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有一个近代社会,中国实际上是没有的。近代社会与古代社会的区别是什么?最大区别,古代的欧洲是国王、贵族说了算,近代则是大资本家、大地主说了算。到了现代,最少在理论上,不再是大资本家和大地主说了算了。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不管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理论上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不同的是人民怎么行使权力,如何监督权力。
    唐宋两朝,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特殊的。有日本学者提出唐宋变革之说,进而认为,从宋代开始中国进入了所谓近代社会。很显然,日本人对历史的认识非常奇特,脑回路很难被中国人理解。有中国学者附和这种说法,他们既不理解中国历史,也不明白什么是近代社会。
    把国家权力从神权解放出来,进而消灭了王权,是欧洲国家的革命。把国家权力从天命中解放出来,交给人民,是中国的革命。
    王宵猎提出天命即是天下人心,算是改变了执政基础,未来如何难以预料。
    看看三人,陈与义面色惨白,邵凌和牛皋两人倒是面色如常,王宵猎心中点头。显然,对于现在的文人来说,自己的说法过于离经叛道,让他们接受不容易。
    沉默了一会,王宵猎道:“对军队的改造,就从这上面着手。因为万民之心就代表着天命,军队必须要顺应民心。军队存在的意义,是保家卫国,而不是当兵吃粮。所以我们的军队,招良民,而不是游手好闲、好勇斗狠之人。大家不同的身份,走进军队来,保卫我们的国家,没有高低贵贱,所以要官兵平等。军队有军纪,作战有军功,能力有高下,担任不同的职务,就有不同职务的要求。军纪要严,军功要统记清楚,官要任能,是军队的工作。”
    陈与义点了点头。最后实在忍不住,道:“观察说的话,实际都有道理。不谈天命即人心,实际不会有人反对。说天命即人心,就违背了数千年的儒家之论。”
    “儒家之论是什么?”王宵猎摇了摇头。“孔孟论述其学的时候,天下封建,一周天子耳。所以讲的是事君要忠,做事有礼。如果所事的君不值得效忠呢?无非乘船浮于海而已。所以儒家说,邦有道则显,邦无道则隐。现在不是封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金军南犯,山河破碎,百姓也深受其害。就是要隐又能隐到哪里呢?只能够愤而起身,执干戈卫社稷!”
    陈与义擦了擦汗,再不说话。
    王宵猎道:“思想的转变,其实最难。今天我说的话,你们记住,回去仔细想想。若有道理,想一想是什么道理。若觉得没有道理,那想一想为什么没有道理。我们做事情,不能够人家说什么,我们就觉得是什么。思想通了,则就万事皆通,事情就好做了。”
    牛皋道:“观察说的,自然就是对的。我们打仗的人,想这么多做什么?”
    王宵猎道:“指挥打仗的将军,一样是要想的。为什么打仗?难道只是我对你们好?”
    见牛皋还要再说,王宵猎摆了摆手道:“不必多讲了。今天我说的话,你们回去想一想,想好了再跟我说。只有把思想理顺了,才能进行军中整顿。”
    三人叉手称是。
    王宵猎对陈与义道:“除此之外,参议还有一件大事要做。救陕州的时候,你带着不少书手参与了战事,把遇到的一切都记了下来。若有空闲时,招些得力的书手来,把这些整理出来。把路上遇到的百姓的事情,分成一个一个故事。尽量简单明白,要让普通百姓也能看明白。若有必要,可以从城中招些说话的来,让他们帮忙。金军南犯,多少百姓遭殃,世上发生了不知道多少惨事。我们要记下来,让后人知道我们遇到了什么。不能够几十后之后,没有人知道这些事情了。”
    第295章 陈州龙蛇
    坐在书房里,看着窗外的夜色,陈与义觉得头皮发凉。今天王宵猎说的话,实在太过于震撼,让陈与义一时之间接受不了。不管邵凌和牛皋两人是真听不明白还是假听不明白,他们是武将,不管是朝廷还是民间对他们的约束都不大。陈与义不同,作为文臣,不能装糊涂。
    在军队中的文臣,实际上是受到歧视的。不过这个时候,山河破碎,风雨飘摇,陈与义并不认为自己的选择是错误的。不过,当王宵猎说要用民心来代表天命的时候,让陈与义深深怀疑自己的选择。
    陈与义不怕王宵猎有反心。手下八州军,有兵五万,王宵猎有自立的念头正常不过。只要没有真正打出反旗,没有投敌,宋朝对于统兵大将比较宽容。陈与义出身世家,不可能因为王宵猎的想法,而影响到自己的仕途。
    陈与义不能接受的是改变天命的说法。这不只是有反意,而是直接动摇了统治基础。天子禀天命而临天下,代天牧民。有的受万民爱载,但被天下百姓唾弃的也不少。如果百姓反对,就说明皇帝的天命不在了,那岂不是天下大乱?皇帝理政,岂不是要讨好百姓?由此带来一系列问题,说也说不尽。
    想了很久,陈与义叹了口气。他第一次怀疑,自己在王宵猎属下,到底对也不对。
    其实王宵猎的意思,陈与义的工作,应该与后世的政治工作类似。只是一旦涉及到政治工作,就不能不涉及到统治基础,不得不涉及到治国理论。王宵猎受到的教育,就是这样的治国理论。这种治国理论到底关联多少问题,其实王宵猎自己也没有想的很清楚。
    陈州城里,冯长宁用罢早饭。到了偏厅,士卒上了茶来,坐在那里悠闲喝茶。
    副将卢丙颜进来。道:“镇抚,这些日子有一伙强人到了蔡口镇,杀了那里的阮员外,占住了阮家庄。日常也不骚扰百姓,只是庄子防守很严。”
    冯长宁道:“是什么人?附近我看在眼里的,只有舞阳县的董平。他是本地大族,手下一千余好汉,不好对付。其他人,都不放在我眼里!”
