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总字数为:1317583个
    琶靼琢艘患虑椤
    “地/震了……”
    第128章 第 128 章
    明白了发生了什么,小刘冲出小红楼拔腿往住院部跑。
    穿过所有往大广场走的人群时,小刘看到了几个跟他一样逆行的身影。
    跟靳初一混了一年急救的最大好处,就是经常出入手术室,认识了很多人。
    这些逆行的身影中,有医生、有护士,还有一些小刘认不出来,可能是亲属也可能是保安,同样的责任感让他们逆流而上,不顾安危重回自己的岗位。
    产科有单独的住院楼,但是距离小红楼最远,为了抄近路小刘决定从大花园内科住院楼上穿过去。
    拨开最前边的跑得最快的人群,小刘终于在人流的末尾看到了一些护士,儿科住院部的,不少都抱着小朋友。一群嫩粉色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
    “妈妈……我要妈妈……”路过的护士身引起了小刘的注意力。脑袋上还挂着盐水,护士一手抱着孩子一手举着输液架,孩子父母不知道哪里去了。
    “不哭不哭,妈妈马上就来。”护士和很年轻,不像当母亲的年龄,孩子还在挣扎,非常吃力。
    “我来。”看到这个景象,小刘连忙跑过去接过孩子和输液架,跟着护士队伍走到了稍微空旷确认少地方。
    “来,乖乖,给你个玩具,小猫猫。妈妈马上就来了,乖乖听姐姐话好么?”安顿好了孩子和护士,小刘把玩具猫塞给了小朋友。
    年幼不知愁,小朋友抱着玩具马上破涕为笑。
    小刘跟护士打好招呼,刚准备离开,地面又开始了摇晃,措手不及的小刘和护士相互搀扶着,才勉强稳定了重心。
    虽然知道会有余震,但完全没想到是这种状况。也许是磁场的问题,头晕,胃疼,天在转,地在舞蹈,小刘揉了揉眼睛想确定楼是不是轻微摆动了一下,揉完了发现楼真的在摆动……
    刚哄好的孩子又开始了嗷嗷大哭,连锁反应,一个哭一群跟着哭,小合唱一样的哭声此起彼伏。
    “你去住院部吧,我来哄孩子。走吧!”
    也不知道是不是小刘身上的军装让小护士认出了自己的身份,小刘点头后冲向了住院楼。
    帮助几个内科的住院病人转移到安全地带,小刘一步三后退的前进方式终于到达了产科大楼。
    已经有低层的病床被推了出来。另一些孕妇在护士和家属搀扶着下小心翼翼地走了下来。
    刚走到二楼,小刘就听到了呼喊声。
    “小白,帮个忙。”
    小刘停下了脚步,也顾不得左手曾经脱臼,马上跑过去从瘦弱的护士手中接过孕妇抱着就往楼下跑。
    即将临盆,营养不错,身上带着孩子,孕妇们的身下都略微臃肿。一百多的重量,加上俞市的五月天,跑了两趟小刘就感觉自己的衣服湿透了,昨天值夜班睡眠不足,再加上还没吃午饭,小刘怀疑自己头晕是不是低血糖。一想到这个结论,小刘都想抽自己,怎么不多睡会儿?为什么不吃饭?现在不能掉链子。
    强打起精神,小刘继续往楼上走,还有很多人在等他们。
    产科的男医生总会被人误会,但特殊时期,体力的优势就显露了出来。
    第一次,小刘感受到了三甲医院的可怕。往常什么3000床位都是个数字,但现在,别说三千,300个扔你面前你都受不住。
    医院的产科是除了妇幼保健院市里最好,住院待产的孕妇很多,工作日并不是每个都有亲人在陪伴,再加上突然情况,产妇们显得惊慌失措。
    在指挥病人们撤离的护士们,虽然也紧张,但都坚守在自己岗位上。
    “你们几个男的,开始往楼上查,还有病人抱下来。”
    一声令下,几个住院医师和实习的医生都开始往楼上跑。
    按照医生的要求,一个一个病房检查过,小刘在路过手术室时被一位副主任医师叫住了。
    往常乐呵呵,刺羊水要被弄的洗好几次澡的都任劳任怨的医生,今天脸上没了笑容,取而代之的是紧张和不安,干了十几年,这样的情况,对于绝大部分人都是头一遭。
    “刘侑,去找7床和23床的家属,产妇要生了。都去买饭了,你去下边找找说一下情况,咱们的楼能扛得住,让他们放心。”
    “她们不是还有几天么?”23床的病人小刘知道,他负责看管的。
    “被吓的。”医生吼了一句,就跑到手术室去做无菌准备了。
    小刘愣了一下马上掉头往楼下跑。中途楼又晃了一下,小刘跌在地上。
    “太遭罪了。”最快速的爬起来继续往楼下走,小刘一直在担心那几个即将当母亲的产妇。
    如果不是自己是医生,如果不是家有产妇,有几个人能想到在这种天灾时还有人要生孩子。
    “7床,23床的病人家属?有人在么?”
