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钱其实也就罢了,这有利益,就有苍蝇,这直接导致骑兵里面全都是关系户,如果将军不知这情况,给予这支骑兵委以重任,那就全完了呀!
所以范纯仁和苏轼都认为,如果遇到战争,这可能是非常致命的。
文彦博刚刚解释完前因后果,那王安石便立刻道:“臣以为正是之前朝廷没有重视马政,才导致大量的马场被改为耕地,而仅有的牧场也在放羊,这才导致我朝战马是严重不足。
如今外部局势极为不稳,朝廷应该重视起马政,一方面可以从河湟地区购买战马,但另一方面,可以募民养马,这也算是给百姓带去生计,可谓是一举两得。”
虽然撤销掉制置二府条例司,但是王安石还是在通过三司和户部,在继续推行自己的新政,保甲法他是放弃了,但是保马法,他还是保留着,因为他的执政目的没有变,还是打出去,可要打仗,就必须养马,当他得知之事后,便向以此造势,准备推行自己的保马法。
司马光突然问道:“到底是募民养马,还是雇民养马,这一字之差,那可是天然之别啊!”
王安石道:“募民养马。”
司马光道:“也就是说,这马若病死了,是由百姓承担。”
王安石点点头,“但若养的好,朝廷也会给补助的,这很公平。”
司马光抚须笑道:“是很公平,但你若不强制百姓养马,我司马光就敢保证,是决计没有百姓愿意干这活,他们宁可挨饿挨冻。”
王安石道:“这是挨冻挨饿的事吗?那些契丹人凭借战马优势,在河北横冲直撞,杀死、掳走我中原多少百姓,你的意思是,他们是宁可被契丹人掳走,也不愿意养马吗?”
虽然没有正面回答,但肯定强制性的。
还真不是说王安石不想雇民养马,而是做不到,因为没有牧场,只能是化整为零,几户人家养一匹马,要是死了不赔,那这马能养好吗?
可司马光听得这话,就浑身发胀,他最恨王安石这一套说辞,激动地是张牙舞爪道:“你总是这样,永远是跟坏的比,当年你推出青苗法时,也是这么说的,那地主收更高的税,所以官府少收一点,那就是为百姓好,可结果搞得京东东路民不聊生。
如今又认为契丹人掳走百姓,罪大恶极,故此让百姓冒着倾家荡产风险养马,也是为百姓好,你这简直就是再诡辩。”
王安石火气也上来了,“青苗法在京东东路的问题,是在于很多官员阳奉阴违,而非是青苗法的错,后来公检法去了,不就挺好得吗?如今那些放高利贷的地主,也纷纷做起低息借贷的买卖。”
司马光笑了,“那是因为你的青苗法吗?”
王安石哼道:“光凭公检法也是做不到,法定利息可是六分,最多不超过一倍,如今那些解库铺多半都是一分到两分,这难道不是青苗法带来的吗。”
又来了!又来了!
好久没有看他们两个吵架的张斐,竟看得怔怔出神,仿佛回到当年那峥嵘岁月。
不过他也明白了,为什么之前王安石向他打听武器的问题。
显然,他在文彦博争论是否养马。
王安石又道:“之前官吏腐败,故而导致马政一蹶不振,而如今吏治清明,国库充裕,也是时候应该振兴马政,唯有如此,才能免遭邻国欺压。”
文彦博道:“就算吏治清明,若想恢复马政,且训练出一直强大的骑兵,必然是要倾国之力,到底我朝可没有汉唐那么广阔的牧场,而这必然是会打断目前财政增长,这战争也不是说打就打,不打也得养着。
关键,就算养出战马来,也是远不如北方牧场里面养出来的,人家是天生的骑兵,而我们则是需要训练,若是与之拼骑兵,那无异于是以己之短对彼之长,焉有不败之理。”
王安石道:“荒废马政这么多年,朝廷又省下多少钱来?陛下刚即位时,可也没见几个钱。”
文彦博道:“你为何不这么想,正是因为朝廷没钱了,马政才渐渐荒废的。如今朝廷是存了钱,但那是在于减轻百姓负担所得来的,若又兴马政,必会增加百姓负担,用不了两年,又会变回原样。
如今朝廷存有些钱,也确实应该用于军事,但我朝没有兴马政的条件,且地势也决定我们该以防御为主,我认为这火器就非常适合我朝的战略,应该加大投入研发此火器,部署在要塞,关键这么做,是不会耽误民生的。”
王安石道:“若不兴马政,一味防御,那就是被动挨打,更无法解决我朝两线作战的窘境,架在自家的火炮弓弩,也只能打在自家土地上。”
文彦博道:“我能保证一定防得住契丹铁蹄,那你能保证一定打得赢吗?”
