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他这么说,柴荣精明的双目中流露出一抹思索,很快,问道:“请陛下示下!”
“你觉得,石守信与杨业二将如何?”
“有勇有谋,统帅之才!”柴荣恍然,应道。
“他二人,当以何职酬之?”
思吟了一会儿,柴荣道:“石守信为侍卫步军都指挥使,杨业可为殿前都虞侯!”
听他这么说,刘承祐不由迟疑道:“他们才三十岁出头,贸然提拔至此高职,人心能服?”
柴荣则平静地说:“石、杨二将的能力、资历与功绩,都是经过检验的,全军之中,少有能及,何人敢有非议?再者,陛下用人,素来量才任用,如今怎么迟疑起来了?”
或许刘承祐自己都没有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也开始更喜欢用年纪更长、经验更丰富的文武了。要知道,当初赵匡胤为殿前都虞候时,也才二十六七,当时他可没有什么迟疑的心理。
第281章 使君赴任
青陂道,是云中以东一条狭长的古道,同境内阴山道一般,乃出兵之路,二月份时,慕容延钊大军西进以及刘承祐驾临云中都是走的这条路。
坡道之间,一片寂静,除了偶尔几声鸟鸣以及春风拂过草木发出的声响外,再无其他动静。直到一阵密集的蹄踏声响起,方才打破了此间的宁静。
山道尽头,一行十数骑,快速驰来,惊得栖息在草木及道洞间的动物四散而逃,躲避这些不速之客。这队骑士,并非军骑,但护卫同样孔武有力,身姿矫健,观其服饰,也是官家人物。
“使君,我们已经连续赶了快两个时辰路了,快出青坡道,距离云中也不远了,还是歇息片刻吧!”登上一段坡顶,随行一名孔壮的大汉,勒住马匹,指着西北方向,对被拱卫在中间的一名中年文士说道。
“那就歇歇吧!”文士的体格自然不如一干壮汉,心知护卫们也是在照顾他,是以点点头,吩咐着。
随行的护卫听令,都迅速下马,饮水进食,补充体力,也给马匹以休息。一行人都是风尘仆仆的,神情疲惫,显然赶了不短的路。
这名文士,乃是皇帝亲委,新任的山阳道布政使,宋琪。在收到来自行营的制命之后,他快速交接好手头的事务,连家眷都顾及不上,只带有两名家仆上任。这十名护卫,还是燕王赵匡赞为了照应他的安全,特地派给他的。这一路,是晓行夜宿,不敢怠慢。
即便如此,这一路兜转曲折,跋山涉水,近六百里的路程,也把宋琪折腾了个够。站在高岗上,吹着风,拍拍身上的尘土,宋琪有些感慨。
“官人此番赴任云中,为一方大吏,本该意气风发,何故叹息啊?”紧跟在身边的家仆,不由好奇地问道。
宋琪的心情,当然是有些复杂的,如果按他的意愿,是不想到云中来的,于他而言,最好在幽州任职,要么去中枢当京官。
但是,皇帝委任,又不敢有什么微词。宋琪,已经不缺地方上的治政经验以及资历了,新设的山阳道,百废待兴,固然是任事建功之所,但僻处北疆,情况复杂,不是那么容易玩得转的。如果出了什么疏漏,以他燕王旧臣的身份,想要更进一步,又不知要苦熬多久了。
当然,这种想法,只是作为“降臣”的顾虑罢了,不便吐露。而是说道:“天子信任有加,如此恩遇,以要任压肩,我亦如负千钧,岂能只看到荣耀,而不虑职责之重?”
宋琪拽这么一番文辞,家仆一愣一愣的,当大官了还不好,像山阳这种新设道治的布政使,权力可是很大的。不过,也基本听明白了宋琪的话,问道:“莫非这一道之长官,很难做?”
闻问,宋琪说道:“我来问你,这一路来,除了遇到东归的大军,可曾目睹其余乡村集市?自过怀安之后,我们见到了多少户人家,多少村落?就今日来说,有多长的路程,没有见到过人烟了?”
