忙劈柴,有的则是挑水,做完了活,卯时到这里,由先生给他们讲学。”
听着孩子们读书的声音,江俊继续道:“李公子问我为何要那么早邀你,只因正午的时候,孩子们便要回去家里帮忙了。眼下是农忙,半个人都少不得呢。”
“这些是……”
“他们都是附近穷人家的孩子,”江俊说着,让了两步,叫李吟商看见了院子门口一块不起眼石碑上的“刘荣义塾”四个字。
李吟商的瞳孔紧紧地缩了缩——刘荣这个名字他见过,但却是在罗飞、童兴的同案犯里面,签字画押认罪的那一沓名单里头。
然而没有等李吟商想透这里头的关系,就听得耳畔一阵孩子们的欢呼,小小的身影一个个鱼贯而出,欢呼着跑向远处青绿色的麦田。
这些孩子年龄不一,并不像李吟商熟悉的学堂里,同窗的孩子都是差不多年纪,而且家境殷实,甚至有带书童上学堂的。
而现在出现在李吟商眼前的这群孩子中年纪大的约莫已经十岁上,年纪轻的也才四五岁,莫说是书童,他们连像样儿的笔墨纸砚都没有,一支毛笔都被写得笔头开了好几个叉。
“二……哦,是三位,”突然,教书先生来到了门口,笑着冲他们拱了拱手,道:“三位是来问路的么?”
“问路?”李吟商愣了愣,一时间反应不过来——这里的一切对于他来说都太陌生了,就好像是突然打开了一个他不该打开的闸门,里面放出来的都是洪水猛兽。
“先生您客气了,我们只是路过,听见这里有书声就碰巧过来看看罢了。”江俊微微笑,眼角却悄悄地瞥了一眼李吟商:
你们这些不接地气的封建贵公子,怎么会知道无产阶级的苦,哼哼。
教书先生当然是看他们身上穿着的都是好料子,又是生面孔,才做出了这种猜测,听见江俊这么说,人过中年的教书先生乐呵呵地捋了捋自己的胡须主动同他们搭话,道:
“这间书院还不错吧?你们不知道,当初我像你们一样路过这里的时候,这里还只有这两颗大槐树,和几个石板搭成的案几呢。”
“当初?”李吟商疑惑地望向老先生,“您不是本地人——?”
在桐乡、他的家乡里,确实也有这样的宿儒,辞官回乡之后,在乡间开办私塾,教附近的孩子们读书。但是眼前这个老人却说他不是本地人,那又是为什么要留下来教书。
看着李吟商迷茫的双眼,教书先生笑着邀请他们几人进了小院,一边走还一边摇摇头说:“年轻人,一看你就是好人家的公子,我这儿不是私塾,而是刘老爷家的义塾。”
教书先生说着,指了指院子里的一小排案几还有上头的书本、笔墨纸砚接着道:“这些东西,都是刘老爷买来的。这间小院子,也是他建起来的。本来,我们该是在屋里念的,但夏日天热,我——才叫孩子们搬出来在槐树下凉快些。”
李吟商的脸色微微变了变,下意识地伸出手去摸了摸那些笔墨纸砚。
教书先生还在说,他说,他还有另外一个煮饭的女人的工钱,都是从刘荣的庄子里出,这里不收孩子们一分钱,甚至有的时候还让孩子们留宿;他说,从前这里的孩子们不读书,就算是想读书的,也因为家里没钱给他们上私塾作罢,直到有刘荣的这间义塾。
“刘荣……”李吟商喉咙动了动,脸上血色尽褪,他开不了口,他怎么开得了口。
“刘伯伯待我们可好了,”不知什么出现在旁边的一个小男孩儿突然开口道,他仰着小脸儿认真地看着李吟商,一双黑黑的眼睛瞪得大大的:“那年我娘病得很重,地里的租子交不上了,刘伯伯就带着大夫上家里来了,一开始爹还以为他是要来收租的,谁知道刘伯伯说一点子租子算什么,人命的事情最要紧。”
