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远见,来英国学习先进经验的民主德国领导人埃里希·昂纳克,得到了英国媒体的高度好评,各界人士都认为埃里希·昂纳克是一个具有魄力的国家领袖,是另外一个世界的道德标杆,要坚定的踏出勇敢的一步。
特瑞彭斯来寻找艾伦威尔逊,商量民主德国要参观英国的企业,然后询问,“秘书长,你认为我们能够在他身上取得想要的么?”
“特瑞,我认为没问题。”艾伦威尔逊用笃定的口吻回答道,“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在我们的帮忙下,民主德国会出现剧烈的变化。”
民主德国有自己的竞争力,不然不会成为人们印象当中的十大工业国之一,但苏联那一套体制绝对不是人间天堂,不过就是划定了一个底线罢了。
集体经济就是这样的,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车开,人人能度假,人人能看剧,但是粮食的质量如何,能不能吃饱,满足营养需求,车的质量如何,假期能否真正带来身心放松,戏剧或电影有没有起到娱乐作用,都是值得考虑的问题。
肯定是有人喜欢这样的国家的,当一个人受不了剧烈的竞争,喜欢按部就班的工作,本身又没有什么大的欲望,就适合民主德国。
躺平青年其实就很适合民主德国,像是英国目前被撒切尔夫人私有化弄出来的失业人口,说不定就很想要生活在民主德国。
所以首先不能让这些被抛弃的失业者知道苏联那边的情况,下一步比较重要,把苏联那边的国家变得和自由世界一样,这样想跑都没地方,不满的人也就老实了。
“肯定是有利可图的,而且我们不会让民主德国的公民吃亏,很多蝇头小利可以让我们收买他们。”艾伦威尔逊拍着财政部公务员首脑的肩膀,表达了自己的信心,其实公民也是好收买的。
英国得到了民主德国的银行、重大企业和培养的人才,不代表民主德国的人就什么都得不到。
在民主德国,百分之一百的家庭拥有一台洗衣机和一台电冰箱,百分之九十六的家庭拥有电视机,但仅有百分之五十的家庭有彩色电视机,百分之五十的家庭拥有辆小轿车。
彩电又不是多么难以攻克的技术,事实上这对香江都不是难度,英国完全可以调配资源,在第一年把民主德国家庭的黑白电视机都换掉,这不就能让普通人感到剧变了么?
民主德国这边生产汽车要排队,自由世界的问题是生产过剩,大家取长补短,这才是两翼齐飞战略的真谛。
“具体在什么方面?”特瑞彭斯见到顶头上司这么有自信,显然也是有些好奇的询问,“我们如何能够带来快速的变化。”
“勤换壳子就能解决很大一部分的问题。”艾伦威尔逊呲着牙,“你没看,苏联体制的国家不管哪一个,在审美观上就好像二十年没有变过。这就是我们的竞争力。”
就像是老头乐,也是可以设计成路虎的外形,艾伦威尔逊的家乡就有这种本质上没多大改变,但是看着就顺眼的多了的改变。
埃里希·昂纳克和撒切尔夫人进行商谈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白厅的了,英国和民主德国的差距是肉眼可见的,埃里希·昂纳克只需要看一眼,就知道两国不在一个层次,在参观彗星客机生产线的时候,埃里希·昂纳克不由得感叹,“曾经我的国家也可以制作客机。”
埃里希·昂纳克并不是在撒谎,在战后,因为容克公司的生产线在东部,民主德国具备生产客机的能力,只不过后来被苏联扼杀了。
听着埃里希·昂纳克的感叹,艾伦威尔逊也把目光放在了彗星生产线上,心说其实在正常情况下,英国的命运和民主德国是一样的。
只不过美国和苏联的使用手段不同,苏联用行政命令干掉了民主德国的客机产业。
而美国高举市场竞争大旗,然后封锁了本国的客机订单,凭借本国的市场挤压英国的竞争公司,最终导致德哈维兰公司无以为继。
艾伦威尔逊想想都是一把辛酸泪,他记得彗星客机哪怕有女首富输血,一直到五十年代中期才扭亏为盈,在早期的订单当中,英国出售彗星客机都是不赚钱的,对英联邦国家近乎于半卖半送,只是维护大飞机产业的运转这一个目的。
每一个殖民地独立,英国都会把彗星客机留给独立的国家,至少还能在后勤维护上赚一点,而且只要彗星客机留下,这些独立的国家就不用买波音了,感怀了半天,艾伦威尔逊忽然开口问道,“民主德国的容克客机,我记得原型机就发生了空难。”
民主德国的客机名为巴德152,它因项目首席设计师布鲁诺夫·巴德而得名。这也是德国开发的首款喷气式客机。一方面是有苏联的施压,但是不得不承认民主德国在这方面,和英国可是一样倒霉,也是被空难所影响导致声势一落千丈。
埃里希·昂纳克只是感怀一番,毕竟他不知道,其实英国原本也应该和民主德国差不多,从大飞机被美国打到支线客机,又被从支线客机打没。现在他只看到了能和波音公司一较长短的彗星公司。
埃里希·昂纳克还是对参观的公司留下了深刻印象,要知道英国算是大国当中生活水平最高的一批,不然也养不起世界第二大海军。
至于询问私有化的话题,听到的自然是撒切尔夫人的私有化运动大获成功,英国经济重新焕发活力这类的话。
特瑞彭斯来寻找艾伦威尔逊,商量民主德国要参观英国的企业,然后询问,“秘书长,你认为我们能够在他身上取得想要的么?”