    卢丙颜道:“末将查探过了,不是董观察的人。这伙人骤然而起,应该是有来路的。”
    冯长宁笑道:“不是董平的人,那就不怕了。再有来路,到了我的陈州,也要听我的吩咐!”
    卢丙颜沉默了一会。道:“镇抚,末将是担心,莫不是蔡州派人来?”
    听了这话,冯长宁猛地站起来。把茶重重地拍在桌上,在厅里不住地转圈。过了好一会,猛地转过头来道:“蔡州的汪若海,虽说被封了镇抚使,但依然是襄阳王观察属下。一个汪若海,不必怕他。可他有王观察势力,就不得不慎重!”
    卢丙颜道:“是啊,王观察数万兵马,救过陕州,荆门又败了金国大将拔离速,非易与之辈。真是他派人来,我们倒不好去撩拨。”
    冯长宁点了点头:“好了,蔡口镇到底不是宛丘地盘,我们不多过问。你派几个人去,看看到底是哪里来的人,做到心里有数。没搞清楚前,不要跟他们起冲突。”
    卢丙颜点头称是。
    冯长宁又道:“金国欲在中原一带立刘豫为帝,听说就是今年的事了。刘豫几次派人来,劝我与及早归顺他,必然高官厚禄。这几个月,可不能够出乱子。”
    卢丙颜道:“镇抚真有意投靠刘豫?在他人手下为臣,终不似自己独霸一方!”
    冯长宁连连摇头:“我虽然是陈、颍镇抚使,可能管的地方,也只有一座陈州城,算什么独霸一方!我不投刘豫,刘豫必然派人来攻,那个时候又该怎么办?你好好为我办事,等到我北上,提拔你为陈州的知州。那个时候,有我在朝廷里撑腰,你才真正能算得上独霸一方!”
    卢丙颜听了大喜,急忙拱手向冯长宁道谢。
    冯长宁道:“不是我不效忠宋室,实在陈州离朝廷过于遥远,诏命不达,有什么办法?再者周围都是群狼,陈州怎么待得下去!”
    说完,冯长宁重重叹了口气。这都是实情,如果冯长宁在一个好地方,做镇抚使这种高官,怎么会有投靠刘豫的念头呢?现在陈州正处于宋金的前线,后方的王宵猎又不是个好说话的,就只剩下投刘豫一条路了。大丈夫生于世上,自然要轰轰烈烈,岂能老于户牖。
    每一个叛国的人,都有无数理由。或是不得已,或是被人欺骗,甚至有的还说胸有大志,等着能够反正的一天。外人不需要理解、分析他们的理由,只要知道一点,他们是卖国贼就够了。至于有的人真的为他们仔细剖析,甚至为其辨解,那就纯粹是多余的,甚至有的人动机可疑。
    中国绵延数千年,每到国家危亡的时候,总有仁人志士,舍生忘死,为这个国家流尽了他们最后的一滴血。这些人值得后人敬仰、歌颂,树碑立传,记住他们的功绩。但也从来不缺,为了利益,为了高官厚禄,甚至一时的扬眉吐气就投靠敌人,甘做走狗的人。这样的人自该被唾弃,被钉在耻辱柱上,告诫子孙这些人的罪恶。千万不要昧着良心,扬着自己自以为聪明的小脑袋瓜,为这些翻案。
    颂扬我们该歌颂的,唾弃我们该批叛的,在爱国还是叛国这个最分明的舞台上,应该旗帜鲜明。
    阮家庄,张均居中而座。下面每人面前一坛酒,一大碗肉,几个重要手下说说笑笑进来。
    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一直是张均的理想。在王宵猎的军中,军纪森严,动辄得咎,可不敢这样放纵。现在自己在外,扮的是山大王,张均终于过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日子。
    众人落座,张均道:“现在庄子里有二百多人,不是自夸,整个陈州我们也是一号人物了!”
