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应有之义!”刘承祐不禁颔首:“纵使你不提,朕也当对西使的勇士们以隆重的褒奖与赏赐,方不负英灵之忠诚与功劳!”
“陛下圣明,臣代死难之士,叩谢陛下恩典!”卢多逊道。
瞥了瞥卢多逊,刘承祐眼神中流露出少许的异样,对其人的小心思,他当然是看明白的。为死难之人请赐抚恤,对其名望、声誉,都是十分有利的,在皇帝这边,也能加深好印象。同时,他西行的功劳,是实实在在的,皇帝对他又岂会吝于封赏。
当然,卢多逊或许也是发乎于真心,未必有沽名钓誉的小心思。但不管如何,他的进此言的行为,是值得鼓励、赞誉的。
“你们这一路赶来,也太过劳顿了,朕就不拉着你们多问了!时间还长,朕容后再找你们畅谈!”刘承祐宽和地体恤道:“张德钧,命人好生伺候着,让他们沐浴一番,换身新衣!”
“是!”
“谢陛下!”
卢多逊拜谢的同时,又自怀中取出本册子,厚厚的一叠,有些脏,也有些卷角,慎重地呈上:“臣将这一路的见闻,悉数记载,汇同成册,请陛下御览!”
刘承祐两眼微亮,接过张德钧转呈的册子,有点迫不及待地打开,只粗略地扫了几眼,便抬眼看着卢多逊,道:“记载得很详细啊!这本书,很有价值,你用心了!看来,朕又多了一本,必读之书啊!”
见皇帝的反应,卢多逊矜持一笑,拱手应道:“能对陛下、对朝廷有用便好!”
另外一边,探事王寅武见状,也取出一份小心保护的地图,呈上:“这是小的奉命,沿途绘制的城池、山川、道路之图!”
同样地接过,摊开,虎目一扫,还取过灯烛照得更亮,细细观察,满意之色愈浓,朗声道:“就这一册一图,封你们个爵位,都不为过!”
“这都是臣应为之事,不敢居功!”卢多逊显得虚怀若谷,不慕勋爵。
王寅武闻之,则大感荣幸,武德司那么多下属,也只有先后三名司使得封赏过爵位,并且,还不是纯因在武德司的功劳。
考虑了一会儿,刘承祐对卢多逊道:“这样,你退下后,就西行之事,再做些细致的整理,拟一条陈,带回京之后,当与公卿大臣们介绍介绍,也让他们深入了解些河西的情况!”
“是!”
等卢多逊二人退下后,刘承祐兴致犹不减,见猎心喜地,拿着图、册,翻翻看看,爱不释手。卢多逊归来所报,对刘承祐而言,就像掀开了一个美人的面纱,展示在他眼中,虽然仍旧朦胧,却也不再那么模糊。良久,情绪方才过去,冷静下来。
“兴奋个甚?终究还是,可望而不可即啊!”嘴角酿起少许怅然。
不知道河西情况的时候,他可以忽视,装作不知道,等到以后再说。如今知道了,难免有所躁动,但是,有心而无力,还远不到西进的时候。
然而,若不做些什么,刘承祐又不甘愿。想了想,刘承祐唤道:“张德钧!”
安排好卢、王二人的张德钧归来,匆匆候命:“小的在!请陛下吩咐!”
“传旨,让西北边州各官府,将与诸虏贸易情况,具表以奏!”刘承祐吩咐道。
“是!”
想来想去,军队暂时不便西进,那便贸易开道,由官府组织,通过经济、商贾打通河西走廊,渗透影响,为日后大举西进铺垫准备。
暗下决议,刘承祐将目光落在张德钧身上,刘承祐笑道:“朕看你忙里忙外,来回奔波,颇为不易,需要找几个人帮忙吗?”
闻言,张德钧心中一紧,赶忙道:“多谢官家关心,小的尚且顾得过来,能够伺候官家,再是忙碌,小的甘愿荣幸!”
