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周承学倒是和李凡预先说好了,他采了不少珍惜品,用的是古法炼丹,因此九转以后也不停,尽量继续往后精炼,大致保证十颗左右的精品。李凡根本就不差他这点‘精品’,也想看看周承学的手艺,比较一下观主给的那些到底是几个‘九转’,也一口答应了。
这会儿开始炼丹了,李凡能明显看到,那九层丹炉边的瑞兽浮雕,也活过来了一般,趴在丹炉上左望望,右看看的,时不时得会开闭张口,喷出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的烟云丹雾。
由下往上看,最底下两层的霸下,螭吻通常是闭口不张的。当然不张口是好事,按照周承学的说法,一般它俩个开口都是要炸锅了,螭吻是灭火的,会吐出烟灰解压防爆,如果运气真的太差了,那一锅炸翻,自然就只有锅底的霸下把丹渣吐出来了。
第三层是朱雀,不用说就是周身赤色豪火绽放,一般丹材都用赤煞真火,开始热炉的时候都是赤色,根据需要会使用不同的道火,颜色自然会随着温度发生变化。这一步就需要高深的御火之术了,玄门的真人当然没啥问题,其他散修么,呵呵。
第四层狻猊也会时不时的,从孔目口鼻中喷出橙红色的火焰来。这算是一个辅助的阀口,调节温度和压力的时候会用到。
后头五六层的白虎蟾蜍,会从口中喷出金色的金属汁液,或者绿色的丹浆,是用来排除融化为液体的杂质。
第七八九三层的青龙玄武麒麟,则会分别喷出青烟,蓝雾,紫云,都是气化的,充满杂质丹毒的丹云。
这些被兽口中喷出来的丹灰丹雾,被灵气裹挟着,电饭煲一样从雕饰口中蒸腾喷走,然后被屋顶那个,大概是吸油烟机作用的法阵吸了,也不多处理,就直接清风一卷,喷到室外去。
呃,好吧,看来仙人们都不大重视环境保护的咧。毕竟就算是丹渣,也是高浓度的‘灵材’,大概在蓬莱洞天的环境中会自然沉淀吧,谁知道呢。
李凡也只能在外层法阵护法,看看丹炉的变化,但并不能直接把神识透进去,看丹炉里丹药的实际情况,毕竟是蓬莱鼎鼎大名的秘传丹方嘛,所以即使他能强行记住投料的顺序,也不会知道具体丹炉里是发生了什么变化,周承学又是基于什么判断,才进行了何种操作。也就看他时而掐算,时而投料,时而生火,时而排出杂质,并不晓得真正的秘诀。
这就是老派传统的丹道精炼流程了。
李凡看周承学开始重复某些用料的循环时,就大致猜到是一个‘转’已经练完了。
周承学应该也是基础扎实过硬的,前六个转虽然每加一轮,工艺耗时都会多一倍,焰色也会升一级,但都炼得很快,分毫不出差错。到第七个转开始明显慢下来,不仅因为需要额外投料,比如加那红珊瑚之类的,还要一遍一遍得掐算,大概上品成丹的概率确实挺低吧。
这时李凡注意到,周承学开始快速掐诀。
第七转炼到关键的时候,突然开始起风了。或者用修仙小说常见的说法,是要开始吸纳天地之精华,成就上品仙丹了。
这种名场面李凡当然不能错过,正好他有个系统给的八卦镜可以看到‘气的涡流’,就拿出来暗中观察。
果然能看见周围的阵法旗门随着周承学掐诀,依次打开,天地灵气如巨大的漩涡,被吸纳入风暴眼的丹炉之中,而丹鼎上那些神兽雕饰,也仿佛修士吐纳一样,慢条斯理将过滤得灵气吸纳入口中。偶尔有些配比差错,灵气不够的,周承学就得自己吐一口精纯道息,补足丹炼的缺口。
一两次也就罢了,可精炼九转都要一个月,如果十七八转的炼,天知道要消耗多少功力,看来丹师没点道行,还真不可能把仙丹炼得转数太高呢。
李凡在旁边外行看热闹,突然得,注意到有一似不和谐,在暴风般汇聚向丹炉的灵气气旋的周围,有许多浑浊的气团,仔细看,是一个个细小的涡流,就像参杂在大风暴里的小龙卷。
这些乱流可能是因为冲突混杂的灵气搅动在一齐,也可能是没有被外围的法阵过滤,或多或少的总有一点,随着丹炉周围灵气的汇聚,一同被灵气裹挟着,卷到丹炉里去。
现在虽然还没直接影响多少,因为那些明显的乱流和不协调的杂质,自然会被周承学掐算到,一拂尘打散了,理顺气息,而且丹炉上的瑞兽似乎也有过滤筛子的作用。但是这些涡流本身就是灵气的气旋,是丹师没法注意到的。这么被裹挟着卷进去,时间久了,影响到炼丹的品质大概也是必然的。
正好李凡以前研究过系统道具的时候,就发现有个玉环可以解决类似的问题了,虽然也没人教过他丹道,但能亲眼看到的实据可比什么经验教学都有说服力。于是李凡便装作坐不住了,站起来绕着外围的法阵散步,舒展筋骨,实际上则是用挂在腰间的玉佩,梳理外围的涡流,协助理顺天地灵气。
周承学大概也瞧不出李凡在干什么,但很明显,他掐诀暗算和挥雾拂尘的频率都少了很多,而第七转精炼的仙丹果然也平平安安得顺利完成。整个丹炉都开始散发出氤氲宝光,仙息环绕,霞光闪现,生出异香来了。