这一句话倒是令王安石有些措不及防,因为他认为的敌人是西夏,而不是辽国,他至今没有打算与辽国开战。
这其实也是二人争执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兴马政,代表着进攻,那就肯定是进攻西夏,而不是说进攻辽国,而新政开始以来,王安石就一直在经略西北,河湟就是他新政的最大成果,他当然想要巩固。
但如果以防御为主,重心就肯定是在辽国。
这里面也包含着战略之争,王安石的战略是先西夏,再图辽国,要破除两线作战的窘境。
但文彦博的战略思想,是发展内政,发展民生,加强军备,巩固对外防御,做到不惧战,然后再利用经济手段,去削弱对方,等到对方非常虚弱时,再图进攻。
张斐一看左右全是保守派的人,而且是文彦博、司马光这种老辩手,王安石有些独木难支,于是开口道:“虽然我不太懂军事,但是打仗总归是离不开骑兵,哪怕就是防守。”
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王安石立刻道:“连不知兵的大庭长都明白骑兵的重要性。”
文彦博道:“我不是说要废除骑兵,而是认为不应兴马政,且应该将投入放在火器上面。至于骑兵么,可以在河北组建两支三千规模的精骑兵,用于机动,以及配合火器作战。
目前殿帅在河北采取的方式,我是非常认同的,利用皇家警察来训练骑兵,因为有些皇家警察是要时时刻刻到处巡逻,朝廷可以针对这种骑警,进行训练,此事半功倍。”
赵顼终于开口道:“二位所言都有道理,但凡事得一步步来,目前先做好防守,待国库再积累一些财富,再慢慢增加骑兵。”
文彦博他们立刻拱手道:“陛下圣明。”
当王安石看到这火器时,就知道情况不妙,因为这火炮是铜铸的,而目前宋朝的国力,还不足以支撑同时兴火器,又兴马政,这必须得分个主次,既然皇帝如此看重火器,肯定是侧重于文彦博的方案,也只能道:“臣遵命。”
赵顼又道:“如今此事都已经解释清楚,大庭长完全是出于一番好意,而这一笔钱,朕之前是算在内藏库,到时三司得将这一笔钱还给大庭长。”
文彦博立刻道:“只要大庭长拿出具体账本来,朝廷自会归还。”
张斐忙道:“账目我到时会上缴的,但这钱就算了,就当是我捐给朝廷的,其实我们这些大臣,享受着高官厚禄,理应为此出一份力,防卫敌人入侵,也是在保护自己。”
此话一出,其余人皆是尴尬。
这我们能跟你比吗?
就是再高官厚禄,也不是说,五十万贯拿出来,眼都不眨一下。
赵顼笑着点点头道:“大庭长深明大义,一心为国,朕甚是欣慰。好吧,既然大庭长如此慷慨,那就当时大庭长捐助给朝廷的,毕竟大庭长一直以来,都注重慈善,如邸报院,军器监都深受大庭长的支持,冯中丞,你说是吗?”
冯京讪讪点头,“是。”
这场会议,无疑是文彦博的一次大胜。
王安石对此非常不满,在散会后,他便向张斐抱怨道:“总想着坐以待对手毙,可世上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其实他们心里也都清楚,只因心中惧怕,故而总是为自己的软弱找借口,你等着看好了,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渐渐忘记此事,沉醉在纸醉金迷中。”
其实他这么激进,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事实已经证明,这越往后拖,越不想打,这种事要下定决心啊!
难得遇见赵顼这个比较强势的皇帝,他一直都就这一点督促赵顼,哪个中原王朝,像我们这般受尽屈辱。
一定要干他丫的。
张斐在旁默默听着。
王安石道:“你怎么不说话,你是不是也赞成文公的战略?”