第118章 棉
经过三日的赶路,在长安的暂歇的西使大队,终于赶上了已东归至华阴县境内的行营。并且,两辆马车,在天子刘承祐的授意下,由卫士亲自迎接押运,进入行营,直至御帐前。
“这些就是棉种?”刘承祐问道。
“正是!”归来之后,一直在刘承祐身边当记室侍讲的卢多逊,立刻应道:“臣调查过,此物传自西方,至西陲已有数百年,在西域已然广泛种植,其所产所制绒、布,已成为西北部民最为主要的御寒、被服制品,关中、陇右已有不少从西部交易的棉布。
臣听闻,此物易于种植,喜光耐旱,产量高,用途广泛,效用极高,若得到推广,足可替代丝麻,成为天下黎民黔首主要衣料之选!臣请陛下,行文降制推广,于中原种植此物,如此,必有利于朝廷,有利于大汉百姓!”
卢多逊调子唱得很高,刘承祐一时没有说话,而认真地观察着那些自西域带回的棉种。偏棕色,卵状,头尖尾粗,尖上冒着点白色,就如棕土山巅染上了一层白雪。
这还是刘承祐,头一次亲眼见到棉种是什么模样。对于棉的作用,不消卢多逊多讲,他心里可清楚的很,当年他派卢西行时,就曾叮嘱,让他想法带回一些棉种,借以推广。
但听其异常主动的建议,不管他是真发现了其效用,还是为了迎合自己,这种态度,都让刘承祐赞赏。
不过,刘承祐此时反倒保持着冷静,放下手中的几颗棉种,道:“此物的益处,朕自然是知晓的,不过,如欲在中原大地推广,可不是那般容易的。
此物的好处,上下还没有多少人知晓,从未种植过的百姓,是否愿意种植,换了个环境,在中原地区能否正常生长,民以食为天,这等作物是否会影响粮食的种植……
这些问题,都需要考虑,并非朕一纸诏书,就可令到执行的。即便朝廷强令,百姓种着,又岂会心甘情愿?最重要的,中原百姓没有种植此物的经验,想要推行,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种植的方法!”
听皇帝这番言论,卢多逊嘴角稍微勾了勾,一副拜服的模样,恭维道:“陛下所虑甚是,此事确实不可操之过急,是臣急躁了!不过,臣此番东归,还自西北带回了两名棉农!”
闻言,刘承祐当即向其投以赞赏的目光,笑道:“好你个卢多逊,朕所虑,你只怕早已想过了吧!”
卢多逊谦虚一笑。
“将那两名棉农带上来,朕要见见!”刘承祐一摆。
很快,两名中年人被带到君前,一高一矮,都比较精瘦,皮肤黝黑,明显是晒多了,身上穿的,就是棉布衣服。
见着刘承祐那身明黄服饰,麻利地拜倒,有点畏惧地道:“小民参见皇帝陛下!”
刘承祐手里还拿着几件棉衣,质地柔顺,但做工粗糙。看着二人,口音有些怪,谈吐含糊,但勉强能听懂,刘承祐不免意外:“你们竟然会说国语!”
卢多逊在旁解释道:“他们本为大唐遗民,臣在东归的途中,也花时间教他们雅音,这么长时间下来,说得不好,但勉强可以交谈,以供陛下察问!”
刘承祐是越来越喜欢这个卢多逊的,心高气傲或许令人不喜,但这才干机敏却是实实在在的。
“你们种植棉花多久了?”刘承祐问。
“有十几年了!”矮个儿答道。
“你们愿意东涉数千里回中原?”
闻问,二人对视了一眼,看了看侍立在皇帝身旁的卢多逊,矮个儿答道:“卢使君告诉我们,回中原能得到丰厚的赏赐。
听二人这么说,卢多逊朝着刘承祐尴尬一笑。刘承祐则面露爽朗,说道:“他说得不错!朕确实会赏赐你们,不过,是有条件的!”
二人楞了下,底气有些弱,应道:“小民只会耕地,种棉,放牧……”
“会得还不少嘛!”棉农虽然庸贱,并不乏一些小民精明与贪婪,但刘承祐显得很亲民:“别跪着了,起身答话吧!”
“谢陛下!”
“这棉花,多久能够成熟?一年能种几季?”刘承祐关心起一些细节。
“在西州,春种秋收,时间短者,从出苗到吐絮,只需五个月!一年只能种一季,但需多次采取!”
刘承祐又指向那两车棉种:“你们归来路远弥时,这些棉种,还能用吗?”
矮个儿答道:“这些棉种都是去年的新种,这一路保存还算完好,就算有些损坏,大部分还是能用的!”