“县城荒废,村野无人,得有上百里未见人烟了!”
“百里无人烟啊!”宋琪叹道:“云州那边,所遭受的兵燹要更为严重,听说整个云中城都被焚为废墟了。我这个布政使前去,大抵连个像样的官舍都找不到,你觉得,这样的情况下,要重建城垣,安治百姓,会容易吗?倘若做不到,又如何向朝廷交代,岂不有负天子的期许?”
听他这么说,家仆讪讪一笑,说道:“既然这官如此难做,那就向天子要个别的官做了!”
还不等宋琪教训,家仆又嘀咕道:“就是再难做,那也是一方大吏,偌大的朝廷,也没有几个布政使啊!”
闻言,宋琪笑了,朝其骂道:“你这小厮,倒也说了句实在话!”
“不必赘言了,歇息一刻钟,就再启程!”宋琪摆了摆手,吩咐道。
“是!”
出青陂道,又赶了近三十里路,宋琪方才抵达云中城下,时已至傍晚。此时的云中行营,人已经少了许多,高怀德与慕容延钊先后率军凯旋,再加上安排的几支边军,各往驻地,云中大营只剩下十来万人了,以禁军为主。
原本庞大的军营,也空落了许多,但仍旧秩序井然,顾不得细细观察,宋琪赶忙前去觐拜皇帝。至御营,接待他的,乃是皇帝身边的近臣张洎。
“宋使君,你可让陛下好等啊!”张洎属于少年得志,端着点架子,有些盛气凌人地说道。
瞥了张洎一眼,宋琪心中微有不喜,不过面上陪着笑,拱手问道:“张记室此言何意?”
“行营准备拔寨撤军,返回东京,陛下之所以逗留于此,就是为了等宋使君到任啊!”张洎说道。
闻言,宋琪当即做出一副惶恐紧张的表现,以一种告罪的语气道:“令陛下久候,耽误撤军事宜,是我的过错。不知陛下可在御帐,烦劳引见!”
见宋琪姿态放得很低,张洎感觉心情十分舒畅,表情变得好看了几分,应道:“陛下正在城内,君可自往!”
“多谢指点!”宋琪拱了拱手,快步出御营,上马往云中城而去。
只是转脸之时,脸色就变了,有些气愤,有些不屑,心中暗道,天子身边,也不全是贤达啊,区区一个郎官,敢如此倨傲。
当然,这种不喜,也只能暂时记挂在心头了。对于这种皇帝近臣,是不敢轻易开罪的,这一点,宋琪很明白,甚至于,他不会把这事禀报皇帝。
刘承祐在云中,却是在做南归前最后的巡视,此一别后,实不知此生还有没有机会再踏足此地。对于云州,刘承祐有些特殊的感情,特殊在于,历史沿着如今的脉络发展下去,只怕没有人能体会到,汉家政权,收复此地,是怎样一番功业,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这种情感,又是刘承祐无法朝旁人诉说的。
“宋卿来了!一路辛苦了,坐!”面对匆匆赶来谒见的宋琪,刘承祐表现得要亲切得多,废墟之中,叫上他,席地而坐。
面对皇帝的态度,宋琪心头的些许郁闷,消解了不少。
看着宋琪,刘承祐指着周遭的残垣断壁,感慨着说道:“云中,乃至整个山阳道,竟成废墟,亟需重建,诸方事务,万般困难,加于卿身上的担子很重啊!”
“得陛下信任,付于要任,臣必负重前行,安治山阳,以报陛下!”宋琪保证道。
听其言,刘承祐露出了笑容,对他的态度显然很满意,说道:“有宋卿此言,朕可安心南归了!”
第282章 宋琪的治策
“云中城的情况,你也看到了,百事萧条,破败不堪,如此景象,实令人心酸。朕派人查看过,山阳道其他州县城镇,也就应州因早被克复,损失小些,却也好不到哪里去!”对着宋琪,刘承祐轻叹道:“想要百姓安治,复农复耕,重建城垣,是个艰巨的任务啊!”
