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米一行人的到来,受到了前来鹿特丹电影节采访媒体的一致欢迎,比起大洋彼岸的北美,塔玛拉·霍恩和雷蒙德·培根这对年轻的夫妻,在欧洲更受欢迎。
尤其是苔米,或许她自己都不知道,她在欧洲有一票影迷,其中法国人最多,其次就是荷兰。
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因为苔米本人完全不自知的拉风表现(即在圣丹斯电影节得罪记者),让她俨然成了欧洲许多青少年心中的偶像。
——好莱坞的媒体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们的霍恩酷酷哒!
越是规模小正在发展的电影节,在选片方面就越慎重。
鹿特丹电影节六位选片人,在从诸多投展影片中选出250部左右的展映电影,事实上,无论是投展影片有多少,鹿特丹的选片人始终将展映影片控制在250部左右,这是为了确保参展电影的质量和电影节的口碑。
让苔米感到兴奋的是,在鹿特丹电影节上,有二十个影院放映厅,同时放映展映影片,每个厅4到5场,确保展映电影至少能在鹿特丹电影节期间放两轮。
对于很多文艺片导演来说,让观众只看一遍,就完全了解透他(她)看似缓慢节奏中设下的圈圈套套不太现实,看两三遍,应该就能看明白了。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对于这个无论是名气还是影响力都远不如“欧洲三大”的鹿特丹电影节,在现任女掌门人,珊德拉主席询问苔米电影节如何时,苔米给出了相当高的评价:
“或许现在它不是最好的,但是它的发展势头却是我最看好的。”
十八岁的霍恩导演,在这个问题上回答的相当老成。
☆、第26章 我绝不妥协
因为苔米本身在荷兰的知名度,外加电影让其在圣丹斯电影节斩获“世界电影剧情片”单元“最佳导演”奖,有许多慕名而来的影迷赶到鹿特丹,专门为了观看“甜心导演”塔玛拉·霍恩的新作,《漂亮男孩》。
虽然鹿特丹电影节一直坚持不走寻常路,但是普通观众的口味却不会“剑走偏锋”,圣丹斯电影节上口碑两极化的影片,到了鹿特丹电影节上绝对不会出现一致好评的情况。
为了清楚观众的真实反映,苔米特意假装普通观众,和雷蒙德一同观看了非首映场的《漂亮男孩》。
和圣丹斯展映情况相同,电影刚开场十分钟,就有人觉得无聊想要走,不同的是,有一部分打算走人的观众被他们的同伴拦住了。
苔米亲眼看到坐在他们前排的一对情侣,女方抱怨电影真无聊,男方安慰女伴说:“再等等再等等,我看了影评,他们都说精华都在后半部分。”
苔米在圣丹斯迅速走红,作为世界首屈一指的独立电影节,欧洲各个国家都有报道。
媒体并不会因为苔米来自欧洲就对她特别优待,即使是法国当地媒体提起这位备受瞩目的新生代导演的第二部作品,也是用“褒贬不一”这样的词去形容。
果然待一百分钟的电影结束后,观众一边离场,一边议论电影内容。
苔米跟在人群中,仔细聆听周围人的说话声,走在苔米后面的两个年轻人就在讨论电影剧情,苔米特意放缓了脚步,就是为了听他们怎么说。
“可算完了,我屁股坐的都疼了,你觉得电影怎么样?”