    王敢道:“岂能只看人数!观察有意,我们点起人马,今夜就可以夺了陈州城!现陈州境内,观察可以算是第一号人物!那个冯长宁,只守在城里,连城门都不敢出!”
    张均摇了摇头:“你们不要只看冯长宁。那厮机缘巧合,官吏逃走之后,仗他是本地大户,谎报说自己守住了陈州,才做了镇抚使。现在的陈州境内,轮不到他来说话!”
    陈承道:“依观察意思,现在陈州还有哪敢势力与我们相比?”
    张均道:“一是在舞阳的董平。这厮本是唐州大族,解立农占唐州后,他便带族人到了舞阳。手下一千余人,兵精粮足,不是一般势力可比。听闻郾城和商水两县,许多地方都听他号令。还有一个彭晋原,占据西华县。彭晋原本是我们军中的都头,不满军纪严厉,带了几个人出逃。我们军中逃出的人,五分之一投靠了董平,五分之四都在彭晋原的手下。彭晋原也有一千多人,不可小视了。”
    下面几个将领点了点头,不再说话。
    现在陈州境内,冯长宁名头大,又是镇抚使,官面上的地位最高。但实力最强的,应该是西华县的彭晋原。他和他的手下,原本都是王宵猎军中的人,因为各种原因逃了出来。因为怕追捕,逃到靠近开封府界的西华县,成为一方霸主。如果不是知道王宵猎军力,彭晋原就占据州县,成为一方大势力了。
    董平自不必说,自靖康年间起,就是唐州附近的大势力。王宵猎南下襄阳之前,周围的州府董平都不放在眼里。前两年,甚至到南边德安府向陈规借粮,陈规也奈何不了他。王宵猎到襄阳后,董平的势力被排挤,不得不北上舞阳。借着王宵猎的逃兵,和自己庞大的家族,依然实力雄厚。
    第296章 起程
    林升源下了船,举目四望。道:“一两年间,北岸的樊城便如此繁华!想初来襄阳时,这里还是一处小镇,人家不多。现在店铺林立,街道上不知多少行人!”
    黄员外道:“襄阳卖到北方的货物,都要在这里改船为车,自然繁华起来。”
    林升源道:“沿泌河北上可以直到唐州,为何在这里就要换车?”
    黄员外摇了摇头:“泌河上的船,都是镇抚司所有。若是没有门路,一般的商人如何等得起?我们贩的是棉布,本来不重,不必苦等船只了。”
    林升源点了点头。自己以前不管这些事情,倒不知道。
    聊了几句,林升源对身后的林夕道:“我只是陪着黄员外到襄城县,都是平坦大道,你不必过于担心。已经到了樊城,你早早回去吧。我不在襄阳的日子,你谨守家门,不要生事。”
    林夕有心陪着父亲再走一程,见一边的黄员外不断催促,只好同意。上前理了理父亲袍袖,低声道:“出门在外,阿爹千万小心!你们运的棉布名贵,不可以小视。”
    林升源笑道:“我做生意多少年,如何不知道这些?再者说了,离了开封府,流离多年,世间什么事情都见过了。你尽管放心,等我平安归来。”
    父女在那里依依不舍,黄员外过来催促,只好相别。
    离了码头,林升源带着两个雇来的伴当蹇大、齐三郎随在黄员外后面,到了南边的货场。
    一个员外正在那里指挥众人装车,见到黄三郎来,过来行礼。
    黄员外道:“这一位是与我同行的初员外,到襄阳来贩些李子和枇杷。这些水果北方少见,运到了也有大利息。一路同行,你们多亲热。”
    林升源上前与初员外见了礼。见他身体健硕,双目如电,不似黄员外那么和善。
    旁边的路上,已经排开了长长一排大车。车都是用枣木之类新制成的,看起来很是结实。下面两个木轮外面都包了铁皮,连结木轮的一根横轴,两端都是铁做成,装在了襄阳生的轴承里。
    黄员外道:“替我们运货的,是镇抚司下的车队。也只有他们,有这么好的车,这么多车。虽然价钱贵一点,但却值得。与他们商量过了,一日要行六十里,其他人可做不到。”
    林升源点头。以前听人讲过,镇抚司有一支专门的车队,替商人远程运送货物。车是新制的,马是专门挑出来的,不是寻常可比。一车装八百斤,一百里路一贯足钱,运费其实不贵。
    王宵猎建的这支运货的队伍,其实是军队之外的运粮队。到了战时,直接由官方征用,替军队运送粮草和辎重。不打仗的时候,可以用来赚钱。
    黄员外道:“这次运了三千多匹布,用了三十多辆车。另外的二十辆,是初员外的。”
    林升源小声道:“李子和枇杷这些水果,日子久了必然坏掉。初员外贩这些,到了襄城,只怕大半坏了。更不要说还要运到北方,这不是必然赔钱的买卖?”
