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颜薄命,似乎每一个围绕在姥姥身边的亲人都不是省油的灯。就说这个外孙女米田果吧,在理发店学徒每月挣的钱不足30,却肯花七八十去秀水淘衣服,钱从哪儿来?
    呵呵,把姥姥的首饰卖了自然就有钱了。
    真是个混蛋妞啊。
    田果一边剥蒜一边感叹,大概老天爷让她重生就是看这个老太太太可怜了。这一生从未欺负过谁,却总被命运玩弄。一次又一次,换一个人心里脆弱的估计早崩溃了。但老太太依旧淡定从容,笑看世事无常。
    这么一想,田果心中因重生而起的愤怒就淡化了不少,她想自己一定要对姥姥好一些。
    她要努力挣钱,她要改变命运,她要让姥姥过上幸福的生活。
    ☆、第005章
    “果儿,晚上吃什么?”姥姥把剥好的蒜放进蓝边瓷碗里。
    “您说吧,我听您的。”
    姥姥笑一下,总觉得从拘留所回来后,田果乖巧了许多,要是从前她肯定嚷嚷着吃米饭炒菜,顿顿不能吃剩食。
    家里的无论是钱还是粮票,每月攒不下多少,有时还不够用,只能管邻居赊账。
    经过组织教育后人就是变得不一样了。姥姥对组织充满了感激,但心里却疼田果一定在里面受了不少苦。
    “那就吃面条吧。”姥姥说,“昨天还剩了点炸酱,再切点水萝卜进去做菜码,行吗?”
    “行。”田果托了一个长音,幸福满满,“您是吃手擀面还是切面?如果吃手擀面我这就和面去。”拍年度大戏时,为了贴近人物,田果特意跟面点师傅学了这一手,当初剧组其他人还笑她敬业过头了,手部特写完全可以找替身,但田果依旧坚持亲自上阵以求真实。
    当时也没想到居然有一天能用上,看来人敬业一点没啥不好。如今这和面的功力也算一技之长。
    “你和面?”姥姥剥蒜的手停了一瞬,看田果的眼神怪怪的,“你可真能哄我,从小到大,你就没碰过锅碗瓢盆一个手指头,什么时候学会和面了。”摇摇头,“我不信。”
    哎,您哪里知道我已经不是从前的米田果了?
    田果把姥姥手里的蒜拿过来,使劲搓着蒜皮道:“从前不会,现在会了,人还能一辈子不做饭?您就耐心在这儿等着,我一会儿就拿盆和面去,让您看看我的手艺。”
    “别介!”姥姥赶紧抬手阻止,生怕田果有下一步的动作,“还是吃切面吧,切面软和,我吃着舒服。”
    田果明白姥姥还是不放心自己的手艺,没关系,来日方长,以后有的是机会展现才华。
    “几点了,果儿。”姥姥眼神不好,在农村时点着煤油灯缝衣服把眼睛弄坏了。
    田果看一眼放在床头那件老上海制表厂出的座钟:“刚过四点半。”
    “噢。”姥姥把手里的蒜放在炕桌上,抹掉手里的蒜皮,然后从床上拿起一台小收音机挑起来,田果家穷,没电视,这台街道送的老收音机和手电筒算是家里为数不多的家用电器。
    头上三瓦的电灯泡也算一个。
    眼睛不好,姥姥就用耳朵听。
    “姥姥,您要拨哪个台?我帮您啊。”田果“呲呲”剥着蒜皮,几天下来,她手法利索多了。
    “不用,姥姥耳朵好使。”
    收音机“呲呲”响了一阵,然后小花旦一声清亮圆润的调门声如流水般从喇叭里倾泻出来。
    【清早起来什么镜子照,梳一个油头什么花香,脸上擦的是什么花米分,口点的胭脂是什么花红......】
    田果对京剧一知半解,但这出折子戏她知道,叫《卖水》,四大名旦之一荀慧生,荀派的代表作。
    姥姥爱听京剧,尤其是荀派和程派,收音机质量不好,无故倒一下就不出声了,姥姥生怕听不完整这出戏,所以就捧在手里细细的听,苍老的面容浮出笑意,皱纹都深了。
    田果心里也很暖,她问:“姥姥,这出戏到底讲的是什么?”
    姥姥听戏听得入了迷,没听见田果问什么。
    等这出折子戏彻底结束了,又换成侯宝林郭启茹说的相声,田果才又问了一句:“姥儿,这出戏讲的是啥?”