“还行,挺有意思的。”
“为什么我觉得好无聊,无病□□的感觉,不过音乐还是挺好听的,我有注意字幕,是一个叫洛朗·库宗的人创作的,以前没听说过。”
“我也觉得音乐好听,不过话说回来,我还是喜欢这个导演上一部作品。”
“《牧羊人》?我也喜欢那个,但是这个我真不喜欢……”
……
从放映厅到离开电影院,就这么眨眼的功夫,苔米根本不可能听到所有人议论。
但是从她走了这么一路,听到大家都在讨论这部电影本身,而不是我们待会儿去哪里吃什么,苔米就觉得很满意。
这说明《漂亮男孩》在他们心中扎下了很深的印象,让他们有想讨论的*。
一部能调动观众参与性的电影,无论口碑与否,它已经获得了成功。
鹿特丹电影节和圣丹斯电影节不仅举行时间紧挨着,当地温度也差不多。
这个时候的鹿特丹也非常冷。
因为汲取了圣丹斯电影节的经验,苔米和雷蒙德等人都穿得很多,倒也不觉得冷。
像苔米这样的独立电影人,参加电影节除了为电影宣传,寻求出人头地的机会,还有一个就是为自己的作品找到更好的出路。
没有一个导演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被更多人看到,哪怕只是单纯想拍电影而拍电影的苔米。
圣丹斯电影节,苔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众多“追求者”中,将《漂亮男孩》北美发行权交给韦恩斯坦公司,就从火速飞回法国。
事实上,除了北美地区,还有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电影公司想要购得“漂”的版权,可惜苔米跑得太快,让这些人扑了一个空。
幸好新人聚集的鹿特丹也是世界各地电影公司购片市场之一,要不然知道自己和欧元擦肩而过,极度缺钱的苔米一定会哭瞎双眼。
`(*n_n*)′
电影公司负责购片的片贩子总是特别狡猾。
他们往往会选择一些票房前景可观,但是导演不甚出名,甚至是完全不出名的电影,欺负新人导演不懂市场行情,使劲儿压低价格,以低廉的价格购买版权,然后带回本国放映。
像美国的圣丹斯、荷兰的鹿特丹这类,鼓励新锐导演和独立电影人的电影节,就是他们的购片狂欢节。
就像是一个精打细算的“家庭主妇”对待一件刚上市的、正在进行促销的新产品一样,他们会从各个方面估量这件新产品值不值得他们入手,无论商家说的天花乱坠,他们只会寻找自己需要的,和他们认为合适的。
在这个市场,无论这个导演身兼多少职,对这个作品有多大的话语权,他都是被动的,因为他是被挑选的那个,而不是那种大导演大制作影片,价高者得。
换句话就是,谁更有需要,谁就更被动。
所以有些独立电影,导演在明确知道自己的影片值得更高的价格,却不得不签下片贩子低廉的购买合同。
因为他比片贩子更需要知名度,更需要片子卖出的钱,更需要……
所以他不得不妥协。
不过,妥协这种事情在苔米这里是不存在的。
对数字甚为敏感的苔米,纵然不懂的这个市场行情,但是她心里也有一个算盘。
她按照当地人口、土地面积、人口密集程度,票房市场总额,以及往年媒体爆来的在鹿特丹电影节热门影片成交价格作为参考,制定出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精密价格表格。
凡是这个表格上出现的国家和地区,低于这个表上价格百分之十的购片人,一律被苔米当成人品不及格拒之门外,连讨价还价的余地都没有。
苔米也有自己的理论,她是什么都不懂,但是你真把我当成冤大头,那是你人品有问题,我不要和人品有问题的人合作。
反正我还有拍下部电影的钱,拿出你的诚意,爱买买,不买滚!
于是苔米再次出了名。
这一次加入谴责队伍的不仅是媒体,还有被苔米拒之门外的片贩子。
“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难说话的人,她真的认为别人非她不可吗?狮子大开口,太贪婪了!”一位被苔米拒之门外的电影公司购片人不爽地说道。
这一次,苔米不再沉默,因为她听取了雷蒙德的建议,接受几个权威电影杂志的采访,雷蒙德的说法是,“你得让更多的导演知道,拍电影不仅仅是为了钱!”
苔米被雷蒙德这么一说,突然觉得自己肩膀上的担子很重,她觉得自己确实有这个责任。
雷蒙德说得义正言辞,事实上他只是不想让苔米将全欧洲的媒体都得罪了。
好吧,上帝原谅他,他又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了。
`(*n_n*)′
经过众人投票决定,苔米接受了两家媒体的采访,一家是苔米本国相当具有权威性的电影杂志《电影手册》,另一个则是荷兰相当著名的《电讯报》。
前者因为是电影杂志,提的问题更具专业性,后者则更倾向询问苔米个人方面的问题。
不过两家都不约而同提到了在本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上,苔米被电影公司购片方抱怨架子太大,要价太高的问题。
对于这个指控,苔米当然是全盘否认:
“是我要价太高?他们完全是一派胡言,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谈到价格的问题,他们在电话里面报了一个价格,我不满意这个价格我就直接挂电话了……你问我为什么要挂电话?我没有觉得我很失礼,我觉得失礼的是他们!他们侮辱了我的作品!”
