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司马师给蜀军提了个醒,同样也是给自己提醒。
与蜀军的这种关系本来就不可持久。
因为自己始终都是魏臣,没有与蜀国正式结盟。
只要利益足够大,蜀国翻脸是迟早的。
此次摩擦,让杨峥与姜维之间的默契消散大半。
赶到鹯阴,自然要问询于杜预、卫瓘。
没想到杜预不谈此事,一脸严肃道:“为善者,天能赏之,为恶者,天能罚之,将军新得武威,尚未施以仁义,却屠戮过重,虽能收一时之效,只恐雍凉人心厌之,当年董卓亦行此道,兵败族灭,此非将军之福,愿将军思之。”
这话说得有些重了。
杜预是标准的儒生,有左传之癖,深信其中的仁义之道。
这没有错,因为杜预对标的是诸葛武侯。
只是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却不能不考虑现实。
屁股不同,脑袋中的想法也是不同。
以当时的情况,不如此激励士卒,西套能这么快拿下?
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争抢时间。
事情都做了,杨峥当然不怕别人去说,更不想与杜预在此事上争吵。
用后世的话来说,这是价值观不同。
当下摆出一副受教的样子,对杜预长身一稽,“元凯之言是也。”
旁边卫瓘却道:“成大事者不可拘于小节,若非将军果断出兵,快速扫平上河,震慑诸夷,则羌胡鲜卑必联手,冰雪消融之计,举兵南下,则武威生灵涂炭,万民遭殃,况且仁义亦分对象,鲜卑羌胡非我之民,乃我之大患,我不击彼,则彼必攻我!”
此言倒是深得杨峥之心。
杜预蹙起了眉头,盯着卫瓘。
不过卫瓘也淡定的看着他。
手上最倚重的两人吵起来,影响不好,杨峥只能打圆场和稀泥,“其罪在我,元凯、伯玉切莫伤了和气。”
杜预叹了一口气,紧锁的眉头平缓下来,“此亦是不得已而为之,愿将军日后慎之。”
杨峥心中也松了口气,赶紧把话题转到陇西形势。
“此事不妨静观其变。”杜预道。
杨峥一怔,忽然觉得有道理。
这么火急火燎的南下,跟姜维解释,岂不是自贬身价?
以前杨峥站在台下,仰望郭淮、邓艾、姜维等人。
但现在显然变了。
自己已然是一方诸侯,天下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
“将军南望陇西,不妨东望长安,将军莫非忘记起兵之檄文吗?号召天下义士共伐司马氏,莫非拿下武威,便裹足不前?”卫瓘眼中升起小火苗。
“攻打长安?但我军也师老兵疲。”杨峥不可思议道。
卫瓘笑道:“非也,如今雍凉精锐尽灭,正可长驱直入,拿不拿长安姑且不论,但将军一定要向东。”
杨峥很快反应过来,这便是后世的军事讹诈了。
打不打长安另说,但西平军一定要东出。
说不定就有意外收获。
这是政治仗,给天下人看的。
杨峥对卫瓘再次拱手,自己的这个小脑瓜跟这些历史上的牛人比起来,还是有些差距。
杜预亦深以为然,“我军东出,也可牵扯司马师精力,声援毌丘俭,另外长安拿不下,但安定一定不可错失。”
言罢,令人抬上沙盘。
看泥水未干的样子,应该是新捏的。
杜预指着黄河对面的安定郡道:“全据黄河,只能立足于守,但若是跨出一步,便掌握了攻势,而且安定素来出雄兵,拿下此地,兵源广盛,亦是断了长安之臂掖,东进便是关中,南下便是陇西,此为形胜之地。”
安定便是唐之泾原,自古出雄兵,五千泾原兵变,几乎让大唐半身不遂。
这个时代,安定在西北诸郡中非常特殊。
此郡是汉家的最后军事前沿,北面俱为羌胡匈奴侵占。
全凭安定郡中的几大军事世家抵御羌胡内侵。
张氏、皇甫氏、胡氏、伍氏等等。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关中四关之一的萧关,正是在安定。
拿下此地,就真的是进可攻退可守了。
现在可以说是雍凉军最虚弱的时候,趁他病要他命,这样的机会下一次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进军安定!”杨峥当即就拍板了。
又下令士卒休整。
不得不说,在释放了兽性之后,士卒的所有疲累都一同释放。
对杨峥的任何命令奉若纶音。
拿下安定,就等于骑在邓艾头上,能与西套一起夹击河套、河南地的羌胡部落。
还能时不时的弄一下关中,摸一摸司马家的屁股。
这个地方太重要了。
幸亏杨峥身边有杜预、卫瓘这样的牛人出谋划策,不然全靠自己一个人摸爬滚打,混的好点也就董卓,混的不好,就是马超了。
杨峥的天花板就这么被两人三言两语打开了。
而天下即将面临新的形势。
第三百四十五章 神将
毌丘俭顿兵于项城有不得已的苦衷。
手上能战之士,只有跟随他南征北战的几千部曲。
所谓淮南六万精锐,实则大部分都是刚刚放下锄头的农夫。
但问题的根源不在这些人,而在小部分的淮北士卒,一万一千多人,却因朝廷五路大军压境,而心生惧意,畏葸不前。
与蜀军的这种关系本来就不可持久。
因为自己始终都是魏臣,没有与蜀国正式结盟。
只要利益足够大,蜀国翻脸是迟早的。
此次摩擦,让杨峥与姜维之间的默契消散大半。
赶到鹯阴,自然要问询于杜预、卫瓘。
没想到杜预不谈此事,一脸严肃道:“为善者,天能赏之,为恶者,天能罚之,将军新得武威,尚未施以仁义,却屠戮过重,虽能收一时之效,只恐雍凉人心厌之,当年董卓亦行此道,兵败族灭,此非将军之福,愿将军思之。”
这话说得有些重了。
杜预是标准的儒生,有左传之癖,深信其中的仁义之道。
这没有错,因为杜预对标的是诸葛武侯。
只是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却不能不考虑现实。
屁股不同,脑袋中的想法也是不同。
以当时的情况,不如此激励士卒,西套能这么快拿下?