教书先生在旁边点点头:“是啊,刘老爷是当真心疼这帮孩子,对村里人也极好。他自己没读过几本书,却喜欢看见孩子们读书高高兴兴的样子,唉……”
似乎是想起了什么,教书先生长叹了一声,摇摇头没有继续说下去。
江俊眼看着这里要走的戏份差不多了,也瞅着李吟商脸上越来越阴沉惨白,便拉着李吟商去下一个地方。他脸上不动声色,心里其实已经乐开了花:
小样儿,新入职公|务员必须下乡锻炼三年积累基层工作经验,这英明决策就是为了怼你们这一帮满脑子乌托邦设想不联系实际、脱离群众的高学历人才。
之后,江俊又带着李吟商走了两三个地方,除了义塾,还有义庄。
心灵纯洁的小孩子和不懂得权谋争斗的农人是最为朴实纯真的,他们说话发自肺腑、不会骗人。而且这里无边的绿意,还有那些在烈日下被炙烤的汗津津的面庞,笑起来是那样的甜、那样的叫人移不开眼。
越往后走,李吟商的脚步便越沉重,见着了越多的人、听着了越多人的话,他的心里也就愈发的堵得慌。
那些曾经被他和孟遇舟写在将要呈交上去的奏章里的名字,也一个个变得巨大无比,仿佛泰山压顶,压得他喘不过气。
当江俊再次停下来的时候,李吟商发现他们并没有到达一个新的让他矛盾、混乱的地方,而是穿过那重叠的田野来到了一处两山相接的山口平原。
阳河由这里南下直接汇入烟波江而入映海,而包围着兰阳郡的群山在这里交汇又从这里分开,天高云阔,大开大合。
这里水声涛涛、桨声阵阵,这里有猿啸飞鸟、冷泉乌鱼,这里仿佛是嘈杂尘世的边缘,再往前一步,便可脱离十丈软红、骑青牛而归。
“李公子,”江俊缓缓地开了口,看着眼前川流不息的大船小舟,“那日我说孟大人办此案会出大事,并非我的臆断和胡言乱语,恕我冒昧……您和孟大人,虽然都是才富五车、为国为民之人,却还是少了些对民间疾苦的了解。”
他这话李吟商没有反驳,他也确实没有办法反驳。
若江俊是和他强辩,他能引经据典找出一万个理由来将江俊击退;若是江俊诱以金钱美女甚至高官厚禄,他也能够不为所动甚至也将江俊一并绳之以法。
然而,江俊带着他来到了他从前从来没有来过、看过,甚至是从来没有想象过的地方,看见了一些他以前从不知道的事情,他哑口无言、欲辨忘言。
孩子不会撒谎,农夫农妇没有必要撒谎,教书先生读圣贤书何必撒谎。
李吟商的手捏紧了,汗水几乎浸湿了他的后背,被此处的疾风一吹,便觉得后背发凉,凉彻心扉。
江俊知道李吟商在挣扎,他也不着急,毕竟要让一个从小心比天高没吃过苦头的男人低下头来承认错误,确实很难。
何况,李吟商和孟遇舟,两个人都是年纪轻轻就位居高位,如未经打磨的利剑,虽然锋利,却一不小心就会割伤了自己的手。
阳河上穿梭来往的船只似乎更多了一些,河水拍打在两岸发出了清脆的敲击音。李吟商突然朝着江俊深深地鞠躬、拱手道:“江公子,眼下究竟要如何,才能救得了孟兄,还望江公子明示!”
没想到李吟商竟然会有如此大的反应,毕竟在原书里李吟商可是主角,江俊一时愣住,心想:完蛋了这个逼是不是装得太过了……
一直没有开口,像是不存在的卫五却忽然开口问江俊:“我也正想听听江公子的高见,如何破眼下这一局死棋?”
