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诚一下子泄了气,一屁股坐到地上,人都傻了。
程维哲见他这样,估摸着也是被锦绣园的做法坑了,不由心里越发畅快,扭头见杨中元嘴角也带着笑,便知他不再纠结。
感谢关老板,真是个好对手啊!
杨诚只恍惚了一会儿便立马清醒过来,他突然有点后悔自己这一阵子的行为,想要努力挽回在福满楼的位置。
“两位老板,就算锦绣园放出这个风声,也不一定就是我说的啊……说不定……”杨诚慢慢站起来,低着头辩解道。
程维哲突然出声笑笑:“杨诚,不是谁都跟你一样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我前些个日子跟你说的话,都是实话。”
他说罢,声音更低了一些,道:“我说只告诉你要做鸿雁席,便真的只告诉了你,这也是为何我们今日谁都不找,只单找你来的缘故。”
杨诚好不容易支起膝盖来,听到他的话不由浑身一颤,他慢慢抬起头,目光沉沉的,仿佛无光的黑夜:“我,我是有苦衷的……我……”
“别说了,我不想听。”他刚挑了个话头,却不料被杨中元厉声打断,“一个人,应当言而有信,应当堂堂正正,无论有什么理由,都不能作为背信弃义见利忘义的借口。所以,你的借口我们不想听,也没兴趣知道。”
他说罢,顿了顿:“一个背信弃义之人所说之言,听了脏耳朵,你走吧,不送。”
杨诚准备了好一长串话在嘴边,可事到临头,人家却不让他说。他顿时觉得一阵憋屈,噎在嗓子里的那口气想吐吐不出来,憋得他脑袋痛。
可人家不让他说,也这样强硬地让他赶紧走,杨诚已经明白自己要留在福满楼再无可能,只得慢慢站起身,冲他们两个鞠了一躬。
然后,他便扭头往门口走去。
“等等。”杨中元突然叫住了他。
杨诚一双眼睛顿时亮起来,他扭头往两位老板看去,希望对方再给自己一个机会。
却不想杨中元看着他的目光冷冷的,不喜不怒,一点多余的感情都没有,他只是平静道:“记得,走的时候找钱掌柜领了工钱,省得以后有人说我们欺压伙计。我们福满楼做不出这样的事,也不希望平白被人污蔑。”
他这话已经说的相当不留情面,杨诚眼睛里的光亮瞬间暗灭,他叹了口气,终于低头走了出去了。
等到院中再无其他声音,程维哲才牵起他的手,笑着问:“痛快点了吗?”
杨中元点头,往他身边靠了靠,嘴角慢慢扬起:“恩,痛快多了。”
程维哲笑着看他,眼睛里满满都是温情:“那就有劳杨老板再多等等,待会儿还有新厨子要来。”
这一次,福满楼索性一次招了两个二厨,两位师傅的手艺各有特长,一个擅长冷碟,一个擅长白案,直接把余镇与赵凌风这部分的工作分担出去,也给菜谱多添了几种花样。
八月末,处暑已过,夏日不再。
杨中元已经三月有余,孩子落稳,终于让他不用再闲于家中,隔三差五便上铺子里看顾一二,程维哲终于有时间忙活茶叶的事情来。
夏日最后一批茶眼看便要采了,程维哲几乎两三天便要去一趟衢沐县的茶园,看着茶农把最顶上的芽叶采摘回来。
因为是顶叶,所以采摘极为仔细,这也是今年最后一次采茶,等过了日子,一个冬天都要养树,待来年开春再出新芽。
韩世谦年纪大了,程维哲不好劳动师父来操心这个事情,还是自己一个人硬扛着,两头来回跑。
结果大半月下来,杨中元倒是开始胖了,他却有些消瘦。
周泉旭担心完杨中元,又开始惦记他,韩世谦只好让他跟着一起翻修家里的后院,省得操心个没完。