“我不知道到底是谁助长了这些混蛋的气焰,让他们肆无忌惮的压低价格,有一个来自人口众多的发达国家的购片人,我不提他是谁,你们可以打听打听,那家伙据说很有名!很多新人导演都被他压了价格,签下了廉价的购片合同,电影在他们国家上映后,大发横财!那家伙简直是可笑,他厚颜无耻地开出了五千欧的价格,还拿出一副五千已经很多了,我再要就是我贪婪的架势!”
“见鬼了,五千欧,还不够我一年学费,是的,我还在上学,我还在读书……他真好意思说出这个钱数,脑子进水了吧,多来几个这样的购片方,独立电影导演就可以转行了,他们这是在扼杀电影市场的希望,扼杀电影的未来!”
“有些片贩子说可以在本国封杀我,让他知道的所有的电影公司都不买我的电影,这样我一分钱都拿不到,可是,谁在乎这些,我拍电影原本就不是为了钱,去问问哪个独立电影的导演是为了钱在拍电影,他们将作品卖掉只是为了可以拍更多自己喜欢的电影!”
“没有钱,没有启动资金,拍不了,只能转行,我转行,他转行,大家都转行……”
“那些根本不是购片人,他们是射杀独立电影人的热情未来的刽子手!”
负责在苔米接受采访时,端茶倒水当跑腿小弟顺带给休息室外面的雷蒙德传递消息的范池惊呆了。
导演果然是一如既往的犀利!
太牛逼了!
☆、第27章 暗中偷窥的痴汉
苔米自然不知道,自己这番话给鹿特丹电影节乃至整个欧洲电影市场带来了多大的轰动。
在荷兰《电讯报》结束对苔米采访的第二天,报纸头版头条就是“天才导演塔iffr期间暴揭□□——有人正在试图扼杀电影的未来”!
与此同时,法国权威杂志《电影手册》也报道了关于“甜心导演”塔玛拉·霍恩的新作《漂亮男孩》,该报道不止介绍了导演本人在电影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还刊登了霍恩导演对于电影的简介以及对法国电影的期待。
该文章末尾同样提到了这位天才导演在鹿特丹电影节上遭遇的不公事,并照搬了霍恩导演的原话,“电影是精神食粮,可是精神食粮却不能让人填报肚子,我认为,这个市场至少应该给一名导演足够的资金让他备齐食材!”
苔米不是第一个对过分压低电影价格的片贩子表示不满的导演,自然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但是如此言辞激烈的谴责这些片贩子的新人导演,苔米还属头一例,她甚至放出,就算是全面封杀她,她也不会向这些刽子手妥协,真以为她好欺负尽管试试,她可不介意向媒体披露那些对她唧唧歪歪、指责她狮子大开口的家伙们爆出了一个怎样匪夷所思的价格。
这世上很多事情都需要领头人。
苔米这番话说完后,她本人就不放心上了,她不过就是想把压在心里的话说出来,具体造成怎样的后果她并不去考虑。
有时候她就是这么一个思想简单的家伙,永远学不会外面的圈圈弯弯。
但苔米的话所造成的风波,却在持续发酵。
因为有越来越多的导演向记者抱怨电影公司买下版权时,恶意压低价格,给钱太少。
这其中甚至有不少成名已久的导演,这些名导甚至表示,不止自己做新人时被压低过价格,哪怕是现在,电影公司购买版权时给出的价格,绝大多数都不尽如人意。
“一部电影养活的可不止是导演一个人,剧组那么多人都等着这个钱,你卖不出去,大家拿不到钱,看不到希望,工作热忱程度肯定会降低,当你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时,积极性会被打击是必然的,但是电影公司购选电影也是存在一定风险的,如何降低双方的风险,是独立电影导演和电影公司都需要解决的难题,这不是靠一个人,一家公司可以解决的。”
前鹿特丹电影节主席、意大利著名电影制片人、影评人马可·穆勒在被记者问及最近大热话题“电影和版酬”,如是地说。
`(*n_n*)′
苔米虽然炮轰了那些过分压低影片版权的无良购片方,但这不代表她的作品卖不出去。
事实上,自从苔米接受了《电讯报》和《电影手册》采访后,“漂”一片比以前卖的更好了,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影片商有意向购买了《漂亮男孩》的版权,其中有二十八家公司已经和苔米签订了合同。
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欧洲国家,也有少数来自亚洲和南美。
尤其是苔米,或许她自己都不知道,她在欧洲有一票影迷,其中法国人最多,其次就是荷兰。
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因为苔米本人完全不自知的拉风表现(即在圣丹斯电影节得罪记者),让她俨然成了欧洲许多青少年心中的偶像。
——好莱坞的媒体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们的霍恩酷酷哒!