点了点头,对于具体的情况,刘承祐不再过问,而是恢复了一贯的强势,盯着二人道:“朕会划出几顷合适的土地给你二人,再找一些百姓给你们。你们就用这些棉种,教他们植棉、管理等一系列事情,培育出适合中原种植的棉花。只要你们教的好,朕绝不吝惜重赏!可愿意?”
天威外露,两个小农,吓得直解拜倒:“小民愿意!”
“朕再派些人给你们!”指着两架车,道:“这两车棉种,朕就交给你们负责了!”
“是!”
“带他们下去吧!”
棉花的事务上,有了些进展,刘承祐心情很不错。带着卢多逊,漫步于行营中,艳阳高照,落在身上,热量直暖其心,刘承祐直感整个世界都清明光亮了许多。
“陛下还在考虑植棉之事?”卢多逊主动问。
点了点头,刘承祐背着双手,缓缓说道:“此物,春种秋收,一年一季,如今已是盛夏,想要播种下地,也要待明年了。而等他们有所收获,达到可以在中原大规模推广的程度,也不是短时间可以成就的。是故,在此事上,朕不着急!”
至于是否能成功,刘承祐是一点都不担心。
“也不瞒你,朕决议在大汉治下推广棉植,哪怕通过行政命令强迫,也在所不惜。”刘承祐向卢多逊吐露决心,认真地道:“不过,比起强加于百姓,朕还是更愿意水到渠成,上令下行,让百姓主动种植!”
听皇帝之言,卢多逊当即道:“陛下,百姓们平日,除了耕种粮食,便是养蚕种桑植麻。既然能植麻,自能种棉。臣以为,天下熙攘,利来利往,将来百姓们或许因不熟悉棉物,不知其益,会有所排斥,但只要朝廷大力宣扬,让他们了解棉料的好处,让他们有利可图,届时再辅以政令,自然能起良效!”
两眼微亮,泛起神采,刘承祐看着卢多逊,饶有兴趣地问道:“卢多逊,你年纪轻轻,却很会琢磨朕的心思嘛,你的想法,与朕不谋而同啊!”
听此言,卢多逊稍微矜重了些,小心道:“臣岂敢妄自揣摩陛下的心思,只是偶然罢了。”
笑了笑,刘承祐望向西方,说:“朕有意在西北大开榷市,由官府组织对河陇诸势力的贸易,既作渗透,也加强交流,逐渐恢复影响。同时,重新打通河西走廊,鼓励商贾西市,从西方采购棉布!从西北边州开始,逐步向东推广棉制品,让百姓们先熟悉!”
“陛下的考虑,甚是英明!”卢多逊先是认可,尔后谨慎地提出一些顾虑:“然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并且商路风险太大,棉布价值相较于其他货物不高,只怕没有多少人愿意去贩卖……”
“这,倒是朕没想到的!”被指出问题,刘承祐没有生气,反而认真地想了想,道:“在中原植棉得到发展之前,朝廷取消一切棉物的关、市税,关中、西北官府、军队也当适量采用棉制被服。
至于商路的安全,大汉当与兰凉、甘肃、瓜沙这一路的诸方势力,共同维护。由大汉牵头,清剿匪盗,保障丝路安全,维持各地的稳定,他们应当不会拒绝吧!”
“陛下圣明!”卢多逊拜服道,发乎于真心。
第119章 回京
“朕这几日读你写的‘西游记’,收获匪浅,走,回帐,关于兰鄯河廓地区的吐蕃势力,再给朕讲讲!”酷日的照射下,直感头皮发痒,刘承祐果断地选择不与那太阳较劲,对卢多逊道。
“是!”
在行营中的一片空地上,正自喧闹着,引起了刘承祐的注意,上前查看,却是四名皇子,趁着停驻避日的时间,在那里比赛骑术,引得一群人的围观,随驾臣僚、内侍、宫娥、军士扎堆,也都愿意凑这个热闹。
空地上清理出了一条路,以旗木标记,作为赛道,直通营外,雍王刘承勋站在一边,难得释放玩心,做裁判。而四名皇子胯下几匹未长成的马驹,在起点准备,各个自信地等候发令,刘昉还朝着周遭挥了挥小手,引起一阵欢呼。
不过,随着刘承祐踱步而来,三伏天的气氛就像一抔凉水照脑浇下,场面迅速地安静下来,一干人有些局促地行礼。
见这场面,刘承祐道:“这么热的天,你们倒是好兴致!”