既然要做茶,便要有自己的茶坊,索性杨家买的这块宅子占地极广,除了前院和后宅,还有下人们居住的后院与后边的大花园。
不过他们家的下人不太多,主子也没多多少,程维哲跟杨中元仔细看过图纸,便把花园分出去一半,把后院的下人房也划了两栋进来,单拿来开个后门做茶坊。
这事一直都是韩世谦在操持,两个月间一直没停,修好了库房炒屋,又给茶工新修了下人房,等着茶来了便招人进来做工。
炒茶是个体力活,只靠程维哲一个人炒百十来斤茶,根本不可能。不过好歹茶坊刚刚建起来,这一年的夏采他们也没想着能直接挣大钱,程维哲还能一个人咬牙扛过来。
杨中元肚子渐渐显怀,看他日渐忙碌起来,自己身体也稳当起来,便日日都去铺子里看着,倒也给程维哲减轻了些负担。
就这样紧紧忙活大半月,九月初,福满楼的第一批新茶终于从衢沐县送到了衢州杨府。
杨中元从铺子里回家,直接便去了茶坊。
当看一捧一捧的新茶堆放在货架上,杨中元问着茶叶清香的气味,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向往与高兴。
他们会越来越好的,他坚信在他们一家人努力之后,印着福满楼大字的茶饼会卖遍大梁大江南北,他们会成为最好的茶商。
程维哲站在他身边,一起看着这小半屋子的茶,笑着说:“老孙跟老张采茶手艺相当好,这些茶炒连青紫笋,定都能出上品。”
杨中元拉着他的手,靠在他身边笑:“恩,一定可以。”
☆、139首茶
做茶是个辛苦活,尤其是炒青的时候,一般绿茶的炒青先用手直接下锅翻炒,等到烫手之后才换成茶扒,翻炒直至茶叶均匀散水,才出锅进行揉捻。红茶的炒青也叫红锅,跟绿茶不同,采用“摸一抖”的炒制手法,全程都要亲手来做,不用茶扒。
连青紫笋跟一般的红茶也略微有些区别,要先进行发酵然后再锅炒,之后还要复揉、烘培、筛分挑拣最后才是复焙匀堆。
这样精制的红茶,筛、抖、扇、拣、烘缺一不可,最后才能出上品。
他们从衢沐县买的茶园,一共四亩衢红茶树,产出的鲜叶不过百十来斤,炒后出成茶,大抵只剩三四十斤的样子,程维哲一个人辛苦一些,连续忙了三四天天才全部锅炒完毕。之后的工序,就不用他一个人忙碌了,有韩世谦跟小厮在,速度到底快乐起来。
整个锅炒过程里,韩世谦都没出手帮忙,想要做茶叶生意,就要自己亲自熟悉每一道工序,锅炒关于成茶的口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是程维哲连这个也学不好,那也不用谈什么做茶商了。
无论以后他们是自己找炒茶师傅,还是直接教徒弟来做,那都是后话,如今还是要自己把口碑创出来,才能有后话不是?
在茶坊的事情上,杨中元帮不上大忙,却在别的事情上动了心思。
虽说沐泽湖沿岸盛产衢红,但连青紫笋毕竟是用顶叶做的好茶,光凭用叶,也算上等。价格自然要比产量低却对叶不太讲究的沙罗清茶要高一些,大抵一两在一两银到一两二银之间。福满楼一直都有卖茶,开到如今将近四月,除了刚开始用的沙罗清茶是用顶叶而做,价格比较贵,后来免费送的都只是普通的中叶,这个价格说不上太贵,却也不便宜,因此颇得食客口碑。
刚开始的时候,福满楼茶叶种类并不是太多,也没有自己的茶园,只偶尔买了好茶回来韩世谦教给程维哲自己炒了,只算作每月的新茶在福满楼里给食客售卖,因为数量太少,基本上每次两三天便能卖完,不挣钱,也不赔钱。
程维哲见他这样,估摸着也是被锦绣园的做法坑了,不由心里越发畅快,扭头见杨中元嘴角也带着笑,便知他不再纠结。
感谢关老板,真是个好对手啊!
