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调遣四川、广西、湖南三省兵力入贵,必须尽快平息水西土司之乱,切记,当剿抚并用,不可扩大叛乱土司的数量和规模。”
弘治皇帝处理这事也是很有经验,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有叛乱自然要镇压,不过,他却是知道,镇压贵镇压,但绝对不能将事情扩大了,云贵地区的土司问题,还真心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
“遵旨~”
马文升恭敬的回道,其他的大臣一个个也都微微点头,这样的处理方式是最合适的,朝廷没有什么钱,不宜大动干戈,能够安抚好这叛乱的土司自然是最好的,不能安抚的话也可以做两手准备,剿抚并用。
“臣有本奏。”
马文升一回到自己的位置,户部尚书周经又站立出来说道:“近来天气寒冷,天寒地冻,京师已经发现了上百被冻死的百姓,臣恐这样的严寒一直持续下去的话,冻死的人还会更多。”
“同时根据往年的规律,一旦冬天过于寒冷,北方的鞑靼和瓦剌必有异动,臣请陛下早做准备。”
第49章 其心可诛
弘治朝人才鼎盛,内阁三学士都是贤能之辈,这各部尚书一个个也都不差,本来这天气寒冷冻死百姓的事情根本就不归他户部尚书周经什么事情。
户部、户部,管理好国库财政就可以了,其它的事情就不用太过操心了,但是这周经显然也是食君之禄、分君之忧的人。
从天气寒冷,再结合往年的规律,也是大胆的推断这北方的鞑靼和瓦剌极有可能会南下的事情来。
周经的话落下,朝廷之中的众人一个个都脸色大变,纵然是弘治皇帝也是如此,西南土司的叛乱不过是小打小闹,这些土司纵然闹的再厉害,也不过是云贵地区乱。
可是北方的鞑靼和瓦剌就不一样了,有明一朝,北方的鞑靼和瓦剌就没有消停过,经常都会扣边,最严重的时候甚至还打到了京师城下,曾经的土木堡之变更是将明朝的皇帝都给俘掠而去,被俘虏的皇帝正是弘治皇帝的爷爷明英宗朱祁镇。
所以对于北方的鞑靼和瓦剌,明朝的历代皇帝都是竭尽所能的进行打压,朱元璋当初起家打的旗号就是驱逐元虏,光复汉室的口号,他的子孙后代也算有骨气,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方面来说算是历朝历代最硬气的。
“今年的冬天确实是异常寒冷,从中秋过后就天寒地冻,这鞑靼和瓦剌指不定就会再次扣关,我们是应该及早做好准备。”
刘健站了出来,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周经的话并不是乱说的,因为在长期和鞑靼、瓦剌的对峙过程当中,大家都已经知道了这一点,摸索了一些规律出来。
天气寒冷不仅仅会冻死大明的人,鞑靼和瓦剌所在地区更冷,天气太冷的话,草原上面冻死的牛羊就会更多,牛羊一旦死的太多了,鞑靼和瓦剌这边的日子就会非常难过。
这个时候他们就拿起马刀、骑上战马,自然而然的将目光看向南边的富有邻居,只要能够入关抢掠一番,日子瞬间就会好过很多。
这样的传统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秦汉时期的匈奴,到唐朝的突厥,再到现在的鞑靼和瓦剌,这项传统的历史足足有好几千年。
有失败的时候,也有成功的时候,更有趁机侵占中原大好江山的时候,总之如果有什么问题是解决不了,那都可以往南抢掠一番,自然而然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传令九边各镇,严加防守,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刻上报。”
弘治皇帝点点头,想了想下令道。
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农耕文明面对游民文明,在冷兵器时代始终都是处于被动的地位,因为对方骑着马,机动性强,而自己却是只能够建起高墙、修筑长城进行被动的防守,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这天寒地冻,这个冬天,老百姓的日子不好过啊,朕听说现在京城的木炭都已经涨到了500文一担,诸位爱卿不知道有何良策可以解决老百姓取暖的问题?”
“现在才刚刚十月,最冷的时候还没有到来,如果这天气再继续冷下去的话,到时候死的人还会更多。”
弘治皇帝想了想刚刚周经提到的因为天气寒冷,京师这边已经冻死了上百人的事情,也是忧心忡忡的说道。
“这……”
听到弘治皇帝的问话,众大臣一个个都沉默不语,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去回答,根本就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来。
“算了,不说这事了。”
弘治皇帝等了好几分钟都没有人站出来回答,也是无奈的说道,他自己也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出来。
“朕听说昨天在望月楼发生了一件大事,不知道大家都听说过了吗?”