张斐道:“我不太懂军事,但王学士应该知道,我肯定是支持王学士的,这肯定要打,我们都已经受够了这种窝囊气。”
王安石道:“但如今官家显然是偏向文公他们的。”
张斐道:“但是文公也只是战术上采取保守的方式,而他也不是说,要继续对外卑躬屈膝,这还是符合官家和王学士的战略目的。
咱们可以一步步来,加强防御后,我们就能够硬着腰板,去与辽国谈判,去向西夏施压,到时再采取进攻,这心里也有底啊。
要是不能防住,就大规模进攻的话,就是在赌命,而且还得先辽国妥协。”
王安石叹道:“但愿我能等到那日。”
张斐道:“我肯定等得到。”
王安石偏头看向张斐,你小子几个意思。
年轻有错吗?
出得皇宫,与王安石分开后,张斐并没有回家,而是直接又返回校场。
君臣二人见面,是同时松得一口气。
张斐拱手道:“陛下,臣有罪,要不是臣那回主动要求捐助陛下一些钱,就不会有今日之事。”
“怪不得你。”
赵顼一摆手,“你也是一片忠心,要怪就怪那李豹,他们每天在干些什么?”
张斐忙道:“这也怪不得李豹他们,到底监法司一直没有出手,实在是令人防不胜防。”
说到这里,他稍稍一顿,又道:“此外,我觉得这也不是坏事,五十万贯突然不翼而飞,这要不查清楚的话,谁都睡不好,我反而希望御史台能够一直保持下去。”
“难得你如此大度啊。”
赵顼赶紧顺坡下驴,其实他心里也是这么认为的,又道:“不过往后这种事还是尽量少做,尤其是你,你现在的身份可是大庭长,稍有差池,可能就会被他们揪着不放。”
张斐点点头。
对方的监察能力也在增强,可不能再像之前那样,肆无忌惮的搞暗箱操作。
赵顼又问道:“对了,你对他们方才的争论怎么看?”
张斐道:“我也不赞成兴马政,这的确会打断国家的发展,但是文公的战略,也有所欠缺,他身为大儒,却忘记儒家真正武器是什么。”
赵顼问道:“是什么?”
“仁者无敌。”
张斐道:“其实熙河地区就已经很好的证明这一点,虽然最初王宣抚使立下大功,拓边千里,但是在公检法未去之前,当地一直反叛不断,每年耗费财政数百万贯,且士兵也有极大的损失。
而等到公检法去了之后,当地财政渐渐扭亏为盈,而且又以非战的方式,得到更多的领土和百姓,甚至于甘愿为保卫熙州而战。
人人都向往更好的生活,无论是西夏的百姓,还是辽国的百姓,这才是我们最强的武器,只要陛下做好这一点,我们将不战而胜。
当然,我们也需要加强武备,防止他们鱼死网破,只要他们抢不到,那他们就死定了。”
“你说得不错。”
赵顼笑着点点头,“昨日朕收到王宣抚使的来信,他们认为西夏太后已经是在做困兽之斗。她之前派驻士兵去封锁边境,然而,那些士兵却自己做起了走私,导致这边境走私更是猖獗。
这本也是小事,但偏偏西夏国主一直是坚决支持与我们贸易,并且要求恢复汉礼。故此西夏太后一旦妥协,就证明她输掉了与西夏国主的权力斗争,她已经无路可退。
王宣抚使认为在不久的将来,西夏太后可能会采取更加极端的方式,甚至于对我国开战。
然而,经过我们的宣传,西夏内部越来越多的人倒向我们,越来越多的商人、工匠,偷越边界,去往熙州,这甚至导致熙州的房价都涨了一倍多。”
其实他也是一个激进派,但是西夏的局势,让他变得愈发有耐心,处理问题,也更加从容自如。
因为这种局势,也使得他更有底气去防御辽国。
如果出兵的话,就必须对辽国大让步,确保辽国不趁虚而入。
然而,这一次争议,决定的不仅仅是大战略,更是决定了宋朝未来要点亮哪条科技树。
火器。
不可否认,这都是被逼出来的,对于宋朝而言,养马的成本,是远高于生产的火器成本,哪怕是铜铸,也比养马便宜。
关键付出这么大的成本,养的马还远不如北边草原上的马。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所以范纯仁和苏轼都认为,如果遇到战争,这可能是非常致命的。
文彦博刚刚解释完前因后果,那王安石便立刻道:“臣以为正是之前朝廷没有重视马政,才导致大量的马场被改为耕地,而仅有的牧场也在放羊,这才导致我朝战马是严重不足。
如今外部局势极为不稳,朝廷应该重视起马政,一方面可以从河湟地区购买战马,但另一方面,可以募民养马,这也算是给百姓带去生计,可谓是一举两得。”
虽然撤销掉制置二府条例司,但是王安石还是在通过三司和户部,在继续推行自己的新政,保甲法他是放弃了,但是保马法,他还是保留着,因为他的执政目的没有变,还是打出去,可要打仗,就必须养马,当他得知之事后,便向以此造势,准备推行自己的保马法。
司马光突然问道:“到底是募民养马,还是雇民养马,这一字之差,那可是天然之别啊!”