“陛下明察秋毫,切知民生疾苦,实明君之垂范啊!”宋琪先舔了一句,然后语气沉重地说道:“不瞒陛下,臣这一路赶来,沿途所过,确是一片凋敝,满目疮痍,十室九空,尤其怀安境内,更是荒无人烟,情况着实不容乐观啊!”
“不积跬步,无以千里,这治理山阳的第一步,你打算怎么走?”刘承祐问道。
对于此点,宋琪显然早有思考,此时面对皇帝的考问,不假思索答来:“陛下,臣以为,首要之事,当招来流民,安抚百姓,使其各归田园,发放粮种耕具,殖些晚谷,复垦复耕。但是,这需要给山阳一个安定的环境……”
“有什么话直说,不必迟疑!”事实上,刘承祐挺不喜欢这种话说一半,让人去猜的话术,但总有人喜欢这么做。
见状,宋琪赶忙说道:“山阳毕竟是边防道州,与契丹接壤,此番大战,汉辽双方结下深仇大恨,辽人死伤惨重,早晚谋求报复。倘若今后,长年战火,兵燹不止,纵使有心治安,也无力为之!”
宋琪这话,提到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那边是与辽国的关系的处理,这也是山阳道最特殊的地方,作为首当其冲的北部边防要地,这是一道长官不能不考虑的事情。
微微颔首,刘承祐越发觉得,用宋琪是用对了。见他面露踌躇,刘承祐出言宽慰道:“契丹的威胁,你暂时可以放心,如今其方经内乱,无心他顾,且即便他们平定了叛乱,以其如今的实力,不休养个十年乃至更长时间,是不敢轻易南下的。
朕与柴枢密已经围绕大同府,构建了一条新的防线,由王彦超、郭崇威二将负责,他们都是军中宿将,能力出众,皆负兵略,足以拒敌。
虽不敢谈固若金汤,但小股敌军袭扰,足以歼灭,大批辽军来犯,也可拒之,以待援应!”
听皇帝这么说,宋琪稍微安心了些,瞧着了他一眼,试探着说道:“敢问陛下,这北戍军队的辎需补给,由谁供应?”
注意到宋琪小心的模样,刘承祐不由笑了,道:“放心,在这方面,朕不为难你,在民生未复之前,由兵部调配,直接供应,地方上,由河东协饷支援!”
顿时就松了口气,宋琪心中暗道,皇帝果然还是很英明的。瞥了他两眼,刘承祐侧过身子,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朕在云中等你,就是想和你谈谈山阳道的治理问题。有什么困难,有什么条件,需要什么政策,你尽管提!”
这么一说,宋琪两眼顿时一亮,精神都振奋不少,连日赶路的疲惫仿佛一下子消散掉了一般,不过,还是保持着谨慎,问:“任由臣提?”
“当然,只要合理的,朕概无不许!”刘承祐说道。
皇帝虽然如此允诺,但宋琪也没有贸然提要求,而是认真地想了想,说道:“陛下,臣以为,如欲恢复重建,最重要的,是粮食与丁口。听闻云中空竭,还望能够迁徙人口,以填补云中!”
