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之,刘皇帝呵呵一笑:“我们是父子,可以实在些,宣慰司传扬的那些故事,不足全信,也不可全取。当年的做法,至今思来,我也觉得太过莽撞,许多事情做得不太妥当。若不是你祖父早有心整练龙栖军,在背后支持照拂,我呀,早就被不满的将士给驱逐了……”
听刘皇帝这么说,刘昉有点不敢相信:“以您的英明神武,难道还有人敢忤逆犯上?”
“我当年也不是神,太原王府一小儿罢了,谁能真当回事?”刘皇帝一脸的轻松:“骄兵难制,武夫当国,那时的军队,是怎样的状况,恐怕不是你所能体会的。有时间,你可以去问问孙立,当年他对我这个军使是什么态度与看法,他可是最有发言权的……”
啰嗦了一句,刘皇帝恢复严肃,直接对刘昉道:“你在龙捷军,也待得差不多了,可以回来了!”
“您要把我调离?”刘昉似乎有点不乐意。
“你有问题?”刘皇帝反问。
刘昉说:“儿如今,方同本队将士打成一片,官兵一体,就这般走了,心有不甘。”
闻之,刘皇帝又忍不住教训道:“堂堂的皇子、赵国公,难道你以为,我真的只是让你去当个小队长吗?”
刘昉有点不服气:“纵然要升职,我也宁愿马上挣功名!”
“那你就得从小卒做起!”刘皇帝顿时道:“不,哪怕禁军一兵一卒,也不是随随便便都能入选的!”
“哪怕从小卒做起,我也能入选!”刘昉道。
闻之,刘皇帝并不着恼,反而有点欣赏他这股子心气,不过却给了他一个你太年轻的表情。刘昉被看得有些不自在,气势也弱了下去。
“你再当个小队长,提升也不大了!”刘皇帝这么说道。
刘昉陷入了认真的思考,良久,拱手道:“那请您安排一个能够继续磨炼我的职位,哪怕去戍边,也无妨!”
“让你去戍边,我舍得,你娘舍得吗?”刘皇帝眼神朝内寝方向闪了下。
“好了!”刘皇帝摆摆手,强势道:“今岁我准备再度北巡,你接下来有两件事情要做。其一,到龙栖军,挂个都虞侯军职,我已经给刘光义打了招呼,你跟着他,好生学学,怎么做一个大军统领;其二,年纪也不小了,准备成亲!”
第159章 政事堂中的平衡
皇城,政事堂。
经过在二月发生新一轮的政局洗牌后,也正式成为大汉朝廷权威最重要的政治机构,忠实地履行着上承帝命、下达诸司的职责。
经过一轮调整,政事堂的权力是有所加强的,至少与从前相比,萦绕于其头上,那片名为刘承祐的阴影,淡化了一些。
可以说,以审驳、执行两项职能为主的政事堂,就是如今大汉最重要的权力机构,受到上下的瞩目。
新成立的内阁,虽然离皇帝更近,体现着皇帝的意志,作为帝国的大脑,把握军国大政的方向,地位可见一斑了。
然而,对于大汉朝廷那庞大的官僚系统而言,两者的权威也是不可相提并论。最主要的原因,直接管束着官僚,影响他们仕途的,就是政事堂。
而对于庞大的大汉帝国的中枢大脑,在国家政治保持清明,局势保持稳定,各项制度日趋完善,社会持续向前发展的情况下,则是不需过多的开动脑筋的。需要的,只是保持清醒,协助皇帝把握好国家发展的大方向,使大汉这艘巨轮稳稳航行,走得更安全,走得更远。
在这个基调下,政事堂的权威,自然得到了实质上的加强。朱元璋为什么要撤销中书省,废除丞相,就是因为中书省权力太重,中书省丞相权力太重,威胁到了皇权。
如今,大汉的政事堂,同样履行着这样的职能,掌握着统率诸部司衙以及天下道府州县。不同的,只是皇帝对待它的态度罢了。
刘皇帝权欲同样重,但他深彻地知道一点,那就是不可能凭皇帝一个人治天下,将天下权力聚于一人之手,同样是不健康,不合理的。
皇帝再勤政,也难以兼顾一切,即便能做到,最终的结果,大概率也是被累死。朱元璋这样的特例,则是不具代表性的,雍正倒是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
另一方面则是,刘皇帝也清楚地认识到,宰相制度是不可能真正被废除的,明朝后来不是同样出现了内阁这样的宰辅机构?