“……今天好顺利啊,我的手艺居然还没有生疏吗?”等丹炉稳定了,周承学睁开眼,看着眼前丹鼎周围伴生的瑞相,也是一阵咋舌。
这会儿开始炼丹了,李凡能明显看到,那九层丹炉边的瑞兽浮雕,也活过来了一般,趴在丹炉上左望望,右看看的,时不时得会开闭张口,喷出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的烟云丹雾。
由下往上看,最底下两层的霸下,螭吻通常是闭口不张的。当然不张口是好事,按照周承学的说法,一般它俩个开口都是要炸锅了,螭吻是灭火的,会吐出烟灰解压防爆,如果运气真的太差了,那一锅炸翻,自然就只有锅底的霸下把丹渣吐出来了。
第三层是朱雀,不用说就是周身赤色豪火绽放,一般丹材都用赤煞真火,开始热炉的时候都是赤色,根据需要会使用不同的道火,颜色自然会随着温度发生变化。这一步就需要高深的御火之术了,玄门的真人当然没啥问题,其他散修么,呵呵。
第四层狻猊也会时不时的,从孔目口鼻中喷出橙红色的火焰来。这算是一个辅助的阀口,调节温度和压力的时候会用到。
后头五六层的白虎蟾蜍,会从口中喷出金色的金属汁液,或者绿色的丹浆,是用来排除融化为液体的杂质。
第七八九三层的青龙玄武麒麟,则会分别喷出青烟,蓝雾,紫云,都是气化的,充满杂质丹毒的丹云。
这些被兽口中喷出来的丹灰丹雾,被灵气裹挟着,电饭煲一样从雕饰口中蒸腾喷走,然后被屋顶那个,大概是吸油烟机作用的法阵吸了,也不多处理,就直接清风一卷,喷到室外去。
呃,好吧,看来仙人们都不大重视环境保护的咧。毕竟就算是丹渣,也是高浓度的‘灵材’,大概在蓬莱洞天的环境中会自然沉淀吧,谁知道呢。
李凡也只能在外层法阵护法,看看丹炉的变化,但并不能直接把神识透进去,看丹炉里丹药的实际情况,毕竟是蓬莱鼎鼎大名的秘传丹方嘛,所以即使他能强行记住投料的顺序,也不会知道具体丹炉里是发生了什么变化,周承学又是基于什么判断,才进行了何种操作。也就看他时而掐算,时而投料,时而生火,时而排出杂质,并不晓得真正的秘诀。
这就是老派传统的丹道精炼流程了。
李凡看周承学开始重复某些用料的循环时,就大致猜到是一个‘转’已经练完了。
周承学应该也是基础扎实过硬的,前六个转虽然每加一轮,工艺耗时都会多一倍,焰色也会升一级,但都炼得很快,分毫不出差错。到第七个转开始明显慢下来,不仅因为需要额外投料,比如加那红珊瑚之类的,还要一遍一遍得掐算,大概上品成丹的概率确实挺低吧。
这时李凡注意到,周承学开始快速掐诀。
第七转炼到关键的时候,突然开始起风了。或者用修仙小说常见的说法,是要开始吸纳天地之精华,成就上品仙丹了。
这种名场面李凡当然不能错过,正好他有个系统给的八卦镜可以看到‘气的涡流’,就拿出来暗中观察。
果然能看见周围的阵法旗门随着周承学掐诀,依次打开,天地灵气如巨大的漩涡,被吸纳入风暴眼的丹炉之中,而丹鼎上那些神兽雕饰,也仿佛修士吐纳一样,慢条斯理将过滤得灵气吸纳入口中。偶尔有些配比差错,灵气不够的,周承学就得自己吐一口精纯道息,补足丹炼的缺口。
一两次也就罢了,可精炼九转都要一个月,如果十七八转的炼,天知道要消耗多少功力,看来丹师没点道行,还真不可能把仙丹炼得转数太高呢。
李凡在旁边外行看热闹,突然得,注意到有一似不和谐,在暴风般汇聚向丹炉的灵气气旋的周围,有许多浑浊的气团,仔细看,是一个个细小的涡流,就像参杂在大风暴里的小龙卷。
这些乱流可能是因为冲突混杂的灵气搅动在一齐,也可能是没有被外围的法阵过滤,或多或少的总有一点,随着丹炉周围灵气的汇聚,一同被灵气裹挟着,卷到丹炉里去。
现在虽然还没直接影响多少,因为那些明显的乱流和不协调的杂质,自然会被周承学掐算到,一拂尘打散了,理顺气息,而且丹炉上的瑞兽似乎也有过滤筛子的作用。但是这些涡流本身就是灵气的气旋,是丹师没法注意到的。这么被裹挟着卷进去,时间久了,影响到炼丹的品质大概也是必然的。
正好李凡以前研究过系统道具的时候,就发现有个玉环可以解决类似的问题了,虽然也没人教过他丹道,但能亲眼看到的实据可比什么经验教学都有说服力。于是李凡便装作坐不住了,站起来绕着外围的法阵散步,舒展筋骨,实际上则是用挂在腰间的玉佩,梳理外围的涡流,协助理顺天地灵气。
周承学大概也瞧不出李凡在干什么,但很明显,他掐诀暗算和挥雾拂尘的频率都少了很多,而第七转精炼的仙丹果然也平平安安得顺利完成。整个丹炉都开始散发出氤氲宝光,仙息环绕,霞光闪现,生出异香来了。
“……今天好顺利啊,我的手艺居然还没有生疏吗?”等丹炉稳定了,周承学睁开眼,看着眼前丹鼎周围伴生的瑞相,也是一阵咋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