“卫王北上之时,曾救了一批百姓,有近一万六千人,虽是老弱妇孺,但都是云中当地人,朕已命人,将之召还。郭崇威、石守信出塞,也救回了两千多汉人青壮,再加上河东的几千土谷浑人,朕全都交给你。
至于剩下的,如何招徕百姓,吸引人口,就要看你的手段了,朕不会设阻。朝廷方面,今后也会适当地进行移民,但不会强制。今后朝廷流徙之罪犯,首先就往你这边送!”刘承祐说道。
“多谢陛下!”宋琪已经有些兴奋了,只要有人,那就什么都会有,对此宋琪认识很清醒。
“出塞大军缴获的牲畜,牛与你一千头,羊两千头,各类马匹一千,钱十万贯。”刘承祐很大方的样子。
事实上,真的很大方了,对于需要在废墟中重建的云中而言,是笔巨大的财富了。
“至于粮食,自军粮中,分五万石给你!”刘承祐又道。
此前,因为难料云中战事会持续多久,后勤方面,是按照二十五万大军,三月用粮的消耗来配备的,前前后后,李处耘共向云中转运了近四十万石粮面。
经过作战的消耗,以及带足撤军返程军民的口粮,还可以在云中剩下约二十万石,作为供应几支防御边军的军粮。毕竟,转运到云中不容易,没有船运,其中的损耗浪费,更加严重。刘承祐直接划四分之一,给宋琪做行政之用,足见支持。
“谢陛下!”宋琪是千恩万谢。
“别忙着谢恩,你若是能将山阳治理好,恢复好,就是对朕最好的感谢。还有什么需要,一并说了吧!”刘承祐抬手止他。
“是!”宋琪情绪平复下来,倒也不客气,从容说来:“山阳府州县镇,经此凋敝,亟需休养,臣希望,朝廷能蠲免五年税收,施惠于民。”
“准!”
宋琪眉开眼笑,他已经在暗中筹划,接着免税的机会,吸引一些百姓前来,加快云中的恢复。
“一府三州之下,辽制已不足以用,似怀安县,几乎空城,臣以为可以适当进行废置整合!”
“可以!”刘承祐颔首:“此事,你可根据县镇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奏报东京批复!”
“山阳之治,靠臣一人,是难以成就,还请朝廷能够调派一些熟悉汉制的得力职吏,以充实州县!”宋琪又道。
“这一点,朕也有所考量,已经发文东京,着吏部选派!”看着宋琪,刘承祐道:“朕可以向你透露一点消息,在山阳为官者,今后升迁考比,皆多提一级!”
“陛下英明!”宋琪当即赞道,一副拜服的样子。
“另外!”说着宋琪又看了刘承祐一眼,有点谨慎地说道:“臣希望,能在边境,重开榷场,所获之利,用作重建事宜……”
听出了一点不寻常的意味,刘承祐眉头轻皱:“你说得详细点!”
注意到皇帝变得格外认真的神色,宋琪也是心中微紧,但面上沉稳,将他心中的想法吐露出来:“自去岁汉辽交恶起,边市贸易萧条,榷场纷纷关闭。这于我朝而言,无足轻重,但对胡人而言,却是关乎利害。其余货物,暂且不提,唯盐、茶两物,乃是其生存之所必需。
臣以为,如今辽国虽然交恶益深,但商贾货殖,却有发展的潜力。尤其对于辽国的普通的部民而言,他们久未得到来自大汉的盐茶,一旦开了个口子,就像决堤的洪水,能获大利。
并且,臣以为,如欲征服辽国,仅靠军事战斗,是远远不足的。今汉辽之间,形势大变,强弱互易,倘若能通过商贾贸易,互通往来,拉拢一些辽国部族,投靠大汉,将来,未必不能通过内部,瓦解契丹政权……”
宋琪的这番话,再度让刘承祐高看了他一眼,此人当初在辽国的体制下不是白待的,见识方面,要远超其他汉臣,对其认识,也更清楚。并且,是个实干的人才。
然而,对其所请,刘承祐考虑几许,却说道:“榷场可以重开,交易可以往来,部族可以拉拢,但盐、茶之事,自有三司盐铁使统筹负责。具体能否如你所言那般落实,朕还当听取三司的意见!”
刘承祐说得平淡,但语气很坚定。见状,宋琪也不好固请,只是心中难免失望。
身处的位置不同,刘承祐看到东西也就不一样,按照宋琪的想法,这是在攫取三司的权力,放大点来说,就是地方政府与中枢机构争权争利。
根据宋琪的意见,由山阳道主导此事,方便省事,虽然看起来,是个互惠互利的事情,但是,他也不愿意轻开这个口子。
第283章 皇帝还朝
乾祐十二年三月初八,诏令,班师还朝,御驾起行,军心大悦,也宣告着,乾祐北伐自此正式结束。起驾之前,留守云中的文武,道左恭送。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你觉得,石守信与杨业二将如何?”
