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板本来就疑惑长青怎么身边跟了个小姑娘,难免多看了几眼,没想到长青毫不隐瞒,那小姑娘也不忸怩害羞,他一个大人反倒有点儿尴尬了,连忙干咳一声,转移话题:“你说有事儿找我,是什么事儿啊?哦对了,这都中午了,我叫人给你们上两个菜,先吃了饭再说。”
长青从许杏手里拿过包袱,从里头找出那碗淀粉。尽管上面扣了一个碗,许杏也不放心,生怕撒了,一直好生捧着,碗都捧热了。也是个死心眼儿的,他心下叹气,嘴里却不耽误:“刘大叔别张罗了,我们带了干粮,家里祖母也还在等着我们回去吃饭呢。我们来找您,是想让您瞧瞧,这个淀粉如何?”
刘老板有些意外,就着长青的手看了一眼,就皱了皱眉:“这不是绿豆淀粉吧,瞧着不很白啊。”
“您眼力可真好,”长青把碗放在桌子上,“这是红薯淀粉,也能做烹饪之用,可以……”
之前侃侃而谈的长青终于露怯了,许杏也顾不上打趣,接收到长青的目光,便接口道:“可以挂糊炸东西,格外酥脆的!还可以做凉粉、焖子什么的,也能做甜汤,口味极好!但是确实不适合勾芡,容易糊成一团。”
“小姑娘倒是实诚。”刘老板笑了笑,又看长青,“官府让种红薯的事儿我知道,倒是不知道红薯还能做淀粉,你们这是……做出来了,想卖?”
长青微笑:“正是,只是不知道卖多少钱合适,所以请您掌掌眼,当然,您这儿要是收了就更好了。”
刘老板道:“这样吧,我叫厨子炸些东西试试,也做一碗凉粉,想来和绿豆粉凉粉一个做法吧?”他问着话,就转脸看向许杏。
许杏点头:“大致是一样的,想来大师傅试试就会了。”
果然如长青所说,一说到生意,刘老板就十分谨慎,亲自端着碗去了后厨。
只有他们俩人了,许杏才觉得紧张,她方才说得可不少,都是山旮旯里的小丫头不可能知道的。然而长青好像什么都没发现,指着包袱问:“你饿了没有?吃一点东西吧。”
许杏摇头:“不饿呢。”不知道刘老板他们试得如何,她没什么胃口。
长青拿了一块馍塞到她手里,道:“等着便是,不必如此紧张,吃了饭才有力气筹划别的。难得奶奶同意给你也带馍,快吃吧。”
他已经吃上了,许杏看看手里的馍,发现里面还夹了咸菜,是真准备让他们路上吃的,便也努力吃起来。
两个人因为惦记着试验的结果,吃得很快。吃完又过了一会儿,才见刘老板端了个托盘去给一桌客人上菜。
“哟!老刘,你换厨子了?今天这小鱼炸得可不错,又酥又脆,比原来的强!”那桌上的食客看来是熟客了,说话声音不小,许杏他们也都听见了。
两人对视一眼,心下微定。
又过了一会儿,刘老板才笑容满面的回来,把空碗还给长青:“这个东西果然和小姑娘说的一样,挺好!就这么一斤可是太不够用了,长青啊,能多做些不?”
长青不答反问:“您看这个多少钱一斤合适?”
刘老板就道:“我给你五文钱一斤如何?你有多少我都要。”
长青就看许杏。
许杏没想到还有自己说话的地方,不过既然长青让她说,她就当仁不让了:“刘老板,五文一斤,我们才赚半文钱,起早贪黑的收拾红薯,就为了那一点辛苦钱,您这个价钱低了些呀。”
“小姑娘恁会谈买卖,那这么着,我每斤给你五文半,如何?”刘老板道,“我这里用得多,不能跟你们一斤半斤的卖一个价啊。”
“看来您是只让我们赚一文钱了。”许杏苦着脸说。
长青适时道:“一文就一文吧,刘大叔要得多呢。”
刘老板又笑了:“这小两口,一唱一和的,怎么样,我先要二十斤,你们什么时候能送来?”