看他眯着眼睛似乎是在审视自己,江俊其实心里早就想到了对策,只是这个计策不是他想的,而是他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伟大的核心价值观宣传者悟到的:
你们这些封建旧势力,永远不会知道什么叫土地革命:依靠贫农雇农,保护工商业者,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关键是联合中农啊同志们。
啧啧,真是不接地气。
作者有话要说: 我给你们……十次机会,给你们猜猜我是做什么工种的竟然能写出这样的结尾句_(:3ゝ∠)_
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啊!!!
第16章 将军威武016
土地革命,又叫”1931年土地革命”,是土地革命时期的方针路线,为的是消灭封建和半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耕者有其田”。
说白了,其实就是中|共在特殊条件下联合大多数人做的一种选择,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为红|军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其中最重要有一条,就是特别注重中农的意见。
当时,大部分地主的财产已经被没收,而中农又是农民当中的“大多数”,如果均分土地,必定会造成他们的不满,形成“参加革命反而活得不如从前”的落差心理。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小农生产者看中的就是土地。土地革命实际上也承认了土地私有,保护中农就是保护了那些先富起来的人,根本上满足了大多数人的利益。
所以,江俊只怕这辈子也不会忘记自己高一的时候,历史老师说到这一段的时候差点热泪盈眶的那种夸张的感动——他说拉拢大多数人,是这个时代亘古不变的主题。
确实,从1840年开始的中国近代史,混乱得一塌糊涂的近代史,你方唱罢我登场,只有拉拢了大多数人的,才最终取得了胜利:从八万六千人,走到了今天的八千八百万人。
然而李吟商和孟遇舟都是士族出身,自然不会懂得“大多数人利益”的意义,他们读圣贤书,知道个“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算不错的了。
于是,江俊把土地革命的方法和意义简单而策略地给李吟商、卫五讲了一通,才借机引导他们关注眼下的问题:
兰阳郡是北地最富饶的郡,这里占大多数的都是像刘荣、张汝勤这样“有余田”的商人。他们和罗飞、童兴之案没有牵扯。
只是,当孟遇舟前来核查赃款和钱粮的时候,罗飞、童兴早将钱粮挪作他用,原本和他们瓜葛的大地主们,此刻也还不出那么多的钱粮。
这才会出了罗飞家的管家想张汝勤强行借粮一出,要他们来弥补朝廷的亏空。却因此让孟遇舟误会他们是“罗童一党”,统统抓下大狱,进入了“罗、童之党”的名单之中。
在原书里,这份名单交到皇帝那里,龙颜大怒之下—— “核赃所寄者遍天下,民家大皆抵破”。因此得罪了兰阳本地百姓,百姓上京请愿,皇帝只能又杀了孟遇舟以平民愤。
如今,孟遇舟的名单已成,不过还没上报入京,要他半途停手,那国库的钱粮如何追讨,便成了说服孟遇舟最大的困难。
不过江俊倒不十分担心,他相信李吟商一定有办法说服孟遇舟。
“你的意思是,要我和孟兄商议,想个法子释放这些富商,然后联合他们抓出真正支持罗飞与童兴的大地主么?”李吟商听着江俊说了那么多,也并非没有自己的思考,他眉头紧锁,似乎在犹豫着什么。
“如果可以,我希望是释放所有被你们抓住的人,”江俊打了个哈欠,他昨夜没睡好,今天总觉得自己恹恹的没精神,“无论是否有罪,全部放了,才能抓到应抓的人。”
李吟商挑了挑眉。
“因为只有你们释放了所有的人,才会叫罗飞和童兴的余党害怕、心里惴惴,他们定会以为你们已经有了线索、抓住了他们的把柄,这样,这些隐藏得很深的家伙,才会露出他们的狐狸尾巴来——”
说完这几句话,江俊是真的困了,他后退一步对着李吟商拱手:“李公子,江某只是一介武夫,对朝堂之争一窍不通,只希望您和孟大人在此事上,能够马到成功。”
然后江俊就拉着卫五回客栈去了,也不管李吟商锁眉站在原地出神不知道在想什么。江俊暗自吐了吐舌头:装完逼就跑,还真tm的刺激。
卫五倒是一路上没有再问什么,护送着江俊回到客栈以后只是替他向小二要了热水,对他轻声说了一句:“累就先睡吧,吃饭的时候我叫你。”
听见吃饭两个字,江俊立刻乖乖点头爬上了床,盖上被子后还不忘眨巴着眼睛看着卫五:“一定要叫我。”
“嗯,”卫五点点头在桌案边坐下,“睡吧。”
江俊乖乖巧巧地点点头,将脑袋缩到被子里,没过多久,胸膛就有规律地起伏。
听着他平稳的呼吸声,一直背对他坐在案桌旁的卫五忽然轻不可闻地叹了一口气,站起身来走到床前,低头盯着江俊看:
江俊有一张英气的脸,鼻梁高挺睫毛颀长,呼吸的时候鼻翼轻轻颤动着,像是夏日里趴在树上振翅的蝉。
卫五慢慢地坐下,伸出手轻轻地摸了摸江俊的脸,眼眸中闪过复杂的光芒:
你……究竟是谁。
“误会?”