“有勇有谋,统帅之才!”柴荣恍然,应道。
“他二人,当以何职酬之?”
思吟了一会儿,柴荣道:“石守信为侍卫步军都指挥使,杨业可为殿前都虞侯!”
听他这么说,刘承祐不由迟疑道:“他们才三十岁出头,贸然提拔至此高职,人心能服?”
柴荣则平静地说:“石、杨二将的能力、资历与功绩,都是经过检验的,全军之中,少有能及,何人敢有非议?再者,陛下用人,素来量才任用,如今怎么迟疑起来了?”
或许刘承祐自己都没有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也开始更喜欢用年纪更长、经验更丰富的文武了。要知道,当初赵匡胤为殿前都虞候时,也才二十六七,当时他可没有什么迟疑的心理。
第281章 使君赴任
青陂道,是云中以东一条狭长的古道,同境内阴山道一般,乃出兵之路,二月份时,慕容延钊大军西进以及刘承祐驾临云中都是走的这条路。
坡道之间,一片寂静,除了偶尔几声鸟鸣以及春风拂过草木发出的声响外,再无其他动静。直到一阵密集的蹄踏声响起,方才打破了此间的宁静。
山道尽头,一行十数骑,快速驰来,惊得栖息在草木及道洞间的动物四散而逃,躲避这些不速之客。这队骑士,并非军骑,但护卫同样孔武有力,身姿矫健,观其服饰,也是官家人物。
“使君,我们已经连续赶了快两个时辰路了,快出青坡道,距离云中也不远了,还是歇息片刻吧!”登上一段坡顶,随行一名孔壮的大汉,勒住马匹,指着西北方向,对被拱卫在中间的一名中年文士说道。
“那就歇歇吧!”文士的体格自然不如一干壮汉,心知护卫们也是在照顾他,是以点点头,吩咐着。
随行的护卫听令,都迅速下马,饮水进食,补充体力,也给马匹以休息。一行人都是风尘仆仆的,神情疲惫,显然赶了不短的路。
这名文士,乃是皇帝亲委,新任的山阳道布政使,宋琪。在收到来自行营的制命之后,他快速交接好手头的事务,连家眷都顾及不上,只带有两名家仆上任。这十名护卫,还是燕王赵匡赞为了照应他的安全,特地派给他的。这一路,是晓行夜宿,不敢怠慢。
即便如此,这一路兜转曲折,跋山涉水,近六百里的路程,也把宋琪折腾了个够。站在高岗上,吹着风,拍拍身上的尘土,宋琪有些感慨。
“官人此番赴任云中,为一方大吏,本该意气风发,何故叹息啊?”紧跟在身边的家仆,不由好奇地问道。
宋琪的心情,当然是有些复杂的,如果按他的意愿,是不想到云中来的,于他而言,最好在幽州任职,要么去中枢当京官。
但是,皇帝委任,又不敢有什么微词。宋琪,已经不缺地方上的治政经验以及资历了,新设的山阳道,百废待兴,固然是任事建功之所,但僻处北疆,情况复杂,不是那么容易玩得转的。如果出了什么疏漏,以他燕王旧臣的身份,想要更进一步,又不知要苦熬多久了。
当然,这种想法,只是作为“降臣”的顾虑罢了,不便吐露。而是说道:“天子信任有加,如此恩遇,以要任压肩,我亦如负千钧,岂能只看到荣耀,而不虑职责之重?”
宋琪拽这么一番文辞,家仆一愣一愣的,当大官了还不好,像山阳这种新设道治的布政使,权力可是很大的。不过,也基本听明白了宋琪的话,问道:“莫非这一道之长官,很难做?”
闻问,宋琪说道:“我来问你,这一路来,除了遇到东归的大军,可曾目睹其余乡村集市?自过怀安之后,我们见到了多少户人家,多少村落?就今日来说,有多长的路程,没有见到过人烟了?”