长青就答应下来:“三日后如何?”
“行,我先把这一斤一两的钱给你,咱们钱货两清。”刘老板说着,从袖中取出钱袋,数了六个铜钱,递给长青。
长青收了钱,带着许杏出门,走出十来步,许杏才道:“范大哥,我这淀粉就算是卖出去了?就这么容易?”
长青微笑:“那是你的东西做得好。”
许杏知道,如果没有长青,她肯定不会这么顺利,便说:“不是的,是多亏了你呢。”
长青摇头,不再纠结这个,而是问她:“这钱你自己留着,想买零嘴吗?”
许杏却很认真的计算着:“红薯的本钱得算三文,这要交给奶奶,剩下三文钱,我想买点酒曲,不知道够不够。”
长青想起她说的红薯渣滓处理的事情,知道她是一心都在红薯这个事情上,也有些动容,便也不打趣她,领着她去了镇上的杂货铺。
镇上的杂货铺比村里的小货栈大许多,东西居然还便宜,饶是这样,三文钱也只能买一两酒曲。不过杂货铺的老板娘保证说:“我家的货好,这酒曲有劲儿,一两能发二三十斤粮食哩,那可得小十斤酒呢。”
长青不知道这话是否可信,不过并不记得这个镇子上有哪家商铺有坑人的名声,想必不会太过离谱。
许杏在心里算了算,觉得老板娘有点吹牛,不过还不至于特别夸张,也不揭穿,买了一两酒曲,攥着小纸包就出来了。
今天出来这一遭,赚了三文辛苦钱,许杏甚至连摸都没摸到一下,就变成了酒曲,不过她还是很高兴,这已经是一个好开始了,更别说她还接到了订单呢!
她精神振奋,也不觉得劳累,大步往回走,长青就叫她不必这样着急:“晚些也无妨,不用这样赶。”
“得赶回去收拾红薯呀!二十斤淀粉呢,得一百斤红薯,一点点洗出来,还得烘干,三天时间很紧张的!”许杏飞快的说。
“以后你把红薯钱直接给奶奶,你挣的做淀粉的钱就自己留着吧。”长青加快了步伐跟上,一边走一边说。
“唔?”许杏以为自己听错了,想了一下才想通,“反正我也跑不了哈。”
“不是。我这样打算,正是给你攒你将来离开的钱。”长青正色道,“我已经跟先生商议过了,来年就要去考生员,将来是要科举入仕的,我若离开,也自不会把你困在范家,奶奶她们那边我会交代清楚,你就踏实做你自己的事情就是。左右,你给了买红薯的银钱,奶奶不会有意见。”
许杏头一次听长青说起未来的打算,听得格外认真,而他对自己的安排则真是大大的惊喜。她感慨道:“范大哥,你们读书人真是有见识,想得真周全。”这也太早熟了,十岁的孩子说话跟四十岁的人似的。
长青笑笑,补充了一句:“不过你若是攒够了银子,最好把我娘那五两也给了。”
“给五两就够了?”许杏笑嘻嘻的,只觉得今天是她穿越以来最高兴的一天了。
“够了,给多了她也存不住,不一定让谁就哄去了。她若问,就让她找大姑。”说到赵氏,长青脸上的笑意就淡了。
许杏觉得自己作为一个外人,对范家的家事不好置喙,便也不打听,只盘算着接下来要做的事。
“可是,若是只给红薯钱,奶奶不会问其他的银钱去处吗?我瞧着她可不像是好糊弄的。”许杏有些发愁。
长青却很轻松的道:“我要考生员,还要考举人,这都得花银子,我就说赚的钱我管着,给我读书进学用就是。家里没多少银子了,奶奶把她的棺材本守得极紧,我若能自己赚了自己花,她求之不得。”
所以,“范大哥,你这是让我攒银子走人还是攒银子供你科考啊?”