想了想,弘治皇帝将话题转移到了望月楼上面来。
这弘治皇帝昨晚一宿都没睡,都在思考刘晋所说的话,今天早朝上接连上奏的事情也可以知道现在的弘治朝并不是真正的歌舞升平,老百姓的日子依然很艰难,天气一冷,竟然冻死了上百人,这还仅仅只是在京师,整个北方到底冻死了多少人,估计没有人能够知道。
想了一夜,弘治皇帝就下定决心了,不管这黄金洲到底有多远,到底存不存在,他都要想办法派人去将哪三种高产的作物引种回来,为的就是大明的千秋万代,为的就是每一个人都能吃饱饭。
弘治皇帝处理这事也是很有经验,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有叛乱自然要镇压,不过,他却是知道,镇压贵镇压,但绝对不能将事情扩大了,云贵地区的土司问题,还真心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
“遵旨~”
马文升恭敬的回道,其他的大臣一个个也都微微点头,这样的处理方式是最合适的,朝廷没有什么钱,不宜大动干戈,能够安抚好这叛乱的土司自然是最好的,不能安抚的话也可以做两手准备,剿抚并用。
“臣有本奏。”
马文升一回到自己的位置,户部尚书周经又站立出来说道:“近来天气寒冷,天寒地冻,京师已经发现了上百被冻死的百姓,臣恐这样的严寒一直持续下去的话,冻死的人还会更多。”
“同时根据往年的规律,一旦冬天过于寒冷,北方的鞑靼和瓦剌必有异动,臣请陛下早做准备。”
第49章 其心可诛
弘治朝人才鼎盛,内阁三学士都是贤能之辈,这各部尚书一个个也都不差,本来这天气寒冷冻死百姓的事情根本就不归他户部尚书周经什么事情。
户部、户部,管理好国库财政就可以了,其它的事情就不用太过操心了,但是这周经显然也是食君之禄、分君之忧的人。
从天气寒冷,再结合往年的规律,也是大胆的推断这北方的鞑靼和瓦剌极有可能会南下的事情来。
周经的话落下,朝廷之中的众人一个个都脸色大变,纵然是弘治皇帝也是如此,西南土司的叛乱不过是小打小闹,这些土司纵然闹的再厉害,也不过是云贵地区乱。
可是北方的鞑靼和瓦剌就不一样了,有明一朝,北方的鞑靼和瓦剌就没有消停过,经常都会扣边,最严重的时候甚至还打到了京师城下,曾经的土木堡之变更是将明朝的皇帝都给俘掠而去,被俘虏的皇帝正是弘治皇帝的爷爷明英宗朱祁镇。
所以对于北方的鞑靼和瓦剌,明朝的历代皇帝都是竭尽所能的进行打压,朱元璋当初起家打的旗号就是驱逐元虏,光复汉室的口号,他的子孙后代也算有骨气,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方面来说算是历朝历代最硬气的。
“今年的冬天确实是异常寒冷,从中秋过后就天寒地冻,这鞑靼和瓦剌指不定就会再次扣关,我们是应该及早做好准备。”
刘健站了出来,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周经的话并不是乱说的,因为在长期和鞑靼、瓦剌的对峙过程当中,大家都已经知道了这一点,摸索了一些规律出来。
天气寒冷不仅仅会冻死大明的人,鞑靼和瓦剌所在地区更冷,天气太冷的话,草原上面冻死的牛羊就会更多,牛羊一旦死的太多了,鞑靼和瓦剌这边的日子就会非常难过。
这个时候他们就拿起马刀、骑上战马,自然而然的将目光看向南边的富有邻居,只要能够入关抢掠一番,日子瞬间就会好过很多。
这样的传统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秦汉时期的匈奴,到唐朝的突厥,再到现在的鞑靼和瓦剌,这项传统的历史足足有好几千年。
有失败的时候,也有成功的时候,更有趁机侵占中原大好江山的时候,总之如果有什么问题是解决不了,那都可以往南抢掠一番,自然而然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传令九边各镇,严加防守,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刻上报。”
弘治皇帝点点头,想了想下令道。
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农耕文明面对游民文明,在冷兵器时代始终都是处于被动的地位,因为对方骑着马,机动性强,而自己却是只能够建起高墙、修筑长城进行被动的防守,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这天寒地冻,这个冬天,老百姓的日子不好过啊,朕听说现在京城的木炭都已经涨到了500文一担,诸位爱卿不知道有何良策可以解决老百姓取暖的问题?”
“现在才刚刚十月,最冷的时候还没有到来,如果这天气再继续冷下去的话,到时候死的人还会更多。”
弘治皇帝想了想刚刚周经提到的因为天气寒冷,京师这边已经冻死了上百人的事情,也是忧心忡忡的说道。
“这……”
听到弘治皇帝的问话,众大臣一个个都沉默不语,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去回答,根本就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来。
“算了,不说这事了。”
弘治皇帝等了好几分钟都没有人站出来回答,也是无奈的说道,他自己也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出来。
“朕听说昨天在望月楼发生了一件大事,不知道大家都听说过了吗?”
想了想,弘治皇帝将话题转移到了望月楼上面来。
这弘治皇帝昨晚一宿都没睡,都在思考刘晋所说的话,今天早朝上接连上奏的事情也可以知道现在的弘治朝并不是真正的歌舞升平,老百姓的日子依然很艰难,天气一冷,竟然冻死了上百人,这还仅仅只是在京师,整个北方到底冻死了多少人,估计没有人能够知道。
想了一夜,弘治皇帝就下定决心了,不管这黄金洲到底有多远,到底存不存在,他都要想办法派人去将哪三种高产的作物引种回来,为的就是大明的千秋万代,为的就是每一个人都能吃饱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