因此,刘皇帝没有在政事堂存在与否的问题上纠结,只是考虑制衡,皇权与相权,固然有冲突,但也是相互依存的。在大汉,相权来源于皇权,而刘皇帝则需要靠宰相们辅助他调理阴阳,治理天下。
并且,政事堂的权力确实得到了强化,但相权仍旧保持着分散的状态,三名主要宰相,相互制衡。
赵普既非开国功勋,又非名门贵族,连功名都没有,从一个小小的地方僚吏,成为如今的尚书仆射,论资历、人望,都是有所欠缺的。
在刘皇帝身边的几年,以及在西南的建树,只是给了他一个晋位宰相的资格。然而,上下不服他的人,不知凡己,想要坐稳位置都不容易,自然不敢恃权逞威了。
而他从受荐刘词开始,花了整整十五年的时间,方才走到这一步,自然会倍加珍惜,以求保有圣眷,施展抱负。
李业这个国舅呢,名声有点不好,朝廷上下怕他的人不少,难以齐人心,但放在尚书左丞的位置上,就是对赵普的一种制约。这个李国舅,可从来没有安分过。
至于宋琪,论根基底蕴,比赵普还要不如,他得以直接晋位宰臣,就真的只是起个辅助作用,专为做事了。
而三相之侧,另有财政、枢密二相,这一财一军,以作平衡。在刘皇帝的考虑中,这样的配置,将会持续很久,未来或许还会成为定制。
早年的事情,政事堂加平章事的相位,足有七人,但刘皇帝后来觉得太多,三人又太少,五人则正合适。
刘皇帝也是经过长达二十年的尝试后,方才最终定下,求得个稳定合理。
还有一点则是,大汉的宰相们,不论哪一尊,都有地方的履历,有丰富的治政经验。包括李业,历任道州,也经过十多年的摸爬滚打,才得入京,还在刑部当了几年差。没有这些前提,哪怕他是太后最疼爱的弟弟,刘皇帝也是不可能推他上位,晋升宰臣的。
枢密院的“专业性”虽然要强些,但石守信也完全不需要质疑他的资格,履历丰富,不管是在京治军,还是出征为帅,都有充足的经验,而治军,也是治政,从来都不只是带兵打仗。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是刘皇帝一直秉持的用人方针,这在如今的大汉,格外明显。
当然,在近几年,政事堂中,地位最高的却不是宰相们。不提刘皇帝的话,也只有太子刘旸了,他在这里,有一间专门的“办公室”,平日里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与赵普等人处置国政,许多事情,他如今都可以直接做出指示了。必要的,则是定期向刘皇帝汇报,并接受考校。
宽大的公案后,刘旸正审阅着一份章程,是针对全国县令、尉治安功过令。对于治安维稳,大汉历来强调,这些年,各地官员也是十分重视,以致四海之内,匪盗禁绝,民不敢犯。
多年下来,也有不少官吏,因此而得到了颁赏升职。但是,过犹不及,为了升职进步,全国各地都出现了一些用法过度的情况,甚至有起反作用,造成逼良为盗的恶果,乃至枉法屈民。
御史冯柄在巡视州县时,发觉了这种情况,挑了几个案例,加以总结上告,立刻就引起了刘旸的重视。上报刘皇帝,于是得到诏命,对于所涉官员,加以惩戒,并出台一份功过令,予以规范约束,如今,草拟已成。
“殿下!”在刘旸看得出神之时,赵普走了进来。
“赵相公,坐!”刘旸露出笑容。
“谢殿下!”
或许是受到刘皇帝的影响,对赵普,刘旸观感不错,尤其是这一年来的共事,更加深了认识。在刘旸看来,赵普这个人太能干了,就仿佛没有什么事能难到他一般,不论遇到什么难题,总能给出一个解决办法。
这是个做实事的能臣,并且见识独到,哪怕并不是所有的事,都处理得那么得妥当,服人心,但是瑕不掩瑜。再者,在宰相的位置上,事情办得好,问题能解决,这才是最重要的。
同样是首相,赵普是雷厉风行,干练高效,同样是井井有条,魏仁溥在位时要多些宽容大度,上下也更和谐些,但是不得不说,刘旸更喜欢现在朝中的风气。
“有何事?”刘旸问。
“这是几份奏章,臣已作批复,还请殿下审阅,如有不妥之处,请做出批示!”赵普一一禀来:“这是南征将士,功劳犒赏疏议,已然可以着手发放。”
“财政司奏,关于西南道州,夏税蠲免之事,具体州县已然划定!”
