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白衍疏忽!”
    白衍闻言,这才明白杨老的顾虑,于是带着歉意的抬手打礼。
    “由于事情紧急,此前南下,白衍一直都未逢机会,与杨老细说!”
    白衍解释过后,并没有着急说带着杨彦去大营,而是继续看向杨老。
    在杨老与杨彦好奇的目光中,白衍神情逐渐凝重起来。
    “杨老,白衍想问,此番雁门秋收之后,可有多少税粮?库府可还有多少钱财?”
    白衍收起笑容,认真的问道。
    有一件事情一直都压在白衍心底,白衍已经筹谋许久,不过此前没有机会,眼下秋收已过,又逢杨彦到来,时机已然成熟。
    “税粮?”
    杨彦听到白衍的话,一脸疑惑,看着父亲把雁门的税粮以及钱财告知白衍,杨彦又转头看着白衍。
    去边骑大营赴任,与雁门税粮、财库有何关系,莫不是要让他拿去赏赐一番?收买人心?
    那得要花多少钱财!
    日后那些边骑将领又会如何看他?
    ……
    “学府???”
    凉亭下,当魏老听到白衍的话后,一脸错愕的看白衍。
    “是!”
    白衍对着魏老打礼。
    回到府邸后,白衍便把赵秋叫来,找机会支开赵秋身旁的侍女后,把与杨端和、杨彦商量的事情,告知魏老、赵秋二人。
    眼下看到魏老的反应,白衍没有意外。
    “可是当初你不是说,仅存书而不做其他,为何眼下又要置办学府?”
    魏老不解的看向白衍。
    白衍见状,看向魏老。
    “昔日弟子南下颍川,亲眼见到,颍川之乱,不在士族,而在官吏,官官相护,腐败之势,上至监御史,下至门吏游徼……”
    白衍在魏老的目光下,把当初在阳矅见到的事情说出来,那些见闻,便是白衍改变心意的原因。
    “可老夫说过,汝之举动,乃是在掘天下士人的根基、倚仗,日后天下士人,乃至所有士族,都不会放过你!”
    魏老担忧的看向白衍,再次重复那日说过的话。
    彼时,白衍亲口说他也清楚这些,所以直言不会去动那些士人的根基,但眼下……
    “故而弟子方才把学府,设在云中山脉之内,故而弟子,放才召集阵亡将士遗孤,借复仇之口,送于云中山脉。”
    白衍抬手,对着魏老解释道。
    看着魏老,白衍清楚要瞒过天下人,必须要让所有人都想不到,而云中山脉,便是一个最好的地方,在雁门税粮、府存、兵源都足够的情况下,外加上月氏、匈奴都元气大伤,没有那个地方能比云中山脉更合适。
    此时也是最好的机会。
    见过颍川的乱像后,白衍一想到,若是秦国灭掉所有诸侯国,天下一统之后,赵地、楚地、齐地,每一个地方全都是颍川那样的官员,会是如何场景。
    白衍想想百年忍不住叹息。
    他必须提前阻止这种事情发生,不管是为了报答嬴政的知遇之恩,亦或者是为他白衍、家人。
    眼下,只要魏老与赵秋愿意帮他,白衍有将近十层的把握,在秦国一统之后,能源源不断为秦国输送人才,逐步稳住秦国根基。
    “云中山脉支流颇多,山高林深,的确可以!然,授人之师,可不好找!”
    魏老看向白衍,先是点点头,随后又劝说道,活那么一大把年纪的他,都从来不敢有过这般念头,然而眼下看着自己的弟子,魏老都不清楚,这般举动,是对是错。
    唯一肯定的是若真让弟子做成的话,日后与天下士人而言,好日子便真的到头了!
    凉亭内。
    在魏老的注视下,白衍见到魏老点头,松口气,露出一个笑容。
    “故而弟子此番,便是希望恩师能书信,请一些大贤到善无!”
    白衍抬手说道,说道这里,带着丝许讨好的笑容,不仅仅看向魏老,自己的老师,也看向一旁的赵秋,笑起来。
    “大贤皆在……”
    魏老听到白衍的话,本想说什么,突然想到燕国,愣住几息,回过神后看向白衍,忍不住笑起来。
    “看来此事你已经谋划许久!”
    魏老说道,随后看向赵秋。
    此刻在魏老与白衍的目光中,赵秋美眸满是复杂的看向白衍。
    “这件事情我不可能帮你!”
    赵秋直视白衍说道,看着白衍那讨好的笑容,她不理解为何白衍会当着她的面说这些,为秦国谋长久之计,还让她帮忙,怕是白衍想太多。
    在她眼里,她巴不得这件事情做不成,秦国灭亡,她好趁机复国。
    看了白衍一眼后,赵秋转过身,便准备离开,不想再听白衍说下去,毕竟看着白衍处心积虑的为秦国谋划、着想,不知为何,她心情总是莫名的烦躁。
    然而还没等赵秋走两步,一个声音便在后面响起。
    “这个学府在云中,就在赵地,若有一日,天下大乱,这个学府便是你复辟的根基,有没有这个学府,于你复辟而言,天差地别,更是与其他诸侯国复辟势力的差距,你想想,复辟后你是希望麾下与其他复辟势力一样,全是颍川那样的官员,还是希望你背后,有一个学府!”