“我们今日来,不是和李公子你说昨日的事情的,而是我想要邀李公子你去一个地方。”
“地方?”李吟商狐疑地看了江俊一眼,本能地拒绝:“江公子,在下琐事缠身,只怕没空同你去游山玩水。”
江俊了然地点点头,投给了卫五一个“你看、果然如此”的表情。
卫五撇了撇嘴,没说什么。
“李公子,我们来,当然不是邀你去游山玩水的。而这个地方,你——一定会去,也必须要去。”
江俊一边说着,一边站起身来,手却放在桌上的茶碗上,宽大的袖子挡住、不知他做了什么。李吟商闻言挑了挑眉,也饶有兴味地站起身来“哦?”了一声:
“那倒奇了,究竟是什么地方?”
江俊眨了眨眼睛:“你跟我去就知道了。”
李吟商:“……”
江俊带李吟商去的地方,是兰阳的一个郊邑。路途也不远,至多有二三里地。
附近多半是农人聚居的村落,还有万亩碧绿的农田,此刻正是农人上田的时间,江俊和卫五下马,带着李吟商从田埂上穿过,绕过低矮的村舍,到达一个白墙青瓦的小院前。
才靠近了院子,就听见里头传来了朗朗书声,夏日蝉唱格外饶人,可那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却让李吟商听得很清晰:
“这是……?”
江俊抿嘴摇摇头,示意李吟商继续往里看。
小院内种植有两棵高大的槐树,树下摆放着整整齐齐的几张桌案,案几之后坐着一群捧着书本在认真读的小孩,而靠近门口的地方、则站着一位教书先生,正面带微笑看着这帮孩子们读书。
这群小孩身上的衣衫都是粗布麻制,有的上面还打着补丁,一张张小脸虽然脏兮兮的,可是眼睛却亮亮的看着书,像是捧着什么爱不释手的宝藏。
“这里的孩子们寅时三刻便要起来帮大人做些简单的农活,有的可能是要上山给家里的猪打些猪草,有的可能是要帮忙劈柴,有的则是挑水,做完了活,卯时到这里,由先生给他们讲学。”
听着孩子们读书的声音,江俊继续道:“李公子问我为何要那么早邀你,只因正午的时候,孩子们便要回去家里帮忙了。眼下是农忙,半个人都少不得呢。”
“这些是……”
“他们都是附近穷人家的孩子,”江俊说着,让了两步,叫李吟商看见了院子门口一块不起眼石碑上的“刘荣义塾”四个字。
李吟商的瞳孔紧紧地缩了缩——刘荣这个名字他见过,但却是在罗飞、童兴的同案犯里面,签字画押认罪的那一沓名单里头。
然而没有等李吟商想透这里头的关系,就听得耳畔一阵孩子们的欢呼,小小的身影一个个鱼贯而出,欢呼着跑向远处青绿色的麦田。
这些孩子年龄不一,并不像李吟商熟悉的学堂里,同窗的孩子都是差不多年纪,而且家境殷实,甚至有带书童上学堂的。
而现在出现在李吟商眼前的这群孩子中年纪大的约莫已经十岁上,年纪轻的也才四五岁,莫说是书童,他们连像样儿的笔墨纸砚都没有,一支毛笔都被写得笔头开了好几个叉。
“二……哦,是三位,”突然,教书先生来到了门口,笑着冲他们拱了拱手,道:“三位是来问路的么?”