杨诚只恍惚了一会儿便立马清醒过来,他突然有点后悔自己这一阵子的行为,想要努力挽回在福满楼的位置。
“两位老板,就算锦绣园放出这个风声,也不一定就是我说的啊……说不定……”杨诚慢慢站起来,低着头辩解道。
程维哲突然出声笑笑:“杨诚,不是谁都跟你一样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我前些个日子跟你说的话,都是实话。”
他说罢,声音更低了一些,道:“我说只告诉你要做鸿雁席,便真的只告诉了你,这也是为何我们今日谁都不找,只单找你来的缘故。”
杨诚好不容易支起膝盖来,听到他的话不由浑身一颤,他慢慢抬起头,目光沉沉的,仿佛无光的黑夜:“我,我是有苦衷的……我……”
“别说了,我不想听。”他刚挑了个话头,却不料被杨中元厉声打断,“一个人,应当言而有信,应当堂堂正正,无论有什么理由,都不能作为背信弃义见利忘义的借口。所以,你的借口我们不想听,也没兴趣知道。”
他说罢,顿了顿:“一个背信弃义之人所说之言,听了脏耳朵,你走吧,不送。”
杨诚准备了好一长串话在嘴边,可事到临头,人家却不让他说。他顿时觉得一阵憋屈,噎在嗓子里的那口气想吐吐不出来,憋得他脑袋痛。
可人家不让他说,也这样强硬地让他赶紧走,杨诚已经明白自己要留在福满楼再无可能,只得慢慢站起身,冲他们两个鞠了一躬。
然后,他便扭头往门口走去。
“等等。”杨中元突然叫住了他。
杨诚一双眼睛顿时亮起来,他扭头往两位老板看去,希望对方再给自己一个机会。
却不想杨中元看着他的目光冷冷的,不喜不怒,一点多余的感情都没有,他只是平静道:“记得,走的时候找钱掌柜领了工钱,省得以后有人说我们欺压伙计。我们福满楼做不出这样的事,也不希望平白被人污蔑。”
他这话已经说的相当不留情面,杨诚眼睛里的光亮瞬间暗灭,他叹了口气,终于低头走了出去了。
等到院中再无其他声音,程维哲才牵起他的手,笑着问:“痛快点了吗?”
杨中元点头,往他身边靠了靠,嘴角慢慢扬起:“恩,痛快多了。”
程维哲笑着看他,眼睛里满满都是温情:“那就有劳杨老板再多等等,待会儿还有新厨子要来。”
这一次,福满楼索性一次招了两个二厨,两位师傅的手艺各有特长,一个擅长冷碟,一个擅长白案,直接把余镇与赵凌风这部分的工作分担出去,也给菜谱多添了几种花样。
八月末,处暑已过,夏日不再。
杨中元已经三月有余,孩子落稳,终于让他不用再闲于家中,隔三差五便上铺子里看顾一二,程维哲终于有时间忙活茶叶的事情来。
夏日最后一批茶眼看便要采了,程维哲几乎两三天便要去一趟衢沐县的茶园,看着茶农把最顶上的芽叶采摘回来。
因为是顶叶,所以采摘极为仔细,这也是今年最后一次采茶,等过了日子,一个冬天都要养树,待来年开春再出新芽。
韩世谦年纪大了,程维哲不好劳动师父来操心这个事情,还是自己一个人硬扛着,两头来回跑。
结果大半月下来,杨中元倒是开始胖了,他却有些消瘦。
周泉旭担心完杨中元,又开始惦记他,韩世谦只好让他跟着一起翻修家里的后院,省得操心个没完。
既然要做茶,便要有自己的茶坊,索性杨家买的这块宅子占地极广,除了前院和后宅,还有下人们居住的后院与后边的大花园。