    楼下,保安和医护人员拦着人头攒动的病人和家属,看这自己医院的大楼,每根神经都绷紧了。
    “我是23的,我妻子……”
    “快生了,没事,医生在那里,7床的呢?”
    喊了几次没人应答。本来只是通知家属一切都好后就准备回去,小刘却发现23床的产妇丈夫执意要跟着上楼。
    “医生都在那里应该没事,我……我不会捣乱就在外边陪着。”23床的丈夫,人高马大,比185的小刘高了大半个头。一身肌肉,花臂纹身,脖子挂着金链子,身上有几道道疤,每次跟小刘说话,小刘都有点发怵,对于太太非常温柔,这样的反差让人印象很深。
    跟保安和医生沟通后,23床的丈夫被允许上楼在手术室外陪同。而7床的丈夫,始终没出现过。
    安顿好了丈夫,小刘总与松了口气,靠在座椅上终于得到了短暂的休息。
    拿出手机想给小汪打个电话,手机竟然没有信号。
    一声叹息。闭上眼睛,眼前无数的身影飞过,小汪,昭昭,小黄,干舅,白夜,小冯,舞象,黄三、温存……都平安么。
    “小刘你走吧,这里我守着。”随着昨天晚上带着小刘值班的主任出现,小刘和大花臂都感觉到一阵安心。
    医生,大灾大难时刻见到比亲人还要放人安心的人。
    “我去其他科室看一下…马上……”
    马上还没说完,站起来的小刘感觉头一晕,幸好被打花臂服了一下,不至于倒下去。
    “又地震了?”
    “没有,医生你太累了,您昨天值的夜班吧,吃饭了么?不嫌弃你吃吧,我给老婆买的粥和煎饺,应该也没啥用了。”
    几番推脱,小刘败下阵来。拿着煎饺一边啃一边跑,小刘冲到了靳初一的办公室,没人。想了一下跑到设备室,小刘看到黄三还在拍摄,靳初一在和几个医生一起在进行器械打包。
    看到小刘,靳初一挥了挥手示意小刘过来帮忙。
    这时小刘才知道,靳初一被选为了第一批支援力量即将前往灾区。把设备和药品装上车,第一批准备支援十三位医生都到齐了。齐刷刷的科室骨干带头人,有的医生来不及拿自己的军装外套,抓着老婆的衣服就来了。
    手术室称外科、急诊、产科、骨科为“四大恶人”,因为手术多,工作量大还不讨好,可关键时刻,被派出去的正是这几类医生。
    “文X地震了,我们要过去支援。”靳初一非常冷静,似乎就在说“我出去吃个便饭”,可跟吃便饭完全不同,因为吃饭不会说:“如果我回不来了,书稿你跟小十五联系。”
    随着黄三上了第二辆客车,地震发生的一个小时后,救援队伍出发了。没有仪式,没有送别,甚至没有来得及跟家人打招呼,医生们就去了需要他们的地方。
    送走了靳初一,小刘继续回到了实习的科室帮忙,医生护士们实习生们都回来了,各自忙碌着。
    傍晚的时候,俞市对外的通讯恢复了,但是为了避免占用线路,小刘没有给小汪打电话。
    某都的信号依然半瘫痪,联系不上昭昭的小刘心急如焚,直到新闻联播开始,收到了小汪“昭昭没事”的短信,小刘心里的石头落到了地上。
    在自动贩售机买咖啡时,小刘才见到了小黄,除了疲惫,一切都好。不好的是,自动贩售机里的东西早被买空了,还好小黄跑得快,分给了小刘一罐。
    看着新闻上一闪而过的画面,打着“申汤”logo的救援器械乘坐军用飞机到达了俞市机场,一辆一辆的救援车辆装载完毕准备开赴前线,小黄忽然说了一句:“老天今天晚上就过来了。”
    小刘刚点了点头,就听小黄补了一句。
    “咱们班的人已经集合了,今晚出发,去某都支援。”
    第129章 第 129 章