“这是吏部上呈,去岁考功结果,关于州县一级官员,陟罚升贬名单。”
“另有十七名观政进士的任命。”
“……”
见赵普将一连串的事务奏来,刘旸不由得露出一抹苦笑,事情从来不断。他有些理解,刘皇帝头上的白发是怎么来的了,当年的刘皇帝,可是事事躬亲,没日没夜地熬的。
如今,他有政事堂诸公辅助,有时候都觉繁重。另外一方面,看赵普这平静从容的表现,心中也不得不佩服。
不管心中做何想,奏章还是得一份一份地看的,所幸,都有赵普做好的批复,这省了他大量的精力。
第160章 三个青年
开宝七年三月,赵国公刘昉大婚,结亲的对象,乃是东平王赵匡赞家的小娘子。毫无疑问,这是一场门当户对的包办婚姻,政治联姻,在这方面,刘昉也不得不听安排。
事实上,关于刘昉的婚事,刘皇帝还是多操了点心的。朝中的公卿贵族,也有不少主动将自家女儿推荐上来,不过大都被否了。
符皇后对此也有些上心,原本是有意从符家的亲戚中,择一品貌俱佳的良配。刘皇帝考虑过后,本来也是同意的,不过刘昉后来主动说,他看上了东平王家的次女赵鸢。
刘皇帝一考虑,觉得合适,于是果断将赵匡赞召入宫中,定下这门亲事。而之所以属意赵匡赞,道理也很简单,他在大汉军中已然没有什么根基了,当初的燕军,也在十多年的时间下来,被消化殆尽。
对刘昉,刘皇帝实则不想让他与军功贵族们牵扯过深,这未尝不是一种保护。而有意让他纳符家女,也是做类似想法。
而作为生母的折贤妃,对此似乎看得更淡了,她只要求个贤良媳妇,至于其他政治上的因素,不愿做过多考虑。
在刘昉大婚的同时,五皇子刘昀,也终于得以出宫开府,封齐公。看起来,这个三月是属于折贤妃的,西京之内,最瞩目的就是她生的这两子了。
刘昀是个聪明的崽,这点从小就能看出,就是性子过于跳脱,精力旺盛而又分散,兴趣广泛而无持之以恒者。虽然不像几个哥哥那样受到重视,但在放他出宫的同时,刘皇帝还是给他套了枷锁。比如限制俸钱的发放,找了个严师管教,定时考查课业……
相较之下,反倒是更年轻的魏王刘旻,更让刘皇帝放心了。刘皇帝也发现了,这个儿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因为同样喜好武事,并且小小年纪已然练出一身出色的骑射本领,刘皇帝也让他进入军中磨炼了。
看起来比刘昉还早,但是二者之间,刘皇帝投入的心力与感情也是悬殊的,对刘昉,刘皇帝是希望他将来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统帅。
说起来,这么多年来,在大汉宗室之中,还从来没有出现过一位能够独立统领大军的帅才,这也是刘皇帝感到遗憾的地方,也是他对刘昉有所期待的原因。
“殿下!”
“何事?”刘旸正提笔书写着什么,闻声,抬头看了眼行礼的通事。
“杨延昭、李继隆、郭仪三人奉诏还都,今已抵京,请求觐见陛下!”通事答道。
闻之,刘旸大感兴趣,当即问道:“人在哪里?”
“待诏宫门!”
“派人,将他们带到垂拱殿,孤这便前往,亲自引他们面圣!”刘旸放下笔,直接吩咐道。
“是!”
