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郎听着说道。“我看生意还会更好些,鸡蛋可能不够,县城里的鸡蛋贵了些,我回清岩洞一趟,多买些鸡蛋回来。”一文钱两个呢。
    “再过几天,得把家里攒的鸡蛋用光了。”季歌刚刚在心里扒拉了一下收益,笑的甜滋滋的看了眼刘大郎。“大郎我还以为少说也得十来天才能把生意做开呢,谁想到第二天就有些模样了,有三百多文钱呢。”说着,她顿了顿,压了压情绪,眼里的笑却是遮不住的。“等有了点名声,兴许咱们一天还能挣个六七百呢,”
    “咱们搬来县城是对的。”人逢喜事精神爽,喜事一件接一件的,刘大郎就说。“媳妇咱们晚上加个鱼吧,都高兴高兴。”
    季歌忙点头。“行。让家里的几个孩子也高兴高兴。”照这趋势发展下去,往后的日子就不愁了,压力顿减呐!
    ☆、第036章
    到菜市买了条鱼,老姜,一根筒子骨。夫妻俩推着小摊子出了东市往东昌街走,东昌街大大小小的书斋墨阁都数不过来,与东大街相邻是繁华街道,离东市有段距离。因推着小摊车,夫妻俩便进了街尾的一家小店铺,把小推车停在了拐弯的巷口,刘大郎守在一旁看着,季歌进了小店铺。
    走进店铺,一股墨香扑鼻而来,清清淡淡很是沁人心脾。掌柜的正在拨着算盘,抬头看了季歌一眼,问道。“你需要些什么?可以先随便看看。”声音舒缓从容。
    季歌不太懂这些,见掌柜正忙着,便四下瞅了瞅,小小的店铺各柜架摆满了文房用具,种类繁多看的应接不暇,笔墨纸砚,笔架笔筒笔挂,镇纸等等,还有更多她看不出名堂的物件。心里有些微微的发虚,不知道钱袋里的钱够不够呢。进了这店铺才知道,不单单买笔墨纸砚,必要的辅助文具也要准备着。
    读书好像比她想像中的还要烧钱,难怪以前曾老人说过,古时供个读书人,家里至少得有个几十亩田,否则整个家都得被掏空了,跟后世的读书是有大差距的。三郎可得要给她争气些才行!
    “你需要些什么?”掌柜的处理好手头上的事,走到了季歌的身旁,缓缓悠悠的问。
    季歌稳了稳心神。“我家弟刚入学,我想给他买一套基本的文房书具。”
    掌柜的不着痕迹的瞥了眼季歌的穿着打扮。“你随我来这边。”又问道。“他入了是哪个学馆?”
    什么意思?季歌一头雾水,嘴上答道。“葫芦巷元夫子开的学馆。”
    “嗯。每个学生元夫子会送套笔墨纸砚。”掌柜从柜架上拿起一刀纸。“这是一般人家用的麻纸,质地坚韧耐久,保证别受潮就行,用来练字比较好。”说着又拿起一刀纸。“这是白麻纸,合适书写文章。”
    麻纸偏黄比较粗糙,白麻纸则正面洁白光滑,背面粗糙有草秆纸屑粘附,季歌看着挺满意的。“怎么卖?”
    “麻纸一刀十张,二十文钱。白麻纸一刀三十文钱。”掌柜的把手里的两刀纸递给了季歌,往左边的柜架走去。“笔墨砚暂不用买,笔架放置毛笔,笔掭验墨浓淡顺理笔毫,笔洗濯洗余墨,镇纸写字时用来压纸。此四样共六百七十文钱,细致点用着,可长久使用,也能省点笔钱。”
    季歌想起小时候写大字时,用的毛笔从来就没有洗过,写完了直接往笔套里塞,那毛笔用不了多久就废了。“好。麻烦掌柜的。”
    “就这些吧。”掌柜的拿着四样小物件往柜台走。
    季歌看着手里的纸张。“掌柜的,这麻纸再来两刀吧。”练字什么的比较费纸吧。
    “两面都可以写,可以先用手指沾水在桌面练练,写时多看看字贴找找感觉,在脑海里描摹描摹。”
    “好。”季歌想这掌柜的挺厚道,拿着两刀纸走了过去。
    刘大郎见媳妇一直没有出来,他有些心急,走到店门口望了望。季歌看见他,冲着他笑,见掌柜在记帐,就走了几步。“买好了,马上就出来。”
    “嗳。我等你。”刘大郎心里甜滋滋的,又退回了巷口。
    季歌付了钱,拎着买好的物品,高高兴兴的出了店铺,回家的路上,她和刘大郎挨近走着,边走边说着刚刚在店铺里的事。
    “往后还在这店铺买,老板挺好。”刘大郎听完说道。
    “我也是这么想的。”季歌笑着直点头。