“问路?”李吟商愣了愣,一时间反应不过来——这里的一切对于他来说都太陌生了,就好像是突然打开了一个他不该打开的闸门,里面放出来的都是洪水猛兽。
“先生您客气了,我们只是路过,听见这里有书声就碰巧过来看看罢了。”江俊微微笑,眼角却悄悄地瞥了一眼李吟商:
你们这些不接地气的封建贵公子,怎么会知道无产阶级的苦,哼哼。
教书先生当然是看他们身上穿着的都是好料子,又是生面孔,才做出了这种猜测,听见江俊这么说,人过中年的教书先生乐呵呵地捋了捋自己的胡须主动同他们搭话,道:
“这间书院还不错吧?你们不知道,当初我像你们一样路过这里的时候,这里还只有这两颗大槐树,和几个石板搭成的案几呢。”
“当初?”李吟商疑惑地望向老先生,“您不是本地人——?”
在桐乡、他的家乡里,确实也有这样的宿儒,辞官回乡之后,在乡间开办私塾,教附近的孩子们读书。但是眼前这个老人却说他不是本地人,那又是为什么要留下来教书。
看着李吟商迷茫的双眼,教书先生笑着邀请他们几人进了小院,一边走还一边摇摇头说:“年轻人,一看你就是好人家的公子,我这儿不是私塾,而是刘老爷家的义塾。”
教书先生说着,指了指院子里的一小排案几还有上头的书本、笔墨纸砚接着道:“这些东西,都是刘老爷买来的。这间小院子,也是他建起来的。本来,我们该是在屋里念的,但夏日天热,我——才叫孩子们搬出来在槐树下凉快些。”
李吟商的脸色微微变了变,下意识地伸出手去摸了摸那些笔墨纸砚。
教书先生还在说,他说,他还有另外一个煮饭的女人的工钱,都是从刘荣的庄子里出,这里不收孩子们一分钱,甚至有的时候还让孩子们留宿;他说,从前这里的孩子们不读书,就算是想读书的,也因为家里没钱给他们上私塾作罢,直到有刘荣的这间义塾。
“刘荣……”李吟商喉咙动了动,脸上血色尽褪,他开不了口,他怎么开得了口。
“刘伯伯待我们可好了,”不知什么出现在旁边的一个小男孩儿突然开口道,他仰着小脸儿认真地看着李吟商,一双黑黑的眼睛瞪得大大的:“那年我娘病得很重,地里的租子交不上了,刘伯伯就带着大夫上家里来了,一开始爹还以为他是要来收租的,谁知道刘伯伯说一点子租子算什么,人命的事情最要紧。”
教书先生在旁边点点头:“是啊,刘老爷是当真心疼这帮孩子,对村里人也极好。他自己没读过几本书,却喜欢看见孩子们读书高高兴兴的样子,唉……”
似乎是想起了什么,教书先生长叹了一声,摇摇头没有继续说下去。
江俊眼看着这里要走的戏份差不多了,也瞅着李吟商脸上越来越阴沉惨白,便拉着李吟商去下一个地方。他脸上不动声色,心里其实已经乐开了花:
小样儿,新入职公|务员必须下乡锻炼三年积累基层工作经验,这英明决策就是为了怼你们这一帮满脑子乌托邦设想不联系实际、脱离群众的高学历人才。
之后,江俊又带着李吟商走了两三个地方,除了义塾,还有义庄。
心灵纯洁的小孩子和不懂得权谋争斗的农人是最为朴实纯真的,他们说话发自肺腑、不会骗人。而且这里无边的绿意,还有那些在烈日下被炙烤的汗津津的面庞,笑起来是那样的甜、那样的叫人移不开眼。