“特瑞,我认为没问题。”艾伦威尔逊用笃定的口吻回答道,“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在我们的帮忙下,民主德国会出现剧烈的变化。”
民主德国有自己的竞争力,不然不会成为人们印象当中的十大工业国之一,但苏联那一套体制绝对不是人间天堂,不过就是划定了一个底线罢了。
集体经济就是这样的,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车开,人人能度假,人人能看剧,但是粮食的质量如何,能不能吃饱,满足营养需求,车的质量如何,假期能否真正带来身心放松,戏剧或电影有没有起到娱乐作用,都是值得考虑的问题。
肯定是有人喜欢这样的国家的,当一个人受不了剧烈的竞争,喜欢按部就班的工作,本身又没有什么大的欲望,就适合民主德国。
躺平青年其实就很适合民主德国,像是英国目前被撒切尔夫人私有化弄出来的失业人口,说不定就很想要生活在民主德国。
所以首先不能让这些被抛弃的失业者知道苏联那边的情况,下一步比较重要,把苏联那边的国家变得和自由世界一样,这样想跑都没地方,不满的人也就老实了。
“肯定是有利可图的,而且我们不会让民主德国的公民吃亏,很多蝇头小利可以让我们收买他们。”艾伦威尔逊拍着财政部公务员首脑的肩膀,表达了自己的信心,其实公民也是好收买的。
英国得到了民主德国的银行、重大企业和培养的人才,不代表民主德国的人就什么都得不到。
在民主德国,百分之一百的家庭拥有一台洗衣机和一台电冰箱,百分之九十六的家庭拥有电视机,但仅有百分之五十的家庭有彩色电视机,百分之五十的家庭拥有辆小轿车。
彩电又不是多么难以攻克的技术,事实上这对香江都不是难度,英国完全可以调配资源,在第一年把民主德国家庭的黑白电视机都换掉,这不就能让普通人感到剧变了么?
民主德国这边生产汽车要排队,自由世界的问题是生产过剩,大家取长补短,这才是两翼齐飞战略的真谛。
“具体在什么方面?”特瑞彭斯见到顶头上司这么有自信,显然也是有些好奇的询问,“我们如何能够带来快速的变化。”
“勤换壳子就能解决很大一部分的问题。”艾伦威尔逊呲着牙,“你没看,苏联体制的国家不管哪一个,在审美观上就好像二十年没有变过。这就是我们的竞争力。”
就像是老头乐,也是可以设计成路虎的外形,艾伦威尔逊的家乡就有这种本质上没多大改变,但是看着就顺眼的多了的改变。
埃里希·昂纳克和撒切尔夫人进行商谈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白厅的了,英国和民主德国的差距是肉眼可见的,埃里希·昂纳克只需要看一眼,就知道两国不在一个层次,在参观彗星客机生产线的时候,埃里希·昂纳克不由得感叹,“曾经我的国家也可以制作客机。”
埃里希·昂纳克并不是在撒谎,在战后,因为容克公司的生产线在东部,民主德国具备生产客机的能力,只不过后来被苏联扼杀了。
听着埃里希·昂纳克的感叹,艾伦威尔逊也把目光放在了彗星生产线上,心说其实在正常情况下,英国的命运和民主德国是一样的。
只不过美国和苏联的使用手段不同,苏联用行政命令干掉了民主德国的客机产业。
而美国高举市场竞争大旗,然后封锁了本国的客机订单,凭借本国的市场挤压英国的竞争公司,最终导致德哈维兰公司无以为继。
艾伦威尔逊想想都是一把辛酸泪,他记得彗星客机哪怕有女首富输血,一直到五十年代中期才扭亏为盈,在早期的订单当中,英国出售彗星客机都是不赚钱的,对英联邦国家近乎于半卖半送,只是维护大飞机产业的运转这一个目的。
每一个殖民地独立,英国都会把彗星客机留给独立的国家,至少还能在后勤维护上赚一点,而且只要彗星客机留下,这些独立的国家就不用买波音了,感怀了半天,艾伦威尔逊忽然开口问道,“民主德国的容克客机,我记得原型机就发生了空难。”
民主德国的客机名为巴德152,它因项目首席设计师布鲁诺夫·巴德而得名。这也是德国开发的首款喷气式客机。一方面是有苏联的施压,但是不得不承认民主德国在这方面,和英国可是一样倒霉,也是被空难所影响导致声势一落千丈。
埃里希·昂纳克只是感怀一番,毕竟他不知道,其实英国原本也应该和民主德国差不多,从大飞机被美国打到支线客机,又被从支线客机打没。现在他只看到了能和波音公司一较长短的彗星公司。
埃里希·昂纳克还是对参观的公司留下了深刻印象,要知道英国算是大国当中生活水平最高的一批,不然也养不起世界第二大海军。
至于询问私有化的话题,听到的自然是撒切尔夫人的私有化运动大获成功,英国经济重新焕发活力这类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