    16号凌晨,连续几天,小刘都在医院里忙碌着没有回家。因为是实习生,没有行医权,他最多的只能是帮忙搬搬东西,安慰一下病人。
    几天了,医院的大楼经受住了考验,不少住院病人已经搬回了住院楼。
    所有的医护人员,自发的,都在加班,包括实习生在内,每个人都守着医院不肯走。因为他们要随时准备接诊一线运来的重伤员。前方医院全部高级,只得依靠邻近城市互相帮忙。
    为了让能参与抢救的医生护士们得到更多更充分的休息,晚上实习生清醒的时间更多一些。天已经快蒙蒙亮了,忙了一夜的小刘终于得到了片刻喘息。
    看了看手机,小汪最后一条发来的短信是昨天夜里。
    “已到达安县,目前驻扎在学校操场。一切都好,放心。保重。”小刘反复的抚摸着手机屏幕,似乎这样做能让他靠近小汪一些。
    14日清晨,学校以及下属医院的7只医疗队伍近300人已经做军机抵川,然后换成卡车向汶川前进,行驶至都江堰时,因为道路受阻,需要等待工兵开路。不光是小刘的学校,来自全国各地的1100多名医护工作者,滞留在了路上。
    经过工兵们的艰苦工作,道路终于打通,15日深夜学校的医疗队才到达了暂时的目的地,暂时驻扎在安县中学的操场。
    小汪说,一到目的地大家就忙了起来,搭帐篷,消毒,准备材料,野战手术室很快就搭建了起来。久等的受灾群众也把官兵们团团围住,寻求帮助。
    开始还好,校领导发现这样不是长久之计,要求大家合理规划时间,小汪一群人才得以休息,深夜才有空给小刘发了个短信。
    小刘敢想象现场是什么样,网络上那些坍塌楼房触目惊心的照片触目惊心。出去视觉冲击,小刘想到废墟旁边应该有无数伤者的呼救,家属的哭喊,医务工作者的忙碌,以及救护车的呼啸冲击着耳膜,如果还有救护车的话。
    军装有个好处,就是特别醒目,受灾群众看到这身衣服,就会自动聚拢过来,也会寻求帮助。信任越多,责任越大,需要的时候冲在最前边,是小刘从没怀疑过的事情,只是现在,机缘巧合,让他几乎置身事外。
    靳初一的稿子没写完,十五的又来了。13号清晨,靳十五把校正后书稿发给小刘,说出版社的编辑会跟他对接,就带队飞往了北川进行支援。
    自己的两位导师都上了前线,爱人上了前线,自己却被留在了后方。
    漫无目的穿过花园,鬼使神差的走向了小红楼。70年的楼龄并没有影响他的坚固,可惜上边挂上了“危房请勿靠近”的字样。
    往常照亮小树林的灯都灭了,只有小红楼大门口的门灯昏黄但坚强的燃烧着。
    走近了,小刘看到远处假山上,有一个火光忽隐忽现,有人在吸烟。不知道为什么,小刘想到了自己的母亲,但家里离这里很远,应该是安全的。
    忽然地面又传来了轻微的晃动,很轻很轻,掂量了一下应该熟睡的病人们不会感觉到,小刘并没有离开。往常很敏感的小刘,短短几天而已,小刘已经对于这种轻微的晃动,习以为常。
    走近了,一股薄荷味传来,小刘才发现,靠在假山上抽烟的人是小黄。
    “你抽的是女烟么?”熟悉的味道,前几天在跟母亲见面的时候闻到过。
    “我曹!”看到小刘飘过来,小黄一声尖叫从地上窜了起来,指着小刘吼道:“姓刘的你TMD大晚上你这一身白吓死人了好么。”
    吼完了小黄觉得不对劲,道了个歉,把烟头扔到地下踩了踩,然后蹲在地上烟头捡起来塞进烟盒里。借着微弱的灯光,小刘感觉小黄站在这里抽完了一盒烟。
    小黄心烦,小刘明白。
    “老天不是喜欢薄荷么,所以我就抽这种...女烟...也无所谓吧...其实不经常抽,偶尔没事干来一根...哎,抽烟不好...为啥我不嚼个口香糖呢...”