刘承祐的反应,明显没有生气,倒让众人松了口气。刘承勋稍微从容些,笑道:“归途沉闷,就当取个乐,秾哥儿他们让我做裁判,我这个皇叔也不好拒绝。二哥你是马上皇帝,也提倡武勇、战功报国,皇侄他们也是听从你的教诲。作为皇子,以身作则,倡尚武之风……”
在刘承祐的注视下,几个儿子都下意识地挺起了胸膛,仿佛是接受检阅的骑士,看向刘承勋,刘承祐轻笑道:“你这个裁判,还不发令?”
很快,随着刘承勋一声令下,周边鼓声大作,刘煦兄弟四个,立刻飞马而去,围观之人,欢呼不已……
“四位皇子,天资英奇,马上矫捷英姿,隐隐有陛下的风采啊!”卢多逊在旁,笑道。
“朕尝闻有这么一说,塞外民族剽悍善战,盖因三岁能骑羊,五岁能射鼠,八岁能骑马,九岁能牧羊……如此,其长成即为合格的控弦之士。”刘承祐淡淡道:“朕让他们习武,倒也不是想让他们成为一名多么骁勇的战士,只欲他们强身健体,文武相济罢了!”
不过片刻的时间,四骑疾驰而归,几乎并辔,你追我赶,周遭的欢呼声,也越加热烈,四子都很卖力,直到最后十几余丈,仍旧不分前后。
当然,最后的胜利者,还是年纪最小的刘昉。
“我赢了!哈哈!”刘昉小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表现张扬,驱策着他的小宝驹,在道间奔驰,像个得胜凯旋的将军,享受众人的瞩目。
剩下的三名皇子,刘煦保持着长兄的风度,轻笑着看着刘昉,似乎也在为弟弟高兴。刘旸略有不甘,毕竟此番相差弗多。至于刘晞,仍旧一副无所谓的模样,似乎并不在意得失胜负。
驱马上前,四个儿子下马拜见,刘昉仰头,望着刘承祐,明亮的眼神中,似乎就透着一个意思:快夸我!
被那小模样给都笑了,龙袖轻摆,敛在腰后,刘承祐温和地说道:“都表现不错,朕打算给你们点赏赐!”
“谢官家!”闻言,诸子都是眉开眼笑的。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陛下圣明,臣代死难之士,叩谢陛下恩典!”卢多逊道。
瞥了瞥卢多逊,刘承祐眼神中流露出少许的异样,对其人的小心思,他当然是看明白的。为死难之人请赐抚恤,对其名望、声誉,都是十分有利的,在皇帝这边,也能加深好印象。同时,他西行的功劳,是实实在在的,皇帝对他又岂会吝于封赏。
当然,卢多逊或许也是发乎于真心,未必有沽名钓誉的小心思。但不管如何,他的进此言的行为,是值得鼓励、赞誉的。
“你们这一路赶来,也太过劳顿了,朕就不拉着你们多问了!时间还长,朕容后再找你们畅谈!”刘承祐宽和地体恤道:“张德钧,命人好生伺候着,让他们沐浴一番,换身新衣!”
“是!”
“谢陛下!”
卢多逊拜谢的同时,又自怀中取出本册子,厚厚的一叠,有些脏,也有些卷角,慎重地呈上:“臣将这一路的见闻,悉数记载,汇同成册,请陛下御览!”
刘承祐两眼微亮,接过张德钧转呈的册子,有点迫不及待地打开,只粗略地扫了几眼,便抬眼看着卢多逊,道:“记载得很详细啊!这本书,很有价值,你用心了!看来,朕又多了一本,必读之书啊!”
见皇帝的反应,卢多逊矜持一笑,拱手应道:“能对陛下、对朝廷有用便好!”
另外一边,探事王寅武见状,也取出一份小心保护的地图,呈上:“这是小的奉命,沿途绘制的城池、山川、道路之图!”
同样地接过,摊开,虎目一扫,还取过灯烛照得更亮,细细观察,满意之色愈浓,朗声道:“就这一册一图,封你们个爵位,都不为过!”
“这都是臣应为之事,不敢居功!”卢多逊显得虚怀若谷,不慕勋爵。
王寅武闻之,则大感荣幸,武德司那么多下属,也只有先后三名司使得封赏过爵位,并且,还不是纯因在武德司的功劳。
考虑了一会儿,刘承祐对卢多逊道:“这样,你退下后,就西行之事,再做些细致的整理,拟一条陈,带回京之后,当与公卿大臣们介绍介绍,也让他们深入了解些河西的情况!”