这三人的出身,并不难猜测了,杨业、李处耘、郭威的儿子,并且都是二十岁左右,青年俊杰。
这些年,在大汉军界,中生代的将帅已然是中流砥柱,后进者也多受提拔,但对于下一代将领,刘皇帝同样在培养。而其中的主要人员,自然是从勋贵子弟中选拔的,良好的出身,也给了他们高起步,并且,成才率高,这是刘皇帝也承认的。
不论文武,大部分的勋贵子弟,都有在宫中当值的经历,比如宿卫以及当初的崇政郎。在开宝年间的数次战争中,也有不少勋贵子弟随军历练。
当初随杨业北上的,实则还有向训、孙立等老帅老将的儿子,只不过最终表现最出色的,乃是杨、李、郭三人。
杨延昭是从小跟在杨业身边,言传身教,并且小小年纪,就经历过战争,大小战事、各类战法,都有深入的认识。成名还早,十岁左右之时,就因为刘皇帝的称赞而得到关注,而长成之后,也通过出众的表现证明,这并不是个“伤仲永”的角色。
杨延昭算是立足于边地,李继隆则成名于京内。勋贵子弟中,早年是赵光义、柴宗谊最为风光,名声最响亮。不过,等到他们相继出仕后,新成长的一批人中,接过旗帜的,就是李继隆。
此子聪颖,很有脑子,并且在武事上也表现出来了天分。成名最早,还是在开宝二年,刘皇帝出猎,当时年仅十五岁的李继隆,力压众人,收获最多,刘皇帝当场褒奖,并对李处耘说,卿后继有人,家业可倡。
相较之下,郭仪名气没那么大,但本身的才情也算不俗,毕竟是郭威最疼爱的小儿子,从小悉心培养文武艺。而如论圣眷,郭仪也远超旁人,哪怕到如今,郭仪腰上挂的玉佩,还是他在襁褓时,刘皇帝随身解下赐之。
在宫人的引导下抵达垂拱殿时,刘旸也正好赶到,身边还跟着一名英气勃勃的挎剑少年。少年乃是扶风郡公马怀遇,已故蓟国公马全义之子,当初因马全义早逝,刘皇帝伤感,怜马怀遇孤苦,特地召入京,养于宫中。
距今,也快十年了,当初的童稚小儿,也逐渐大了,同皇子们一起识文习武,认真而低调,如今在太子刘旸身边当侍卫。
“参见太子殿下!”见到太子,三个青年俊杰,一齐行礼。
刘旸也是那副谦和的表现,脸上带着笑容,快步上前,扶起三人,道:“元显、霸图、子美,快快免礼!”
“谢殿下!”几个人也算是同龄人,此前也是有所交集,对太子不能说太熟悉,但刘旸表现出的态度,还是让三个年轻人颇为受用的。
看着三人,刘旸直接拉起了杨延昭的手,爽朗道:“得知你们还京,陛下与孤,都十分高兴。走,我们一起入殿觐见!”
“是!”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听刘皇帝这么说,刘昉有点不敢相信:“以您的英明神武,难道还有人敢忤逆犯上?”
“我当年也不是神,太原王府一小儿罢了,谁能真当回事?”刘皇帝一脸的轻松:“骄兵难制,武夫当国,那时的军队,是怎样的状况,恐怕不是你所能体会的。有时间,你可以去问问孙立,当年他对我这个军使是什么态度与看法,他可是最有发言权的……”
啰嗦了一句,刘皇帝恢复严肃,直接对刘昉道:“你在龙捷军,也待得差不多了,可以回来了!”
“您要把我调离?”刘昉似乎有点不乐意。
“你有问题?”刘皇帝反问。
刘昉说:“儿如今,方同本队将士打成一片,官兵一体,就这般走了,心有不甘。”
闻之,刘皇帝又忍不住教训道:“堂堂的皇子、赵国公,难道你以为,我真的只是让你去当个小队长吗?”
刘昉有点不服气:“纵然要升职,我也宁愿马上挣功名!”
“那你就得从小卒做起!”刘皇帝顿时道:“不,哪怕禁军一兵一卒,也不是随随便便都能入选的!”
“哪怕从小卒做起,我也能入选!”刘昉道。
闻之,刘皇帝并不着恼,反而有点欣赏他这股子心气,不过却给了他一个你太年轻的表情。刘昉被看得有些不自在,气势也弱了下去。
“你再当个小队长,提升也不大了!”刘皇帝这么说道。
刘昉陷入了认真的思考,良久,拱手道:“那请您安排一个能够继续磨炼我的职位,哪怕去戍边,也无妨!”
“让你去戍边,我舍得,你娘舍得吗?”刘皇帝眼神朝内寝方向闪了下。
“好了!”刘皇帝摆摆手,强势道:“今岁我准备再度北巡,你接下来有两件事情要做。其一,到龙栖军,挂个都虞侯军职,我已经给刘光义打了招呼,你跟着他,好生学学,怎么做一个大军统领;其二,年纪也不小了,准备成亲!”
