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初秀等着丈夫熄了油灯躺进被窝,她立即手脚并用的窝进了他怀里,细细的跟他说起晚间的事。
    曲阳缓缓的抚着媳妇的后背,听着她絮絮叨叨的说着话,时不时的应两声,没多久,阮初秀说着说着话就睡了过去。待媳妇睡着后,曲阳就停下了动作,将她往怀里搂紧了些,亲了亲她的额头,闭上眼睛很快睡着。
    待忙完春耕,已是五月。阳光灿烂,中午的日头已经见了些毒辣。
    常榕还没有回来,也不知他在外面是怎么个情况。
    蓉蓉和平安同年不同月,细细算来,中间也就差了二十九天,堪堪一个月。五月里,穿得单薄,蓉蓉可以爬得很利索,平安性子安静些,悠悠不逗他,他就不爱动,也会爬,就是爬得有点温吞,像蜗牛似的。也就悠悠能逗动他,旁人还真不行。
    可见,自小待到大的,果真要不同些。平安待悠悠格外的亲昵点,悠悠把弟弟也看得格外重要,连蓉蓉都要稍让让。
    阮业山眼看都要满十九,满了十九就是吃着二十岁的饭。阮文和很是着急,有时候甚至让二儿子看着点杂货铺,他白天回趟村里让大嫂和三弟媳帮着张罗张罗这事,回回过来都会拎点吃的。他如今,倒是会来事了些。
    大房屋里一堆事,阮刘氏惦记着闺女和外孙女,家里的二儿媳也不消停,还得顾着点公婆,又有地里的活要忙着,整天忙的脚不沾地,虽答应着二弟要帮业山张罗个媳妇,却总是抽不出空闲来。
    三房的阮永氏家里事少些,她自来是个爱操心的性子,又怜惜着二房三个孩子,倒是认认真真的寻摸了起来。有了点眉目,她也不着急告诉二房,先细细的观察着,把底儿给摸清,二房家的情况特殊,要是娶了个不咋滴的,可怎么办?
    业浩的媳妇不就是娶得匆忙的些,看看现在闹的,搁着不上不下,就跟喉咙挂着根刺般。阮永氏和老伴嘀咕这些事,阮文丰提醒着,让她别在大嫂跟前念叨,听大嫂念叨可以,别跟着念叨,听听就行。阮永氏自是清楚的,还真没跟大嫂说起这些。
    这会是五月,阮永氏看好着俩个姑娘,近段日子也暗暗注意着这俩姑娘家里的情况,和姑娘的性情。她是个老实本分的性子,对看中的姑娘,自然也是老实本分的性子,手脚利落着,不轻易和人起口舌,是个宽和待人的,她觉得,业山就该娶这样的媳妇。
    阮文和又拎着些蜜饯和糕点过来,还带了烧鸡,每家每户都分了只,是镇里新开的店子,有了半个月,生意好着呢,都说这家店的烧鸡味道正宗,特别的好吃,这不,他就买了好几只回来。
    业山眼看就要过十九的生辰,这媳妇还没个着落呢。急得他眼里都睡不踏实,他也想过在镇上自个寻摸寻摸,可他怕寻不着好的,拖了儿子的后腿,毕竟他是个男的,不如女人细心。
    “我正要去镇上找你说说话呢。”阮永氏笑着将人迎进屋里,知他心急,也没罗嗦,直接将看好的俩个姑娘家里的情况说了出来。“杏花村再过去点,有个朱家垅,这村小,不到二十户人家,都是姓朱,这姑娘呢,上头有两个哥哥,一家子很是老实憨厚,我还特意去打听了两趟,都说是个本分人家,在朱家垅都没跟村民红过脸。”