“是!”
等卢多逊二人退下后,刘承祐兴致犹不减,见猎心喜地,拿着图、册,翻翻看看,爱不释手。卢多逊归来所报,对刘承祐而言,就像掀开了一个美人的面纱,展示在他眼中,虽然仍旧朦胧,却也不再那么模糊。良久,情绪方才过去,冷静下来。
“兴奋个甚?终究还是,可望而不可即啊!”嘴角酿起少许怅然。
不知道河西情况的时候,他可以忽视,装作不知道,等到以后再说。如今知道了,难免有所躁动,但是,有心而无力,还远不到西进的时候。
然而,若不做些什么,刘承祐又不甘愿。想了想,刘承祐唤道:“张德钧!”
安排好卢、王二人的张德钧归来,匆匆候命:“小的在!请陛下吩咐!”
“传旨,让西北边州各官府,将与诸虏贸易情况,具表以奏!”刘承祐吩咐道。
“是!”
想来想去,军队暂时不便西进,那便贸易开道,由官府组织,通过经济、商贾打通河西走廊,渗透影响,为日后大举西进铺垫准备。
暗下决议,刘承祐将目光落在张德钧身上,刘承祐笑道:“朕看你忙里忙外,来回奔波,颇为不易,需要找几个人帮忙吗?”
闻言,张德钧心中一紧,赶忙道:“多谢官家关心,小的尚且顾得过来,能够伺候官家,再是忙碌,小的甘愿荣幸!”
第118章 棉
经过三日的赶路,在长安的暂歇的西使大队,终于赶上了已东归至华阴县境内的行营。并且,两辆马车,在天子刘承祐的授意下,由卫士亲自迎接押运,进入行营,直至御帐前。
“这些就是棉种?”刘承祐问道。
“正是!”归来之后,一直在刘承祐身边当记室侍讲的卢多逊,立刻应道:“臣调查过,此物传自西方,至西陲已有数百年,在西域已然广泛种植,其所产所制绒、布,已成为西北部民最为主要的御寒、被服制品,关中、陇右已有不少从西部交易的棉布。
臣听闻,此物易于种植,喜光耐旱,产量高,用途广泛,效用极高,若得到推广,足可替代丝麻,成为天下黎民黔首主要衣料之选!臣请陛下,行文降制推广,于中原种植此物,如此,必有利于朝廷,有利于大汉百姓!”
卢多逊调子唱得很高,刘承祐一时没有说话,而认真地观察着那些自西域带回的棉种。偏棕色,卵状,头尖尾粗,尖上冒着点白色,就如棕土山巅染上了一层白雪。
这还是刘承祐,头一次亲眼见到棉种是什么模样。对于棉的作用,不消卢多逊多讲,他心里可清楚的很,当年他派卢西行时,就曾叮嘱,让他想法带回一些棉种,借以推广。
但听其异常主动的建议,不管他是真发现了其效用,还是为了迎合自己,这种态度,都让刘承祐赞赏。
不过,刘承祐此时反倒保持着冷静,放下手中的几颗棉种,道:“此物的益处,朕自然是知晓的,不过,如欲在中原大地推广,可不是那般容易的。
此物的好处,上下还没有多少人知晓,从未种植过的百姓,是否愿意种植,换了个环境,在中原地区能否正常生长,民以食为天,这等作物是否会影响粮食的种植……
这些问题,都需要考虑,并非朕一纸诏书,就可令到执行的。即便朝廷强令,百姓种着,又岂会心甘情愿?最重要的,中原百姓没有种植此物的经验,想要推行,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种植的方法!”
听皇帝这番言论,卢多逊嘴角稍微勾了勾,一副拜服的模样,恭维道:“陛下所虑甚是,此事确实不可操之过急,是臣急躁了!不过,臣此番东归,还自西北带回了两名棉农!”
闻言,刘承祐当即向其投以赞赏的目光,笑道:“好你个卢多逊,朕所虑,你只怕早已想过了吧!”