第7章 神童长青
范长青没想到许杏为这个担忧,而且她揣测的未来还真有可能成真。可是他又不能告诉她,自己的学识一定能考中廪生,而中举之后他爹就会出现,还会给他一大笔银子,足够他置办几十亩不交赋税的地,靠着地里出息,他也顺利的考完,还当上县令,用不着她来供养,于是一时间只好沉默。
许杏却有些后悔。虽然范家算不上赤贫,可也不见得有多富裕,她这句玩笑可谓是戳着长青的痛脚了,长青是读书人,再少年老成可能也会要面子,该生气了。
两个人接下来谁都没再说话,一直到了村口,长青才说了一句:“我家确实是穷了,不过我爹有银子,我不会图谋你的辛苦钱。”
“范大叔……他会回来?”对于这个素未谋面的所谓公爹,许杏印象并不好,如果说把亲娘和老婆儿子扔在老家出门谋生是生活所迫,那家里有了时疫就不敢回来这个事儿就透着几分过于理智了,尤其是,据说几年都没回过家,银子也不见捎回来,若不是村里有人见过他,谁都不知道这人还在不在了。
多少有些不负责任。
长青显然对父亲的感情也不算深,只平淡道:“如果我读书读出个样子,他就会回来的。”
许杏差点就要问,那读不出来呢?好歹话没出口就忍住了,换成“你今天跟先生怎么谈的?”
“先生考较了我的功课,又给我留了题目,让我做一篇文章,过几日再去寻他。包袱里这些是先生借我回来看的书,我得尽快看完了还给他。”长青并不在意许杏的表情变化,他的好父亲,呵,本来也没几分父子情分,算起来,他的宝贝幺儿也有两岁了吧。
“那咱们快家去,我就说你都把我教会了,往后这红薯加工的事儿就我一个人做,你好生读书。”科举考试哪那么容易,就算长青格外老成懂事些,一个乡下孩子,才读了几年书?拿什么跟那些书香门第豪门望族的孩子竞争?
许杏不是很看好长青,寒门贵子在整个历史长河中都是寥寥无几的,毕竟接触不到顶级的教育资源,光靠个人努力和天赋卓绝,实在是很难出头。也许他能顺利的考中秀才,甚至中举,可是会试呢?之后的仕途呢?许杏觉得他选的这条路很难走。
但是他的选择是对的,如果许杏是男孩,她也这么选,毕竟在这个时代,只有身上有了功名,才能真正活得有尊严有保障,不用见官下跪,不用被抓去服劳役,更不会被卖掉为奴。
两个人说着话就到了家,长青先去正房见范老太太,先说了先生跟他谈的读书的事,然后才掏出三文钱交给她,说了淀粉的事。
金氏有些惊讶:“你们两个孩子鼓捣的东西真的行?”
长青笑笑,并不显得十分得意:“本来也就是试试,没想到真的成了。”
“可是你要读书哩,这可是正经的大事!你爷爷一辈子都盼着家里能出个会读书的儿孙,你可不能在这事儿上耽误功夫。”金氏见了钱自然是高兴的,可是她自觉十分分得清轻重,便有些不赞成长青做这些。
长青就道:“不是有许杏嘛,让她做就好,反正我也教过她了。”
金氏被他一提醒,也觉得很是,便笑着说:“那行,她能做这些,咱家也不白养个闲人。”
长青丑话说在前头:“奶奶,我给您的是红薯钱,做淀粉赚的钱我就自己收着了。”
金氏大手一挥:“很该这样。你读书进学,手里得有点零钱,就一样,别心软,别给你娘,她若得了钱就该让人家哄去了。”
其实他们家一共就这么几个人,祖母和姑母天天在长青面前贬低长青的亲娘,是很不厚道的,对长青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侮辱,长青心中不快,嘴上却绕过了这个话题。
这些对话许杏不知道,她回到自己的破柴房,坐在干草上,拿着盛酒曲的小纸包,反复思量。
她昨天试过了,基本上五斤红薯出一斤淀粉是可行的,剩下的渣滓去了水也得三四斤重,而且并不是全干的,酿酒的话算是湿料,用酒曲的两不大,按她所知的情形,这一两酒曲应该能发酵十五六斤红薯渣。
刘老板要二十斤淀粉,出的渣得有八十斤左右,这点儿酒曲不够。可是若不加处理,红薯渣滓实在很难吃,而且吃了胃不舒服,便是煮了喂猪,一来范家没有猪,范氏那人沾了便宜还要打听根由,许杏没做成这件事情之前并不想把底子漏了,二来红薯吃多了猪也会不适,那就只能丢掉堆肥了,乡下人节俭,这样糟践粮食可是不行的。
“范大哥,我今天先做四斤淀粉,明天拿去卖了,再做剩下的吧。”她想好了,就去找范长青商量。
长青刚从堂屋回来,正坐在桌边翻看先生借给他的书,其实这些书他前世都是背得滚瓜烂熟的,只是做官以后终日忙于庶务,也就慢慢的扔下了,现在再拿起来,那些久远的记忆倒是很快就回来了。
没想到许杏临时又变了主意,他抬头问:“为什么呢?”