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争抢时间。
事情都做了,杨峥当然不怕别人去说,更不想与杜预在此事上争吵。
用后世的话来说,这是价值观不同。
当下摆出一副受教的样子,对杜预长身一稽,“元凯之言是也。”
旁边卫瓘却道:“成大事者不可拘于小节,若非将军果断出兵,快速扫平上河,震慑诸夷,则羌胡鲜卑必联手,冰雪消融之计,举兵南下,则武威生灵涂炭,万民遭殃,况且仁义亦分对象,鲜卑羌胡非我之民,乃我之大患,我不击彼,则彼必攻我!”
此言倒是深得杨峥之心。
杜预蹙起了眉头,盯着卫瓘。
不过卫瓘也淡定的看着他。
手上最倚重的两人吵起来,影响不好,杨峥只能打圆场和稀泥,“其罪在我,元凯、伯玉切莫伤了和气。”
杜预叹了一口气,紧锁的眉头平缓下来,“此亦是不得已而为之,愿将军日后慎之。”
杨峥心中也松了口气,赶紧把话题转到陇西形势。
“此事不妨静观其变。”杜预道。
杨峥一怔,忽然觉得有道理。
这么火急火燎的南下,跟姜维解释,岂不是自贬身价?
以前杨峥站在台下,仰望郭淮、邓艾、姜维等人。
但现在显然变了。
自己已然是一方诸侯,天下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
“将军南望陇西,不妨东望长安,将军莫非忘记起兵之檄文吗?号召天下义士共伐司马氏,莫非拿下武威,便裹足不前?”卫瓘眼中升起小火苗。
“攻打长安?但我军也师老兵疲。”杨峥不可思议道。
卫瓘笑道:“非也,如今雍凉精锐尽灭,正可长驱直入,拿不拿长安姑且不论,但将军一定要向东。”
杨峥很快反应过来,这便是后世的军事讹诈了。
打不打长安另说,但西平军一定要东出。
说不定就有意外收获。
这是政治仗,给天下人看的。
杨峥对卫瓘再次拱手,自己的这个小脑瓜跟这些历史上的牛人比起来,还是有些差距。
杜预亦深以为然,“我军东出,也可牵扯司马师精力,声援毌丘俭,另外长安拿不下,但安定一定不可错失。”
言罢,令人抬上沙盘。
看泥水未干的样子,应该是新捏的。
杜预指着黄河对面的安定郡道:“全据黄河,只能立足于守,但若是跨出一步,便掌握了攻势,而且安定素来出雄兵,拿下此地,兵源广盛,亦是断了长安之臂掖,东进便是关中,南下便是陇西,此为形胜之地。”
安定便是唐之泾原,自古出雄兵,五千泾原兵变,几乎让大唐半身不遂。
这个时代,安定在西北诸郡中非常特殊。
此郡是汉家的最后军事前沿,北面俱为羌胡匈奴侵占。
全凭安定郡中的几大军事世家抵御羌胡内侵。
张氏、皇甫氏、胡氏、伍氏等等。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关中四关之一的萧关,正是在安定。
拿下此地,就真的是进可攻退可守了。
现在可以说是雍凉军最虚弱的时候,趁他病要他命,这样的机会下一次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进军安定!”杨峥当即就拍板了。
又下令士卒休整。
不得不说,在释放了兽性之后,士卒的所有疲累都一同释放。
对杨峥的任何命令奉若纶音。
拿下安定,就等于骑在邓艾头上,能与西套一起夹击河套、河南地的羌胡部落。
还能时不时的弄一下关中,摸一摸司马家的屁股。
这个地方太重要了。
幸亏杨峥身边有杜预、卫瓘这样的牛人出谋划策,不然全靠自己一个人摸爬滚打,混的好点也就董卓,混的不好,就是马超了。
杨峥的天花板就这么被两人三言两语打开了。
而天下即将面临新的形势。
第三百四十五章 神将
毌丘俭顿兵于项城有不得已的苦衷。
手上能战之士,只有跟随他南征北战的几千部曲。
所谓淮南六万精锐,实则大部分都是刚刚放下锄头的农夫。
但问题的根源不在这些人,而在小部分的淮北士卒,一万一千多人,却因朝廷五路大军压境,而心生惧意,畏葸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