    并没有想过和小刘交流,小黄蹲在地上自言自语。
    “干舅还好吧。”
    “嗯,还好,估计很忙吧..哎,老天那个身体,本来说小蜜要过去,结果老天非要自己上,哎....”
    小黄的心情小刘是知道的,干舅的心脏有35%的堵塞,按理说不适合在这种地区。但是作为公司的老总,在这种最需要他的时刻,他必须做出表率。
    当天晚上干舅就飞到了某都,然后直奔灾区,他需要看到情况,需要调配物资,几万、几十万伤员在等待着治疗,无数医院在等待着医疗物资,地震造成的伤者考验着每一座受灾城市医院的承受能力。
    “不够不够,某都和俞市所有库存加起来也不够....需要调配,哪儿有那么多密闭这么高的裹尸袋?”想到那天旁听小黄和干舅电话,干舅时不时就要跟旁边人说几句,完全顾不得风度证明了情况的紧急,而关于裹尸袋的话题,刺痛了小刘的心。
    汶川是一个很大的地方,其下属的映秀镇是距离镇中心最近也是最严重的地方。全国各地的医生都在往那里冲,不但有小刘实习医院在内的俞市几所三医大直属医院的医生们直奔而去,甚至还有来自羊城的医生。
    除了医生,全国的消防队员精锐力量也都奔赴了一线,申城出动了近300人,带着最先进的器械。除了这些官兵,一些NGO和志愿者也加入了队伍。
    “挨着山靠着河,现在应该已经是孤岛了。余震太厉害道路都塌了,工兵上不去,现在传说就水路通了,但是运量很小,靠直升机,天气不行,真的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所以医生和大部分器材都堵在坝上。”
    总理要求12小时打通道路,确实也做到了。但打通了,和真的能运送器械进去,是两码事。除去常规医疗器械,临时帐篷,毛毯,睡袋都需要,更多地还有就是消毒防疫物资,以及干舅在发愁的裹尸袋。
    重灾区需要直升机,但08年,全国部队拥有的直升机不过400多,最近的某君驻地能飞行的满打满算60架,每天几百次起飞已经是极限,最后不得不调用民用直升机。干舅公司有最先进的直升机,但是飞过来需要时间,前往灾区也需要飞行员。
    为了能进入重灾区,所有人都在想办法。实习医院带队的副院长是有实战经验的人,非常聪明的派出了先遣队,考察陆路可以走后,一群医生护士竟然背着东西前前进,走完最后的几公里。这些东西,小刘都是听舞象说的,黄三跟在其中,跟背包的小护士交换了行囊,才知道每个人身上有几十斤的负重。
    依靠人力,运送的东西仍然远远不够,虽然是个镇,但是伤员大约有1200人,更多人还被埋在废墟下等待救援。
    小刘没去过隔壁城市,对于下边的区县更加没有概念。但他的脑子里一直盘旋着那个地名,怎么总觉得这个地方特别熟悉。当小黄站起来拿着熊猫外形的香烟盒准备往垃圾箱里扔时,整个人一愣。
    “映秀是不是离卧龙特别近?”