越是规模小正在发展的电影节,在选片方面就越慎重。
鹿特丹电影节六位选片人,在从诸多投展影片中选出250部左右的展映电影,事实上,无论是投展影片有多少,鹿特丹的选片人始终将展映影片控制在250部左右,这是为了确保参展电影的质量和电影节的口碑。
让苔米感到兴奋的是,在鹿特丹电影节上,有二十个影院放映厅,同时放映展映影片,每个厅4到5场,确保展映电影至少能在鹿特丹电影节期间放两轮。
对于很多文艺片导演来说,让观众只看一遍,就完全了解透他(她)看似缓慢节奏中设下的圈圈套套不太现实,看两三遍,应该就能看明白了。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对于这个无论是名气还是影响力都远不如“欧洲三大”的鹿特丹电影节,在现任女掌门人,珊德拉主席询问苔米电影节如何时,苔米给出了相当高的评价:
“或许现在它不是最好的,但是它的发展势头却是我最看好的。”
十八岁的霍恩导演,在这个问题上回答的相当老成。
☆、第26章 我绝不妥协
因为苔米本身在荷兰的知名度,外加电影让其在圣丹斯电影节斩获“世界电影剧情片”单元“最佳导演”奖,有许多慕名而来的影迷赶到鹿特丹,专门为了观看“甜心导演”塔玛拉·霍恩的新作,《漂亮男孩》。
虽然鹿特丹电影节一直坚持不走寻常路,但是普通观众的口味却不会“剑走偏锋”,圣丹斯电影节上口碑两极化的影片,到了鹿特丹电影节上绝对不会出现一致好评的情况。
为了清楚观众的真实反映,苔米特意假装普通观众,和雷蒙德一同观看了非首映场的《漂亮男孩》。
和圣丹斯展映情况相同,电影刚开场十分钟,就有人觉得无聊想要走,不同的是,有一部分打算走人的观众被他们的同伴拦住了。
苔米亲眼看到坐在他们前排的一对情侣,女方抱怨电影真无聊,男方安慰女伴说:“再等等再等等,我看了影评,他们都说精华都在后半部分。”
苔米在圣丹斯迅速走红,作为世界首屈一指的独立电影节,欧洲各个国家都有报道。
媒体并不会因为苔米来自欧洲就对她特别优待,即使是法国当地媒体提起这位备受瞩目的新生代导演的第二部作品,也是用“褒贬不一”这样的词去形容。
果然待一百分钟的电影结束后,观众一边离场,一边议论电影内容。
苔米跟在人群中,仔细聆听周围人的说话声,走在苔米后面的两个年轻人就在讨论电影剧情,苔米特意放缓了脚步,就是为了听他们怎么说。
“可算完了,我屁股坐的都疼了,你觉得电影怎么样?”