    太阳落山了,天边晚霞炫丽,有鸟儿自空中飞过,留下几声鸣叫,炊烟袅袅随风飘荡,空气里飘着阵阵饭香,路人行色匆匆都往家里赶,各种声音虽杂噪,却充斥着一种别样的生活气息,和现代的喧嚣不同,看着身旁推车的男人,季歌的心里升起一股莫名的心安。
    刘二郎等在胡同口,见到大哥大嫂的身影,迎了过来。“二朵把饭菜都做好了。”帮着大哥将小摊子推进胡同里。
    “大哥大嫂。”听见喊门声,守在屋门前的三郎忙打开了屋门,清清亮亮的眼睛里发着光,闪闪的看着季歌和刘大郎喊了声。
    待着小摊子推进了屋里,季歌才进屋,把门给关好了,对着三郎笑。“给你买了些文房用具,摆你的小书房里去。”
    “我要看,我要看。”二朵颠颠儿的冲了过来。
    三朵把饭盛好,才迈着小短腿跟着进了三郎的屋里。三郎的小书房,淘来的二手书桌上,正整齐的摆放着元小夫子送给他的一套笔墨纸砚。季歌将买来的文房用具拿了出来,又说了用途,三郎爱惜的拿起这些小物件看了看,手轻轻的摩擦着,眼眶迅速泛红,他抿紧了嘴,没有说话,心里却在暗暗想着。一定要努力读书!
    “差不多,咱们吃饭去。”季歌见三郎一直低着头没有哼声,心想这小屁孩真早熟,平日里还得温水煮青蛙的给他疏导疏导,水满则溢月满则亏啊。
    季歌领着二朵和三朵先离开了屋,过了会,大郎领着二郎和三郎才出来,这三兄弟怕是又说了点私房话。
    夜里躺到了床上,黑暗中,季歌面对着大郎。“我跟你说个事。”
    “什么事?”刘大郎就喜欢把媳妇搂在怀里,睡觉会特别香沉一夜好眠。
    夫妻间也没隐瞒过什么,有个什么事都会通通气,季歌就没怎么犹豫,把自己对三郎的担忧细细的说了说。“你们兄弟好说话些,三郎还小,别逼太紧了,小孩子家家的得有良好的心态。”
    “媳妇我晓得了,往后我会注意。”听媳妇这么一说,刘大郎觉的也是这么个理,心里越发的欢喜着,把媳妇搂的更紧了。“媳妇。”喊的那叫一个甜蜜。“能娶到你可真好。”
    季歌抿着嘴笑,跟喝了蜜似的。夫妻俩又说了会亲密话,然后双双睡去。
    今天是自家闺女回家的日子,傍晚收摊回家时,余氏又对着季歌说道。“一会记得带二朵过来。”
    “余婶我随你一块回家。”季歌早就跟大郎说好的。
    余氏听着乐呵呵的点头。“好勒。”
    余秀秀是个姑娘家,也不好喊着整个刘家过去吃饭。再说,刘家共有六口人,半大孩子最能吃的时候,季歌也不会厚着脸让家里人都过去。因此,早上出摊时特意跟二朵说,傍晚早点准备晚饭,她俩去隔壁胡同窜门吃饭,家里得四个得顾妥当了。
    路过猫儿胡同时,季歌快步回了家,把二朵喊了出来。余氏一看二朵,顿时就笑开了花。“二朵准能选上。”
    “余婶。”二朵抿嘴笑着,甜甜的喊人。余氏就更加的欢喜她了,连夸了好几句,夸的二朵脸红扑扑的都有些不好意思。
    三人说说笑笑的进了小杨胡同。没多久,余秀秀回来了。穿着很是得体,梳着好看的发髻,季歌完全不知道是什么发髻,五官端正秀丽,约是十一二岁的年岁,俏生生的立着,如同一株正在盛开的花,一看就是学过规矩的,站姿有种说不出的韵味,嗯,也可以说是气质,好看的紧。
    “娘。”余秀秀轻声细语的说着话,看到季歌和二朵,她不认识,却也露出一个善意的笑。
    余氏拉着她笑着介绍。“这是隔壁胡同的,你得喊她刘嫂子,这是她家妹叫二朵。你俩好好的说说话,说说锦绣阁的事情。”
    “刘嫂子好,二朵妹妹。”余秀秀笑着喊人。
    二朵笑的眉眼弯弯。“秀秀姐。”
    “让她们俩个小的说话,咱们去张罗晚饭。”余氏松开了女儿的手,对着季歌说道。
    “好。”季歌正有此意,走时对着余秀秀笑了笑,又看了眼二朵。
    这顿饭吃的很开心,余秀秀在家呆了会就露出了本性,她的性情和余氏很像,说话爽朗和二朵很是合眼缘,两小姑娘年岁相近,吧啦吧啦的说的很开心。
    天色灰灰暗季歌和二朵起身离开,余氏娘俩送着她们姑嫂到胡同口,余家儿子近段日子没在县城做短工,跟着人去了邻县。
    “大郎过来接人啊。”才走了几步,就看见了刘大郎的身影,余氏笑着打趣。“这是把媳妇放心坎里了?还是把妹妹放心上了?”