    白衍的话,传入赵秋耳中,赵秋停下脚步,站在原地。
    转过头,赵秋美眸直勾勾的看着白衍。
    “考虑一下!眼下出把力,日后也好接手。”
    白衍见到赵秋的目光,开心的笑起来。
    另一个木桌后。
    魏老看到这一幕,听到白衍的话,看着明显已经犹豫的赵秋,随后看向白衍,满是惊讶,随后摇摇头,乐呵呵的笑起来,这下魏老终于知道,为何白衍总是能说服赵秋。
    “将军!咸阳消息!王宫密信!”
    这时候,一个亲信突然急匆匆的来到白衍面前,把一卷竹简交给白衍。
    白衍接过来后,打开看起来。
    看到密信内,不管是嬴政还是秦国其他大臣,都同意暗地内扶持央金,白衍松口气,把竹简交给魏老。
    眼下比较麻烦的便是,如何不知不觉的把央金,送到陇西以西的羌族哪里!
    第四百六十八章:儒师已到
    十一月。
    秦国大军在易水大败燕国的事情,随着传播,逐渐传遍整个天下,不管是齐国、魏国、还是楚国,乃至百越,皆有议论之人。
    所有人都明白,燕国在易水兵败之后,燕国的地势注定再也没有壁垒可守,在一马平川的燕国疆域,单凭燕国根本无力再阻挡秦国大军进攻的步伐。
    眼下唯一值得讨论的,便是燕国何时会被秦国灭掉。
    除非燕国舍弃都城蓟城,放弃最好的疆域沿北而行,去往远离中原的地方。
    而提及燕国,就少不得要谈论一个人。
    荆轲!
    世人无一例外,感慨燕国即将要亡之时,都不禁惋惜,燕国燕丹的谋划当真可惜,若当初荆轲顺利杀死嬴政,恐怕如今的局面,就会是秦国争夺王位而内乱,如同眼下楚国这般。
    彼时,世人何须再惊恐秦国二字,何须再担忧秦国铁骑,会不会千里迢迢的攻打到自己居住的地方。
    如此一想,怎能让人不惋惜感叹。
    多少人提及荆轲二字时,都忍不住热血上涌,惋惜这位壮士,荆轲这个名字,随着时间流逝逐渐被世人所铭记,而荆轲刺秦的故事,在传遍天下之时,也不断被怜惜的世人所赞颂,被惋惜的士人所敬仰,被天下无数豪侠,铭记在心。
    不过在世人铭记、赞颂荆轲之时,都忍不住提及一个让世人恨得咬牙切齿的人,不知随着荆轲的事迹,多少人闻声之时,恨不得掀桌子,砸锅灶,拿剑砍人。
    那人,便是秦将白衍。
    这倒也不怪世人如此愤怒,在世人眼里,若非秦将白衍的阻拦,舍生忘死的荆轲,又怎会失败。
    总而言之,伴随荆轲的故事在天下传播散开,白衍昔日的举动,注定让世人对其的印象,就是一份奸诈好恶之徒,而随着偏见,故事也愈发偏激起来,这也导致甚至孩童玩闹之间,所有孩子都喜欢一起打倒那个装扮成白衍的孩童。
    而在十一月。
    除去燕军在易水战败的消息,颍川叛乱的消息,同样也传遍天下,最终的结果如何,一切都尚未可知,不过据一些消息灵通的人说,秦国已经命最近的昌平君,从楚国返回,去颍川统领秦国大军镇压叛乱。
    同样是十一月。
    在北方雁门,善无城内。
    “怎么回事?去看看!”
    “怎么了?”
    街道上,突逢沿途百姓,看到手持布诏的边骑将士,来到街道上张贴告示,疑惑之下,纷纷聚拢上前。
    “古往今来,北方蛮夷之地,无忘南下,杀我中原生民,掳我中原妻女,烧杀强掠之景……”
    布诏前,一个边骑将士,对着围观的百姓大声喊道,把布诏上写着的内容,一一说出来。
    起初百姓还默默听着,然而听到后面,当得知郡尉白衍,打算培养一批从小就训练的幼儿或少年,用于日后专门防御北方的匈奴人。
    听到这里,顷刻间安静的气氛顿时便喧嚷起来。
    “这如何能行?”
    “是啊!像吾儿,尚且年幼,手无缚鸡之力,如何操练得了!”
    “北城那家的,我见过你家那儿郎,可并不像你说的那般手无缚鸡之力,虽然年幼,但壮硕得很,不像我家那小子,那才是瘦弱!”
    “你去去去,你何时见过的?那明明不是我家儿郎,我告诉你,你可莫要胡说,否则我可跟你不客气!”
    布诏四周的百姓,议论声比商贩集市还要吵,一眼看去,多是在争论不休。

章节目录


秦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下雨我带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下雨我带刀并收藏秦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