    “是啊,50多公里啊。怎么了?现在还有心情关心大熊猫啊...传说熊猫爸爸都被困在那里了...哎,滚滚应该满山到处跑了吧。”
    小黄打趣完发现小刘表情不对,连忙追问:“怎么了?难道昭昭在哪里?”
    “不是,是实习认识的人....昭昭在某都市,很安全。”小刘扶着额头,一想到白夜和小冯一行人的路程是从青城山出发去卧龙看熊猫,心情跌落到了极点。不论是小冯还是白夜,小刘都发过短信,自然是没有回复。
    然而,需要关心的人太多了。地震发生的几个小时候,小刘和小黄曾经军事训练的空降兵出动了,第一批空降兵几乎是在无气象资料、无地面指挥、无地面标识的条件下,采用盲降的方式进入了灾区,徒步穿越在随时可能二次塌方山林中,带回了第一手资料。
    “我也想去一线...”小刘低着头,感觉到无助,自己什么都做不了。几次跟学校申请,学校都以“没必要”为由,中断了通讯。
    “谁不想去,我还想去找老天呢...哎...”
    命令,即是红线,学校不让去,他们谁都不敢擅自前往。这次之所以会上6年级而不是上一批,是因为有人违抗军令逃避救援被处理了。
    正说着,小黄的手机响了,带教老师要求小黄带早点回去。
    “走吧,别想了,先干活了。去买早饭去。”
    “嗯。”小刘点了点头,也跟了出去。
    一周后干舅回来了,两周后,昭昭和温存一行人回来了,一个月后靳初一和靳十五回来了,两个月后小汪告诉小刘,他已经回到了帝都继续实习。
    在俞市继续实习的小刘,等啊等,却没有等回白夜和小冯。
    第130章 第 130 章
    医院里每一位从前线回来的医护人员,都被当成了英雄欢迎。
    不,不是当成英雄,而是他们就是英雄。他们的无畏对得起自己的职业和身上的军装。
    不同的是,靳初一作为西南地区急救方面领军人物,救灾时在分诊救治伤员方面贡献突出,本应该是大书特书的。可他一回来,直接请了长假。
    本来小刘还以为靳初一是灾后应激障碍,结果发现还不是。
    “他一定在忙着总结什么。”同样从前线归来的靳十五,专门来了一趟俞市看望自己的哥哥,但被拒之门外。除了疲惫和消瘦,靳十五还是日常那样温文尔雅。临行前,靳十五嘱咐小刘,让他作为学生,去看望一下靳初一。
    “这是我们第二次遇到这么大的地震...那次地震如果不是他最先反应过来,我应该已经死了....”说完靳十五摇了摇头。
    “第一次...难道是...”
    “是。”靳十五肯定了小刘的疑惑:“我们两个都是唐山人。上学的时候还有点口音,那时候天干还嘲笑我,一开口就让他想到赵丽蓉...”