不过他们家的下人不太多,主子也没多多少,程维哲跟杨中元仔细看过图纸,便把花园分出去一半,把后院的下人房也划了两栋进来,单拿来开个后门做茶坊。
这事一直都是韩世谦在操持,两个月间一直没停,修好了库房炒屋,又给茶工新修了下人房,等着茶来了便招人进来做工。
炒茶是个体力活,只靠程维哲一个人炒百十来斤茶,根本不可能。不过好歹茶坊刚刚建起来,这一年的夏采他们也没想着能直接挣大钱,程维哲还能一个人咬牙扛过来。
杨中元肚子渐渐显怀,看他日渐忙碌起来,自己身体也稳当起来,便日日都去铺子里看着,倒也给程维哲减轻了些负担。
就这样紧紧忙活大半月,九月初,福满楼的第一批新茶终于从衢沐县送到了衢州杨府。
杨中元从铺子里回家,直接便去了茶坊。
当看一捧一捧的新茶堆放在货架上,杨中元问着茶叶清香的气味,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向往与高兴。
他们会越来越好的,他坚信在他们一家人努力之后,印着福满楼大字的茶饼会卖遍大梁大江南北,他们会成为最好的茶商。
程维哲站在他身边,一起看着这小半屋子的茶,笑着说:“老孙跟老张采茶手艺相当好,这些茶炒连青紫笋,定都能出上品。”
杨中元拉着他的手,靠在他身边笑:“恩,一定可以。”
☆、139首茶
做茶是个辛苦活,尤其是炒青的时候,一般绿茶的炒青先用手直接下锅翻炒,等到烫手之后才换成茶扒,翻炒直至茶叶均匀散水,才出锅进行揉捻。红茶的炒青也叫红锅,跟绿茶不同,采用“摸一抖”的炒制手法,全程都要亲手来做,不用茶扒。
连青紫笋跟一般的红茶也略微有些区别,要先进行发酵然后再锅炒,之后还要复揉、烘培、筛分挑拣最后才是复焙匀堆。
这样精制的红茶,筛、抖、扇、拣、烘缺一不可,最后才能出上品。
他们从衢沐县买的茶园,一共四亩衢红茶树,产出的鲜叶不过百十来斤,炒后出成茶,大抵只剩三四十斤的样子,程维哲一个人辛苦一些,连续忙了三四天天才全部锅炒完毕。之后的工序,就不用他一个人忙碌了,有韩世谦跟小厮在,速度到底快乐起来。
整个锅炒过程里,韩世谦都没出手帮忙,想要做茶叶生意,就要自己亲自熟悉每一道工序,锅炒关于成茶的口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是程维哲连这个也学不好,那也不用谈什么做茶商了。
无论以后他们是自己找炒茶师傅,还是直接教徒弟来做,那都是后话,如今还是要自己把口碑创出来,才能有后话不是?
在茶坊的事情上,杨中元帮不上大忙,却在别的事情上动了心思。
虽说沐泽湖沿岸盛产衢红,但连青紫笋毕竟是用顶叶做的好茶,光凭用叶,也算上等。价格自然要比产量低却对叶不太讲究的沙罗清茶要高一些,大抵一两在一两银到一两二银之间。福满楼一直都有卖茶,开到如今将近四月,除了刚开始用的沙罗清茶是用顶叶而做,价格比较贵,后来免费送的都只是普通的中叶,这个价格说不上太贵,却也不便宜,因此颇得食客口碑。
刚开始的时候,福满楼茶叶种类并不是太多,也没有自己的茶园,只偶尔买了好茶回来韩世谦教给程维哲自己炒了,只算作每月的新茶在福满楼里给食客售卖,因为数量太少,基本上每次两三天便能卖完,不挣钱,也不赔钱。