    刘大郎如今可沉稳了些,面对着调侃应付自如。“自然是都有的。余婶且回去吧,不用送了。”
    “行。”有人来接,余氏很放心,带着女儿就回了家。
    回到家后,一家人在堂屋里坐了会,主要是听二朵的决定,二朵语气坚定的说要进锦绣阁。
    锦绣阁每三个月招收一回学徒,今年的第一回学徒招收在三月初,现在才刚进二月,还有一个月的时间。这一个月里,每逢余秀秀回家时,二朵就过去小杨胡同窜门,两小姑娘凑一块说着话。二朵从秀秀那里学到一些简单的规矩,平日就在家中练习着。
    三月初,季歌送着二朵去了锦绣阁,初选是过了,管事的告诉她们,回家收拾些简单的衣物,明日一早辰时到锦绣阁集合,后面的一个月学习规矩,是不允许回家的,除非中途落选。次日二朵怀着紧张忐忑,掺夹了些微微的惶恐和期待,又有点儿小兴奋激动,走进了锦绣阁。不仅二朵心情复杂,整个刘家和她差不多,只是情绪没那么明显罢了,这一个月可有的熬了。
    ☆、第037章
    三郎在学馆读书,情况很不错,他虽不爱说话,却特别懂事,能把自己打理的井井有条,每天上学归家都不用接送,刘大郎在他身后悄悄的跟了三天,见没什么事也就放心了,随着三郎没多管他。
    二月中旬柳嫂特意过来告诉他们,佑哥来县城了,刘大郎和刘二郎匆匆忙忙跟着去了小饭馆,正好队里缺人手,大郎又是个熟手,佑哥二话没说就应了,让他们兄弟俩跟着干活。二月底县城里的活干完了,两兄弟跟着队去了松水镇。
    三月初二朵进锦绣阁,家里就剩下三朵一个,季歌不放心,白天出摊时,就把三朵带在了身边。中午将摊子搁在寄放处,就算只有她们姑嫂俩,她也用心准备着简单的午饭。
    在松柏县呆了一个多月,做了三十四天的小卖买,生意发展的蛮好,近半个月逐渐稳定,每日少说也有五百多文钱的进项,偶尔接会一下定制糕点,平均来算勉强够六百文钱一天。这状态季歌已经很足知了,比她想像中的要好些。余婶跟她说,再过些日子,生意还会往上涨一点,名声越好生意就越好。
    季歌知她的意思,前几天听各摊主唠嗑,有对夫妻买包子,生意很不错,过了半年左右的时间,也不知那对夫妻是怎么想的,竟然给包子偷工减料,好好的名声立即就坏了,东市虽繁华热闹人流量多,同时竞争也大,手艺好吃食干净慢慢的自然会攒来名声,一旦吃食变了味,想要再挽回可就千难万难了,那对夫妻仅半个月,就维持不下去了只好去衙门办手续退了摊位。
    余氏唏嘘不已,总会时不时的拿出来念叨两句,也算是个警醒,可别一时猪油蒙了心做蠢事。据说是家里急需用钱,才想了这么个歪主意,脑子真是进水了,越是要用钱就越该把生意顾好才是。
    “你家大郎还没回来?”余氏讷闷的问了句,这都进三月了,小半个月都过去了。“要我说,还是跟我儿子一个队干活好,最近他都在县城里呢。”
    季歌也在琢磨着这事。“快回来了吧,说好就十来天左右。”
    “我觉的在县城寻摸寻摸也就差不多了,你这小摊子经营的还不错,虽说是在县城治安还行,可家里就你带着两个小的,也不太妥当。”余氏说着,瞧见柳氏正往风风火火的往这边跑来。“柳姐这是来找咱们?”本来两人是不认识的,有季歌在中间搭着一来二往的就熟稔了。
    话刚落音,柳氏就到跟前了,站在两摊位的中间,还喘着气呢,就急急的说。“荷花道有个新铺开张,你们看这布料。”说着,扯出一截布料。“摸摸,是不是很不错,价格比别的店铺要便宜两成,你们要不要?颜色也多,石榴红,桃红,湖绿,橘黄,石青色,翠竹色,鼠灰等等。”
    “柳姐你看我走不开,帮我扯段桃花,石青。”说着余氏就去掏钱袋,早就想给儿女做衣服了,就是一直没什么时间去逛店铺,可算揪着机会了。
    季歌细细的想了想。“柳嫂。半匹石青,三尺橘黄。”
    “你自己呢。”柳氏拔高了音问。“我看桃红不错,你扯一尺半。”
    余氏把钱递给了柳氏,接着话说。“就是。你一小姑娘整天穿的跟个老婆子似的素净干什么?我看柳姐说的好,桃红衬你。”