越往后走,李吟商的脚步便越沉重,见着了越多的人、听着了越多人的话,他的心里也就愈发的堵得慌。
那些曾经被他和孟遇舟写在将要呈交上去的奏章里的名字,也一个个变得巨大无比,仿佛泰山压顶,压得他喘不过气。
当江俊再次停下来的时候,李吟商发现他们并没有到达一个新的让他矛盾、混乱的地方,而是穿过那重叠的田野来到了一处两山相接的山口平原。
阳河由这里南下直接汇入烟波江而入映海,而包围着兰阳郡的群山在这里交汇又从这里分开,天高云阔,大开大合。
这里水声涛涛、桨声阵阵,这里有猿啸飞鸟、冷泉乌鱼,这里仿佛是嘈杂尘世的边缘,再往前一步,便可脱离十丈软红、骑青牛而归。
“李公子,”江俊缓缓地开了口,看着眼前川流不息的大船小舟,“那日我说孟大人办此案会出大事,并非我的臆断和胡言乱语,恕我冒昧……您和孟大人,虽然都是才富五车、为国为民之人,却还是少了些对民间疾苦的了解。”
他这话李吟商没有反驳,他也确实没有办法反驳。
若江俊是和他强辩,他能引经据典找出一万个理由来将江俊击退;若是江俊诱以金钱美女甚至高官厚禄,他也能够不为所动甚至也将江俊一并绳之以法。
然而,江俊带着他来到了他从前从来没有来过、看过,甚至是从来没有想象过的地方,看见了一些他以前从不知道的事情,他哑口无言、欲辨忘言。
孩子不会撒谎,农夫农妇没有必要撒谎,教书先生读圣贤书何必撒谎。
李吟商的手捏紧了,汗水几乎浸湿了他的后背,被此处的疾风一吹,便觉得后背发凉,凉彻心扉。
江俊知道李吟商在挣扎,他也不着急,毕竟要让一个从小心比天高没吃过苦头的男人低下头来承认错误,确实很难。
何况,李吟商和孟遇舟,两个人都是年纪轻轻就位居高位,如未经打磨的利剑,虽然锋利,却一不小心就会割伤了自己的手。
阳河上穿梭来往的船只似乎更多了一些,河水拍打在两岸发出了清脆的敲击音。李吟商突然朝着江俊深深地鞠躬、拱手道:“江公子,眼下究竟要如何,才能救得了孟兄,还望江公子明示!”
没想到李吟商竟然会有如此大的反应,毕竟在原书里李吟商可是主角,江俊一时愣住,心想:完蛋了这个逼是不是装得太过了……
一直没有开口,像是不存在的卫五却忽然开口问江俊:“我也正想听听江公子的高见,如何破眼下这一局死棋?”
看他眯着眼睛似乎是在审视自己,江俊其实心里早就想到了对策,只是这个计策不是他想的,而是他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伟大的核心价值观宣传者悟到的:
你们这些封建旧势力,永远不会知道什么叫土地革命:依靠贫农雇农,保护工商业者,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关键是联合中农啊同志们。
啧啧,真是不接地气。
作者有话要说: 我给你们……十次机会,给你们猜猜我是做什么工种的竟然能写出这样的结尾句_(:3ゝ∠)_
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啊!!!