卢多逊谦虚一笑。
“将那两名棉农带上来,朕要见见!”刘承祐一摆。
很快,两名中年人被带到君前,一高一矮,都比较精瘦,皮肤黝黑,明显是晒多了,身上穿的,就是棉布衣服。
见着刘承祐那身明黄服饰,麻利地拜倒,有点畏惧地道:“小民参见皇帝陛下!”
刘承祐手里还拿着几件棉衣,质地柔顺,但做工粗糙。看着二人,口音有些怪,谈吐含糊,但勉强能听懂,刘承祐不免意外:“你们竟然会说国语!”
卢多逊在旁解释道:“他们本为大唐遗民,臣在东归的途中,也花时间教他们雅音,这么长时间下来,说得不好,但勉强可以交谈,以供陛下察问!”
刘承祐是越来越喜欢这个卢多逊的,心高气傲或许令人不喜,但这才干机敏却是实实在在的。
“你们种植棉花多久了?”刘承祐问。
“有十几年了!”矮个儿答道。
“你们愿意东涉数千里回中原?”
闻问,二人对视了一眼,看了看侍立在皇帝身旁的卢多逊,矮个儿答道:“卢使君告诉我们,回中原能得到丰厚的赏赐。
听二人这么说,卢多逊朝着刘承祐尴尬一笑。刘承祐则面露爽朗,说道:“他说得不错!朕确实会赏赐你们,不过,是有条件的!”
二人楞了下,底气有些弱,应道:“小民只会耕地,种棉,放牧……”
“会得还不少嘛!”棉农虽然庸贱,并不乏一些小民精明与贪婪,但刘承祐显得很亲民:“别跪着了,起身答话吧!”
“谢陛下!”
“这棉花,多久能够成熟?一年能种几季?”刘承祐关心起一些细节。
“在西州,春种秋收,时间短者,从出苗到吐絮,只需五个月!一年只能种一季,但需多次采取!”
刘承祐又指向那两车棉种:“你们归来路远弥时,这些棉种,还能用吗?”
矮个儿答道:“这些棉种都是去年的新种,这一路保存还算完好,就算有些损坏,大部分还是能用的!”
点了点头,对于具体的情况,刘承祐不再过问,而是恢复了一贯的强势,盯着二人道:“朕会划出几顷合适的土地给你二人,再找一些百姓给你们。你们就用这些棉种,教他们植棉、管理等一系列事情,培育出适合中原种植的棉花。只要你们教的好,朕绝不吝惜重赏!可愿意?”
天威外露,两个小农,吓得直解拜倒:“小民愿意!”
“朕再派些人给你们!”指着两架车,道:“这两车棉种,朕就交给你们负责了!”
“是!”
“带他们下去吧!”
棉花的事务上,有了些进展,刘承祐心情很不错。带着卢多逊,漫步于行营中,艳阳高照,落在身上,热量直暖其心,刘承祐直感整个世界都清明光亮了许多。
“陛下还在考虑植棉之事?”卢多逊主动问。
点了点头,刘承祐背着双手,缓缓说道:“此物,春种秋收,一年一季,如今已是盛夏,想要播种下地,也要待明年了。而等他们有所收获,达到可以在中原大规模推广的程度,也不是短时间可以成就的。是故,在此事上,朕不着急!”
至于是否能成功,刘承祐是一点都不担心。
“也不瞒你,朕决议在大汉治下推广棉植,哪怕通过行政命令强迫,也在所不惜。”刘承祐向卢多逊吐露决心,认真地道:“不过,比起强加于百姓,朕还是更愿意水到渠成,上令下行,让百姓主动种植!”
听皇帝之言,卢多逊当即道:“陛下,百姓们平日,除了耕种粮食,便是养蚕种桑植麻。既然能植麻,自能种棉。臣以为,天下熙攘,利来利往,将来百姓们或许因不熟悉棉物,不知其益,会有所排斥,但只要朝廷大力宣扬,让他们了解棉料的好处,让他们有利可图,届时再辅以政令,自然能起良效!”
两眼微亮,泛起神采,刘承祐看着卢多逊,饶有兴趣地问道:“卢多逊,你年纪轻轻,却很会琢磨朕的心思嘛,你的想法,与朕不谋而同啊!”
听此言,卢多逊稍微矜重了些,小心道:“臣岂敢妄自揣摩陛下的心思,只是偶然罢了。”
笑了笑,刘承祐望向西方,说:“朕有意在西北大开榷市,由官府组织对河陇诸势力的贸易,既作渗透,也加强交流,逐渐恢复影响。同时,重新打通河西走廊,鼓励商贾西市,从西方采购棉布!从西北边州开始,逐步向东推广棉制品,让百姓们先熟悉!”