“县城荒废,村野无人,得有上百里未见人烟了!”
“百里无人烟啊!”宋琪叹道:“云州那边,所遭受的兵燹要更为严重,听说整个云中城都被焚为废墟了。我这个布政使前去,大抵连个像样的官舍都找不到,你觉得,这样的情况下,要重建城垣,安治百姓,会容易吗?倘若做不到,又如何向朝廷交代,岂不有负天子的期许?”
听他这么说,家仆讪讪一笑,说道:“既然这官如此难做,那就向天子要个别的官做了!”
还不等宋琪教训,家仆又嘀咕道:“就是再难做,那也是一方大吏,偌大的朝廷,也没有几个布政使啊!”
闻言,宋琪笑了,朝其骂道:“你这小厮,倒也说了句实在话!”
“不必赘言了,歇息一刻钟,就再启程!”宋琪摆了摆手,吩咐道。
“是!”
出青陂道,又赶了近三十里路,宋琪方才抵达云中城下,时已至傍晚。此时的云中行营,人已经少了许多,高怀德与慕容延钊先后率军凯旋,再加上安排的几支边军,各往驻地,云中大营只剩下十来万人了,以禁军为主。
原本庞大的军营,也空落了许多,但仍旧秩序井然,顾不得细细观察,宋琪赶忙前去觐拜皇帝。至御营,接待他的,乃是皇帝身边的近臣张洎。
“宋使君,你可让陛下好等啊!”张洎属于少年得志,端着点架子,有些盛气凌人地说道。
瞥了张洎一眼,宋琪心中微有不喜,不过面上陪着笑,拱手问道:“张记室此言何意?”
“行营准备拔寨撤军,返回东京,陛下之所以逗留于此,就是为了等宋使君到任啊!”张洎说道。
闻言,宋琪当即做出一副惶恐紧张的表现,以一种告罪的语气道:“令陛下久候,耽误撤军事宜,是我的过错。不知陛下可在御帐,烦劳引见!”
见宋琪姿态放得很低,张洎感觉心情十分舒畅,表情变得好看了几分,应道:“陛下正在城内,君可自往!”
“多谢指点!”宋琪拱了拱手,快步出御营,上马往云中城而去。
只是转脸之时,脸色就变了,有些气愤,有些不屑,心中暗道,天子身边,也不全是贤达啊,区区一个郎官,敢如此倨傲。
当然,这种不喜,也只能暂时记挂在心头了。对于这种皇帝近臣,是不敢轻易开罪的,这一点,宋琪很明白,甚至于,他不会把这事禀报皇帝。
刘承祐在云中,却是在做南归前最后的巡视,此一别后,实不知此生还有没有机会再踏足此地。对于云州,刘承祐有些特殊的感情,特殊在于,历史沿着如今的脉络发展下去,只怕没有人能体会到,汉家政权,收复此地,是怎样一番功业,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这种情感,又是刘承祐无法朝旁人诉说的。
“宋卿来了!一路辛苦了,坐!”面对匆匆赶来谒见的宋琪,刘承祐表现得要亲切得多,废墟之中,叫上他,席地而坐。
面对皇帝的态度,宋琪心头的些许郁闷,消解了不少。
看着宋琪,刘承祐指着周遭的残垣断壁,感慨着说道:“云中,乃至整个山阳道,竟成废墟,亟需重建,诸方事务,万般困难,加于卿身上的担子很重啊!”
“得陛下信任,付于要任,臣必负重前行,安治山阳,以报陛下!”宋琪保证道。
听其言,刘承祐露出了笑容,对他的态度显然很满意,说道:“有宋卿此言,朕可安心南归了!”
第282章 宋琪的治策
“云中城的情况,你也看到了,百事萧条,破败不堪,如此景象,实令人心酸。朕派人查看过,山阳道其他州县城镇,也就应州因早被克复,损失小些,却也好不到哪里去!”对着宋琪,刘承祐轻叹道:“想要百姓安治,复农复耕,重建城垣,是个艰巨的任务啊!”