    “姑娘的个头吧,跟初秀差不多,相貌还算清秀,跟业山自是不能比,爹娘哥哥们疼惜她,没让她忙地里的活,就只在家里收拾着,是个很利落的姑娘,和俩个嫂嫂也处得好。”
    阮文和听着直点头。“业山说不在乎相貌的,人好就行。”
    “还有个呢,是我娘家嫂嫂的侄女,一家子老少都极为温和,在村里有些名声,是良善人家,家里还算富裕,小姑娘生得晚,是老来子,养得娇了点,姑娘家该学的也都会,性子是好的,长得呢,也怪好看,白白净净,个头还挺高挑,配业山是很可以。”阮永氏觉得俩个姑娘都好。
    朱家垅呢,就实在些,是个很利索的姑娘。就是长得普通了点,业山那孩子俊着呢。她娘家嫂嫂的侄女,跟业山是很相配,就是性子有点娇,得让业山宠着点,人倒是极好的,不掐尖不要强,根子上是个本分的。
    “这俩姑娘都好啊,个有个的好啊。”阮文和有点激动,搓了搓手,乐呵呵的看着阮永氏。“业成娘,烦你费心了。我去跟业山说说,看他心里中意哪个,得赶紧把这婚事给张罗好。”
    阮永氏笑着起身送他。“去罢,要是他有空,我可以领着他远远的看上眼,不惊动女方家。”
    “好勒。”阮文和欢欢喜喜的离开。
    还是三弟媳好啊,就知道三弟夫妻俩是个好的。
    次日,阮业山抽了个时间出来,随着阮永氏到了俩个女方的村里,远远的见了面,最后,他决定了娶阮永氏娘家嫂嫂的侄女。
    大儿子的婚事有了眉目,阮文和连做生意的心思都没有,成天的往阮家三房跑,劳烦着三弟夫妻俩给他搭把手张罗长子的婚事。
    阮业山长得好,俊秀又斯文,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读书人呢。小小年纪就能撑起家,会挣钱,会来事儿,有头脑。阮永氏娘家的嫂嫂得知阮业山看中她的侄女,高兴得很,欢欢喜喜的帮着牵线。
    这么好的后生,过了这村可就没这个店啦!
    到五月底,阮业山就和张家闺女订了亲,大致是在十月里成亲,忙完秋收,家里正是丰盛的时候。
    常榕和婧姐不见回来,曲阳用着当初教闺女认伯伯的方式,特意去了趟县城,费了不少钱,请画师细细的画了两张画像,很是传神,和真人像了个八成,能画到这份上实属不易。
    曲阳买了画像回来,悠悠又有了好玩的事,每天不用爹娘说,还不准爹娘跟她争,总会记得教弟弟对着画像喊爹娘。这个时候,阮如秀就会把蓉蓉抱开些,免得蓉蓉也跟着学了去,喊着常榕和婧姐当爹娘,乌龙可就闹大发了。
    进了六月,平安和蓉蓉已经可以很清晰的喊出爹娘这俩个字。悠悠又开始教他们俩喊太爷。这孩子把她太爷看得也重。胡大夫待她像是待命根子似的,宠得没个底限,好在悠悠是个懂事的孩子,从不胡闹。
    蓉蓉喊胡大夫喊太爷也不算错,阮如秀和陈子善已经和离了嘛。平安喊胡大夫也不算错,常榕跟曲阳一样,都是不知道爹娘是谁。胡大夫一下就得了俩个曾孙孙。可把他高兴坏了,整日的呆在东厢,和悠悠带着俩个孩子玩。