    “你猜猜?”姥姥逗她。
    田果皱眉,嗔怪道:“得啦,您就别为难我了,明知道我文化程度低。”
    “你文化程度低是时代造成的,跟你没关系。”姥姥给田果打气,又说了一些现在你年纪还小,只要努力就还能继续上学之类的鼓励,随后才说起这出《卖水》。
    和《西厢记》里的红娘差不多,《卖水》也是小丫鬟促成了一段好姻缘。
    不过讲到女主角“桂英”反抗父亲为其包办婚姻私下与忠良李彦贵定下终身大事时,田果注意到姥姥的眼中有了别样的光彩。
    相声听到一半,正把剥好的蒜放进碗里,田果撇头望一眼窗外,正看到院子里丫蛋晾晒衣服。两条小胳膊捏住白衬衫肩膀两头,使劲一甩,水花四溅间,衬衫也平整了。
    丫蛋家一共四口人,上有父母和一个大三岁的姐姐。如今姐姐已经工作了,在一家粮油店做营业员。而丫蛋还在等待父亲制衣厂的名额,据说三月就能批下来。
    如果名额顺利下来,丫蛋就也能去制衣厂上班了。
    一家四口都在效益不错的国企,这在那个年代是最幸福的事。
    院子里横七竖八拉着晾晒衣服用的铁丝,今天天气不错,邻居们洗好衣服后都挂了出来,刘长江家还把晾出了被子和床单。丫蛋洗完衣服才发现有几件没地方挂了,她偷偷瞟了田果家一眼,因为田果家玻璃贴了窗花,所以她不知道屋里的情况,只觉得田果应该没往院子里看,就伸出小手,把田果晾晒的衣服往边上挪。
    挪了一点,地方不够,又接着挪,但是很小心,尽量做到不让田果看出来的那种。
    田果哑然失笑,觉得丫蛋这姑娘还挺可爱,小心思有,但胆子没有。她把蒜扔到桌上,拍拍手上的蒜皮站了起来。
    “果儿,干嘛去?!”姥姥伸手拦她,院子里发生的一切她也看到了。
    田果冲院子扬扬下巴:“过去一趟。”
    姥姥以为田果要出去跟丫蛋打架,忙拦着说:“别介,田果,人家就是晾个衣服,不是啥大事,千万别吵架,丫蛋那孩子不错,挺老实的,你别欺负她。”
    田果好无奈,看来从前的自己确实够混,对姥姥笑笑:“您放心,我不打架。”说完挑帘出了里屋。
    院子里,丫蛋正一点点挪着铁丝上那件田果从隆福大厦买来的花格子衬衫。她正想自己工作后也买这么一件衣服的时候,眼前的花衬衫忽然一“飞”,然后面前出现了田果的脸。田果比她高出一头,气势上就占了优势,丫蛋吓得后退一步,跟做了坏事的小孩似的,满脑子都是杨晓红的警告。
    “米田果就是一个女流氓,从小骂人顺留着呢,一句脏字不带都能把你噎死!”
    她会不会也骂我?
    丫蛋吓得要哭了。
    田果叹气,心想姐姐长得这么美,是人又不是鬼,至于把你吓成那样么?
    “丫蛋。”
    “......”装作听不见。
    “丫蛋?”田果声音大了些,“来,看着我,我不吃人。”
    丫蛋撅着嘴转过身来,大眼睛里装着委屈,似乎田果跟她说一句话就是欺负她了。
    田果觉得真有意思,此情此景特像当年成名后“调戏”小演员的时候。但此一时彼一时,田果不想吓着丫蛋,抬手指指空出来的铁丝说:“晾这里吧。”
    丫蛋眨巴眨巴眼,反应了一秒才明白过来,但又觉听错了。“我......我可以吗?”
    田果点头:“可以。”
    “可那你衣服还没干呢。”
    “没事,我晾屋子里就行。”田果说。
    丫蛋还是怯生生:“可是,你家屋子背阴,晾不透衣服。”
    田果抬头望了一眼天,金乌西沉,太阳已落至老房屋檐。田果说:“没关系,估计再过一会儿外面也跟屋里差不多冷了。你甭管我,赶紧晾你的衣服吧。”
    “可是......”