第159章 政事堂中的平衡
皇城,政事堂。
经过在二月发生新一轮的政局洗牌后,也正式成为大汉朝廷权威最重要的政治机构,忠实地履行着上承帝命、下达诸司的职责。
经过一轮调整,政事堂的权力是有所加强的,至少与从前相比,萦绕于其头上,那片名为刘承祐的阴影,淡化了一些。
可以说,以审驳、执行两项职能为主的政事堂,就是如今大汉最重要的权力机构,受到上下的瞩目。
新成立的内阁,虽然离皇帝更近,体现着皇帝的意志,作为帝国的大脑,把握军国大政的方向,地位可见一斑了。
然而,对于大汉朝廷那庞大的官僚系统而言,两者的权威也是不可相提并论。最主要的原因,直接管束着官僚,影响他们仕途的,就是政事堂。
而对于庞大的大汉帝国的中枢大脑,在国家政治保持清明,局势保持稳定,各项制度日趋完善,社会持续向前发展的情况下,则是不需过多的开动脑筋的。需要的,只是保持清醒,协助皇帝把握好国家发展的大方向,使大汉这艘巨轮稳稳航行,走得更安全,走得更远。
在这个基调下,政事堂的权威,自然得到了实质上的加强。朱元璋为什么要撤销中书省,废除丞相,就是因为中书省权力太重,中书省丞相权力太重,威胁到了皇权。
如今,大汉的政事堂,同样履行着这样的职能,掌握着统率诸部司衙以及天下道府州县。不同的,只是皇帝对待它的态度罢了。
刘皇帝权欲同样重,但他深彻地知道一点,那就是不可能凭皇帝一个人治天下,将天下权力聚于一人之手,同样是不健康,不合理的。
皇帝再勤政,也难以兼顾一切,即便能做到,最终的结果,大概率也是被累死。朱元璋这样的特例,则是不具代表性的,雍正倒是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
另一方面则是,刘皇帝也清楚地认识到,宰相制度是不可能真正被废除的,明朝后来不是同样出现了内阁这样的宰辅机构?
因此,刘皇帝没有在政事堂存在与否的问题上纠结,只是考虑制衡,皇权与相权,固然有冲突,但也是相互依存的。在大汉,相权来源于皇权,而刘皇帝则需要靠宰相们辅助他调理阴阳,治理天下。
并且,政事堂的权力确实得到了强化,但相权仍旧保持着分散的状态,三名主要宰相,相互制衡。
赵普既非开国功勋,又非名门贵族,连功名都没有,从一个小小的地方僚吏,成为如今的尚书仆射,论资历、人望,都是有所欠缺的。
在刘皇帝身边的几年,以及在西南的建树,只是给了他一个晋位宰相的资格。然而,上下不服他的人,不知凡己,想要坐稳位置都不容易,自然不敢恃权逞威了。
而他从受荐刘词开始,花了整整十五年的时间,方才走到这一步,自然会倍加珍惜,以求保有圣眷,施展抱负。
李业这个国舅呢,名声有点不好,朝廷上下怕他的人不少,难以齐人心,但放在尚书左丞的位置上,就是对赵普的一种制约。这个李国舅,可从来没有安分过。
至于宋琪,论根基底蕴,比赵普还要不如,他得以直接晋位宰臣,就真的只是起个辅助作用,专为做事了。
而三相之侧,另有财政、枢密二相,这一财一军,以作平衡。在刘皇帝的考虑中,这样的配置,将会持续很久,未来或许还会成为定制。
早年的事情,政事堂加平章事的相位,足有七人,但刘皇帝后来觉得太多,三人又太少,五人则正合适。
刘皇帝也是经过长达二十年的尝试后,方才最终定下,求得个稳定合理。
还有一点则是,大汉的宰相们,不论哪一尊,都有地方的履历,有丰富的治政经验。包括李业,历任道州,也经过十多年的摸爬滚打,才得入京,还在刑部当了几年差。没有这些前提,哪怕他是太后最疼爱的弟弟,刘皇帝也是不可能推他上位,晋升宰臣的。
枢密院的“专业性”虽然要强些,但石守信也完全不需要质疑他的资格,履历丰富,不管是在京治军,还是出征为帅,都有充足的经验,而治军,也是治政,从来都不只是带兵打仗。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是刘皇帝一直秉持的用人方针,这在如今的大汉,格外明显。
当然,在近几年,政事堂中,地位最高的却不是宰相们。不提刘皇帝的话,也只有太子刘旸了,他在这里,有一间专门的“办公室”,平日里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与赵普等人处置国政,许多事情,他如今都可以直接做出指示了。必要的,则是定期向刘皇帝汇报,并接受考校。
宽大的公案后,刘旸正审阅着一份章程,是针对全国县令、尉治安功过令。对于治安维稳,大汉历来强调,这些年,各地官员也是十分重视,以致四海之内,匪盗禁绝,民不敢犯。
多年下来,也有不少官吏,因此而得到了颁赏升职。但是,过犹不及,为了升职进步,全国各地都出现了一些用法过度的情况,甚至有起反作用,造成逼良为盗的恶果,乃至枉法屈民。
御史冯柄在巡视州县时,发觉了这种情况,挑了几个案例,加以总结上告,立刻就引起了刘旸的重视。上报刘皇帝,于是得到诏命,对于所涉官员,加以惩戒,并出台一份功过令,予以规范约束,如今,草拟已成。
“殿下!”在刘旸看得出神之时,赵普走了进来。
“赵相公,坐!”刘旸露出笑容。
“谢殿下!”