许杏诚实道:“因为我想先拿些钱回来,去买酒曲。”她大致说明了一下自己计算的结果。
“你的意思是,这般之后,红薯的渣滓可以酿酒,并且酒渣喂牲畜极好,就可物尽其用再无废物了?”长青跟她确认。
“是的,不然我为什么买酒曲呢?”许杏道,“可是这些太少了,怎么算都不够,红薯渣要趁着新鲜尽快处理,不然变质了就只能扔掉。”
“你早说,我跟奶奶借些银子给你便是。”长青看着她,又露出了许杏看不懂的复杂表情。
许杏觉得他一定是有什么秘密,不过不关她的事,反正他对自己是支持的,还提供了很多便利,这就足够了。她摇头道:“我还是自己赚一点再投一点比较好,这样虽然慢些,却十分稳妥。我如今……总归这样麻烦最少。”
长青怔了片刻,道:“这样吧,你明日能制好吗?若是能,我便与你一同去镇上。”
许杏摆摆手:“不用不用,我自己能去,你还要在家读书哩。反正卖了也就是二十多文钱,这样少我跑不了的。”
长青笑了笑:“并不是看着你的意思,先生给的书我已经翻了一遍,也大致记得,等下就做文章,明日刚好就该去找他了。”
许杏倒吸一口气,眼睛盯着他桌子上的三本线装书,这才多一会儿,他就都看完了?还“大致记得”?这是过目不忘的神童啊!
她震惊的表情太过明显,长青一眼就看明白了,他也不去解释,只道:“走吧,我跟你去取红薯。”
许杏用大盆端了两三趟,才拿了二十斤红薯出来,毕竟还是人小,力气不够。她动手以前,先在院子里转悠了一圈,找到了她之前看到过的小粗瓷坛子,问长青:“这个能不能用?”
长青对家里的这些琐事并不十分清楚,拧着眉毛看了看,发现里面只有一些灰尘,就道:“应该能用,你用吧。”
许杏就去端水来刷洗。
长青看了一会儿就进屋去了。他有点儿明白许杏的做法了,在这个家里,她没有任何地位,家里的一草一木都不是她的,她唯一能依靠的就是她自己的劳力,所以她才会选择这样麻烦但“稳妥”的方式,心思倒是正的。
她一个孩子,也不容易,长青就算知道许杏有些古怪,可是看着那忙碌的瘦小背影,他也有几分同情。
许杏却是一边干活一边琢磨长青。虽然已经知道这少年有些早熟,说话老气横秋的,似乎读书不错,可没想到他还是个天赋异禀的!作为相当优秀的小镇做题家,许杏自觉智商和记忆力都不算差,却也不可能翻一遍书就大致都记得,要是这样的话,长青想要金榜题名也就不是痴心妄想了。
想来想去,长青将来前途坦荡终归是好事,对她自然也有好处,许杏想通了,也就放下了疑虑,还是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最重要。
这次要处理的红薯有二十斤,工作量大了不少,许杏把它们分成两半,用大筐子挎着去河边初步清洗。第二趟回来的时候,赵氏也拉着一大捆树枝进了家门。
“你们今天都上哪逛了?镇上热闹不?时疫都好了,人也该出来转转了吧?”赵氏把树枝扔进许杏住的房间,就赶紧去看儿子。
长青从许杏手里拿过包袱,从里头找出那碗淀粉。尽管上面扣了一个碗,许杏也不放心,生怕撒了,一直好生捧着,碗都捧热了。也是个死心眼儿的,他心下叹气,嘴里却不耽误:“刘大叔别张罗了,我们带了干粮,家里祖母也还在等着我们回去吃饭呢。我们来找您,是想让您瞧瞧,这个淀粉如何?”