王安石道:“募民养马。”
司马光道:“也就是说,这马若病死了,是由百姓承担。”
王安石点点头,“但若养的好,朝廷也会给补助的,这很公平。”
司马光抚须笑道:“是很公平,但你若不强制百姓养马,我司马光就敢保证,是决计没有百姓愿意干这活,他们宁可挨饿挨冻。”
王安石道:“这是挨冻挨饿的事吗?那些契丹人凭借战马优势,在河北横冲直撞,杀死、掳走我中原多少百姓,你的意思是,他们是宁可被契丹人掳走,也不愿意养马吗?”
虽然没有正面回答,但肯定强制性的。
还真不是说王安石不想雇民养马,而是做不到,因为没有牧场,只能是化整为零,几户人家养一匹马,要是死了不赔,那这马能养好吗?
可司马光听得这话,就浑身发胀,他最恨王安石这一套说辞,激动地是张牙舞爪道:“你总是这样,永远是跟坏的比,当年你推出青苗法时,也是这么说的,那地主收更高的税,所以官府少收一点,那就是为百姓好,可结果搞得京东东路民不聊生。
如今又认为契丹人掳走百姓,罪大恶极,故此让百姓冒着倾家荡产风险养马,也是为百姓好,你这简直就是再诡辩。”
王安石火气也上来了,“青苗法在京东东路的问题,是在于很多官员阳奉阴违,而非是青苗法的错,后来公检法去了,不就挺好得吗?如今那些放高利贷的地主,也纷纷做起低息借贷的买卖。”
司马光笑了,“那是因为你的青苗法吗?”
王安石哼道:“光凭公检法也是做不到,法定利息可是六分,最多不超过一倍,如今那些解库铺多半都是一分到两分,这难道不是青苗法带来的吗。”
又来了!又来了!
好久没有看他们两个吵架的张斐,竟看得怔怔出神,仿佛回到当年那峥嵘岁月。
不过他也明白了,为什么之前王安石向他打听武器的问题。
显然,他在文彦博争论是否养马。
王安石又道:“之前官吏腐败,故而导致马政一蹶不振,而如今吏治清明,国库充裕,也是时候应该振兴马政,唯有如此,才能免遭邻国欺压。”
文彦博道:“就算吏治清明,若想恢复马政,且训练出一直强大的骑兵,必然是要倾国之力,到底我朝可没有汉唐那么广阔的牧场,而这必然是会打断目前财政增长,这战争也不是说打就打,不打也得养着。
关键,就算养出战马来,也是远不如北方牧场里面养出来的,人家是天生的骑兵,而我们则是需要训练,若是与之拼骑兵,那无异于是以己之短对彼之长,焉有不败之理。”
王安石道:“荒废马政这么多年,朝廷又省下多少钱来?陛下刚即位时,可也没见几个钱。”
文彦博道:“你为何不这么想,正是因为朝廷没钱了,马政才渐渐荒废的。如今朝廷是存了钱,但那是在于减轻百姓负担所得来的,若又兴马政,必会增加百姓负担,用不了两年,又会变回原样。
如今朝廷存有些钱,也确实应该用于军事,但我朝没有兴马政的条件,且地势也决定我们该以防御为主,我认为这火器就非常适合我朝的战略,应该加大投入研发此火器,部署在要塞,关键这么做,是不会耽误民生的。”
王安石道:“若不兴马政,一味防御,那就是被动挨打,更无法解决我朝两线作战的窘境,架在自家的火炮弓弩,也只能打在自家土地上。”
文彦博道:“我能保证一定防得住契丹铁蹄,那你能保证一定打得赢吗?”
