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中的只能保留公士获封的田宅。”
    “多余的田地必须收回朝廷。”
    “至于去到关东为吏者,他们在关中的所有田宅都会收回,此外对于过往已经兑现的黔首,如果想获得这两个资格,同样要舍弃原本的田宅,只能保留最基础的‘公士’田宅,当然若是日后他们立功,再度被升爵,依旧能按律获得额外田宅。”
    “简而言之。”
    “上造、簪袅爵的黔首,想获得子弟入学资格及自身为吏资格,则必须舍弃理应获得的田宅,而至于不更等以上爵位的黔首则保持原状,每户都能免费获得一个入学资格,以作为对这些中高爵位者的相应补偿。”
    “不过上造、簪袅级爵位的黔首,获得田宅的其实并不多,因而主要还是看后续有多少人愿去到关东为吏,如此才能收回不少田地,或者是一些中高爵位的黔首,想要前往关东为吏,朝廷也能借此收回不少田宅。”
    “当然田宅数量是有限的。”
    “因而注定会有些人是没办法得到兑现的。”
    “所以朝廷能做的,便是给他们广开方便之门,准许他们通过额外的服役年限来提升爵位,但也仅限最初的几年或者十几年,时限一到则相应的临时律令将会直接废止。”
    “此外。”
    “或许还有不少黔首依旧不为所动,坚持索要田宅,这方面朝廷的确没办法真的兑现,只能让他们等,等何时朝廷手中有多余的田宅,到时才能封赏下去,不然也就只能继续等下去了。”
    扶苏的声音很冷淡。
    但言语里却透着一股惊人寒气。
    众朝臣却并无意见。
    世上没有万全之法,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朝廷唯一能做到的,便是尽可能的兼顾更多人,朝廷已经给了大多数底层之前想都不敢想的选择,至于那些依旧顽固不思变通的,他们已不在朝廷的考虑范围之内。
    朝廷要的是整体的平稳。
    通过入学跟为吏两个办法,已能够将原本怨念极重的底层分化,也能让其中大多数人生不出太多的怨恨,这其实就已经达到了目的。
    朝廷也只能做到这些。
    至于还心存不满的,则注定要被抛弃。
    这无可避免。
    李斯看着扶苏,暗暗点了点头。
    扶苏已有几分君王气质。
    心要狠。
    不能有妇人之仁。
    更不能真想着去当万古圣王。
    不过通过扶苏的话,他们也察觉到了更多问题。
    扶苏的为吏之举,或者说对公士爵位的弥补等,其实本质依旧是拆东墙补西墙,只是墙面终究只有一面,补上了西墙,那东墙呢?
    军中士卒的缺少又如何填补?
    姚贾拱手道:“殿下考虑周全,臣实心悦诚服。”
    “只是臣心中依旧有不解。”
    “按殿下所言,军中恐有几万甚至十几万的士卒,将成为大秦官吏,虽然只是最底层的官吏,但对于关东的冲击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些官吏被安排到关东会如何,臣姑且不谈论,臣担心的是,抽离了这么多士卒,边疆会不会有些不稳?”
    “经过蒙恬上将军几次讨伐,匈奴的确已溃不成军,但北地依旧有小股匈奴势力盘踞,也依旧在不时的侵扰大秦领地,若是抽离太多士卒,会不会给匈奴喘息之机?到时匈奴卷土重来,朝廷又当如何去应对?”
    “臣有些担忧。”
    扶苏微微颔首,沉声道:“典客担忧的不无道理。”
    “朝廷政令颁发,以边疆的艰苦,不少士卒恐都会选择回到关中,亦或者去到关东为吏,南北两疆八十万大军,至少也会少几万到十几万不等,这对军队实力的确是一个极大的削弱,因而朝廷是需要补齐士卒的。”
    “至少在长城修筑完成前,北疆三十万大军是不能少的。”
    “关中这些年人口凋零,青壮欠缺,已不能够继续抽调了,我的建议是从关东抽士卒。”
    “关东?”众朝臣心中一惊。
    众朝臣对视一眼,全都眉头一皱。
    扶苏面色肃然,缓缓道:“的确是关东,也唯有关东。”
    “关中需要休养一段时间,不能再这么频繁征发了,而且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的子民都是大秦的子民,征发关东民众入伍,又有何不可?”