刘老板有些意外,就着长青的手看了一眼,就皱了皱眉:“这不是绿豆淀粉吧,瞧着不很白啊。”
“您眼力可真好,”长青把碗放在桌子上,“这是红薯淀粉,也能做烹饪之用,可以……”
之前侃侃而谈的长青终于露怯了,许杏也顾不上打趣,接收到长青的目光,便接口道:“可以挂糊炸东西,格外酥脆的!还可以做凉粉、焖子什么的,也能做甜汤,口味极好!但是确实不适合勾芡,容易糊成一团。”
“小姑娘倒是实诚。”刘老板笑了笑,又看长青,“官府让种红薯的事儿我知道,倒是不知道红薯还能做淀粉,你们这是……做出来了,想卖?”
长青微笑:“正是,只是不知道卖多少钱合适,所以请您掌掌眼,当然,您这儿要是收了就更好了。”
刘老板道:“这样吧,我叫厨子炸些东西试试,也做一碗凉粉,想来和绿豆粉凉粉一个做法吧?”他问着话,就转脸看向许杏。
许杏点头:“大致是一样的,想来大师傅试试就会了。”
果然如长青所说,一说到生意,刘老板就十分谨慎,亲自端着碗去了后厨。
只有他们俩人了,许杏才觉得紧张,她方才说得可不少,都是山旮旯里的小丫头不可能知道的。然而长青好像什么都没发现,指着包袱问:“你饿了没有?吃一点东西吧。”
许杏摇头:“不饿呢。”不知道刘老板他们试得如何,她没什么胃口。
长青拿了一块馍塞到她手里,道:“等着便是,不必如此紧张,吃了饭才有力气筹划别的。难得奶奶同意给你也带馍,快吃吧。”
他已经吃上了,许杏看看手里的馍,发现里面还夹了咸菜,是真准备让他们路上吃的,便也努力吃起来。
两个人因为惦记着试验的结果,吃得很快。吃完又过了一会儿,才见刘老板端了个托盘去给一桌客人上菜。
“哟!老刘,你换厨子了?今天这小鱼炸得可不错,又酥又脆,比原来的强!”那桌上的食客看来是熟客了,说话声音不小,许杏他们也都听见了。
两人对视一眼,心下微定。
又过了一会儿,刘老板才笑容满面的回来,把空碗还给长青:“这个东西果然和小姑娘说的一样,挺好!就这么一斤可是太不够用了,长青啊,能多做些不?”
长青不答反问:“您看这个多少钱一斤合适?”
刘老板就道:“我给你五文钱一斤如何?你有多少我都要。”
长青就看许杏。
许杏没想到还有自己说话的地方,不过既然长青让她说,她就当仁不让了:“刘老板,五文一斤,我们才赚半文钱,起早贪黑的收拾红薯,就为了那一点辛苦钱,您这个价钱低了些呀。”
“小姑娘恁会谈买卖,那这么着,我每斤给你五文半,如何?”刘老板道,“我这里用得多,不能跟你们一斤半斤的卖一个价啊。”
“看来您是只让我们赚一文钱了。”许杏苦着脸说。
长青适时道:“一文就一文吧,刘大叔要得多呢。”
刘老板又笑了:“这小两口,一唱一和的,怎么样,我先要二十斤,你们什么时候能送来?”
长青就答应下来:“三日后如何?”