    阮老头如今不知是怎么想的,竟然开始帮着儿子们干点活计,尽管只是比较轻省的,放牛啊割猪草啊等。他在外面走动的多,留在东厢的时间就少,很多时候他过来时,总会带点蜜角子果子等,给孩子们解解馋。
    胡大夫如今日子过得美啊,又得了俩个小曾孙孙,他有点小小的念想,最重要的是,他想亲眼看着他的悠丫头出嫁,最好啊,还能看到她生孩子,看到她成亲后,幸福和美的过着。
    小小的念想,经过一日又一日的发酵,有点难以抵挡。胡大夫到底是没忍住,和曲阳说了下自己的想法。他想拿点老参的参须,掺着其余药材,做点益寿延年的药丸,三个老人,每人应该能分到二十粒,每五天吃一粒,能适当的恢复些元气。
    曲阳自然是同意这事。
    有了他的点头,胡大夫心里头就踏实,关起门来琢磨了小半个月,总算把药丸琢磨了出来,喜滋滋的分了两瓶给阮老头阮程氏,细细的跟他们叮嘱着,要怎么吃,什么时候吃最好。
    药丸是四月里就开始琢磨的,五月里开始吃,现在是六月,颇得成效,看阮程氏就知道,她都可以出去窜门,跟没染风寒前似的,劲头还挺足。她人见好些后,性情依旧没变,在谁家吃饭,她就会帮着张罗,干些琐碎活。
    阮程氏已经不需要顾看,阮刘氏松了口气,如秀娘俩过得很好,蓉蓉也越长越好。阮刘氏近来脸上的笑都多了些,眼见的显年轻了点。家里的糟心事,就剩下二儿媳,把二儿了隔开后,二儿媳是越发的能闹。
    随着孩子的月份大起来,她的底气似乎是越来越足,整日没个消停。如今已有七个月的肚子,挺大的,六月的天,日头晒着呢,她倒是挺着个大肚子,非要吃西瓜,刚进六月哪来的西瓜,阮刘氏懒得搭理她。西瓜性寒,怀着孩子呢,就该少吃点。
    阮严氏吃不到西瓜,就站在屋檐下,对着在做针线活的阮刘氏骂,说着各种不入耳的话,难听得要死。阮于氏都听不过去,想张嘴说两声,阮刘氏就拉住她,对着大儿媳摇摇头。
    阮刘氏算是看明白,还是妯娌说得对。这二儿媳啊,就不能搭理她,越搭理她越来劲,让她自个折腾着吧,累了,自然就消停。待二儿媳生完孩子,她宁愿累点,把孩子抱过来养着,跟着这女人指定遭罪。
    全是因着,这阮严氏见家里人不搭理她,她不乐意啊,不高兴啊,怎么办呢,她就拿着手拍打着肚子,可着劲的闹腾,很多时候阮刘氏瞅着她过份了些,就不得不妥协。
    这趟,阮严氏骂得口干舌燥,见婆婆连眼角都不瞄她。她先进堂屋,喝了口水,解了渴,拿出帕子擦了下脸上的汗,挺着肚子倚在门口,又开始朝着肚子拍打着起来,嘴里喋喋不休的谩骂。
    打着打着,她觉得肚子疼了起来,一阵阵揪着疼,阮严氏哎哟哎哟的捂着肚子喊疼。这把戏,她都玩了多少回。阮刘氏连头都没抬,想着将这针线活收了尾,再去看看二儿媳。
    可是,听着听着有点不对劲,这喊声,跟往常的腔调不同呢。阮刘氏赶紧抬头,就见着二儿媳的脚边流着滩血迹,她吓得连手里的针线活都落到了地上。“明志娘,快去喊胡大夫。”说着,疾步往正屋的屋檐下跑。
    这日傍晚,暮色四合,阮严氏艰难的生下个死婴,是个成型的男孩。
    阮刘氏气得当即就说,定要休了这毒妇!要不是她隔三差五的拿着肚子里的孩子折腾,好端端的,怎么会出这事!