“陛下明察秋毫,切知民生疾苦,实明君之垂范啊!”宋琪先舔了一句,然后语气沉重地说道:“不瞒陛下,臣这一路赶来,沿途所过,确是一片凋敝,满目疮痍,十室九空,尤其怀安境内,更是荒无人烟,情况着实不容乐观啊!”
“不积跬步,无以千里,这治理山阳的第一步,你打算怎么走?”刘承祐问道。
对于此点,宋琪显然早有思考,此时面对皇帝的考问,不假思索答来:“陛下,臣以为,首要之事,当招来流民,安抚百姓,使其各归田园,发放粮种耕具,殖些晚谷,复垦复耕。但是,这需要给山阳一个安定的环境……”
“有什么话直说,不必迟疑!”事实上,刘承祐挺不喜欢这种话说一半,让人去猜的话术,但总有人喜欢这么做。
见状,宋琪赶忙说道:“山阳毕竟是边防道州,与契丹接壤,此番大战,汉辽双方结下深仇大恨,辽人死伤惨重,早晚谋求报复。倘若今后,长年战火,兵燹不止,纵使有心治安,也无力为之!”
宋琪这话,提到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那边是与辽国的关系的处理,这也是山阳道最特殊的地方,作为首当其冲的北部边防要地,这是一道长官不能不考虑的事情。
微微颔首,刘承祐越发觉得,用宋琪是用对了。见他面露踌躇,刘承祐出言宽慰道:“契丹的威胁,你暂时可以放心,如今其方经内乱,无心他顾,且即便他们平定了叛乱,以其如今的实力,不休养个十年乃至更长时间,是不敢轻易南下的。
朕与柴枢密已经围绕大同府,构建了一条新的防线,由王彦超、郭崇威二将负责,他们都是军中宿将,能力出众,皆负兵略,足以拒敌。
虽不敢谈固若金汤,但小股敌军袭扰,足以歼灭,大批辽军来犯,也可拒之,以待援应!”
听皇帝这么说,宋琪稍微安心了些,瞧着了他一眼,试探着说道:“敢问陛下,这北戍军队的辎需补给,由谁供应?”
注意到宋琪小心的模样,刘承祐不由笑了,道:“放心,在这方面,朕不为难你,在民生未复之前,由兵部调配,直接供应,地方上,由河东协饷支援!”
顿时就松了口气,宋琪心中暗道,皇帝果然还是很英明的。瞥了他两眼,刘承祐侧过身子,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朕在云中等你,就是想和你谈谈山阳道的治理问题。有什么困难,有什么条件,需要什么政策,你尽管提!”
这么一说,宋琪两眼顿时一亮,精神都振奋不少,连日赶路的疲惫仿佛一下子消散掉了一般,不过,还是保持着谨慎,问:“任由臣提?”
“当然,只要合理的,朕概无不许!”刘承祐说道。
皇帝虽然如此允诺,但宋琪也没有贸然提要求,而是认真地想了想,说道:“陛下,臣以为,如欲恢复重建,最重要的,是粮食与丁口。听闻云中空竭,还望能够迁徙人口,以填补云中!”