“行,我先把这一斤一两的钱给你,咱们钱货两清。”刘老板说着,从袖中取出钱袋,数了六个铜钱,递给长青。
长青收了钱,带着许杏出门,走出十来步,许杏才道:“范大哥,我这淀粉就算是卖出去了?就这么容易?”
长青微笑:“那是你的东西做得好。”
许杏知道,如果没有长青,她肯定不会这么顺利,便说:“不是的,是多亏了你呢。”
长青摇头,不再纠结这个,而是问她:“这钱你自己留着,想买零嘴吗?”
许杏却很认真的计算着:“红薯的本钱得算三文,这要交给奶奶,剩下三文钱,我想买点酒曲,不知道够不够。”
长青想起她说的红薯渣滓处理的事情,知道她是一心都在红薯这个事情上,也有些动容,便也不打趣她,领着她去了镇上的杂货铺。
镇上的杂货铺比村里的小货栈大许多,东西居然还便宜,饶是这样,三文钱也只能买一两酒曲。不过杂货铺的老板娘保证说:“我家的货好,这酒曲有劲儿,一两能发二三十斤粮食哩,那可得小十斤酒呢。”
长青不知道这话是否可信,不过并不记得这个镇子上有哪家商铺有坑人的名声,想必不会太过离谱。
许杏在心里算了算,觉得老板娘有点吹牛,不过还不至于特别夸张,也不揭穿,买了一两酒曲,攥着小纸包就出来了。
今天出来这一遭,赚了三文辛苦钱,许杏甚至连摸都没摸到一下,就变成了酒曲,不过她还是很高兴,这已经是一个好开始了,更别说她还接到了订单呢!
她精神振奋,也不觉得劳累,大步往回走,长青就叫她不必这样着急:“晚些也无妨,不用这样赶。”
“得赶回去收拾红薯呀!二十斤淀粉呢,得一百斤红薯,一点点洗出来,还得烘干,三天时间很紧张的!”许杏飞快的说。
“以后你把红薯钱直接给奶奶,你挣的做淀粉的钱就自己留着吧。”长青加快了步伐跟上,一边走一边说。
“唔?”许杏以为自己听错了,想了一下才想通,“反正我也跑不了哈。”
“不是。我这样打算,正是给你攒你将来离开的钱。”长青正色道,“我已经跟先生商议过了,来年就要去考生员,将来是要科举入仕的,我若离开,也自不会把你困在范家,奶奶她们那边我会交代清楚,你就踏实做你自己的事情就是。左右,你给了买红薯的银钱,奶奶不会有意见。”
许杏头一次听长青说起未来的打算,听得格外认真,而他对自己的安排则真是大大的惊喜。她感慨道:“范大哥,你们读书人真是有见识,想得真周全。”这也太早熟了,十岁的孩子说话跟四十岁的人似的。
长青笑笑,补充了一句:“不过你若是攒够了银子,最好把我娘那五两也给了。”
“给五两就够了?”许杏笑嘻嘻的,只觉得今天是她穿越以来最高兴的一天了。
“够了,给多了她也存不住,不一定让谁就哄去了。她若问,就让她找大姑。”说到赵氏,长青脸上的笑意就淡了。
许杏觉得自己作为一个外人,对范家的家事不好置喙,便也不打听,只盘算着接下来要做的事。
“可是,若是只给红薯钱,奶奶不会问其他的银钱去处吗?我瞧着她可不像是好糊弄的。”许杏有些发愁。
长青却很轻松的道:“我要考生员,还要考举人,这都得花银子,我就说赚的钱我管着,给我读书进学用就是。家里没多少银子了,奶奶把她的棺材本守得极紧,我若能自己赚了自己花,她求之不得。”
所以,“范大哥,你这是让我攒银子走人还是攒银子供你科考啊?”