第16章 将军威武016
土地革命,又叫”1931年土地革命”,是土地革命时期的方针路线,为的是消灭封建和半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耕者有其田”。
说白了,其实就是中|共在特殊条件下联合大多数人做的一种选择,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为红|军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其中最重要有一条,就是特别注重中农的意见。
当时,大部分地主的财产已经被没收,而中农又是农民当中的“大多数”,如果均分土地,必定会造成他们的不满,形成“参加革命反而活得不如从前”的落差心理。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小农生产者看中的就是土地。土地革命实际上也承认了土地私有,保护中农就是保护了那些先富起来的人,根本上满足了大多数人的利益。
所以,江俊只怕这辈子也不会忘记自己高一的时候,历史老师说到这一段的时候差点热泪盈眶的那种夸张的感动——他说拉拢大多数人,是这个时代亘古不变的主题。
确实,从1840年开始的中国近代史,混乱得一塌糊涂的近代史,你方唱罢我登场,只有拉拢了大多数人的,才最终取得了胜利:从八万六千人,走到了今天的八千八百万人。
然而李吟商和孟遇舟都是士族出身,自然不会懂得“大多数人利益”的意义,他们读圣贤书,知道个“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算不错的了。
于是,江俊把土地革命的方法和意义简单而策略地给李吟商、卫五讲了一通,才借机引导他们关注眼下的问题:
兰阳郡是北地最富饶的郡,这里占大多数的都是像刘荣、张汝勤这样“有余田”的商人。他们和罗飞、童兴之案没有牵扯。
只是,当孟遇舟前来核查赃款和钱粮的时候,罗飞、童兴早将钱粮挪作他用,原本和他们瓜葛的大地主们,此刻也还不出那么多的钱粮。
这才会出了罗飞家的管家想张汝勤强行借粮一出,要他们来弥补朝廷的亏空。却因此让孟遇舟误会他们是“罗童一党”,统统抓下大狱,进入了“罗、童之党”的名单之中。
在原书里,这份名单交到皇帝那里,龙颜大怒之下—— “核赃所寄者遍天下,民家大皆抵破”。因此得罪了兰阳本地百姓,百姓上京请愿,皇帝只能又杀了孟遇舟以平民愤。
如今,孟遇舟的名单已成,不过还没上报入京,要他半途停手,那国库的钱粮如何追讨,便成了说服孟遇舟最大的困难。
不过江俊倒不十分担心,他相信李吟商一定有办法说服孟遇舟。
“你的意思是,要我和孟兄商议,想个法子释放这些富商,然后联合他们抓出真正支持罗飞与童兴的大地主么?”李吟商听着江俊说了那么多,也并非没有自己的思考,他眉头紧锁,似乎在犹豫着什么。
“如果可以,我希望是释放所有被你们抓住的人,”江俊打了个哈欠,他昨夜没睡好,今天总觉得自己恹恹的没精神,“无论是否有罪,全部放了,才能抓到应抓的人。”
李吟商挑了挑眉。
“因为只有你们释放了所有的人,才会叫罗飞和童兴的余党害怕、心里惴惴,他们定会以为你们已经有了线索、抓住了他们的把柄,这样,这些隐藏得很深的家伙,才会露出他们的狐狸尾巴来——”
说完这几句话,江俊是真的困了,他后退一步对着李吟商拱手:“李公子,江某只是一介武夫,对朝堂之争一窍不通,只希望您和孟大人在此事上,能够马到成功。”
然后江俊就拉着卫五回客栈去了,也不管李吟商锁眉站在原地出神不知道在想什么。江俊暗自吐了吐舌头:装完逼就跑,还真tm的刺激。
卫五倒是一路上没有再问什么,护送着江俊回到客栈以后只是替他向小二要了热水,对他轻声说了一句:“累就先睡吧,吃饭的时候我叫你。”
听见吃饭两个字,江俊立刻乖乖点头爬上了床,盖上被子后还不忘眨巴着眼睛看着卫五:“一定要叫我。”
“嗯,”卫五点点头在桌案边坐下,“睡吧。”
江俊乖乖巧巧地点点头,将脑袋缩到被子里,没过多久,胸膛就有规律地起伏。
听着他平稳的呼吸声,一直背对他坐在案桌旁的卫五忽然轻不可闻地叹了一口气,站起身来走到床前,低头盯着江俊看:
江俊有一张英气的脸,鼻梁高挺睫毛颀长,呼吸的时候鼻翼轻轻颤动着,像是夏日里趴在树上振翅的蝉。
卫五慢慢地坐下,伸出手轻轻地摸了摸江俊的脸,眼眸中闪过复杂的光芒:
你……究竟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