或许是受到刘皇帝的影响,对赵普,刘旸观感不错,尤其是这一年来的共事,更加深了认识。在刘旸看来,赵普这个人太能干了,就仿佛没有什么事能难到他一般,不论遇到什么难题,总能给出一个解决办法。
这是个做实事的能臣,并且见识独到,哪怕并不是所有的事,都处理得那么得妥当,服人心,但是瑕不掩瑜。再者,在宰相的位置上,事情办得好,问题能解决,这才是最重要的。
同样是首相,赵普是雷厉风行,干练高效,同样是井井有条,魏仁溥在位时要多些宽容大度,上下也更和谐些,但是不得不说,刘旸更喜欢现在朝中的风气。
“有何事?”刘旸问。
“这是几份奏章,臣已作批复,还请殿下审阅,如有不妥之处,请做出批示!”赵普一一禀来:“这是南征将士,功劳犒赏疏议,已然可以着手发放。”
“财政司奏,关于西南道州,夏税蠲免之事,具体州县已然划定!”
“这是吏部上呈,去岁考功结果,关于州县一级官员,陟罚升贬名单。”
“另有十七名观政进士的任命。”
“……”
见赵普将一连串的事务奏来,刘旸不由得露出一抹苦笑,事情从来不断。他有些理解,刘皇帝头上的白发是怎么来的了,当年的刘皇帝,可是事事躬亲,没日没夜地熬的。
如今,他有政事堂诸公辅助,有时候都觉繁重。另外一方面,看赵普这平静从容的表现,心中也不得不佩服。
不管心中做何想,奏章还是得一份一份地看的,所幸,都有赵普做好的批复,这省了他大量的精力。
第160章 三个青年
开宝七年三月,赵国公刘昉大婚,结亲的对象,乃是东平王赵匡赞家的小娘子。毫无疑问,这是一场门当户对的包办婚姻,政治联姻,在这方面,刘昉也不得不听安排。
事实上,关于刘昉的婚事,刘皇帝还是多操了点心的。朝中的公卿贵族,也有不少主动将自家女儿推荐上来,不过大都被否了。
符皇后对此也有些上心,原本是有意从符家的亲戚中,择一品貌俱佳的良配。刘皇帝考虑过后,本来也是同意的,不过刘昉后来主动说,他看上了东平王家的次女赵鸢。
刘皇帝一考虑,觉得合适,于是果断将赵匡赞召入宫中,定下这门亲事。而之所以属意赵匡赞,道理也很简单,他在大汉军中已然没有什么根基了,当初的燕军,也在十多年的时间下来,被消化殆尽。
对刘昉,刘皇帝实则不想让他与军功贵族们牵扯过深,这未尝不是一种保护。而有意让他纳符家女,也是做类似想法。
而作为生母的折贤妃,对此似乎看得更淡了,她只要求个贤良媳妇,至于其他政治上的因素,不愿做过多考虑。
在刘昉大婚的同时,五皇子刘昀,也终于得以出宫开府,封齐公。看起来,这个三月是属于折贤妃的,西京之内,最瞩目的就是她生的这两子了。
刘昀是个聪明的崽,这点从小就能看出,就是性子过于跳脱,精力旺盛而又分散,兴趣广泛而无持之以恒者。虽然不像几个哥哥那样受到重视,但在放他出宫的同时,刘皇帝还是给他套了枷锁。比如限制俸钱的发放,找了个严师管教,定时考查课业……
相较之下,反倒是更年轻的魏王刘旻,更让刘皇帝放心了。刘皇帝也发现了,这个儿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因为同样喜好武事,并且小小年纪已然练出一身出色的骑射本领,刘皇帝也让他进入军中磨炼了。
看起来比刘昉还早,但是二者之间,刘皇帝投入的心力与感情也是悬殊的,对刘昉,刘皇帝是希望他将来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统帅。
说起来,这么多年来,在大汉宗室之中,还从来没有出现过一位能够独立统领大军的帅才,这也是刘皇帝感到遗憾的地方,也是他对刘昉有所期待的原因。
“殿下!”