    “机会可难得啊,再有这样的便宜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柳氏又说了句。
    季歌抿着嘴笑,眼睛微微发亮,透着丝丝羞赧。“大郎二月中给我买了段布料,是葱绿色的绢布。”
    “我说呢。”柳氏笑呵呵的接过季歌给的钱。“得了,我去给你们买布,帮我看着这布料啊,我得赶紧的,限了数量的。”
    中午季歌带着三朵拿着新买的布料回了家,她现在可没什么时间做衣裳,等二朵回来后,就领着她俩去猫儿胡同的朱大娘家,朱大娘手艺不错,在家里帮着人做衣服鞋袜,须得自己出布料,她收点手工费,比在成衣铺子买衣服要稍划算些,且她在周边名声蛮好。
    刚回家,才把布料收箱子里,就听见敲门声,季歌疑惑着走到了门口,扬声问着。“谁啊?”
    “刘家媳妇是我,隔壁的王婶。”王氏笑盈盈的说着。
    季歌眼里闪过一丝厌恶,犹豫了下,还是打开了大门,看着门口的妇女,先发制人的道。“王婶啊,我正想找你呢,前两天你在我家借的针线是不是该还回来了?我家妹刚把衣服挂破了个口子。”
    “啊,那针线我用完了。”王氏愕然的说着,眨了眨眼睛,带着歉意的笑道。“那线也不多,就逢了两件衣服,那针还在,你等会啊,我去拿给你。”
    “王婶啊。”季歌喊住了她。“没了线,我要那针有什么用?”
    王氏理所当然的接道。“去买线啊,这衣服破了总得缝吧,总不能就让它一直破着,这走出去不好看。”
    “行,那针我也不要了,回头我一并买着。”季歌听着她的言论就醉了,这脸皮够厚的,厚到这境界也忒强大了点。也是她看走了眼,这王氏面相看着还不错,眉宇柔顺温婉,说话总会带笑,谁知道会这性子,今个借老姜明个借盐,然后是针线,也不知这会过来想借什么,反正她是不会再借了。
    王氏一听走近了两步,笑盈盈的说。“也好,刘家媳妇我忘买葱了,上你家后院扯点呗,你那葱长的可真水灵。”
    季歌本来只想试试她,不成想这人就这么自自然然的顺着她的话应了,也真够醉人的,还想着她家后院的葱呢,也不知什么环境能养出这样的品性来。“王婶没什么旁的事,我得张罗午饭了,饿着孩子可不好。”说着,麻利的门上了大门。得寸进尺想的美!
    “嗳嗳,刘家媳妇你怎么关门了?我还有事呢,我想要点葱啊,你这怎么回事?开门。”王氏边啪着门边说着。
    季歌懒的搭理她,拉起在身后的三朵进了厨房,趁机跟她灌输灌输一下。三朵懵懵懂懂的听着,时不时的转头看向大门,又看看大嫂,想着大嫂说的话,隐约有点明白,可更多的是不明白,没关系她会长大的,她长大了就能懂了,她先记在脑子里。
    王氏啪了一会见没人开门,嘀咕了两句进了自家的院子。
    当天傍晚,刘大郎和刘二郎风尘仆仆的回来了。冷清了小半个月的刘家,总算恢复了热闹温馨。
    “明天回景河镇做事?”听大郎的话,季歌诧异的问了句。才回来又要走,想会余婶的话,她也有些意动了,不过,去景河镇的话……她想着阿桃的模样,这是她的一块心病,是不是趁机会解决?
    让媳妇带着两个小的在家里,刘大郎也有些不好受,可日子要过下去,就得努力挣钱,家里的花销拢起来可不少呢。“嗯。这回要短些,也就六七日左右。”
    “大嫂我和大哥商量着,跟着佑哥做完手里的事,打算自己在县城寻摸寻摸,把路子发展发展。”光跟着别人干活没什么出息,刘二郎想还是得自己搞,这段时间跟着队干活,他也套了些有用的消息,不再是两眼一抹黑,稍有了点头绪,知道要怎么着手了。

章节目录


穿越之长嫂如母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兮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兮知并收藏穿越之长嫂如母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