    “我知道诸位大臣心有顾虑。”
    “但我认为大可不必。”
    “我三日前就曾对诸位说过。”
    “天下一直存在新老秦人之分,就算诸位口头上不说,但心中也一直有这个区分的,对新老秦人其实也始终有着差别对待。”
    “但……”
    “随着入学跟为吏政策的推行。”
    “朝廷拖延的功赏基本都能偿还了,此后朝廷将不再有任何亏欠,那是否也意味着,老秦人今后跟新秦人已无其他区别?更无所谓新老秦人之分了?”
    “朝廷自当对天下一视同仁。”
    “而且朝廷若长久的对关东区别对待,岂非不加剧关东秦人的不满,也会让关东对大秦越发离心离德,唯有破除其中的隔阂,大秦才能真正的实现天下一统。”
    “也才能做到真正的天下一治。”
    闻言。
    众人竟皆沉默。
    到这时,他们也明白了。
    扶苏之前特意提到新老秦人之分为的就是此时。
    他这次召集群臣,所图谋的事情很多,不仅是想解决田宅功赏,还想将新老秦人之间的隔阂给彻底打破,其中零零碎碎还掺杂着对儒家的针对,对底层的拉拢。
    心思不可谓不多。
    但都通过一件事达成了。
    想到这。
    李斯等人目光微凝。
    看向扶苏的目光中,第一次生出了敬畏。
    他们已能够清晰的察觉到,扶苏相较过去的青涩不成熟,已有了极大的提升突破,现在的扶苏冷漠睿智,做事也变得有条理起来,若是朝堂上谁还敢继续小瞧,定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杜赫跟姚贾对视一眼,眼中露出了几分凝重。
    他们之前对扶苏是有些轻视的,甚至有意无意的想打压一下扶苏,以此来凸显自己的不同,继而在朝中树立自己的威望,甚至是想借此获得更多的政治威望。
    李斯、顿弱等老臣年岁都大了。
    没几年就会退下。
    到时三公九卿之位,就是他们这些人相争,而过去扶苏政治见解不成熟,他们也就动了一些心思,想通过踩压扶苏,让自己最终能跻身到更高位置,毕竟他们下意识依旧认为陛下是不满扶苏的,但直到此时,他们才豁然醒悟过来。
    扶苏早已今非昔比了。
    只是他们过去被自己的自信给蒙蔽了。
    一时间。
    几人也是冷汗涔涔。
    李斯想的跟其他人不一样。
    他其实在听到扶苏的建议时,就敏锐的察觉到了扶苏的意图,也很早就听明白了,扶苏是想将这些政策推广到整个天下。
    此举是扶苏对军功爵制的补充。
    随着入学跟为吏的门路开启,军功爵的赏赐将不再局限于田宅,而是多了另外两个门道,通过授予黔首子弟入学的资格,以及授予黔首为吏的机会,将军功爵大大的拓展了,而且这种拓展面是很广的,只要能获得爵位,基本都有机会获得。
    这也意味着……
    今后或许人人都可上学。
    人人都可为吏。
    至少大秦治下的秦人都有这个资格。
    此举一出,对天下的影响其实非常大,大到有些难以预估。
    开的口子太大了。
    尤其是对旧有的出仕途径的冲突,更是大到有些难以言喻,这对原本的贵族、士人体系的冲击,也将会非常的巨大。
    他目光紧紧的盯着扶苏。
    一时间,李斯有些好奇,这些主意究竟出自何人之手。
    他不认为是扶苏想出来的。
    扶苏这一年的确有了长足的长进,但人就算改头换面,但学习领悟到的东西是不会轻易改变的,扶苏没有这种意识,更没有这种眼界,甚至……
    扶苏自己恐就没有想到过这些。
    不过相对而言,这两个办法,的确是大秦目下最好的脱困之法,若是能够真的践行,一直困扰大秦的军心问题,军功爵的改动,也都会有一个显著的改观。
    大秦也将从原本的困境脱身。
    彻底活过来。
    而且这两个主意暗中又很是贴合商鞅创建的军功爵制,其实本质也算是在军功爵的基础上做出的一定延展,只不过步子跟眼界放的无比开阔,不再拘泥于当时得失,而是放眼于长久未来。
    李斯手臂撑着案几。
    他的视野一下子回到了过去。
    他并未出仕的时候,若是听闻了这些消息,会是怎样的反应?
    一念间。
    李斯就面露苦笑。
    他自认自己恐会喜极而泣。
    因为关东六地对门第看的很重,没有贵族看重,根本就踏不上仕途,就算踏上了仕途,也基本就在一乡一里或者是在县里当个小吏,想继续往上,根本不现实,也没有这个机会。
    而这还是自己在地方颇有微名的情况。

章节目录


镇抚大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一两故事换酒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两故事换酒钱并收藏镇抚大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