第7章 神童长青
范长青没想到许杏为这个担忧,而且她揣测的未来还真有可能成真。可是他又不能告诉她,自己的学识一定能考中廪生,而中举之后他爹就会出现,还会给他一大笔银子,足够他置办几十亩不交赋税的地,靠着地里出息,他也顺利的考完,还当上县令,用不着她来供养,于是一时间只好沉默。
许杏却有些后悔。虽然范家算不上赤贫,可也不见得有多富裕,她这句玩笑可谓是戳着长青的痛脚了,长青是读书人,再少年老成可能也会要面子,该生气了。
两个人接下来谁都没再说话,一直到了村口,长青才说了一句:“我家确实是穷了,不过我爹有银子,我不会图谋你的辛苦钱。”
“范大叔……他会回来?”对于这个素未谋面的所谓公爹,许杏印象并不好,如果说把亲娘和老婆儿子扔在老家出门谋生是生活所迫,那家里有了时疫就不敢回来这个事儿就透着几分过于理智了,尤其是,据说几年都没回过家,银子也不见捎回来,若不是村里有人见过他,谁都不知道这人还在不在了。
多少有些不负责任。
长青显然对父亲的感情也不算深,只平淡道:“如果我读书读出个样子,他就会回来的。”
许杏差点就要问,那读不出来呢?好歹话没出口就忍住了,换成“你今天跟先生怎么谈的?”
“先生考较了我的功课,又给我留了题目,让我做一篇文章,过几日再去寻他。包袱里这些是先生借我回来看的书,我得尽快看完了还给他。”长青并不在意许杏的表情变化,他的好父亲,呵,本来也没几分父子情分,算起来,他的宝贝幺儿也有两岁了吧。
“那咱们快家去,我就说你都把我教会了,往后这红薯加工的事儿就我一个人做,你好生读书。”科举考试哪那么容易,就算长青格外老成懂事些,一个乡下孩子,才读了几年书?拿什么跟那些书香门第豪门望族的孩子竞争?
许杏不是很看好长青,寒门贵子在整个历史长河中都是寥寥无几的,毕竟接触不到顶级的教育资源,光靠个人努力和天赋卓绝,实在是很难出头。也许他能顺利的考中秀才,甚至中举,可是会试呢?之后的仕途呢?许杏觉得他选的这条路很难走。
但是他的选择是对的,如果许杏是男孩,她也这么选,毕竟在这个时代,只有身上有了功名,才能真正活得有尊严有保障,不用见官下跪,不用被抓去服劳役,更不会被卖掉为奴。
两个人说着话就到了家,长青先去正房见范老太太,先说了先生跟他谈的读书的事,然后才掏出三文钱交给她,说了淀粉的事。
金氏有些惊讶:“你们两个孩子鼓捣的东西真的行?”
长青笑笑,并不显得十分得意:“本来也就是试试,没想到真的成了。”
“可是你要读书哩,这可是正经的大事!你爷爷一辈子都盼着家里能出个会读书的儿孙,你可不能在这事儿上耽误功夫。”金氏见了钱自然是高兴的,可是她自觉十分分得清轻重,便有些不赞成长青做这些。
长青就道:“不是有许杏嘛,让她做就好,反正我也教过她了。”
金氏被他一提醒,也觉得很是,便笑着说:“那行,她能做这些,咱家也不白养个闲人。”
长青丑话说在前头:“奶奶,我给您的是红薯钱,做淀粉赚的钱我就自己收着了。”
金氏大手一挥:“很该这样。你读书进学,手里得有点零钱,就一样,别心软,别给你娘,她若得了钱就该让人家哄去了。”
其实他们家一共就这么几个人,祖母和姑母天天在长青面前贬低长青的亲娘,是很不厚道的,对长青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侮辱,长青心中不快,嘴上却绕过了这个话题。
这些对话许杏不知道,她回到自己的破柴房,坐在干草上,拿着盛酒曲的小纸包,反复思量。
她昨天试过了,基本上五斤红薯出一斤淀粉是可行的,剩下的渣滓去了水也得三四斤重,而且并不是全干的,酿酒的话算是湿料,用酒曲的两不大,按她所知的情形,这一两酒曲应该能发酵十五六斤红薯渣。
刘老板要二十斤淀粉,出的渣得有八十斤左右,这点儿酒曲不够。可是若不加处理,红薯渣滓实在很难吃,而且吃了胃不舒服,便是煮了喂猪,一来范家没有猪,范氏那人沾了便宜还要打听根由,许杏没做成这件事情之前并不想把底子漏了,二来红薯吃多了猪也会不适,那就只能丢掉堆肥了,乡下人节俭,这样糟践粮食可是不行的。
“范大哥,我今天先做四斤淀粉,明天拿去卖了,再做剩下的吧。”她想好了,就去找范长青商量。
长青刚从堂屋回来,正坐在桌边翻看先生借给他的书,其实这些书他前世都是背得滚瓜烂熟的,只是做官以后终日忙于庶务,也就慢慢的扔下了,现在再拿起来,那些久远的记忆倒是很快就回来了。
没想到许杏临时又变了主意,他抬头问:“为什么呢?”