    黄员外笑道:“你错了,初员外只到汝坟镇,在汝州卖掉,并不到襄城。”
    林升源点了点头。世上并没有傻子,去做明知道要赔钱的生意。
    不多时,一个大汉过来,向黄员外叉手。道:“员外,天色不早,还是及早起程吧。今天晚上歇一宿,明天必须到湖阳县。若是错过了路程,可就难办了。”
    黄员外称是。指着林升源道:“这一位林员外,是我在襄阳城的同伴。此次去襄城县,能够请到你们,全靠他的功劳。以后的生意,也都全靠他向北运货了。”
    大汉急忙上前行礼。
    这大汉名叫沈端,是车队的首领。手下一百余人,替人运送货物。
    诸般收拾罢了,车队启程。初员外在前,林升源带着蹇大和齐三郎在中间,黄员外押后。这是第一次运货,几个人都很认真,仔细看着车队。
    前面的车里,初员外靠着车壁,面色阴沉。手里捏着一个酒葫芦,只是没有开盖子。
    对面一个汉子挑起帘子,看看车子外面。对初员外低声道:“我们与那个什么黄员外同行,不知有没有意外?听那厮意思,在北方广有人脉。”
    初员外道:“一次贩三千匹棉布,敢会是寻常的生意人!他做的是正当生意,手里又有钱。遇到什么麻烦,只要大把钱撒出去,必然通行无阻。若是我们自己走路,只怕还没有这么顺利。”
    汉子点了点头。又道:“我们运些李子、枇杷,都是容易坏的。怕只怕,路上有人要翻看。”
    初员外道:“我早就问过了,这些运货的人,只要钱给足,并不会查看客人的货物。哼,他们都是镇抚使司的人,不过一心只是要赚钱,并不管运的什么。在樊城我问的清楚,只要我们镇静,这些人是不会管我们运的什么。运货物,再没有人比他们更加合适了。”
    汉子点了点头。过了一会又道:“我看他们带的有刀枪,总是心里觉得不把稳。”
    初员外道:“世上哪里有一点风险没有事情!这一次我们探出路来,走通了,以后就有无穷的好处!你们只管听我的号令,不要出去跟人交谈,会没有事的!”
    其余几个汉子点了点头。又伸头出去看外面,好久没有人再说话。
    林升源坐在车里,美美地伸开腿,头靠在车壁上面,样子极是轻松。此次帮着黄员外运货,按说好的,每一匹布自己可以得一百文。送到襄城县,到手就是三百余贯。这样的好事,岂是容易碰到的?自己以前做生意积下的人脉,终于有今天。
    这几年颠沛流离的日子,让林升源认识到,世上再没有什么东西比钱更招人喜欢。只要有钱,不管到了那里,过的都是好日子。若是没钱,不管在哪里,都要受人白眼。
    女儿在衙门里一个月赚十贯钱,认真说起来,并不少了。这样的家庭,襄阳城里的百姓,十户里没有一户。不过林员外富贵过,这样的生活,很难满足。现在有了赚大钱的机会,自然要牢牢抓住。
    齐三郎骑了匹骡子,跟在车外。蹇大坐在车门那里,昏昏欲睡。
    林升源把帘子挑了起来,让风吹进车里,觉得凉爽许多。七月流火,暑气开始慢慢褪去,凉风慢慢起来,到了一年中收获的季节。自己这一趟去襄城,赚三百贯钱回来,可以做许多事。哪怕以后黄员外不与自己做生意了,有本钱在手里,做什么事情不能赚钱?
    看着车外的风景,林升源的心情非常舒畅。从逃离开封府到现在,数年时间,实在再没有一天有这样的好心情。车外的风景是美的,天是蓝的,就连赶车的人,也都是可爱的。
    第297章 走私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章节目录


天汉之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安化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安化军并收藏天汉之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