“卫王北上之时,曾救了一批百姓,有近一万六千人,虽是老弱妇孺,但都是云中当地人,朕已命人,将之召还。郭崇威、石守信出塞,也救回了两千多汉人青壮,再加上河东的几千土谷浑人,朕全都交给你。
至于剩下的,如何招徕百姓,吸引人口,就要看你的手段了,朕不会设阻。朝廷方面,今后也会适当地进行移民,但不会强制。今后朝廷流徙之罪犯,首先就往你这边送!”刘承祐说道。
“多谢陛下!”宋琪已经有些兴奋了,只要有人,那就什么都会有,对此宋琪认识很清醒。
“出塞大军缴获的牲畜,牛与你一千头,羊两千头,各类马匹一千,钱十万贯。”刘承祐很大方的样子。
事实上,真的很大方了,对于需要在废墟中重建的云中而言,是笔巨大的财富了。
“至于粮食,自军粮中,分五万石给你!”刘承祐又道。
此前,因为难料云中战事会持续多久,后勤方面,是按照二十五万大军,三月用粮的消耗来配备的,前前后后,李处耘共向云中转运了近四十万石粮面。
经过作战的消耗,以及带足撤军返程军民的口粮,还可以在云中剩下约二十万石,作为供应几支防御边军的军粮。毕竟,转运到云中不容易,没有船运,其中的损耗浪费,更加严重。刘承祐直接划四分之一,给宋琪做行政之用,足见支持。
“谢陛下!”宋琪是千恩万谢。
“别忙着谢恩,你若是能将山阳治理好,恢复好,就是对朕最好的感谢。还有什么需要,一并说了吧!”刘承祐抬手止他。
“是!”宋琪情绪平复下来,倒也不客气,从容说来:“山阳府州县镇,经此凋敝,亟需休养,臣希望,朝廷能蠲免五年税收,施惠于民。”
“准!”
宋琪眉开眼笑,他已经在暗中筹划,接着免税的机会,吸引一些百姓前来,加快云中的恢复。
“一府三州之下,辽制已不足以用,似怀安县,几乎空城,臣以为可以适当进行废置整合!”
“可以!”刘承祐颔首:“此事,你可根据县镇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奏报东京批复!”
“山阳之治,靠臣一人,是难以成就,还请朝廷能够调派一些熟悉汉制的得力职吏,以充实州县!”宋琪又道。
“这一点,朕也有所考量,已经发文东京,着吏部选派!”看着宋琪,刘承祐道:“朕可以向你透露一点消息,在山阳为官者,今后升迁考比,皆多提一级!”
“陛下英明!”宋琪当即赞道,一副拜服的样子。
“另外!”说着宋琪又看了刘承祐一眼,有点谨慎地说道:“臣希望,能在边境,重开榷场,所获之利,用作重建事宜……”
听出了一点不寻常的意味,刘承祐眉头轻皱:“你说得详细点!”
注意到皇帝变得格外认真的神色,宋琪也是心中微紧,但面上沉稳,将他心中的想法吐露出来:“自去岁汉辽交恶起,边市贸易萧条,榷场纷纷关闭。这于我朝而言,无足轻重,但对胡人而言,却是关乎利害。其余货物,暂且不提,唯盐、茶两物,乃是其生存之所必需。
臣以为,如今辽国虽然交恶益深,但商贾货殖,却有发展的潜力。尤其对于辽国的普通的部民而言,他们久未得到来自大汉的盐茶,一旦开了个口子,就像决堤的洪水,能获大利。
并且,臣以为,如欲征服辽国,仅靠军事战斗,是远远不足的。今汉辽之间,形势大变,强弱互易,倘若能通过商贾贸易,互通往来,拉拢一些辽国部族,投靠大汉,将来,未必不能通过内部,瓦解契丹政权……”
宋琪的这番话,再度让刘承祐高看了他一眼,此人当初在辽国的体制下不是白待的,见识方面,要远超其他汉臣,对其认识,也更清楚。并且,是个实干的人才。
然而,对其所请,刘承祐考虑几许,却说道:“榷场可以重开,交易可以往来,部族可以拉拢,但盐、茶之事,自有三司盐铁使统筹负责。具体能否如你所言那般落实,朕还当听取三司的意见!”
刘承祐说得平淡,但语气很坚定。见状,宋琪也不好固请,只是心中难免失望。
身处的位置不同,刘承祐看到东西也就不一样,按照宋琪的想法,这是在攫取三司的权力,放大点来说,就是地方政府与中枢机构争权争利。
根据宋琪的意见,由山阳道主导此事,方便省事,虽然看起来,是个互惠互利的事情,但是,他也不愿意轻开这个口子。
第283章 皇帝还朝
乾祐十二年三月初八,诏令,班师还朝,御驾起行,军心大悦,也宣告着,乾祐北伐自此正式结束。起驾之前,留守云中的文武,道左恭送。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