    “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靳十五说完苦笑一下:“所以当年他选择急诊急救,我不知道是不是跟小时候的经历有关。但初一是个很优秀的人,习惯总结,而我只是最随着他的步伐,享受红利而已。我是个过去了就过去了人。”
    地震发生时,还只是小学生的靳初一,不但最先反应过来带着全家人逃出了砖楼,在救援时主动负责照顾安抚同龄人,巧妙运用从父亲哪里学到的知识照顾伤员,是老师得力的小帮手。而后来随处传唱的“少儿应灾口诀”,也是靳初一编的,时隔几十年,这首儿歌再次被传唱了起来。
    靳十五走后的第三个夜班结束,小刘来到了靳初一的办公室。跟靳初一堆满了文件的桌子不同,小冯的桌子很干净,小冯走之前自己收拾的。经常有医护人员来他的位置看看,医院不让放花,所以只能看看。
    小冯是个爱干净的孩子,做事虽然有些慢,但认真仔细有条理,再加上一副好脾气,病人怎么闹都不生气,作为同事,小刘非常欣赏这种人。
    但可惜,老天并不会因为你是好人,就会让生活待你温柔。
    收拾着自己写的病历,小刘又想到了白夜。一个认真上进又不服输的女孩子,就是因为太认真,让她显得有些笨拙。可白夜很快接受了这个事实,一边自嘲“笨鸟先飞”,一边努力的弥补着自己的不足。在小刘看来,以白夜的环境而言,她能做的已经相当好了。
    本来实习结束,白夜应该在家安安稳稳复习准备考验呢吧...可是现在,被算在失踪人口内...消失了两个月,谁都知道是什么意思。
    擦了一下眼泪,小刘出门买了一些吃的,准备去看看靳初一。靳初一喜欢吃什么,小刘都是从小冯的口中知道的。
    靳初一家离医院有点距离,是一栋老式的小高层。
    敲开了门,靳初一看到小刘楞了一下,但还是让进了屋子。看到小刘带来的食物,靳初一眼神飘了一下,没吃,放那里了。
    靳初一的屋子非常空旷,让小刘想到了当年他和小汪最初的屋子,没有电视,没有沙发,客厅里放着一张书桌,方便写作看书。厨房也没有使用的痕迹,干净的有些洁癖。唯独房子门口放着的纸箱子还有生活痕迹,看起来非常不协调。
    “稿子改回来了?”靳初一开口的第一句话,还是在关心自己的书。
    “是的,编辑说联系不上您,让我带给您。”小刘把包里出版社的打印的稿子拿了出来递给靳初一,虽然不到20W字,但是厚厚的一摞子。
    “嗯。”靳初一点了点头,接过稿子看了起来。
    出版社还在使用纸质化流程,贯彻三审三校,每一次都会打印厚厚的一本,编辑用红笔在上边认真的批注一些问题,就像初中生的笔记,认真而细致。
    靳初一非常快速的检查了一下稿子上批注的问题,并不停地拿着绿色的水笔标注着,20分钟不到,看完了整本稿子。
    “小十五的书,是不是已经快要出片下印了?”靳初一看完最后一页,敲了敲稿子。
    “是,顺利的话,八月份就能在市面上看到了。”小刘点了点头,这算是他第一次出书,比较关注。
    “嗯。”靳初一哼了一声,随后把稿子递给小刘:“明天你快递给编辑。”
    “好。”小刘把稿子塞回牛皮纸袋子,小心翼翼的放回包里,之前这些事都是小冯在做。
    稿子的事结束后,气氛进入了僵局,等了2分钟,小刘先开口了:“6月底,我就准备回学校参加考试,需要您.....”
    “哦,还需要我写什么评价报告一类的么?”小刘还没说完,就被靳初一打断了。
    “是的,还需要您填写一个实习手册...”小刘递出一个B5开本的小本子,32页,需要导师手写,很多主观评分,大量的手写内容,经常遭到辅导老师诟病。
    “您可以写好打印完贴上去....”斟酌着每一个字,小刘能感受到靳初一情绪不高,生怕把靳初一惹怒了。
    “没事,我会在离开前给你的。”
    “离开?”
    “嗯,我选择自主择业了。上边批准了,下个月起我不是医生也不是军人了。”靳初一摘下眼镜,观察了一下小刘:“果然你也不近视。”
    “嗯,我戴眼镜是为了.....”
    “防止液体飞溅....我知道...当年我教天干的。”靳初一放下眼镜伸了个懒腰:“一晃这么多年了,真是毫无建树...”