这一句话倒是令王安石有些措不及防,因为他认为的敌人是西夏,而不是辽国,他至今没有打算与辽国开战。
这其实也是二人争执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兴马政,代表着进攻,那就肯定是进攻西夏,而不是说进攻辽国,而新政开始以来,王安石就一直在经略西北,河湟就是他新政的最大成果,他当然想要巩固。
但如果以防御为主,重心就肯定是在辽国。
这里面也包含着战略之争,王安石的战略是先西夏,再图辽国,要破除两线作战的窘境。
但文彦博的战略思想,是发展内政,发展民生,加强军备,巩固对外防御,做到不惧战,然后再利用经济手段,去削弱对方,等到对方非常虚弱时,再图进攻。
张斐一看左右全是保守派的人,而且是文彦博、司马光这种老辩手,王安石有些独木难支,于是开口道:“虽然我不太懂军事,但是打仗总归是离不开骑兵,哪怕就是防守。”
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王安石立刻道:“连不知兵的大庭长都明白骑兵的重要性。”
文彦博道:“我不是说要废除骑兵,而是认为不应兴马政,且应该将投入放在火器上面。至于骑兵么,可以在河北组建两支三千规模的精骑兵,用于机动,以及配合火器作战。
目前殿帅在河北采取的方式,我是非常认同的,利用皇家警察来训练骑兵,因为有些皇家警察是要时时刻刻到处巡逻,朝廷可以针对这种骑警,进行训练,此事半功倍。”
赵顼终于开口道:“二位所言都有道理,但凡事得一步步来,目前先做好防守,待国库再积累一些财富,再慢慢增加骑兵。”
文彦博他们立刻拱手道:“陛下圣明。”
当王安石看到这火器时,就知道情况不妙,因为这火炮是铜铸的,而目前宋朝的国力,还不足以支撑同时兴火器,又兴马政,这必须得分个主次,既然皇帝如此看重火器,肯定是侧重于文彦博的方案,也只能道:“臣遵命。”
赵顼又道:“如今此事都已经解释清楚,大庭长完全是出于一番好意,而这一笔钱,朕之前是算在内藏库,到时三司得将这一笔钱还给大庭长。”
文彦博立刻道:“只要大庭长拿出具体账本来,朝廷自会归还。”
张斐忙道:“账目我到时会上缴的,但这钱就算了,就当是我捐给朝廷的,其实我们这些大臣,享受着高官厚禄,理应为此出一份力,防卫敌人入侵,也是在保护自己。”
此话一出,其余人皆是尴尬。
这我们能跟你比吗?
就是再高官厚禄,也不是说,五十万贯拿出来,眼都不眨一下。
赵顼笑着点点头道:“大庭长深明大义,一心为国,朕甚是欣慰。好吧,既然大庭长如此慷慨,那就当时大庭长捐助给朝廷的,毕竟大庭长一直以来,都注重慈善,如邸报院,军器监都深受大庭长的支持,冯中丞,你说是吗?”
冯京讪讪点头,“是。”
这场会议,无疑是文彦博的一次大胜。
王安石对此非常不满,在散会后,他便向张斐抱怨道:“总想着坐以待对手毙,可世上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其实他们心里也都清楚,只因心中惧怕,故而总是为自己的软弱找借口,你等着看好了,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渐渐忘记此事,沉醉在纸醉金迷中。”
其实他这么激进,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事实已经证明,这越往后拖,越不想打,这种事要下定决心啊!
难得遇见赵顼这个比较强势的皇帝,他一直都就这一点督促赵顼,哪个中原王朝,像我们这般受尽屈辱。
一定要干他丫的。
张斐在旁默默听着。
王安石道:“你怎么不说话,你是不是也赞成文公的战略?”