“还行,挺有意思的。”
“为什么我觉得好无聊,无病□□的感觉,不过音乐还是挺好听的,我有注意字幕,是一个叫洛朗·库宗的人创作的,以前没听说过。”
“我也觉得音乐好听,不过话说回来,我还是喜欢这个导演上一部作品。”
“《牧羊人》?我也喜欢那个,但是这个我真不喜欢……”
……
从放映厅到离开电影院,就这么眨眼的功夫,苔米根本不可能听到所有人议论。
但是从她走了这么一路,听到大家都在讨论这部电影本身,而不是我们待会儿去哪里吃什么,苔米就觉得很满意。
这说明《漂亮男孩》在他们心中扎下了很深的印象,让他们有想讨论的*。
一部能调动观众参与性的电影,无论口碑与否,它已经获得了成功。
鹿特丹电影节和圣丹斯电影节不仅举行时间紧挨着,当地温度也差不多。
这个时候的鹿特丹也非常冷。
因为汲取了圣丹斯电影节的经验,苔米和雷蒙德等人都穿得很多,倒也不觉得冷。
像苔米这样的独立电影人,参加电影节除了为电影宣传,寻求出人头地的机会,还有一个就是为自己的作品找到更好的出路。
没有一个导演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被更多人看到,哪怕只是单纯想拍电影而拍电影的苔米。
圣丹斯电影节,苔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众多“追求者”中,将《漂亮男孩》北美发行权交给韦恩斯坦公司,就从火速飞回法国。
事实上,除了北美地区,还有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电影公司想要购得“漂”的版权,可惜苔米跑得太快,让这些人扑了一个空。
幸好新人聚集的鹿特丹也是世界各地电影公司购片市场之一,要不然知道自己和欧元擦肩而过,极度缺钱的苔米一定会哭瞎双眼。
`(*n_n*)′
电影公司负责购片的片贩子总是特别狡猾。
他们往往会选择一些票房前景可观,但是导演不甚出名,甚至是完全不出名的电影,欺负新人导演不懂市场行情,使劲儿压低价格,以低廉的价格购买版权,然后带回本国放映。
像美国的圣丹斯、荷兰的鹿特丹这类,鼓励新锐导演和独立电影人的电影节,就是他们的购片狂欢节。
就像是一个精打细算的“家庭主妇”对待一件刚上市的、正在进行促销的新产品一样,他们会从各个方面估量这件新产品值不值得他们入手,无论商家说的天花乱坠,他们只会寻找自己需要的,和他们认为合适的。
在这个市场,无论这个导演身兼多少职,对这个作品有多大的话语权,他都是被动的,因为他是被挑选的那个,而不是那种大导演大制作影片,价高者得。
换句话就是,谁更有需要,谁就更被动。
所以有些独立电影,导演在明确知道自己的影片值得更高的价格,却不得不签下片贩子低廉的购买合同。
因为他比片贩子更需要知名度,更需要片子卖出的钱,更需要……
所以他不得不妥协。
不过,妥协这种事情在苔米这里是不存在的。
对数字甚为敏感的苔米,纵然不懂的这个市场行情,但是她心里也有一个算盘。
她按照当地人口、土地面积、人口密集程度,票房市场总额,以及往年媒体爆来的在鹿特丹电影节热门影片成交价格作为参考,制定出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精密价格表格。
凡是这个表格上出现的国家和地区,低于这个表上价格百分之十的购片人,一律被苔米当成人品不及格拒之门外,连讨价还价的余地都没有。
苔米也有自己的理论,她是什么都不懂,但是你真把我当成冤大头,那是你人品有问题,我不要和人品有问题的人合作。
反正我还有拍下部电影的钱,拿出你的诚意,爱买买,不买滚!
于是苔米再次出了名。
这一次加入谴责队伍的不仅是媒体,还有被苔米拒之门外的片贩子。
“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难说话的人,她真的认为别人非她不可吗?狮子大开口,太贪婪了!”一位被苔米拒之门外的电影公司购片人不爽地说道。
这一次,苔米不再沉默,因为她听取了雷蒙德的建议,接受几个权威电影杂志的采访,雷蒙德的说法是,“你得让更多的导演知道,拍电影不仅仅是为了钱!”
苔米被雷蒙德这么一说,突然觉得自己肩膀上的担子很重,她觉得自己确实有这个责任。
雷蒙德说得义正言辞,事实上他只是不想让苔米将全欧洲的媒体都得罪了。
好吧,上帝原谅他,他又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了。
`(*n_n*)′
经过众人投票决定,苔米接受了两家媒体的采访,一家是苔米本国相当具有权威性的电影杂志《电影手册》,另一个则是荷兰相当著名的《电讯报》。
前者因为是电影杂志,提的问题更具专业性,后者则更倾向询问苔米个人方面的问题。
不过两家都不约而同提到了在本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上,苔米被电影公司购片方抱怨架子太大,要价太高的问题。
对于这个指控,苔米当然是全盘否认:
“是我要价太高?他们完全是一派胡言,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谈到价格的问题,他们在电话里面报了一个价格,我不满意这个价格我就直接挂电话了……你问我为什么要挂电话?我没有觉得我很失礼,我觉得失礼的是他们!他们侮辱了我的作品!”