“陛下的考虑,甚是英明!”卢多逊先是认可,尔后谨慎地提出一些顾虑:“然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并且商路风险太大,棉布价值相较于其他货物不高,只怕没有多少人愿意去贩卖……”
“这,倒是朕没想到的!”被指出问题,刘承祐没有生气,反而认真地想了想,道:“在中原植棉得到发展之前,朝廷取消一切棉物的关、市税,关中、西北官府、军队也当适量采用棉制被服。
至于商路的安全,大汉当与兰凉、甘肃、瓜沙这一路的诸方势力,共同维护。由大汉牵头,清剿匪盗,保障丝路安全,维持各地的稳定,他们应当不会拒绝吧!”
“陛下圣明!”卢多逊拜服道,发乎于真心。
第119章 回京
“朕这几日读你写的‘西游记’,收获匪浅,走,回帐,关于兰鄯河廓地区的吐蕃势力,再给朕讲讲!”酷日的照射下,直感头皮发痒,刘承祐果断地选择不与那太阳较劲,对卢多逊道。
“是!”
在行营中的一片空地上,正自喧闹着,引起了刘承祐的注意,上前查看,却是四名皇子,趁着停驻避日的时间,在那里比赛骑术,引得一群人的围观,随驾臣僚、内侍、宫娥、军士扎堆,也都愿意凑这个热闹。
空地上清理出了一条路,以旗木标记,作为赛道,直通营外,雍王刘承勋站在一边,难得释放玩心,做裁判。而四名皇子胯下几匹未长成的马驹,在起点准备,各个自信地等候发令,刘昉还朝着周遭挥了挥小手,引起一阵欢呼。
不过,随着刘承祐踱步而来,三伏天的气氛就像一抔凉水照脑浇下,场面迅速地安静下来,一干人有些局促地行礼。
见这场面,刘承祐道:“这么热的天,你们倒是好兴致!”
刘承祐的反应,明显没有生气,倒让众人松了口气。刘承勋稍微从容些,笑道:“归途沉闷,就当取个乐,秾哥儿他们让我做裁判,我这个皇叔也不好拒绝。二哥你是马上皇帝,也提倡武勇、战功报国,皇侄他们也是听从你的教诲。作为皇子,以身作则,倡尚武之风……”
在刘承祐的注视下,几个儿子都下意识地挺起了胸膛,仿佛是接受检阅的骑士,看向刘承勋,刘承祐轻笑道:“你这个裁判,还不发令?”
很快,随着刘承勋一声令下,周边鼓声大作,刘煦兄弟四个,立刻飞马而去,围观之人,欢呼不已……
“四位皇子,天资英奇,马上矫捷英姿,隐隐有陛下的风采啊!”卢多逊在旁,笑道。
“朕尝闻有这么一说,塞外民族剽悍善战,盖因三岁能骑羊,五岁能射鼠,八岁能骑马,九岁能牧羊……如此,其长成即为合格的控弦之士。”刘承祐淡淡道:“朕让他们习武,倒也不是想让他们成为一名多么骁勇的战士,只欲他们强身健体,文武相济罢了!”
不过片刻的时间,四骑疾驰而归,几乎并辔,你追我赶,周遭的欢呼声,也越加热烈,四子都很卖力,直到最后十几余丈,仍旧不分前后。
当然,最后的胜利者,还是年纪最小的刘昉。
“我赢了!哈哈!”刘昉小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表现张扬,驱策着他的小宝驹,在道间奔驰,像个得胜凯旋的将军,享受众人的瞩目。
剩下的三名皇子,刘煦保持着长兄的风度,轻笑着看着刘昉,似乎也在为弟弟高兴。刘旸略有不甘,毕竟此番相差弗多。至于刘晞,仍旧一副无所谓的模样,似乎并不在意得失胜负。
驱马上前,四个儿子下马拜见,刘昉仰头,望着刘承祐,明亮的眼神中,似乎就透着一个意思:快夸我!
被那小模样给都笑了,龙袖轻摆,敛在腰后,刘承祐温和地说道:“都表现不错,朕打算给你们点赏赐!”
“谢官家!”闻言,诸子都是眉开眼笑的。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