    阮文善没说话,只是问着二儿子的意思。
    憨实的阮业浩脑子里还在想着他那死去的孩子,浑身僵硬,整个人都是懵的,手脚泛着冰冷。听着父亲的话,他呆呆的看着父亲,张了张嘴,却无法说出话来。要哭不哭的模样,看得屋里人眼睛泛酸。
    最后的决定是,便是要休妻,也不能急在这一会,先让阮严氏养好身子再说。
    因着这事,老屋才有点喜庆的气氛,又多了几分凝重沉闷。
    将将要进六月下旬,眼看就要农忙,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农忙做着准备呢。
    陈子善突然说要搬来源河村,建两屋茅屋,旁边再搭个草庐,草庐即学堂,取名笑痴,不收束修,送些粮食蔬果即可。
    笑痴。是他给自己取的字。从今往后他是笑痴居士。
    陈子善年纪轻轻就能考取举人,学问那是相当的好,他只稍稍指点着阮家三个孩子的学业,三个孩子仅半年就成了学堂里最出色的学生。十里八乡听到他放出的这消息,地主啊乡绅啊等,都主动出钱出人,村民们则是出力,纷纷说要过来帮着盖茅屋搭草庐。
    茅屋在陈子善的要求,盖得很是简陋,却用料实在,虽是茅屋,可相当的结实呢,冬暖夏凉。十里八乡的着实费了不少心思,陈举子可不能生病,生了病谁来教孩子们读书,得盖好,必须盖好!便是茅屋也得盖出青砖瓦房的效果来。
    草庐,因着要送来读书的孩子比较多,草庐很大,也是相当的结实,还挂了卷帘,夏天遮日头,冬天遮风雪。桌案凳子等,笔墨纸砚等,书本啊之类的,都不用陈子善开口,那些个有钱的人家,颠颠儿的买了用车直接送过来。
    如此这般,家里的两间茅屋可不够,又盖了间书屋出来。来读书的孩子跟着沾了福气,至少笔墨纸砚是可以不用担心。本来有些家里紧巴的,想送孩子读书,又苦于手头没钱,听说不用置办笔墨纸砚,赶紧将孩子送了过来。
    别说百年,这可是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好事啊!
    好在草庐盖得相当大,孩子们稍拥挤些的坐着,倒也能堪堪坐下。陈子善并不拘着,想来你就来,不想来你可以不来,他不勉强。左右他是教着,不会特意为着谁又把教过的重新教。
    他教得慢,笔墨纸砚书本等物品,只能在草庐里用,不能带回家。遇着不懂的,学生问他,他也会耐心细致的教着。到了时辰,出了草庐,就一概不理,自往茅屋家去。学九天休息一日。
    他的茅屋他的草庐,都在山脚下,抬眼望去,就能看到阮如秀的屋子。
    进了九月,草庐里的学生走了三分之一,觉得陈子善教是太慢,又杂,完全不像是当夫子,太过随性,跟着他学不到知识。剩下的三分之二,在冬天来临后,又走了小半,草庐盖得再好,也冷,只放三个炭盆,根本没法取暖。
    剩下近二十个学生,一直跟着陈子善,直到得到他的点头,可以走出草庐。他们才离开,这近二十个学生,多年后,都成了响当当的人物。或经商或当官或在边关战场或江湖中,像是一张网,遍布整个大江南北,为曲阮常三家的崛起出力不少。
    常榕在离开源河村整整一年,一年后的三月阳春里,他带着婧姐骑着常小榕回到了源河村。
    一岁多的小平安,看到父亲和母亲,有着悠悠的功劳在,他几乎是瞬间就认得,同时也奶声奶气的喊。“爹娘。”
    把常榕夫妻俩感动的顿时红了眼眶。
    四月里,常宅建成。按着当初说好的位置,建在曲家的斜对面,两个宅子几乎是一模一样。
    阮永氏看着这常宅啊,埋在心里深处的隐患总算是消失了。
    往后啊,安安生生的过着。
    故事完结,故事里的人,生活还在继续,未来纵有波折,同心协力日子向前看。
    ☆、第76章
    大儿子的婚事有了着落,阮文和松了口气。
    临近六月,鸡未打鸣,天光微亮,夹着股薄薄的凉意,吸口气,凉意能直接沁进心坎里,不觉冷,会格外的见清醒精神些。
    他踏着晨雾踩着露珠,来到亡妻的坟前。
    “他三婶给业山寻摸了个姑娘,是娘家嫂嫂的侄女,我远远地见了面,姑娘跟业山很配。业山很喜欢。”
    “咱早些年对不住三弟俩口子,好在三弟俩口子不是个计较的性子,你走后,家里乱成团,亏得大房和三房多有帮衬,才有如今的二房。”
    “业山这孩子心心念念着要给你报仇,说要努力挣钱,把生意做大些,等有了足够的钱财,就开始打压贾家。我是劝不住他,要是能替你报仇,让贾家失了钱财,生不如死的过着,我也觉得解气。”