    “不能这样说...您做得很好了,在急诊这方面。”
    “呵,光有医术也不行。”靳初一操作了一下电脑,把笔记本屏幕翻转过来递给小刘。小刘大眼扫了一下,明白了靳初一在写“救灾后总结”。
    “光让医生往前线跑是不行的,设备,物质都没到,只能干瞪眼,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道路不同更致命。”靳初一说这些话的时候,皱着眉头,额头上的疤痕更加明显。
    这次上一线回来的人,不少身上都带着伤,有的是余震造成的,还有的是像靳初一这样被人打的。
    靳初一是被记者打的,伤员上直升机时,出现了拥挤,不得已靳初一守在飞机外快速的判断谁该上谁可以等一下。本来,应该是那些被留下的家属最为激动,但是他们都老老实实等待着,相信总会轮到自己。
    在靳初一拦住了一位准备趁机上飞机的记者后,给予逃离的记者情绪崩溃,拿起话筒对着靳初一脑袋就是一下,也不顾靳初一满脸鲜血,高声呼叫着“医生打人”。折断掐头去尾的片段被记者所在媒体在网上飞传,最后要不是拍照的黄三恰好也拍下来完整的一幕,舆论反转才得以翻转,记者辞职,报社出来道歉,不然估计闹剧还要飞一会儿。很多人都怀疑这是靳初一归来后请假的理由。
    “不完全统计,这半个月医院救治了9W多人,其中重伤病员1W6多,废墟里挖出来6000多,最后死在路上的都有好几千..事情不能这样了,需要抓紧总结,谁知道什么时候会有下一次。”靳初一一声叹息。
    话虽不好听,但小刘明白作为医生,作为军人,需要有这样的准备。
    “让专家上前线是一种资源浪费,没有设备,没办法手术救不了人。应该加强现场秩序管理和运输,投放更加有体力的卫生员式的医生,简单包扎后向后方输送。保证人活着,快速运输,疑难杂症交给后方处理,这才是好的方法。不光就在,将来战场上也是这样。之前我们都因为活的□□稳大意了。这次应该总结够了...代价太大了。”
    似乎是第一次,靳初一如此严肃的跟小刘交谈着。
    “刘侑,未来是你们年轻人的,将来你可能还要遇到类似的情况,你要记好了,不然是血的代价。”
    “我明白。”小刘点了点头,把靳初一的话记在了心底。
    “没事就走吧。”靳初一转回电脑目不转睛的敲打着键盘。
    小刘张了张嘴,他想跟靳初一说说小冯,但又觉得没资格管闲事,只得起身离开。
    走到门前,刚准备开门,小刘听到后方来了一句“门口的箱子,帮我扔了”。回头看了一眼,靳初一收回目光,继续干活。
    小刘楞了一下,抱起了箱子,就是那一瞬间,他看到了箱子内最上方的是一张照片,是靳初一搂着小冯的合影。
    第131章 第 131 章
    小冯的盒子,小刘没有扔,而是直接抱回了家。出租车师傅误以为小刘抱着骨灰盒,全程脸色铁青,大气不敢出。
    回到家,小刘干了一件让他自己都意外的事情,他翻看了盒子内的内容。
    最下方是衣服,上方夹杂着8本日记,一年一本,是从小冯认识靳初第一天开始写的日记。日记上放是一些贵重物品,表,手机,钢笔,MP3,还有一封信,以及那张照片。
    出于好奇,小刘戴上了MP3,一首单曲循环的《把爱放开》。
    歌曲开始,沙哑男声吟唱的“我们的爱,过了就不再回来,直到现在我还默默的等待”,原本属于另一首歌....
    这两首歌,小刘并不陌生,小汪经常在家哼唱。
    小刘打开了那封信,前边只是告诉靳初一,这些都是花靳初一的钱买的,任凭靳初一处理。
    也就是看了信,小刘才发现,箱子内的物品被翻找过,想来,也是靳初一翻看了原本压在最底下的那几本日记。
    打开了第一本日记,写于千禧年,应该是小冯大二的时候,他跟家人出柜,被赶了出来,在路边和人打架,头开了花,被送进了医院,认识了靳初一。
    发现小冯和靳初一的相识并不是之前告诉自己那样,小刘也不觉得有欺骗,谁都有难言之隐。
    然后,靳初一约了小冯。
    约病人睡学生,这么没节操的事情放在靳初一身上一点也不违和,虽然小刘一直劝说自己人品和专业领域要分开看,但都无法说服他内心里“靳初一是个人渣”的想法。
    翻看日记的时候,小刘不知道怎么的总是想到小汪的母亲,那3
    www

章节目录


雪候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你的老光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你的老光姨并收藏雪候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