    哎,这孩子真够贫的,比十万个为什么还麻烦。
    田果懒得听那么多“可是”,知道丫蛋心里还是防着她,田果不管那些,反正日久见人心,拿着自家衣服正往屋里走。身后,丫蛋特甜地说了一句:“谢谢你啊......田果姐。”
    自重生到这里,田果还没被人叫过“姐”。一般人看见她不是躲着,就是嘲笑,上来一句就是“哎,米田果。”从里到外透着嫌弃。就跟说“哎,小强。”一样。所以丫蛋这一声“姐”叫得田果很舒服。
    推开屋门时,田果看见姥姥杵着拐杖立在外屋,一双脚小小的,似乎撑不住日渐衰老的身体,站在那里微微颤抖。见田果确实没跟人吵架,老人家紧绷的脸才终于放松下来:“这就对了,以后有事说事,好好说,别总跟人家吵架,你给人家一张笑脸,人家就还你一张笑脸。”
    “嗯。”田果低声应道。
    在农村时姥姥受了不少苦,又种地又带田果,晚上还要参加学习。住的房子四处漏风,因挨着猪圈,一到夏天就臭气熏天,姥姥怕田果吃苦,主要是怕她坐下病,所以每到夏天就把田果送到当地一个环境还算不错的农户家里,又搭进去好多钱跟粮票,人家才勉强同意田果住。
    而姥姥一个人在那个猪棚似的屋子一住就是六年。等回到城里身体已经烙下一身的病,现在是重度风湿,冬天和换季以及下雨时根本就下不床,关节处疼的要死,整夜整夜的失眠。
    这些记忆米田果脑子里都有,她觉得原来那个米田果真他妈不是东西。不得不说姥爷那个败家子的基因真是太强大了。
    ☆、第006章
    把姥姥扶回屋里,田果就带上粮票和钱去副食品店买切面去了。
    八十年代,一张“大团结”的地位相当于三十年后的1000块钱甚至更多,田果那天去副食店,花2毛钱就能买两个大咸菜疙瘩回家,想想十元钱得是多大一笔巨款。
    那时候每人兜里装得都是分分毛毛跟粮票,一两块也算大票,丢一张能失眠好几天。
    田果家穷,没有顶梁柱,典型的孤儿寡母,算是街道重点扶贫对象,去年由上极批准,将粮票从每人一月20斤提升到一月每人24斤,顺便还给田果找了工作。虽然还处在学徒阶段,但那个岁月只要进了单位,除非你自己特别“作”或者犯了滔天大罪,不然不会失业。
    但田果心里清楚,国企职工的灾难,所谓的下岗潮十年后就要来临了。
    这么想着,心不禁揪起来。
    田果出门时,姥姥又把她叫回去,然后递给她一个白色塑料袋,并万分嘱咐:“用完了再给我,我得留着。”
    1985年时,塑料袋还算稀有品,平日里买东西都是拿纸包,买肉买鸡蛋买油饼都是用吸油又结实的牛皮纸包,买菜则是用包装带子做成的菜篮子,结实又耐用。
    田果家有三个塑料袋,都是去秀水淘衣服时,商户老板赠送的。拿回家后也没当回事,却被姥姥当成宝贝收在抽屉里,买完东西用水涮涮,下次不管买什么还能接着用。
    仔细想想,那会儿的生活真环保,科技发达也不见得全是好事。
    田果把塑料袋塞进篮子里,跟农村小媳妇似的挎在胳膊上刚跨出院门,就看到钮焕然推着一辆自行车从院门口走过。一件《追捕》里杜秋似的灰白色风衣穿在身上,衣领竖起,埋进半张脸,瞥头看向田果时,眼神刚毅十足。
    其实钮焕然长得不是很硬汉,他今年25岁,看着却比实际年龄小。个子挺高,大概有一米八三八四的样子,身材不胖不瘦,看起来非常结实,皮肤黑,像运动员,却长大了一张讨喜的娃娃脸。
    仔细看着不像冷面的高仓健,倒有点像《血凝》里的三浦友和。
    面容乖乖的,但眼神很犀利。
    看你一眼,真像有滚烫的钢水泼出来。
    其实钮焕然小时候练过武生,四岁学艺,十岁就能登台表演武生里的大戏《三岔口》,一身腱子肉。但变声期时因为倒仓嗓子坏了,弄得唱不了京剧。没办法,家里只得托关系让他上了一所高中,毕业后安排进了钢铁厂。
    炼钢属于重体力劳动,挣得比一般工人多,每月粮票30斤,油票1斤,过年过节时会更多。
    田果想起杨晓红说嫁给钮焕然就是福晋了。其实福晋算个啥?不过一个虚头巴脑的头衔而已,钮焕然身上最吸引人的是代表白米白面能吃饱肚子的粮票好吗。
    这哪里是人,简直是一台行走的粮油汽车啊。
    粮食,等等我......
    如果田果没记错,粮票这一特殊产品大概要用到九十年代初才会取消。
    现在刚1985年,就算是1995年取消,还要用个十年。所以......
    “米田果,干嘛用那种眼神看我?”

章节目录


[重生]混账女青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栗子与二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栗子与二宫并收藏[重生]混账女青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