许杏诚实道:“因为我想先拿些钱回来,去买酒曲。”她大致说明了一下自己计算的结果。
“你的意思是,这般之后,红薯的渣滓可以酿酒,并且酒渣喂牲畜极好,就可物尽其用再无废物了?”长青跟她确认。
“是的,不然我为什么买酒曲呢?”许杏道,“可是这些太少了,怎么算都不够,红薯渣要趁着新鲜尽快处理,不然变质了就只能扔掉。”
“你早说,我跟奶奶借些银子给你便是。”长青看着她,又露出了许杏看不懂的复杂表情。
许杏觉得他一定是有什么秘密,不过不关她的事,反正他对自己是支持的,还提供了很多便利,这就足够了。她摇头道:“我还是自己赚一点再投一点比较好,这样虽然慢些,却十分稳妥。我如今……总归这样麻烦最少。”
长青怔了片刻,道:“这样吧,你明日能制好吗?若是能,我便与你一同去镇上。”
许杏摆摆手:“不用不用,我自己能去,你还要在家读书哩。反正卖了也就是二十多文钱,这样少我跑不了的。”
长青笑了笑:“并不是看着你的意思,先生给的书我已经翻了一遍,也大致记得,等下就做文章,明日刚好就该去找他了。”
许杏倒吸一口气,眼睛盯着他桌子上的三本线装书,这才多一会儿,他就都看完了?还“大致记得”?这是过目不忘的神童啊!
她震惊的表情太过明显,长青一眼就看明白了,他也不去解释,只道:“走吧,我跟你去取红薯。”
许杏用大盆端了两三趟,才拿了二十斤红薯出来,毕竟还是人小,力气不够。她动手以前,先在院子里转悠了一圈,找到了她之前看到过的小粗瓷坛子,问长青:“这个能不能用?”
长青对家里的这些琐事并不十分清楚,拧着眉毛看了看,发现里面只有一些灰尘,就道:“应该能用,你用吧。”
许杏就去端水来刷洗。
长青看了一会儿就进屋去了。他有点儿明白许杏的做法了,在这个家里,她没有任何地位,家里的一草一木都不是她的,她唯一能依靠的就是她自己的劳力,所以她才会选择这样麻烦但“稳妥”的方式,心思倒是正的。
她一个孩子,也不容易,长青就算知道许杏有些古怪,可是看着那忙碌的瘦小背影,他也有几分同情。
许杏却是一边干活一边琢磨长青。虽然已经知道这少年有些早熟,说话老气横秋的,似乎读书不错,可没想到他还是个天赋异禀的!作为相当优秀的小镇做题家,许杏自觉智商和记忆力都不算差,却也不可能翻一遍书就大致都记得,要是这样的话,长青想要金榜题名也就不是痴心妄想了。
想来想去,长青将来前途坦荡终归是好事,对她自然也有好处,许杏想通了,也就放下了疑虑,还是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最重要。
这次要处理的红薯有二十斤,工作量大了不少,许杏把它们分成两半,用大筐子挎着去河边初步清洗。第二趟回来的时候,赵氏也拉着一大捆树枝进了家门。
“你们今天都上哪逛了?镇上热闹不?时疫都好了,人也该出来转转了吧?”赵氏把树枝扔进许杏住的房间,就赶紧去看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