张斐道:“我不太懂军事,但王学士应该知道,我肯定是支持王学士的,这肯定要打,我们都已经受够了这种窝囊气。”
王安石道:“但如今官家显然是偏向文公他们的。”
张斐道:“但是文公也只是战术上采取保守的方式,而他也不是说,要继续对外卑躬屈膝,这还是符合官家和王学士的战略目的。
咱们可以一步步来,加强防御后,我们就能够硬着腰板,去与辽国谈判,去向西夏施压,到时再采取进攻,这心里也有底啊。
要是不能防住,就大规模进攻的话,就是在赌命,而且还得先辽国妥协。”
王安石叹道:“但愿我能等到那日。”
张斐道:“我肯定等得到。”
王安石偏头看向张斐,你小子几个意思。
年轻有错吗?
出得皇宫,与王安石分开后,张斐并没有回家,而是直接又返回校场。
君臣二人见面,是同时松得一口气。
张斐拱手道:“陛下,臣有罪,要不是臣那回主动要求捐助陛下一些钱,就不会有今日之事。”
“怪不得你。”
赵顼一摆手,“你也是一片忠心,要怪就怪那李豹,他们每天在干些什么?”
张斐忙道:“这也怪不得李豹他们,到底监法司一直没有出手,实在是令人防不胜防。”
说到这里,他稍稍一顿,又道:“此外,我觉得这也不是坏事,五十万贯突然不翼而飞,这要不查清楚的话,谁都睡不好,我反而希望御史台能够一直保持下去。”
“难得你如此大度啊。”
赵顼赶紧顺坡下驴,其实他心里也是这么认为的,又道:“不过往后这种事还是尽量少做,尤其是你,你现在的身份可是大庭长,稍有差池,可能就会被他们揪着不放。”
张斐点点头。
对方的监察能力也在增强,可不能再像之前那样,肆无忌惮的搞暗箱操作。
赵顼又问道:“对了,你对他们方才的争论怎么看?”
张斐道:“我也不赞成兴马政,这的确会打断国家的发展,但是文公的战略,也有所欠缺,他身为大儒,却忘记儒家真正武器是什么。”
赵顼问道:“是什么?”
“仁者无敌。”
张斐道:“其实熙河地区就已经很好的证明这一点,虽然最初王宣抚使立下大功,拓边千里,但是在公检法未去之前,当地一直反叛不断,每年耗费财政数百万贯,且士兵也有极大的损失。
而等到公检法去了之后,当地财政渐渐扭亏为盈,而且又以非战的方式,得到更多的领土和百姓,甚至于甘愿为保卫熙州而战。
人人都向往更好的生活,无论是西夏的百姓,还是辽国的百姓,这才是我们最强的武器,只要陛下做好这一点,我们将不战而胜。
当然,我们也需要加强武备,防止他们鱼死网破,只要他们抢不到,那他们就死定了。”
“你说得不错。”
赵顼笑着点点头,“昨日朕收到王宣抚使的来信,他们认为西夏太后已经是在做困兽之斗。她之前派驻士兵去封锁边境,然而,那些士兵却自己做起了走私,导致这边境走私更是猖獗。
这本也是小事,但偏偏西夏国主一直是坚决支持与我们贸易,并且要求恢复汉礼。故此西夏太后一旦妥协,就证明她输掉了与西夏国主的权力斗争,她已经无路可退。
王宣抚使认为在不久的将来,西夏太后可能会采取更加极端的方式,甚至于对我国开战。
然而,经过我们的宣传,西夏内部越来越多的人倒向我们,越来越多的商人、工匠,偷越边界,去往熙州,这甚至导致熙州的房价都涨了一倍多。”
其实他也是一个激进派,但是西夏的局势,让他变得愈发有耐心,处理问题,也更加从容自如。
因为这种局势,也使得他更有底气去防御辽国。
如果出兵的话,就必须对辽国大让步,确保辽国不趁虚而入。
然而,这一次争议,决定的不仅仅是大战略,更是决定了宋朝未来要点亮哪条科技树。
火器。
不可否认,这都是被逼出来的,对于宋朝而言,养马的成本,是远高于生产的火器成本,哪怕是铜铸,也比养马便宜。
关键付出这么大的成本,养的马还远不如北边草原上的马。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