    “业康很会读书,都说他将来定有出息。业山说,便是考不上功名,会识字,脑子灵活,有的是挣钱的门路。业青这孩子有点憨,业山说就让他守着杂货铺,娶个老实本分的姑娘。”
    “我这腿,逢到下雨或天冷时,总会疼的厉害,胡大夫说这个没法根治。业山让我好好养着,总能减轻些疼意。我觉得,我该受着这份罪,每每疼起来的时候,我就能想起,我曾做过的混帐事。”
    “是我对不住你。我时常会想起你,但凡我有点出息,不游手靠闲偷懒耍滑,咱们现在不知道过的得有多美好。业山懂事有主意,便是没有贾家赔的银子,他终究会将二房撑起来,不过就是缓上几年而已,你还在,你得有多高兴。”
    “咱们二房如今在村里算是头一份,好些个劝我再娶个,我不想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对不住你,对不住三个孩子。”
    “今年十月里业山就会成亲,我这几天总想起些往事,想起当年我娶你时,想起我掀你红盖头时,你害羞的模样,你看着我笑。你是个好的,是个好姑娘,可惜嫁给了我,把你给拖累了。”
    “他三婶说,张家的姑娘性子有点娇,性情模样都没得挑,是个极好的。咱业山也是个好的,他比我这个当爹的强,他们俩口子肯定会把日子越过越好。业山的媳妇也姓张,跟你是同个姓,说不定根子上你们是一家子。”
    “你要在天有灵,就好好保佑着业山,业青,业康,让咱们家的三个孩子,往后都能过好日子,舒心畅快的好日子。”
    阮文和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絮絮叨叨的说着,活像个小老头。
    待他从山里出来,天色大亮,家家户户炊烟袅袅,空气里弥漫着浓浓的饭香。
    十月底,将将忙完秋收,阮业山风风光光的将张家闺女娶进门,宴席整的甚是丰盛,席间一直很热闹。
    阮张氏进门不足三月,就怀了孩子,次年八月生了对龙凤胎。哥哥在前妹妹在后,哥哥五斤六两,妹妹五斤二两。
    孩子是在傍晚出生,太阳即将落山,天边的晚霞灿烂得不像话。阮文和得到这个好消息,深一脚浅一脚的又去了趟亡妻的坟前。
    龙凤胎三岁那年,阮业山攒够了资金,他将饭馆直接给了阮业成,就意思意思的收了三两银子。早两年,他就和三叔三婶透过意思,也问过阮业成,三房有意想继续开这饭馆,他就手把手的教着阮业成,直到他能独自撑起饭馆。
    这年,阮业成也满了十六,吃着十七的饭,可以开始说亲,阮文丰夫妻俩给大儿子张罗了个婚事,让俩口子管着饭馆。
    自家大舅子开饭馆,肯定得多多的帮衬着,曲阳和常榕隔三差五的就带着家里的四个孩子进山,给大舅子打点野味送过去。有好的食材,加上好的手艺,阮业成俩口子又和气,店子里总是干净整洁,小饭馆的生意便愈来愈红火。
    等着阮业成夫妻俩接手饭馆后,阮业山就开始张罗着跑商的事,想要扩大自家的生意,不能只顾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还是得去外面多走动多看看。
    待龙凤胎满了三岁生辰,阮业山的商队也建成,八月底,阮家商队带着本地特产从源河村出发,一直到来年六月才回来,赚了个盆满钵满。回来后,休息俩个月,商队再次出发,这次人数比上回多了一倍。
    能平安的归来,这里头,曲阳和常榕功不可没。阮业山首次带商队出去闯荡时,常榕给了详细的路线,哪些地方危险需要避开,哪个县名声好,哪些武师镖局最是靠谱等等,兄弟俩在外面闯荡过,清楚的很,尤其是常榕,近年才定居在源河村,他手里头的门路宽着呢。
    还有胡大夫也有功劳,商队出发前,他提前半个月制了不少药丸药粉等,什么头疼脑热啊,驱蚊驱虫啊,瘴气迷药,受伤要用的金疮药等等,他想得细致周到,都给备得妥当妥当。

章节目录


农家蜜婚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兮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兮知并收藏农家蜜婚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