“我不知道到底是谁助长了这些混蛋的气焰,让他们肆无忌惮的压低价格,有一个来自人口众多的发达国家的购片人,我不提他是谁,你们可以打听打听,那家伙据说很有名!很多新人导演都被他压了价格,签下了廉价的购片合同,电影在他们国家上映后,大发横财!那家伙简直是可笑,他厚颜无耻地开出了五千欧的价格,还拿出一副五千已经很多了,我再要就是我贪婪的架势!”
“见鬼了,五千欧,还不够我一年学费,是的,我还在上学,我还在读书……他真好意思说出这个钱数,脑子进水了吧,多来几个这样的购片方,独立电影导演就可以转行了,他们这是在扼杀电影市场的希望,扼杀电影的未来!”
“有些片贩子说可以在本国封杀我,让他知道的所有的电影公司都不买我的电影,这样我一分钱都拿不到,可是,谁在乎这些,我拍电影原本就不是为了钱,去问问哪个独立电影的导演是为了钱在拍电影,他们将作品卖掉只是为了可以拍更多自己喜欢的电影!”
“没有钱,没有启动资金,拍不了,只能转行,我转行,他转行,大家都转行……”
“那些根本不是购片人,他们是射杀独立电影人的热情未来的刽子手!”
负责在苔米接受采访时,端茶倒水当跑腿小弟顺带给休息室外面的雷蒙德传递消息的范池惊呆了。
导演果然是一如既往的犀利!
太牛逼了!
☆、第27章 暗中偷窥的痴汉
苔米自然不知道,自己这番话给鹿特丹电影节乃至整个欧洲电影市场带来了多大的轰动。
在荷兰《电讯报》结束对苔米采访的第二天,报纸头版头条就是“天才导演塔iffr期间暴揭□□——有人正在试图扼杀电影的未来”!
与此同时,法国权威杂志《电影手册》也报道了关于“甜心导演”塔玛拉·霍恩的新作《漂亮男孩》,该报道不止介绍了导演本人在电影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还刊登了霍恩导演对于电影的简介以及对法国电影的期待。
该文章末尾同样提到了这位天才导演在鹿特丹电影节上遭遇的不公事,并照搬了霍恩导演的原话,“电影是精神食粮,可是精神食粮却不能让人填报肚子,我认为,这个市场至少应该给一名导演足够的资金让他备齐食材!”
苔米不是第一个对过分压低电影价格的片贩子表示不满的导演,自然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但是如此言辞激烈的谴责这些片贩子的新人导演,苔米还属头一例,她甚至放出,就算是全面封杀她,她也不会向这些刽子手妥协,真以为她好欺负尽管试试,她可不介意向媒体披露那些对她唧唧歪歪、指责她狮子大开口的家伙们爆出了一个怎样匪夷所思的价格。
这世上很多事情都需要领头人。
苔米这番话说完后,她本人就不放心上了,她不过就是想把压在心里的话说出来,具体造成怎样的后果她并不去考虑。
有时候她就是这么一个思想简单的家伙,永远学不会外面的圈圈弯弯。
但苔米的话所造成的风波,却在持续发酵。
因为有越来越多的导演向记者抱怨电影公司买下版权时,恶意压低价格,给钱太少。
这其中甚至有不少成名已久的导演,这些名导甚至表示,不止自己做新人时被压低过价格,哪怕是现在,电影公司购买版权时给出的价格,绝大多数都不尽如人意。
“一部电影养活的可不止是导演一个人,剧组那么多人都等着这个钱,你卖不出去,大家拿不到钱,看不到希望,工作热忱程度肯定会降低,当你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时,积极性会被打击是必然的,但是电影公司购选电影也是存在一定风险的,如何降低双方的风险,是独立电影导演和电影公司都需要解决的难题,这不是靠一个人,一家公司可以解决的。”
前鹿特丹电影节主席、意大利著名电影制片人、影评人马可·穆勒在被记者问及最近大热话题“电影和版酬”,如是地说。
`(*n_n*)′
苔米虽然炮轰了那些过分压低影片版权的无良购片方,但这不代表她的作品卖不出去。
事实上,自从苔米接受了《电讯报》和《电影手册》采访后,“漂”一片比以前卖的更好了,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影片商有意向购买了《漂亮男孩》的版权,其中有二十八家公司已经和苔米签订了合同。
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欧洲国家,也有少数来自亚洲和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