“何事?”刘旸正提笔书写着什么,闻声,抬头看了眼行礼的通事。
“杨延昭、李继隆、郭仪三人奉诏还都,今已抵京,请求觐见陛下!”通事答道。
闻之,刘旸大感兴趣,当即问道:“人在哪里?”
“待诏宫门!”
“派人,将他们带到垂拱殿,孤这便前往,亲自引他们面圣!”刘旸放下笔,直接吩咐道。
“是!”
这三人的出身,并不难猜测了,杨业、李处耘、郭威的儿子,并且都是二十岁左右,青年俊杰。
这些年,在大汉军界,中生代的将帅已然是中流砥柱,后进者也多受提拔,但对于下一代将领,刘皇帝同样在培养。而其中的主要人员,自然是从勋贵子弟中选拔的,良好的出身,也给了他们高起步,并且,成才率高,这是刘皇帝也承认的。
不论文武,大部分的勋贵子弟,都有在宫中当值的经历,比如宿卫以及当初的崇政郎。在开宝年间的数次战争中,也有不少勋贵子弟随军历练。
当初随杨业北上的,实则还有向训、孙立等老帅老将的儿子,只不过最终表现最出色的,乃是杨、李、郭三人。
杨延昭是从小跟在杨业身边,言传身教,并且小小年纪,就经历过战争,大小战事、各类战法,都有深入的认识。成名还早,十岁左右之时,就因为刘皇帝的称赞而得到关注,而长成之后,也通过出众的表现证明,这并不是个“伤仲永”的角色。
杨延昭算是立足于边地,李继隆则成名于京内。勋贵子弟中,早年是赵光义、柴宗谊最为风光,名声最响亮。不过,等到他们相继出仕后,新成长的一批人中,接过旗帜的,就是李继隆。
此子聪颖,很有脑子,并且在武事上也表现出来了天分。成名最早,还是在开宝二年,刘皇帝出猎,当时年仅十五岁的李继隆,力压众人,收获最多,刘皇帝当场褒奖,并对李处耘说,卿后继有人,家业可倡。
相较之下,郭仪名气没那么大,但本身的才情也算不俗,毕竟是郭威最疼爱的小儿子,从小悉心培养文武艺。而如论圣眷,郭仪也远超旁人,哪怕到如今,郭仪腰上挂的玉佩,还是他在襁褓时,刘皇帝随身解下赐之。
在宫人的引导下抵达垂拱殿时,刘旸也正好赶到,身边还跟着一名英气勃勃的挎剑少年。少年乃是扶风郡公马怀遇,已故蓟国公马全义之子,当初因马全义早逝,刘皇帝伤感,怜马怀遇孤苦,特地召入京,养于宫中。
距今,也快十年了,当初的童稚小儿,也逐渐大了,同皇子们一起识文习武,认真而低调,如今在太子刘旸身边当侍卫。
“参见太子殿下!”见到太子,三个青年俊杰,一齐行礼。
刘旸也是那副谦和的表现,脸上带着笑容,快步上前,扶起三人,道:“元显、霸图、子美,快快免礼!”
“谢殿下!”几个人也算是同龄人,此前也是有所交集,对太子不能说太熟悉,但刘旸表现出的态度,还是让三个年轻人颇为受用的。
看着三人,刘旸直接拉起了杨延昭的手,爽朗道:“得知你们还京,陛下与孤,都十分高兴。走,我们一起入殿觐见!”
“是!”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